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课堂;共同体;交流;多元化;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5—0067—01
“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生本课堂”就是要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我,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这就需要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群,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生生合作”更加有实效,也让师生互动更有针对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也才能使“生本课堂”变成“高效课堂”。
一、同组异构,建构命运共同体
和谐的主要元素在于“公平”,在班级教学环境下,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让组间进行竞争,可以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同组异构,就是让班内学生均衡地分到各个小组中,这里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成绩,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课堂表现,从而尽可能实现组际平衡。教师可以将每小组的成员编为1~4号,在学习活动中,能够4号学生回答的问题坚决不让3号学生回答,这样可以给学生一种压力,并促使其变为动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编号的调整,如4号进步较大可以晋升为3号,而退步的学生则自然下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追求进步的心理要求,从而带动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在课堂评价时,也要体现以小组为主,由原来的单独表扬某一人变成表扬某一小组,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真正使小组成为组员的“命运共同体”。
二、合作交流,呈现思维多元化
课堂和谐需要教师放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探究,这样才能使课堂更加灵动活泼。学生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的根本,只有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才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思维,在小组间的交流让思维得到碰撞,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互帮互助实现更大的提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力量,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对于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进行,通过合作交流尽可能探究出更多的方式方法,呈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实现同组学生之间思维的互补。在小组探究活动时,教师通过巡视各组探究活动的表现,从中发现各组探究的情况。如各小组都会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得出公式,这说明学生都进行了预习,值得表扬。在下次巡视中就可以看到,有的小组通过将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推出结果;有的小组通过将梯形分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得出结果。还有的小组尝试通过延长两腰得到一个三角形,从而得出结果。这些都体现出了合作的效果,也让学生的思维在探究中得到发散创新。
三、展示互助,实现课堂高效性
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通过成果展示来呈现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并通过其他学生的补充和评价来提升自己。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其他学生的认真倾听也是课堂良好品質的重要体现,只有认真倾听才能点评能位,才能使学生在互助中得到共同提高。通过课堂展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由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变成主动引领课堂“走”,在这样的氛围和活动中,课堂当然更加高效,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在提出问题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展示。如教师提出比、除号、分数、百分号的联系?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很快就可以展示出各组的结果。比较可取的是有的小组从形状上发现了内在联系:除号去掉中间的横就是比号,除号只留中间的横就是分数,百分数只是固定分母为100的数。这样的发现太重要了,可以说直抵本质,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自然就会将比与除法、分数联系在一起,从而在化简比、求比值中自觉用到已学的内容,从而也对比的基本性质有更全面地理解。在展示中,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比教师的口头说教要强过百倍。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并展示出来是教学的成功,也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经历。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生本课堂”就是要让学生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让课堂更高效,学生更出色。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互助等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生本课堂”看似一个新名词,其实它早就体现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只不过需要更多地提炼。只要为学生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释疑,那么课堂必然是高效的,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也一定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编辑:蔡扬宗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5—0067—01
“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生本课堂”就是要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我,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这就需要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群,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生生合作”更加有实效,也让师生互动更有针对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也才能使“生本课堂”变成“高效课堂”。
一、同组异构,建构命运共同体
和谐的主要元素在于“公平”,在班级教学环境下,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让组间进行竞争,可以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同组异构,就是让班内学生均衡地分到各个小组中,这里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成绩,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课堂表现,从而尽可能实现组际平衡。教师可以将每小组的成员编为1~4号,在学习活动中,能够4号学生回答的问题坚决不让3号学生回答,这样可以给学生一种压力,并促使其变为动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编号的调整,如4号进步较大可以晋升为3号,而退步的学生则自然下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追求进步的心理要求,从而带动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在课堂评价时,也要体现以小组为主,由原来的单独表扬某一人变成表扬某一小组,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真正使小组成为组员的“命运共同体”。
二、合作交流,呈现思维多元化
课堂和谐需要教师放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探究,这样才能使课堂更加灵动活泼。学生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的根本,只有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才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思维,在小组间的交流让思维得到碰撞,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互帮互助实现更大的提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力量,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对于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进行,通过合作交流尽可能探究出更多的方式方法,呈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实现同组学生之间思维的互补。在小组探究活动时,教师通过巡视各组探究活动的表现,从中发现各组探究的情况。如各小组都会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得出公式,这说明学生都进行了预习,值得表扬。在下次巡视中就可以看到,有的小组通过将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推出结果;有的小组通过将梯形分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得出结果。还有的小组尝试通过延长两腰得到一个三角形,从而得出结果。这些都体现出了合作的效果,也让学生的思维在探究中得到发散创新。
三、展示互助,实现课堂高效性
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通过成果展示来呈现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并通过其他学生的补充和评价来提升自己。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其他学生的认真倾听也是课堂良好品質的重要体现,只有认真倾听才能点评能位,才能使学生在互助中得到共同提高。通过课堂展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由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变成主动引领课堂“走”,在这样的氛围和活动中,课堂当然更加高效,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在提出问题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展示。如教师提出比、除号、分数、百分号的联系?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很快就可以展示出各组的结果。比较可取的是有的小组从形状上发现了内在联系:除号去掉中间的横就是比号,除号只留中间的横就是分数,百分数只是固定分母为100的数。这样的发现太重要了,可以说直抵本质,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自然就会将比与除法、分数联系在一起,从而在化简比、求比值中自觉用到已学的内容,从而也对比的基本性质有更全面地理解。在展示中,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比教师的口头说教要强过百倍。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并展示出来是教学的成功,也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经历。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生本课堂”就是要让学生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让课堂更高效,学生更出色。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互助等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生本课堂”看似一个新名词,其实它早就体现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只不过需要更多地提炼。只要为学生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释疑,那么课堂必然是高效的,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也一定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