厉鹗入京考——兼论其心态嬗变

来源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n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厉鹗一生共三次入都,三次入都均与应试有关,而他对应试的态度也经历了充满信心、徘徊犹豫、主动弃绝的三次心理嬗变。考辨厉鹗三次入京经过与其心理嬗变过程,对于探究厉鹗思想性格甚至浙派诗人的共有心态具有深刻意义。
其他文献
国际民事交往所体现的三层利益——国际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和当事人利益中,国家利益始终处于中心地位。无论是国际私法的法律选择理论、冲突法的基本制度,还是国际私法在新形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外出人口在城乡之间流动成为极其重要的社会经济特征,对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
平等是人类文明的信条,现代平等权已经从形式性平等过渡到实质性平等,从要求适用法律平等到要求立法平等。作为新一代人权的社会权,苛以国家积极的作为义务,以保障公民实质性平等
由于军事、财政等原因,1930年6月晋系军阀阎锡山接管了津海关,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由外人管辖下的海关是一次严重的冲击,各方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均做出了不同的反应,而总税务司梅乐和
《押沙龙,押沙龙!》是20世纪伟大的实验主义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第九部小说,是现代小说独一无二的一种实验。本文把《押沙龙,押沙龙!》叙事艺术和形式实验的深层根源追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