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密,曾用名张宓,我国意大利语教育界先驱,是最早将意大利文学大师卡尔维诺的著作引入中国的翻译家之一,曾获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颁发的骑士勋章和爵士勋章。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意大利语教授、中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会长等职务
随着马可波罗和图兰朵计划的日渐成熟,意大利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正在急剧攀升,2005年,整个意大利不过500多名中国留学生,截至2013年底,这一项数字已刷新为1.5万,仅在2013年,便有3700多名中国留学生前往意国求学。
时间回溯到32年前,有个年轻的女教师也曾踏上这条通往意国的求学道路。那时,她撇下一对年仅2岁的双胞胎女儿,流泪远赴异国,生命从此与意大利交织融合。
时光荏苒,当年的女教师已是中国意大利语界赫赫有名的张密教授,她的译著《一个身子分成两半的子爵》、《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叉的城堡》等,为无数中国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往文学大师卡尔维诺的门窗。
除此之外,回国后的她还致力于中意两国的交流活动,为两国的友好发展搭建起座座桥梁,其本人在1999年和2005年被意大利共和国分别授予了骑士勋章和爵士勋章,在我国能被两次授勋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这一切的开始,还得从32年前一个年轻女教师萌发的“出去学好意语,回来教好学生”的愿景说起。
出国进修 时不我待
2014年1月15日上午,《留学生》记者拨通了张密在对外经贸大学办公室的电话,对方一声“你好,我是张密”拉开了一个半小时的采访序幕。
尽管已经64岁,却听不出丝毫“上了年纪的声音”,张密发音字正腔圆,声如洪钟,思维连贯有序,尽管在记者突然抛出某些问题时稍有停顿,回答时却能做到缜密周到,不愧是常年在三尺讲台和大型同传现场厮杀出来的老将。
张密的一辈子和意大利密不可分,这段不解的缘分从1972年便结下了。该年,张密成为高校恢复招生后的首批工农兵学员,入读北京外贸学院(对外经贸大学前身)的意大利语系,1976年毕业后便留校担任老师。
1980年的一次短暂的意大利之行,让张密做出了出国进修的决定。当时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开设的一家皮革厂向意大利引进设备,派遣了技术组前往该国学习,张密作为随同翻译,第一次踏上了意大利国土,听到原汁原味的意大利语,在交流中捉襟见肘的张密百感交集:“我学的意大利语,完全不够用,连正规教材都没有,都是靠老师教,我就想出去学好意语,回来教好学生。”
就这样,她萌生了出国进修的念头,跟着技术组回国后,她立即递交了申请,并在1981年得到批准。尽管当时一对双胞胎女儿只有2岁,张密把她们送进托儿所“全托”,“走之前我去托儿所看她俩,她们对将有2年时间见不到妈妈这事完全不知情,我偷偷地看,流着眼泪离开,这是我最大的遗憾……”,说到伤心处,张密停顿了,双方无言。
“那为何不考虑晚点去呢?”记者先打破无声,这个问题立即让张密跳过这短暂的低落,回答道:“我必须进修,时不我待,语言不足摆在那里,需要花时间去弥补,越快越好。至于家庭,我们那时候的思想就是工作第一,家庭第二。”
内心有阳光
进修时间为两年,先后在贝鲁贾外国人大学和罗马大学,这是张密第二次踏上意国,与第一次相比,少了初来乍到的惊喜,多了挥之不去的孤独。
身在异国他乡,最令她魂牵梦萦的便是亲人,尤其是年幼的女儿,可是没有国际长途电话,与家人的联系完全靠书信,从寄出一封信到收到回信,需要等上两个月。除了了解家中的近况,她最想看到的是女儿们的照片,当看见回信的内容写道,女儿对别人说,我不是没有妈妈,我的妈妈在意大利,她很快就回来了时,张密心酸得直落泪。
她深知自己为这学习机会付出的代价有多重,所以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食堂、宿舍和图书馆这三点之间的轨迹上循环往复,枯燥的生活中,寂寞感随时侵袭而来。
“有时候,在宿舍独自看着书,突然就感到可怕的孤独,我打开门匆匆忙忙往人多的方向跑去,直到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包围着我,这种感觉才慢慢缓释并消失”,多年之后,张密谈起那时的孤独感仍然心有余悸。
尽管留学如此艰辛,张密从未动过放弃的念头。确实,这点困难对坚强的张密而言,不算什么,丧子、离异、癌症她都经历过,并挺过来了。张密说,让她无所畏惧的,是内心的阳光,她乐于把这种阳光播撒给身边的人,同时从身边的人身上得到温暖和支持。
除了学习意大利语,张密还在留学期间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由于学习任务很重,张密与一同进修的王军(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在学习上“结对子”,一人主攻文学,另一人主攻历史和艺术,然后交换学习心得,这种分享式学习让二人在班上获得了第一和第二的好成绩,也被张密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推广。
进修到期后,张密迫不及待要践行出国进修时的最初梦想——“出去学好意语,回来教好学生”。事实上,张密回国后全身心投入意语教学的全面建设中,规划课程设置、编写教材资料,连初露端倪的翻译事业都被搁置一旁了。
翻译是遗憾的事业
说起翻译,张密是既爱又恨。
“做翻译,要挨得住内心的寂寞,耐得住外界的诱惑,受得了稿费低廉的待遇,担得起文责自负的责任”,她的一串顺口溜让记者忍俊不禁。
《一个身子分成两半的子爵》是她翻译的第一本卡尔维诺的作品,张密介绍说“我也是因为这本书才接触到卡尔维诺的,拿到原稿我就被里面的情节深深吸引,翻译时也是乐在其中,很享受。”
愉悦的感受并非翻译带给她的全部,张密感慨“更多时候的感觉是难!尤其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翻译是特别辛苦的活计”。
由于教学工作上冲突,张密的翻译工作总是放在寒暑期的时间进行,有时甚至足不出户,即使在炎热的暑期,也闷在屋内埋头苦干,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翻译,一气呵成才肯“出关”。 但张密说这不算辛苦,找书比这辛苦多了,在翻译《宇宙奇趣》时,自称“科盲”的她为搜罗参考书到处跑图书馆、找熟人借,甚至请意大利的朋友寄回来,为了一本书累得人仰马翻。
除了体力劳动外,脑力劳动量也不轻,遇到只能意会不知如何表达的长句时,在脑袋里推敲无数遍;倘若其中还夹杂着大作家使用的生僻字,除了反复查找字典寻出处外,还得找几个文化修养高的意大利人请教去。
在与意大利文打交道的这几十年里,张密翻译的作品字数多达近千万,翻译事业横跨文学、教育、科技、经济、法律等多个专业领域,其中,不乏有获得意大利使馆文化处“最佳意大利文学翻译奖”殊荣的《看不见的城市》、经典法律大部头《意大利民法典》,但是谈起究竟哪部是她最满意的作品时,张密脱口而出道:“没有满意的,所以说翻译是遗憾的事业。”
她继续解释道,翻译《意大利民法典》前后花了三年的时间,即使是这样“精心打磨”,出版后细细查看,还是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更别说那些加班加点赶出来的“任务”了。
已经从对外经贸大学退休的张密,准备继续坚守在她称之为“遗憾的事业”上,“虽然年纪大了,该翻还得翻。”或许正是因为遗憾,才无法停止追求。
“同传第一人”
尽管翻译事业是张密人生的一座丰碑,但是她反对记者的“您是意大利语翻译第一人”的说法,并为此纠正道:“我顶多算个‘同传’第一吧。”
作为中意两国交往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者,张密常年活跃在经贸、金融、法学、科技、农业、环保、文物等方方面面的会议和活动中。她参加过中欧经济部长会议、中欧农业部长会议,中意政府委员会和中意经贸混委会等官方重量级会议并担任翻译,来自非官方的会议和交流活动的邀请函更是不绝如缕。
意大利语同声传译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第一人便是张密,谈及她是如何率先从笔译转型到口译时,张密说:“因为我脸皮厚,不怕说错,说错也不怕人笑话”,说完她自己笑开了。
张密坦言自己能从教室的讲台登上同传的舞台,还有一件趣事。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从意大利引进了《最美丽的妻子》等一批著名电影,当时国内观众对于电影的热情空前,孰料这批意大利影片只有原声对白,没有中文字幕,张密便被请到放映现场当翻译,她站在屏幕旁,拿着话筒,面对着人山人海的观众,逐句将片中对白口译出来,十几部片子放下来,着实让张密“模拟”了一把同声传译。
接下来的几次中意双方的会议,让张密逐渐找到感觉,等到意大利语同声传译行业开启时,她淡定地踏入这扇门,迈着坚定的步伐,越走越远。
20多年过去了,尽管学习意大利语的中国人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可是同声传译人才缺口较大的状况仍旧没得到显著改善,谈及原因,作为意语教学者的张密诚恳进行了自我批评:“这首先反映了我们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其次,她认为,“更多同学是被这种即兴的翻译形式吓退了,不敢尝试,自己把自己挡在了门外。”
这个话题,勾起了张密对她的学生夏江的回忆,夏江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意大利语系,在张密的带领下进入了同传行业,是近年来意语界最优秀的人才之一,却不幸于2012年患上胰腺重症逝世,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就此陨落。
师生二人感情深厚,如同母子一般,在其治疗期间,张密曾多次探望,并号召以意大利语界为主的社会人士为其筹措捐款180万元,对于他的逝去,张密十分惋惜:“感到心痛,不仅为我失去一个好学生,也为意大利语界失去一个优秀的翻译人才。”
LEARNING BY DOING
翻译的这条道路上,有的人在思考“如何开始”,还有的人在纠结“如何结束”。
张密说,不少学生来向她讨教,若打算以后从事翻译工作,该做什么准备?张密的标准答案总是:“Learning by doing(从做中学)”。她认为,好的翻译都是锻炼出来的,语言底子、文学修养和专业知识都不是问题,统统能够在实践中弥补。
“若说我们当时是‘越野’,现在顶多如同在大马路上行驶了”,张密用开车来形容两代人从事翻译行业的难易程度,她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翻译工作消除了不少客观障碍,所以“如何开始”的问题,根本不应该成为问题。
但是“如何结束”对她来说,却是个难题。
人生犹如攀登,有的人在回头望时,找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便不自觉地停下脚步,驻足欣赏起半坡的风光,张密说她很少回头,望得更多的是前面更高的山峰,做一个匆忙的赶路人。
可以说,除了身体原因,没什么能让爱忙活的张密消停下来。2013年1月下旬,一向身体健康的张密,竟然在体检中被发现胃部出现肿瘤,庆幸的是这个“癌宝宝”发现及时,在未扩散之前,利索的张密立即约好医生在2月份进行了手术,结果连三个月的复查期都没过,便在5月飞往意大利参加威尼斯文化节去了。
自从担任欧美同学会留意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职务以来,张密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如同坐上无法停止的列车,车轱辘在走,我怎能下车?”张密给记者形容她无法停止工作的感觉。
“那您是从没想过要下车吗?”记者追问道。
“有想过,拿同传来说,我60岁的时候就决定不干了,结果怎么样,到现在还干着。”张密笑着回答,“现在还不是下车的时候,希望长江后浪推前浪,意大利语界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才来接班,我们才能安心卸下肩上的担子。”
随着马可波罗和图兰朵计划的日渐成熟,意大利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正在急剧攀升,2005年,整个意大利不过500多名中国留学生,截至2013年底,这一项数字已刷新为1.5万,仅在2013年,便有3700多名中国留学生前往意国求学。
时间回溯到32年前,有个年轻的女教师也曾踏上这条通往意国的求学道路。那时,她撇下一对年仅2岁的双胞胎女儿,流泪远赴异国,生命从此与意大利交织融合。
时光荏苒,当年的女教师已是中国意大利语界赫赫有名的张密教授,她的译著《一个身子分成两半的子爵》、《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叉的城堡》等,为无数中国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往文学大师卡尔维诺的门窗。
除此之外,回国后的她还致力于中意两国的交流活动,为两国的友好发展搭建起座座桥梁,其本人在1999年和2005年被意大利共和国分别授予了骑士勋章和爵士勋章,在我国能被两次授勋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这一切的开始,还得从32年前一个年轻女教师萌发的“出去学好意语,回来教好学生”的愿景说起。
出国进修 时不我待
2014年1月15日上午,《留学生》记者拨通了张密在对外经贸大学办公室的电话,对方一声“你好,我是张密”拉开了一个半小时的采访序幕。
尽管已经64岁,却听不出丝毫“上了年纪的声音”,张密发音字正腔圆,声如洪钟,思维连贯有序,尽管在记者突然抛出某些问题时稍有停顿,回答时却能做到缜密周到,不愧是常年在三尺讲台和大型同传现场厮杀出来的老将。
张密的一辈子和意大利密不可分,这段不解的缘分从1972年便结下了。该年,张密成为高校恢复招生后的首批工农兵学员,入读北京外贸学院(对外经贸大学前身)的意大利语系,1976年毕业后便留校担任老师。
1980年的一次短暂的意大利之行,让张密做出了出国进修的决定。当时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开设的一家皮革厂向意大利引进设备,派遣了技术组前往该国学习,张密作为随同翻译,第一次踏上了意大利国土,听到原汁原味的意大利语,在交流中捉襟见肘的张密百感交集:“我学的意大利语,完全不够用,连正规教材都没有,都是靠老师教,我就想出去学好意语,回来教好学生。”
就这样,她萌生了出国进修的念头,跟着技术组回国后,她立即递交了申请,并在1981年得到批准。尽管当时一对双胞胎女儿只有2岁,张密把她们送进托儿所“全托”,“走之前我去托儿所看她俩,她们对将有2年时间见不到妈妈这事完全不知情,我偷偷地看,流着眼泪离开,这是我最大的遗憾……”,说到伤心处,张密停顿了,双方无言。
“那为何不考虑晚点去呢?”记者先打破无声,这个问题立即让张密跳过这短暂的低落,回答道:“我必须进修,时不我待,语言不足摆在那里,需要花时间去弥补,越快越好。至于家庭,我们那时候的思想就是工作第一,家庭第二。”
内心有阳光
进修时间为两年,先后在贝鲁贾外国人大学和罗马大学,这是张密第二次踏上意国,与第一次相比,少了初来乍到的惊喜,多了挥之不去的孤独。
身在异国他乡,最令她魂牵梦萦的便是亲人,尤其是年幼的女儿,可是没有国际长途电话,与家人的联系完全靠书信,从寄出一封信到收到回信,需要等上两个月。除了了解家中的近况,她最想看到的是女儿们的照片,当看见回信的内容写道,女儿对别人说,我不是没有妈妈,我的妈妈在意大利,她很快就回来了时,张密心酸得直落泪。
她深知自己为这学习机会付出的代价有多重,所以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食堂、宿舍和图书馆这三点之间的轨迹上循环往复,枯燥的生活中,寂寞感随时侵袭而来。
“有时候,在宿舍独自看着书,突然就感到可怕的孤独,我打开门匆匆忙忙往人多的方向跑去,直到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包围着我,这种感觉才慢慢缓释并消失”,多年之后,张密谈起那时的孤独感仍然心有余悸。
尽管留学如此艰辛,张密从未动过放弃的念头。确实,这点困难对坚强的张密而言,不算什么,丧子、离异、癌症她都经历过,并挺过来了。张密说,让她无所畏惧的,是内心的阳光,她乐于把这种阳光播撒给身边的人,同时从身边的人身上得到温暖和支持。
除了学习意大利语,张密还在留学期间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由于学习任务很重,张密与一同进修的王军(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在学习上“结对子”,一人主攻文学,另一人主攻历史和艺术,然后交换学习心得,这种分享式学习让二人在班上获得了第一和第二的好成绩,也被张密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推广。
进修到期后,张密迫不及待要践行出国进修时的最初梦想——“出去学好意语,回来教好学生”。事实上,张密回国后全身心投入意语教学的全面建设中,规划课程设置、编写教材资料,连初露端倪的翻译事业都被搁置一旁了。
翻译是遗憾的事业
说起翻译,张密是既爱又恨。
“做翻译,要挨得住内心的寂寞,耐得住外界的诱惑,受得了稿费低廉的待遇,担得起文责自负的责任”,她的一串顺口溜让记者忍俊不禁。
《一个身子分成两半的子爵》是她翻译的第一本卡尔维诺的作品,张密介绍说“我也是因为这本书才接触到卡尔维诺的,拿到原稿我就被里面的情节深深吸引,翻译时也是乐在其中,很享受。”
愉悦的感受并非翻译带给她的全部,张密感慨“更多时候的感觉是难!尤其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翻译是特别辛苦的活计”。
由于教学工作上冲突,张密的翻译工作总是放在寒暑期的时间进行,有时甚至足不出户,即使在炎热的暑期,也闷在屋内埋头苦干,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翻译,一气呵成才肯“出关”。 但张密说这不算辛苦,找书比这辛苦多了,在翻译《宇宙奇趣》时,自称“科盲”的她为搜罗参考书到处跑图书馆、找熟人借,甚至请意大利的朋友寄回来,为了一本书累得人仰马翻。
除了体力劳动外,脑力劳动量也不轻,遇到只能意会不知如何表达的长句时,在脑袋里推敲无数遍;倘若其中还夹杂着大作家使用的生僻字,除了反复查找字典寻出处外,还得找几个文化修养高的意大利人请教去。
在与意大利文打交道的这几十年里,张密翻译的作品字数多达近千万,翻译事业横跨文学、教育、科技、经济、法律等多个专业领域,其中,不乏有获得意大利使馆文化处“最佳意大利文学翻译奖”殊荣的《看不见的城市》、经典法律大部头《意大利民法典》,但是谈起究竟哪部是她最满意的作品时,张密脱口而出道:“没有满意的,所以说翻译是遗憾的事业。”
她继续解释道,翻译《意大利民法典》前后花了三年的时间,即使是这样“精心打磨”,出版后细细查看,还是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更别说那些加班加点赶出来的“任务”了。
已经从对外经贸大学退休的张密,准备继续坚守在她称之为“遗憾的事业”上,“虽然年纪大了,该翻还得翻。”或许正是因为遗憾,才无法停止追求。
“同传第一人”
尽管翻译事业是张密人生的一座丰碑,但是她反对记者的“您是意大利语翻译第一人”的说法,并为此纠正道:“我顶多算个‘同传’第一吧。”
作为中意两国交往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者,张密常年活跃在经贸、金融、法学、科技、农业、环保、文物等方方面面的会议和活动中。她参加过中欧经济部长会议、中欧农业部长会议,中意政府委员会和中意经贸混委会等官方重量级会议并担任翻译,来自非官方的会议和交流活动的邀请函更是不绝如缕。
意大利语同声传译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第一人便是张密,谈及她是如何率先从笔译转型到口译时,张密说:“因为我脸皮厚,不怕说错,说错也不怕人笑话”,说完她自己笑开了。
张密坦言自己能从教室的讲台登上同传的舞台,还有一件趣事。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从意大利引进了《最美丽的妻子》等一批著名电影,当时国内观众对于电影的热情空前,孰料这批意大利影片只有原声对白,没有中文字幕,张密便被请到放映现场当翻译,她站在屏幕旁,拿着话筒,面对着人山人海的观众,逐句将片中对白口译出来,十几部片子放下来,着实让张密“模拟”了一把同声传译。
接下来的几次中意双方的会议,让张密逐渐找到感觉,等到意大利语同声传译行业开启时,她淡定地踏入这扇门,迈着坚定的步伐,越走越远。
20多年过去了,尽管学习意大利语的中国人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可是同声传译人才缺口较大的状况仍旧没得到显著改善,谈及原因,作为意语教学者的张密诚恳进行了自我批评:“这首先反映了我们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其次,她认为,“更多同学是被这种即兴的翻译形式吓退了,不敢尝试,自己把自己挡在了门外。”
这个话题,勾起了张密对她的学生夏江的回忆,夏江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意大利语系,在张密的带领下进入了同传行业,是近年来意语界最优秀的人才之一,却不幸于2012年患上胰腺重症逝世,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就此陨落。
师生二人感情深厚,如同母子一般,在其治疗期间,张密曾多次探望,并号召以意大利语界为主的社会人士为其筹措捐款180万元,对于他的逝去,张密十分惋惜:“感到心痛,不仅为我失去一个好学生,也为意大利语界失去一个优秀的翻译人才。”
LEARNING BY DOING
翻译的这条道路上,有的人在思考“如何开始”,还有的人在纠结“如何结束”。
张密说,不少学生来向她讨教,若打算以后从事翻译工作,该做什么准备?张密的标准答案总是:“Learning by doing(从做中学)”。她认为,好的翻译都是锻炼出来的,语言底子、文学修养和专业知识都不是问题,统统能够在实践中弥补。
“若说我们当时是‘越野’,现在顶多如同在大马路上行驶了”,张密用开车来形容两代人从事翻译行业的难易程度,她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翻译工作消除了不少客观障碍,所以“如何开始”的问题,根本不应该成为问题。
但是“如何结束”对她来说,却是个难题。
人生犹如攀登,有的人在回头望时,找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便不自觉地停下脚步,驻足欣赏起半坡的风光,张密说她很少回头,望得更多的是前面更高的山峰,做一个匆忙的赶路人。
可以说,除了身体原因,没什么能让爱忙活的张密消停下来。2013年1月下旬,一向身体健康的张密,竟然在体检中被发现胃部出现肿瘤,庆幸的是这个“癌宝宝”发现及时,在未扩散之前,利索的张密立即约好医生在2月份进行了手术,结果连三个月的复查期都没过,便在5月飞往意大利参加威尼斯文化节去了。
自从担任欧美同学会留意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职务以来,张密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如同坐上无法停止的列车,车轱辘在走,我怎能下车?”张密给记者形容她无法停止工作的感觉。
“那您是从没想过要下车吗?”记者追问道。
“有想过,拿同传来说,我60岁的时候就决定不干了,结果怎么样,到现在还干着。”张密笑着回答,“现在还不是下车的时候,希望长江后浪推前浪,意大利语界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才来接班,我们才能安心卸下肩上的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