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元广播电视大学 四川广元 6280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邓小平提出的“四有”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占居首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一、进行“四有”教育,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互相促进。
回顾过去,从建国到“文革”,我们是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结果经济建设总是上不去,人民生活改善不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现代化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軌道上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经济建设出现了可喜形势。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民生活提高很快,综合国力增长很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有的地区和单位只抓经济建设,不抓“四有”教育;只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不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果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及时地提出对全国人民进行“四有”教育,大力培养“四有”人才,积极创造“四有”环境,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持久发展,以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以保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通过“四有”教育,贯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通过“四有”教育,培养大批的“四有”人才,创造广泛的“四有”环境,才能更好地贯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首先,以“四有”教育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次,以“四有”教育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再次,“四有”教育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
三、依靠“四有”教育,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正如邓小平所讲:“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进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们只有依靠“四有”教育,才能完成培养“四有”公民,提高两个素质的根本任务,具体说来:
第一,依靠理想教育,用共同的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四化”大业献身,使祖国兴旺发达,使中华民族兴旺发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第二,依靠道德教育,发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精神,并在集体主义原则的指导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同心同德地建设“四化”。第三,依靠文化教育,使人们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第四,依靠纪律教育,增强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发扬民主精神,树立法制观念,使人们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严格的纪律性。
综上所述: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四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只有进行“四有”教育,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只有通过“四有”教育,才能贯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只有依靠“四有”教育,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离开“四有”教育或搞不好“四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只有持续搞好“四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花,才能在洒满烈士鲜血的中华大地上盛开不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邓小平提出的“四有”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占居首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一、进行“四有”教育,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互相促进。
回顾过去,从建国到“文革”,我们是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结果经济建设总是上不去,人民生活改善不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现代化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軌道上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经济建设出现了可喜形势。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民生活提高很快,综合国力增长很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有的地区和单位只抓经济建设,不抓“四有”教育;只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不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果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及时地提出对全国人民进行“四有”教育,大力培养“四有”人才,积极创造“四有”环境,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持久发展,以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以保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通过“四有”教育,贯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通过“四有”教育,培养大批的“四有”人才,创造广泛的“四有”环境,才能更好地贯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首先,以“四有”教育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次,以“四有”教育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再次,“四有”教育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
三、依靠“四有”教育,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正如邓小平所讲:“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进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们只有依靠“四有”教育,才能完成培养“四有”公民,提高两个素质的根本任务,具体说来:
第一,依靠理想教育,用共同的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四化”大业献身,使祖国兴旺发达,使中华民族兴旺发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第二,依靠道德教育,发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精神,并在集体主义原则的指导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同心同德地建设“四化”。第三,依靠文化教育,使人们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第四,依靠纪律教育,增强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发扬民主精神,树立法制观念,使人们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严格的纪律性。
综上所述: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四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只有进行“四有”教育,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只有通过“四有”教育,才能贯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只有依靠“四有”教育,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离开“四有”教育或搞不好“四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只有持续搞好“四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花,才能在洒满烈士鲜血的中华大地上盛开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