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俄国和欧洲文化理论中的东方形象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i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欧洲和俄国史学中都存在着大量有关东方文化的僵化特征。俄国文化理论是在欧洲学者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其中的东方形象并不和欧洲观点完全一致。19世纪俄国学者试图打破僵化模式的尝试为未来有关东方文化的评价和它在世界史中的地位的重要转变奠定了基础。文化平等的观点在20世纪开始发挥效力,它为创造复杂、多面的东方形象,以及修正现代的有关停滞的传统观念提供了可能。
其他文献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特点在于,强调人类生活的文化性质与自然之间的差距。一方面,人类有权支配和统治自然,并利用自然来为他们的目的服务。这适合西方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破坏性发展关系的思想。另一方面,人文主义传统已经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差距,放入了协调的宇宙论和神学背景中。在这种背景下,人与自然之间纯粹的破坏关系是不可能存在的。现今的人文主义,在人与自然在何处调和为一种有意义且意义相关的相互关系这个问题上,必须看到生态危机的挑战,也必须提及它的传统。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宜简单化。不能简单放弃人性,而是要把人性看成自然和文化
为理解人文主义的文化诠释学的问题,需要对普遍有效的准则和价值进行分析。这些准则和价值建立在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为了建立这样的基本标准,人文主义必须诉诸能够具有跨文化有效性的基本人类学原则。一方面,在这些原理中能够识别出的辩护理由,一定是无条件和普遍的。另一方面,这些基本的人类学原则,在每个文化的理解范围内,一定是明显的和可理解的。每个人借以来认可这一系列原则的、意志的决定性理由,一定与他或她的自由同意是协调的。
许多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批判强调任何历史描述都带有虚构的特点,但这绝不表示,历史研究拒绝理性的操作方法或者放弃对客观性的追求。宏观历史学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科学考察活动是合理的。在进行科学分析的时候,我们面对的会是真实的发展变化过程。
现代科学中的历史地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跨学科的、融汇各学科精华的经世显学。西方的历史地理学不只具有平行发展的双重属性,更是相互交叉与渗透,体现了理智、道德和政治的和谐统一。术语问题是目前本学科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1978年到2008年,是我国美学研究大发展的一段历史时期。期间,我国的美学研究走过了一段曲折发展的历程。30年美学研究,从对美的本质的探讨扩展到审美文化、生态美学等更加广阔、更加深入的生活实际的研究领域:从注目于政治关怀与意识形态,逐渐集中到美学研究本身;从接受西方美学思想,发展到自身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多元化发展。
张弩,字跃如,1945年生,沂蒙山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师从张培志,专精楷书,兼善行、草及隶书。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
历史不能被假定为时间上的一种周期性、甚至重复性变化,而应被看作是一种不可逆的、非重复性发展过程的变化,这一观点的出现,为史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成独立的学科搭建了平台。在18世纪伴随着现代性的出现,产生了历史叙述的现代问题。有关历史叙述的现代争论的基本根源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对学科的界定、区分和古典修辞学采用修辞手法叙述过去。过去经验对现在有意义的假设曾被欧洲历史学家用两种界定策略予以确认,尼采则从根本上区分了研究过去的三种方法,以及与人类三种不同的态度和基本需要相一致的三种历史形态。20世纪70年代,由于行业
王明"左"倾路线统治时期,山东省委领导的革命斗争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北方会议"前后由武平任省委书记的一届省委,由于大力推行王明的"左"倾路线,造成的危害最大。武平省委推行王明的"左"倾路线,还因为承接了前届省委的某些历史遗留,而导致了组织路线上的宗派主义,酿成了对诸如博兴暴动等重要事件和人物的极端错误的评价和处理,并进而导致了后来的严重恶果。这是一个应当认真汲取的历史教训。
杨思基.男,1958年生,1983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政治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然而历史研究并没有跟上全球化趋势发展的步伐。全球化的三个阶段对历史思想和历史研究分别产生了影响。近十几年来,历史学家虽然对各种形态的非西方社会进行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研究,但他们并未能采用比较的方法,以全球性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思想和研究。各种文化之间可能包含着许多互相矛盾的方面,要想把它们归入到一个系统中未免过于牵强。人们应该以一个广阔的全球为背景,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历史研究的组成和指导作用,去探究历史思想和历史作品的转变,正确地评价历史学家及其历史作品,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