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树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406340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陪嫁的茶树
  我的祖父母,住在闽南的一个山村。祖父母的门前,有一棵三色茶树,阳春三月是茶树的花开时节。花开时,红如朝霞粉如缎带白如云朵的次第绽放,衬得一树的花姿招展。一片片,一簇簇,远远望去,好像五彩云霞迎风飘扬,似乎不愿辜负了美好的时光。其实,这是一棵普通的茶树,叶子呈深绿色,花开时有柔嫩的花蕊层层相拥,娇美而不妩媚,高雅而又朴实。走近时,会有一股淡淡的自然的芬芳沁人心脾,令人陶醉。我们的童年也因美丽的茶花盛开而增添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凋谢时,并不是整朵花都掉落下来,而是花瓣一片片地慢慢凋谢,枯萎,直到生命结束。
  祖父说,这棵茶树是当年祖母“陪嫁”过来的嫁妆。说来也是神奇,这颗茶树在祖母的娘家种了些许年,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就是一直没能开花。惟待结婚那天,茶花或含苞欲放,或竞相怒放,每一朵花,都绽放着温馨,热热烈烈地挂满了一树的五彩红颜,衬着祖母的红嫁衣,格外引人注目。婚后的日子,祖母一直很用心地养护着茶花。有一年,村里遇到了一阵前所未有的台风袭击,房子屋顶的瓦片被掀得劈啪响,祖母担心茶花受到台风的侵袭,在台风到来之前用铁丝固定住树身,而且祖父祖母连夜给茶花盖了牢固的一堵墙,把茶树团团围在那个墙里,完全不受台风的影响。台风过后,屋顶的瓦片破损不堪,到处漏水。唯有这棵茶树,并没有受到风暴的影响,完好无损地向人们展示着美丽的容颜。

  每逢放假期间,我都喜欢跑到茶树底下玩耍。遇上花期,看着挂满一树的灿烂,总忍不住采摘。祖母对茶花一直是呵护有加,每每看到我采摘的花朵,就会再三嘱咐要好好养在清水里,记得每天更换,祖母说,花朵离开根,也就离凋零的日子不远了。事后回想起来,这句话,何尝不是人生的哲理呢!一个人,离开了故乡,也就成了飘泊的游子,只有找到家,才能找到根。
  祖母对茶树,就像对待娘家人那样,心中一直存有深厚的情感。当初,茶树陪同她嫁过来,在此生根发芽,它简单、质朴,别无所求,一心一意守護着身下这方土地,与祖母生生世世相随。从祖母的眼神里,我读懂了祖母对故乡的怀念,对生活的珍惜。祖父母的生活,算不上富裕,他们不管是对子女,对茶花,还是对这个乡村,都倾注了他们所有的关心和爱。他们一直都是和和美美地过着日子,茶树也就这样一年一年陪着他们走过岁月,看云卷云舒,任花开花落。
  在这个宁静的乡间,茶树努力地秀出她的风采。没有他人的赞美,她还是执著的开放,难怪有人将茶花比喻为人们对心中爱慕女性表达心意的代言人了。她的美,是要细细品味的。花朵绽放的每一天,仿佛都在蕴蓄着一个美丽的梦。
  又是茶花烂漫的季节,故乡的茶花依旧年年红,我似乎看到了红艳艳的花朵挂满枝头,那一朵朵盛开的茶花,是和谐美好的象征。我似乎还看到祖母捧着茶花脸上绽开的笑容,那笑容,像茶花一样的灿烂美丽。
  凤凰花开毕业季
  校园里,一年一度的凤凰花开了,红艳艳的花朵迎风飘摇,风一吹,片片花瓣坠落,给离别的操场铺上一层红地毯,路过的人无不抬头仰望风中的那一抹红。我一直相信,那是上天赐给毕业季最美的一道风景。绽放在毕业的花期,吹响了别离的笙箫,凤凰花开,抒写生命的轮回,也见证了青春的散场。
  曾经那年的凤凰花开,我也毕业了。
  一夜之间,觉得忽然长大的日子原来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看着生活了几年的校园,看着身边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心里黯然神伤。属于我们的青春岁月,随着一年年的凤凰花开花落间,也终将成为昨日的故事。学校的广播,合时宜地响起了《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离别的筵席,歌声酒杯声交织在一起,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牵挂,汇成一曲曲离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那样的情景,在很多年之后依然如此清晰,依然深深感怀。

  毕业十几年后,同学们重新相聚在一起,回到母校去寻找曾经属于我们的足迹。校园里已焕然一新,站在教学楼前合影,大家喜笑颜开,青春岁月里的美好,在心里一一回放。不管岁月如何流转,不变的,是心里的眷恋。班级组织者还特意做了一幅当年毕业的大合照,旁边还贴着一张张同学们在校的照片。看着眼前的一幕幕,昔日的场景再次浮现在眼前:操场上,一场拔河比赛正激烈地进行着,队员们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此起彼伏的加油声历历在耳;礼堂里,隆重举行着大合唱比赛;曾经,那位年轻的班主任冒着被扣发奖金的风险,带着我们到海边游玩。那一夜,我们在海边举办了篝火晚会。那一夜,月色皎洁,一张张被篝火映得火红火红的脸庞,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美丽奔放。
  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第一次与海亲密接触,心情无比兴奋。入住在海边的农家院,闻着海风吹来带着微微腥咸的味道,耳边是潮涨潮落的浪打浪,同学们彻夜未眠,甚至唱起了高亢激昂的歌声……太多朝气蓬勃的过往足迹,早已沉淀在心里,此刻一一被唤醒。看着照片里那些青春的容颜,回想着那些成长的趣事,对比现在略微沧桑的面孔,心里的喜悦被挑动起来,年轻,真好!
  照片里存放着永远不会改变的容颜,一张张灿烂的笑容定格在让我们铭记和怀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一幅幅老面孔,让我们重新找回那份纯洁朴实的情怀。青春不再,岁月远逝,这样的一场同学聚会,没有贵贱之分,也没有利害之争,有的只是心与心的交融,把快乐的情绪一览无余地传递与荡漾。
  而今又是凤凰花开毕业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聚散依依之间承载了太多的不舍。也许人生,就是一个长长的聚散过程。岁月不知不觉地走过,或许,有洗尽铅华的无奈,有随遇而安的淡然,或许,还会有蓦然回首的欣喜。人生在不同的阶段终归有不同的境遇,有些会悄无声息一晃而过,有些却就此镌刻在岁月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一如我们的那场青春岁月,在学会面对世事沧桑,漫随云卷云舒的今日,其实,一直藏在我的心里,微笑着等待这么一天,轻轻翻阅之时,依然有着缕缕馨香磨砺而出,依然在美丽的日子里,轻舞飞扬。   桑葚树下的小时光
  在街市的水果摊,看见紫红紫红的桑葚,大而饱满,让人垂涎三尺,直欲大快朵颐。那酸中带甜的味儿,是记忆里的芬芳。
  读小学时,校园里有好几棵桑葚树,青翠嫩绿的桑叶像小扇子一般挂在枝头迎风摇曳。那时,我们都喜欢养蚕宝宝,一下课就忙着采摘桑叶放在盒里来养蚕宝宝,有时找不到合适的纸盒,就将文具盒临时充当蚕宝宝的住所,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还经常互相交流养蚕宝宝的乐趣所在。对于刚出生的蚕宝宝的喂养,我们是采摘桑叶的小嫩芽,细心地捣碎后再放入盒子里,黑色的小蚕宝宝慢慢地经过几次脱皮后变得白白胖胖的,然后就开始吃大片的桑叶。为了喂养蚕宝宝,遇到桑叶不够吃的时候,心里只是干着急,为了不让蚕宝宝挨饿,就拿着新的铅笔跟同学换来几片桑叶,有了桑叶就有了生命的生机,那种如获至宝的心情至今记忆犹新。每一只蚕宝宝,在同学们精心的照顾下,诠释着生命蜕变的美丽。

  当成熟的桑葚树开始长出一串串果实时,有些尚未熟透,却被一些心急的同学采摘下来,没成熟的桑葚又酸又涩,难以入口。待熟透饱满呈紫红色的桑果却是酸甜相宜,特别鲜美。稍高一些摘不到的果粒长得黑红黑红的,风一吹果实就自动落地。同学们吃得嘴唇和手指像染了墨似的,却依然兴高采烈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样无忧无虑的年纪,采桑叶,摘桑果,养蚕乐,是生活是认知更是爱的成长。
  桑葚树又名桑果,属桑科落叶乔木。不论在城市或农村,它都是绿化的好树种。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有着“民间圣果”的美称。桑葚树浑身是宝,据药书记载,桑葚味甘性寒,入心肝肾三经,是理想的养肝益肾、滋阴补血的上佳之品。印像更为深刻的是,每逢桑叶吐绿时,母亲就会采摘一些桑葚叶回来煮茶。母亲将那些鲜嫩的桑叶清洗干净后,放在茶壶里烧开,然后再用细火熬制,桑叶在沸水中慢慢舒卷,香气弥漫了整个房间。新鲜的桑叶茶刚喝时略觉苦涩,品饮几口,则清香甘醇,余味悠长。
  许是母亲担心喝多了单一的桑叶茶会腻口,于是就变着花样煮桑叶茶。有时添加些白菊花,抑或是冰糖甘草的,惟一不变的,是桑叶总是放得恰到好处。母亲一直让我们多喝些,说是桑叶煮出来的茶水可以止咳化痰,祛热解渴。说来也不无道理,曾看到一份报道,说是新疆某县长寿者较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里普种桑葚树,当地群众习惯于用桑叶代茶泡喝外,还常年吃桑葚果。桑叶含有较多的叶酸,有抗各种贫血和促进生长的作用,对人体健康意义重大。没想到一片小小的桑叶,却蕴藏着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至此,我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多年后我学着煮桑叶茶,但無论我怎样泡制,却再也煮不出母亲当年的味道了。
  多年以后,回到校园,看到偌大的校园一日又一日的翻新,周围飘逸着清新的气息,一株株小树挺拔在校园周围,葱翠的宽大叶子衬着蓝天白云,更显宽阔。那几棵桑葚树也长高了很多,枝叶茂盛,生机盎然,浓郁的绿意极富生命张力。年少时专致养蚕的各样细节画面像潮水一般涌现在脑海里。经过时光的过滤,记忆愈加清晰。原来童年的桑葚树一直在我记忆深处,原来我从来不曾忘记。如今的上学环境渐好,在校的学生他们拥有最好的学习条件,可是他们懂得采摘桑果的乐趣所在吗?嘴馋了,或许可以去超市买来一瓶桑果汁尝尝,只是那些添加了香精成份的果汁喝不出桑果的原滋原味。
  桑葚树下,有着我们青涩的年华,岁月可以洗旧一切,却洗不掉纯真的记忆。而今,桑葚树又到了结果的季节。看着那些紫红的桑葚果,不知道校园里的桑葚树是否依然红了枝头,绿了树叶。而又有多少学生,在桑葚树下,捡拾着那些熟透的果实,捡拾着我们失落的小时光?!
其他文献
世界上的路有好多种,比如:泥土路、沙石路、水泥路、柏油路;山路、水路、公路、高速路……每条路都有着它不同的风景、捷径与曲折。它虽平凡,默默无闻,但却是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可分割的主体。  流光岁月,漫漫旅途。我走过的路无数条,唯有我现在居住的房前的平湖路最不能让我释怀。这条平湖路位于北溪的沿岸,总长2.71公里,华安一中就在这条路的西边,而我小时候的家就在北溪的南岸,与它一水之隔。时光荏苒,充满记
期刊
著名作家韩少功在一篇散文中说“月夜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乍看觉得这个比喻有点突兀,可在嘴里默默一咀嚼,心里蓦然就想起母亲的那个年代久远的梳妆台抽屉里,躺着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徽章,藏着一些我爱不释手的小铜钱、小玉佩和小银饰。我童年的月夜,一下子被这个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撩拨出来了,它鲜活地跳出来,让我在這个“五一”假期的清晨,睡意全消,像一个回忆初恋的女子,任由酸酸甜甜的味道蔓延全身。  那时候的月夜
期刊
我居住的地方属老商业区,道路四通八达。因为新冠病毒的防控需要,已传出小区要封行,限制居民的外出和访者的进入。心想,要如何封路呢,大小的路口有七八个。没想到,有天下午看到最近的路口开始打框架,一夜之间,所有的路口都封死了,封墙上还有“不准破坏,上有探头”的标语。仅留下数百米远的一处大路口,有一个可关的活动门,有人员守着,任何人进入都得测体温。居民们开始领取通行证,每家每天只能允许一人外出买菜等生活必
期刊
不是春天的邀约  不是上苍的馈送  这是飞舞的雪  这是狂乱的风  当那个惊悚的疫瘴被一再提起  当那个揪心的城市被一再重视  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  浓重的阴霾布满共和国的上空  生命重于泰山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中南海的号角吹响  党旗飘扬,无比鲜红  抗击,抗击  中华民族面临艰难险重  防控,防控  中国人民都是铮铮英雄  来了,白衣天使来了  危难面前,他们选择冲锋  来了
期刊
年初二趕回县城,推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家人心神一振,扔下行装就奔向客厅的那两盆水仙花。  除夕回乡下时,它刚竖起一支花茎,挺着三朵刚开瓣的小花,怯生生地打量这个世界。赶紧搬回客厅给它多加些水,还小心地套上一对中国结,红绿交辉,客厅顿时生机盎然起来。  武汉城一封,疫情防控一天比一天吃紧,这个年过得心事重重。生怕各地封村堵路,万一陷在乡下,夫妻俩无法值班不说,今年高考的儿子就更被动了,他题库都在
期刊
转眼间,母校平和二中迎来百年华诞,各届校友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心意和祝福,有的还撰写文章,回忆往昔趣事,感念师恩。20年前,我和同事回去采访80周年校庆,那种欢欣鼓舞、盛况空前的场面仿佛就在昨天,只能感慨时光的匆匆流逝。回想激情燃烧的岁月,总是与文学紧密相连的。在初中时期,由于我十分痴迷文学,不经意间创办了无名草文学社,得到了上至县领导、校长,下至老师同学乃至社会各界的支持,至今回想起来,心头还是
期刊
亥子岁序更迭之际,荆楚大地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染者数万,然上下众志成城,顷刻之间吹响了全民参与的防控疫情阻击战集结号。疫情自古虽有之,但古代的人们究竟是如何防控的,却是鲜为人知?这里,我们不妨看看圣贤先哲王阳明防抗疾疫的智慧与情怀,借古鉴今,从中或许可以得到些许启发。  结束贬谪贵州居夷龙场三载,并被朝廷升任为庐陵知县的王阳明,于明正德五年(1510)三月十八日莅赣,走马上任庐陵县令。到任伊始,王阳
期刊
2020年春节,因为一场罕见的传染病疫发生,人们遵守政府防控疫情的措施要求,“少出门”“不出门”,以阻止疫情的蔓延。  铜山古城静悄悄的,一时间没有了往时节庆的热闹喧嚣。  初五傍晚时分,我有急事需出门,此时宅在家中的小女儿马上叮嘱:妈妈,非常时期,记得出门带口罩,记得不串门。  在树叶落地时都听得见的空旷而寂静的人行道上,我沿通往南门海边的路走。天下着细雨,夹着阴冷的海风。我看见一个穿着桔红色工
期刊
美丽的东山岛,自古欠缺淡水,岛上白沙茫茫,没有一条溪流,9万亩土地几乎是“望天田”。遇到大旱年景,不但庄稼枯死,颗粒无收,且连百姓喝水都得乘船过海到陆地去运。面海背山的云霄县,虽有漳江横贯全县,可没有水利设施,逢旱人们只能眼望一江碧水流入大海,而两岸数万亩良田禾苗枯萎,有种无果。若是遇上连夜大雨,则山洪瀑发,江水横溢,泱及百姓。1970年春,新任云霄县革委会主任的李文庆同志,率领云霄县几万名干部群
期刊
春天伤痕累累,城市与小区正在自我封锁  我们监所单位也实行自我隔离  我一只手放在警徽上  另一只手放在祈祷祖国祝福春天的稿纸上  一只手,把责任安于肩上  另一只手,把诗歌养在纸上  我要把安全带到这座自我隔离的岛上  这里已被隔离,办事请预约  这里并不孤独  每个早上音乐是第一缕阳光,升起来  再给他们看半小时时事新闻  把危险的告诉他们  把奋战的也告诉他们  把生病的春天告诉他们  把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