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后胆道梗阻的原因分析和治疗策略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后胆道梗阻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间47例在外院接受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后胆道梗阻,转入我院成功行腹腔镜二次手术的患儿,对其病因进行观察,分析及治疗。

结果

出现胆道梗阻症状,即反复胆管炎或持续肝功能异常距离第一次手术的时间为术后2周~10.8年(平均1.7年)。在外院接受抗炎保肝利胆PTD治疗时间2周~10年(平均2.7年),未见明显好转。接受二次手术的间隔时间为1个月~11年(平均4.5年)。病理显示57.4% (27/47)患儿存在I~IV级肝纤维化。本研究发现术后胆道梗阻的原因如下:①异位肝右动脉前置压迫肝管空肠吻合口近端导致梗阻占27.6% (13/47)。术中将异位肝右动脉重置于肝管空肠吻合口后方解除梗阻;②初次手术未解决伴发的单一或多处肝管狭窄占29.8% (14/47)。二次手术中行肝管扩大成型+肝管空肠再吻合;③吻合口狭窄占42.6% (20/47)。二次手术中行肝管空肠再吻合。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1~120个月),无1例发生胆道再梗阻或胆管炎。肝功能于二次术后1个月~2年恢复正常。

结论

异位前置肝右动脉压迫、合并单一或多处肝管狭窄、吻合技术是胆总管囊肿术后胆道梗阻的原因。应尽早外科手术解除梗阻避免肝功能损伤及肝硬化。

其他文献
在临床工作中,一直以来外科医生认为在进行腹部大手术后需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历史悠久,在19世纪70年代,sims作为第一
目的 通过对171例新疆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进行分析,探讨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活动期舌象及脉象的特点、中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我科住院的足月新生儿,根据黄疸干预标准,分为轻度组(胆红素峰值未达光疗标准)、中度组(胆红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44对神经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并探索miR-144是否通过靶定ITGβ1调节神经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转移。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miR-144的靶基因ITGβ1,应用荧光报告基因检测以及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实验对靶基因进行验证。在神经母细胞瘤SH-SY5Y和SK-N-BE分别瞬时转染化学合成的成熟双链miR-144和靶基因敲降质粒及对照质粒,
目的:了解新生儿双胎体重不均衡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妊娠相关危险因素,为新生儿双胎体重不均衡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分娩并存活的双胎,以新生儿双胎
目的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B) SOX2和FoxM1表达特点,初步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对SOX2、FoxM1调控作用。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1年至2016年确诊的34例NB患儿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免疫组化(IHC)检测FoxM1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NB临床病理特征关系。20只荷瘤裸鼠数字随机均分为4组:LY294002组、LY294002对照组(C1)、IGF-1组、IGF-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肠壁中Smoothelin(SM)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随机选取53例经病理证实先天性巨结肠
目的探讨新生儿原发性先天性淋巴水肿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新生儿原发性先天性淋巴水肿1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家系关系,结合以往新生儿先天性淋
复发肝母细胞瘤依然是治疗的难点。本文介绍了肝母细胞瘤复发时的特点,包括复发部位、复发率、肿瘤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同时重点介绍复发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不同复发部位的肿瘤再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述了这些治疗措施的临床应用或实验室研究进展,并分别比较了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率。
目的探讨应用新型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本院新生儿病房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新生儿气胸患儿为研究对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