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学生职业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对今后学生能否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以就业问导向,整合高职职业英语口语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及多元化评价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从而为培养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人文素质打下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职业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模式;评价手段
现代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担负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的重任。近几年的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数据充分表明,“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紧贴产业结构调整,直接服务于区域发展和城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越来越多,熟练掌握并使用一门外语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必备的技能之一。从高职毕业学生工作之后跟踪调查发现,学生对在学校期间不满意的所学课程内容之一,就是大学英语课程,尤其认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缺少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学生职业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当今所需的职业能力之一,对今后学生能否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本文以就业为导向探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与人文素养提升的策略。
1.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简述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让高职学生增加就业竞争力,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2+1模式。学生用两年时间在学校修完理论内容,用一年时间参加订岗实习,磨练自己的实践技能。这样的教学模式,造成各高职院校的大量削减基础课时,增加专业课时的讲授。大学英语是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大学英语课时由原来的148学时缩减的108学时。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分成听与说、阅读、练习、写作四个部分。不难看出,分配给训练学生口语技能的课时是最少的时间,每两周才有两个学时。如今,各高职院校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在提高,但是经过高考英语的题海战术的磨练,学生认为学英语就是为了考试。在大学英语学习期间,教师上课仍然以语法、阅读、翻译及写作围绕大学英语过级考试(A/B级)进行知识的讲授。教师忽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学生更是缺乏提升口语训练的途径。此外,虽然近几年高职高专学生口语大赛的举办,引起了各高职院校的重视,但是大赛对高职学生的口语教学没有起到太多的促进作用。能够参加口语大赛的同学毕竟每个学校只有两名同学,带领学生参加比赛也是一两名老师的成绩,不是高职院校中整体外语教学老师的成绩。因此,口语大赛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并没有太多的促进。现今,高等职业英语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如何去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即“以外语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背景为依托,以实践实训为途径,提高职场环境下的外语交流能力。”口语交流能力提升需要英语语言知识,还需要英语语言外的知识,比如,话题、文化知识、语境知识,以及与其他说话者的熟悉程度。为此,培养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人文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
2.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与人文素养提升的策略
2.1基于岗位需求,整合高职职业英语口语教学资源,渗入英语文化教育内容
鲁昕(2015)认为,现代的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不以升学为目的,满足国家、企业、百姓三方面的需求。通过走访企业调研、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及收集网络招聘信息,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像用英语进行对外业务的联系,用英语陈述工作报告等是各企业单位比较看重的学生职业能力之一。为此,教师准备英语口语教学内容时应以岗位需求为基准。比如,如何进行外国客户的接待、为客户的安排住行的行程、与客户进行电话交流、产品介绍等。这些内容与学生日后的工作息息相关,所以教师需要在平时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用英语来表述这些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文化的学习。英语既有工具性又有文化性。英语口语教学中,基于岗位需求的同时,更要不断渗入英语文化教育,进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比如,接待来自新西兰的客户时,需要让学生了解新西兰的基本地理、历史、国旗、文化常识、风俗习惯等。
2.2基于岗位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体验真实的英语文化
英语口语是一种技能,是“来自不断地重复熟悉的技艺。”为此,英语口语技能练习时,项目化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及角色扮演等教学法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或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影视视频资料,或让学生到真实的企业中去实践,使学生充分体验使用英语的魅力。比如,当谈论到为即将到来的客户安排酒店入住的情境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打电话给真正的酒店体验一下用英语订房的过程。原版的影视视频资料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外国的真实场景、原滋原味的语言及外国人的bodylanguage。正如王初明教授在《怎样学习英语》提到:“外语学习在真实语境的体验里,在交际需要的驱动下,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在积极情感的配合下,通过长期大量接触学会的,即‘学相伴,用相随’。”
2.3基于岗位需求,运用多元化评价手段,积累学生所需职场素质
此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更能促进学生英语口语技能提升的积极性。95后的学生特点包括:渴望成功,但不愿付出努力;愿意对课程发表意见,但一般不主动反映;好表现,喜欢被赞扬;學习功利性强等。所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去说英语、多赞美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学与职场需求对接,注重过程性评价,既评价学生对口语的掌控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感受企业单位的竞争机制。
总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势必会对他们今后的职场升迁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职业英语口语交流氛围,也是每个学校和老师共同的职责。除了上述提到的课上基于岗位需求,培养学生职业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课下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结合高职英语口语大赛激发学生学习职业英语口语热情,营造口语交流的情境。无论课上还是课下,让学生时刻感受职业英语,充分调动学生职业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储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贺从军.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47-49.
[2]齐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策略与方法刍议[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28-130.
[3]斯科特·索恩伯里(英).如何教口语[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鞠丽丽(1976.08-) 女,辽宁沈阳,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
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2015-2016年度课题.“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学生职业英语应用能力与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课题编号:LZY15607).
[关键词]职业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模式;评价手段
现代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担负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的重任。近几年的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数据充分表明,“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紧贴产业结构调整,直接服务于区域发展和城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越来越多,熟练掌握并使用一门外语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必备的技能之一。从高职毕业学生工作之后跟踪调查发现,学生对在学校期间不满意的所学课程内容之一,就是大学英语课程,尤其认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缺少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学生职业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当今所需的职业能力之一,对今后学生能否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本文以就业为导向探讨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与人文素养提升的策略。
1.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简述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让高职学生增加就业竞争力,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2+1模式。学生用两年时间在学校修完理论内容,用一年时间参加订岗实习,磨练自己的实践技能。这样的教学模式,造成各高职院校的大量削减基础课时,增加专业课时的讲授。大学英语是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大学英语课时由原来的148学时缩减的108学时。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分成听与说、阅读、练习、写作四个部分。不难看出,分配给训练学生口语技能的课时是最少的时间,每两周才有两个学时。如今,各高职院校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在提高,但是经过高考英语的题海战术的磨练,学生认为学英语就是为了考试。在大学英语学习期间,教师上课仍然以语法、阅读、翻译及写作围绕大学英语过级考试(A/B级)进行知识的讲授。教师忽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学生更是缺乏提升口语训练的途径。此外,虽然近几年高职高专学生口语大赛的举办,引起了各高职院校的重视,但是大赛对高职学生的口语教学没有起到太多的促进作用。能够参加口语大赛的同学毕竟每个学校只有两名同学,带领学生参加比赛也是一两名老师的成绩,不是高职院校中整体外语教学老师的成绩。因此,口语大赛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并没有太多的促进。现今,高等职业英语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如何去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即“以外语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背景为依托,以实践实训为途径,提高职场环境下的外语交流能力。”口语交流能力提升需要英语语言知识,还需要英语语言外的知识,比如,话题、文化知识、语境知识,以及与其他说话者的熟悉程度。为此,培养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人文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
2.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与人文素养提升的策略
2.1基于岗位需求,整合高职职业英语口语教学资源,渗入英语文化教育内容
鲁昕(2015)认为,现代的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不以升学为目的,满足国家、企业、百姓三方面的需求。通过走访企业调研、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及收集网络招聘信息,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像用英语进行对外业务的联系,用英语陈述工作报告等是各企业单位比较看重的学生职业能力之一。为此,教师准备英语口语教学内容时应以岗位需求为基准。比如,如何进行外国客户的接待、为客户的安排住行的行程、与客户进行电话交流、产品介绍等。这些内容与学生日后的工作息息相关,所以教师需要在平时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用英语来表述这些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文化的学习。英语既有工具性又有文化性。英语口语教学中,基于岗位需求的同时,更要不断渗入英语文化教育,进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比如,接待来自新西兰的客户时,需要让学生了解新西兰的基本地理、历史、国旗、文化常识、风俗习惯等。
2.2基于岗位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体验真实的英语文化
英语口语是一种技能,是“来自不断地重复熟悉的技艺。”为此,英语口语技能练习时,项目化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及角色扮演等教学法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或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影视视频资料,或让学生到真实的企业中去实践,使学生充分体验使用英语的魅力。比如,当谈论到为即将到来的客户安排酒店入住的情境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打电话给真正的酒店体验一下用英语订房的过程。原版的影视视频资料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外国的真实场景、原滋原味的语言及外国人的bodylanguage。正如王初明教授在《怎样学习英语》提到:“外语学习在真实语境的体验里,在交际需要的驱动下,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在积极情感的配合下,通过长期大量接触学会的,即‘学相伴,用相随’。”
2.3基于岗位需求,运用多元化评价手段,积累学生所需职场素质
此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更能促进学生英语口语技能提升的积极性。95后的学生特点包括:渴望成功,但不愿付出努力;愿意对课程发表意见,但一般不主动反映;好表现,喜欢被赞扬;學习功利性强等。所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去说英语、多赞美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学与职场需求对接,注重过程性评价,既评价学生对口语的掌控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感受企业单位的竞争机制。
总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势必会对他们今后的职场升迁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职业英语口语交流氛围,也是每个学校和老师共同的职责。除了上述提到的课上基于岗位需求,培养学生职业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课下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结合高职英语口语大赛激发学生学习职业英语口语热情,营造口语交流的情境。无论课上还是课下,让学生时刻感受职业英语,充分调动学生职业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储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贺从军.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47-49.
[2]齐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策略与方法刍议[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28-130.
[3]斯科特·索恩伯里(英).如何教口语[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鞠丽丽(1976.08-) 女,辽宁沈阳,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
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2015-2016年度课题.“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学生职业英语应用能力与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课题编号:LZY1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