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de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8分)
  有许多人临阵磨枪,说到做不到,这正是他们失败的原因。他们信誓旦旦要尽其所能,说得天花乱坠,做得也煞有介事。可一旦事到临头无可措手,他们就到处找借口推委敷衍。然而要知道,成功的崎岖之路,困难和艰险对谁都是均等、不留情面的。
  
  1、给文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1)煞有介事( )
  (2)敷衍(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1)错别字: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2)错别字: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
  (1)信誓旦旦:____________
  (2)崎岖:____________
  
  4、根据“临阵磨枪”的含义,写一个歇后语。(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某媒体上刊登的一则新闻,每句话都有语病,请一一改正。(4分)
  ①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举办的这次评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最高规格、选拔最广的道德模范评选。在2007年9月20日——“公民道德目”这一天隆重揭晓。②让我们感受“道德”的力量,以“道德”的名义,扬起“道德”的风帆。③此次评选是由普通百姓从308位正式候选人中通过投票的形式选出的,真正做到了“人民选人民”。④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种类。
  改正: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6、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2)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疑怪昨宵春梦好,____________,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
  (5)____________,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6)____________,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7)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笔下的“月”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请写出这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雨在古今诗文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意象。雨,不只是给我们带来凄冷,也意味着一种情调与力量,请写出一句关于雨的古诗文句。(课内外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3分)
  在施洗约翰节前夕,阿黛勒在干草小径上采了半天野草莓,采累了,太阳一下去她就睡了。我看着她睡着,然后离开她。到花园里去。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18世纪英国名著《____________》。(1分)
  (2)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____________是女主人公的两个基本动机。(1分)
  (3)下面是对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的主要性格特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苦涩热切的忧世情怀
  B、真挚的情感、高尚的品德
  C、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
  D、捍卫独立的尊严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3题。(22分)
  母亲的心 丁立梅
  那不过是一堆自家晒的霉干菜,自家风干的香肠,还有地里长的花生和蚕豆,晒干的萝卜丝和红薯片……她努力地把这些东西搬放到邮局柜台上,一边小心翼翼地询问,寄这些到国外,要几天才能收到?
  这是六月天,外面太阳炎炎,听得见署气在风中“滋滋”开拆的声音。她赶了不少路,额上的皱纹里,渗着密密的汗珠,皮肤黝黑里泛出一层红来,像新翻开的泥土,质朴着。
  这天,到邮局办事的人特别多,寄快件的,寄包裹的,寄挂号的,一片繁忙。她的问话,很快被淹没在一片嘈杂声里。她并不气馁。过一会儿便小心地问上一句,寄这些到国外,要多少天才能收到?
  当她得知最快的是航空邮寄,三五天就能收到,但邮寄费用贵时,她站着想了会儿,而后决定,航空邮寄。有好心的人。看看她寄的东西,说,你划不来的:你寄的这些东西,不值钱;你的邮费,能买好几大堆这样的东西呢。
  她冲说话的人笑,说,我儿在国外,想吃呢。
  她却被告之,花生、蚕豆之类的,不可以国际邮寄。她当即愣在那儿,手足无措。她先是请求邮局的工作人员通融一下,就寄这一回,她说。邮局的工作人员跟她解释,不是我们不通融啊,是有规定啊,国际包裹中,这些属违禁品。
  她“哦”了声。一下子没了主张,站在那儿,眼望着她那堆土产品出神,低声喃喃,我儿喜欢吃呢,这可怎么办?有人建议她。给他寄钱去。让他买别的东西吃。又或者,你儿那边有花生蚕豆卖也说不定。
  她笑笑。摇头。突然想起什么来,问邮局的工作人员,花生糖可以寄吗?里边答,这个倒可以,只要包装好了。她兴奋起来。那么,五香蚕豆也可以寄了?我会包装得好好的,不会坏掉的。里边的人显然没碰到过寄五香蚕豆的,他们想一想,模糊着答,真空包装的,可以吧。
  这样的答复,很是鼓舞她,她连声说“谢谢”,仿佛别人帮了她很大的忙。她把摊在柜台上的东西。一一收拾好,重新装到蛇皮袋里,背在肩上。她有些歉疚地冲柜台里的人点头,麻烦你们了,我今天不寄了,等我回家做好花生糖和五香蚕豆,明天再来寄。
  她走了,笑着。烈日照在她身上,蛇皮袋扛在她肩上。大街上,人来人往,没有人会留意到,那儿,正走着一个普通的母亲,她用肩扛着,一颗做母亲的心。
  (选自《读者》2007年第19期)
  8、文章说“她有些歉疚地冲柜台里的人点头”,她“歉疚”什么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二段中对母亲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她小心翼翼地反复地问“寄这些到国外,要多少天才能收到”时,是种怎样的心情?你是从后文哪些句子看出来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结尾说“她用肩扛着,一颗做母亲的心”,这颗“心”指的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题目为“母亲的心”,对“母亲的心”却只是在文末一笔带过,为什么?文章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人建议她,给他寄钱去,让他买别的东西吃。又或者,你儿那边有花生蚕豆卖也说不定。”“她笑笑,摇头。”请揣摩一下她摇头的原因。(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18分)
  人性的善恶 梁晓声
  在昆虫方面,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而在人,为什么常常反过来。
  人类几乎变成了地球上最凶猛的腔肠怪物,不停地耗费资源,不停地创造商品,不停地消费商品。
  在我们人间,使我们忘了鼓掌的事已少了;而我们大鼓其掌时真的都是那么由衷的吗?
  没有正义感的男人,我不与之交往。有些男人一年不见,我认为真是我的幸事。有些男人我见一次后悔一次。后悔我怎么还跟他握手?怎么还跟他说话?不但后悔,且深深谴责和憎恶自己的虚伪。
  一个正日渐变得虚伪起来的人,大抵是奉献不出多少真情抚慰别人的心灵的。
  在中国,在近年,人围观人死于危难之事,几乎年年都有发生。少则十几人几十人的围观。多则上百人几百人的围观。
  情况其实是这样的——你并不需要去死,你的一声呼喊,一个电话,拦一辆车。伸出一只手臂,抛出一条绳子,探过去一根竹竿,一个主意,一种动员,就可以救一个人甚至几个人的命,问自己的良知,你觉得值得吗?
  我并不提倡人人都不顾自己的能力。遇险皆一逞“英雄本色”。非但不提倡,而且坚决反对。因为这是莽勇。而莽勇往往适得其反。
  我的眼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的不少后代,尤其男孩、尤其自以为成熟了文化了的他们。人性中都或多或少有着非洲狮的恶劣狮性。
  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来说,恶与强的人太多,生活必变得恶。善而弱的人太多,生活必平庸得令人丧气。只有善而强的人多起来。国家才能振兴,民族才能优秀。
  文明的当代社会,文明的当代人,以及当代人类的一切文明,必须扼死恶而强的势力的诞生。必须灭绝它的生长,必须捣毁它的形成,必须像预防癌一样地预防它。否则,我们只有承受……
  欲望当然有好坏之分。好的欲望其实便是理想,坏的欲望其实便是野心。一个人产生坏的欲望,极易滑向犯罪的道路。
  我以为狡猾并非智慧,恰如调侃不等于幽默。狡猾往往是冒险,是通过冒险达到目的之心计。大的狡猾是大的冒险,小的狡猾是小的冒险。
  一个人过于狡猾,在人际关系中,同样是一种冒险。
  几乎所有的人。当心灵开始堕落的时候,起初都认为这世界变邪了……
  大多数人在学会了与生活“和平共处”的时候,往往最能原谅自己变成了滑头,但却并不允许自己变成恶棍。
  一个人过于狡猾,无论他或她多么有学识,受过多么高的教育,身上总难免留有土著人的痕迹,也就是我们的祖先们未开化时的那些行为痕迹。
  有些人在美好中也注定了要丑陋地活着。有些人在布满阴霾的年代内心里也有类似阳光的明朗。
  当我们面对现实的时候——你能说谁比谁傻多少?
  普遍的中国人目前所处的现实是太不宽松太紧张太无安全感了!互相的利用太多。互相的出卖太多,互相的倾轧太多。互相的心理压迫太多,互相的暗算太多了。这一种现象我称之为“遛狗现象”。
  我常想,人作为人,千万别像斗牛士将牛遇到绝境一样,以将自己的同类逼上绝境为能事、为快事。
  成年了的人类的眼中。几乎每一种目光都不再单纯。
  (选自《名言》2007年第10期。有删改)
  14、作者所认为的“恶”是指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举“没有正义感的男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非洲狮的恶劣狮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完全文后,你认为作者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名言名句中不适合用作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人之善恶难分也,难若卵中剔骨,荆中理乱麻!
  D、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
  [甲]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释:①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
  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2分)
  (1)行乱其所为 拂:__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士 拂: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乙文中,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行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文综合运用(10分)
  
  24、请阅读下面的“相关链接”,然后说说你的感触。(说出两点即可)(4分)
  相关链接:
  材料一 “一定不要忘记感谢父母和家人,不要忘记感谢老师。希望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出家门。怀着一颗自信的心走进校门。”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首批免费师范生都收到一封校长写的亲笔信。这看似简单的话语,实际上是校长为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课——学会感恩。
  材料二 《楚天都市报》2007年8月22日报道: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儿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五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在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五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果要你给小学的老师写一封信,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为了让《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活动能正常、持久地进行下去,请你为校园宣传栏设计一句温馨提示语。(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55分)
  
  27、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有一句话常挂嘴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希望 刘可囊
  终有一年春天
  我们的子孙读到
  头条新闻如下:
  冬候鸟小水鸭要北返了
  经过淡水河边的车辆
  禁鸣喇叭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其他文献
唉,总说女孩子太奇怪:有时候热情如火,有时候又冷若冰霜。总说女孩子太敏感,喜欢用矜持的情感筑成一堵高耸的墙。可当你推开这堵墙,走进女孩的世界时,你就会发现——  一阵热烈的掌声夹着几声“来一个”,我的同桌梦青一甩头,上场了。嘿,红色霹雳鞋,黑色巴拿马西裤,黄色T恤衫敞开着,露出白色毛衣。六盏日光灯暗下去,绕教室一周的彩灯醉酒般地闪起来。梦青踏着热烈奔放的舞曲舞起来,舞步娴熟。抽身、扭胯、交叉、弹起
期刊
岳父被摩托车撞伤的消息,是岳母在电话中告诉妻子的。岳母哭着说:“你爸的手被摩托车撞断了。”那时节我正百无聊赖地躺倒在沙发上翻看一本新买的杂志,一点也没有预感到灾难已经降临岳父。我长长地叹了口气。窗外的阳光白晃晃地炙烤着大地,街上没有一丝风游荡的痕迹。我合上书,随着妻子出了家门。街上人流如潮,熙来攘往,我们穿过汹yǒng()的人流,到车站拐角处打了一辆摩托车,然后满怀悲戚地去接正行进在就医途中的岳父
期刊
①1999年2月的一天,几个滑雪者动作娴熟地沿着山坡向下滑着,大雪映衬着他们潇洒的身影,他们的身影就像在雪上纷飞的燕子。突然,“咔嚓”一声异响,紧接着一团雪雾从他们身后冲了下来,很快埋没了他们的身影。他们从自我陶醉中惊醒过来——发生了雪崩!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②雪雾卷起他们向前狂奔,冲起沿途的雪一起加速向山下奔去,奔流的雪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途中的森林带试图阻挡这狂奔的雪龙,但几乎所有与
期刊
人与人可以作许多区分:以财富论,有富人与穷人;依职位看,有官员和平民;从个人基本素质看,有品位高的人和品位低的人。  中东“六五战争”后,以色列在伦敦举办了一场规模盛大的音乐会以示庆祝。世界上许多著名音乐家都应邀前去捧场,傅聪的好朋友、指挥家巴伦勃依姆几次上门请他出席,因为这是以色列为侵吞埃及、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领土单方发动的非正义战争,傅聪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那时的西方乐坛,以斯特恩为首的犹
期刊
《世说新语》一书,叙事隽永,妙语迭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文人雅士、僧道黎庶。莫不描绘得惟妙惟肖。其神态,其思想,其行为,都很传神。在那么多清俊放逸的一时之彦中,我最推崇谢安。  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人。东晋政治家、书法家,官至侍中宰相。谢安出身士族,年轻时不愿做官,在上虞的东山筑庐隐居。中年以后,受命于国家危难之际。宵衣旰食,于公元383年前秦百万大军南下之际,临危不惧,指挥了著名的“淝水之战”
期刊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流的岁月无情又有情啊!现在它又把春天带来了。而春天。也毫不吝啬地将一切的至美泼洒到人间的每一个角落:苍穹一碧如洗,像大海一样蔚蓝;东风柔和得像少女的呼吸:碧草如茵,铺展向远方
期刊
男孩富有同情心,又爱打抱不平。开学的第一学期,他便为一个女孩大打出手。  那是一个失去双手的女孩。向大家介绍情况时,提到那个女孩。老师特别叮嘱:“娟是个残疾人,大家以后一定要多多帮助她。”但等老师离开后,同学们却将猎奇的眼光纷纷射向了她。譬如:“你没有手,是怎么写字的呀?”“吃饭时,得有人喂饭,才行吗?”“穿衣服,没有人帮忙,你怎么办?”但当女孩亮出她生有老茧的嘴唇以及伸缩自如的双腿时,同学们才发
期刊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0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4)后值
期刊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  (1)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
期刊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3分)  (1)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2)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