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推介·明清画学“仿古”模式的思想根源与理论形态

来源 :艺术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r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项报告(部分)
  明中期以后,文人书画领域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书画作品跋文中明确出现仿古代某家笔法、拟古代某家笔意等说法。至清初,仿古成为书画家重要的学习和创作方法,作品面貌相对单一等问题也随之产生。书画仿古现象如何形成和發展,如何理解这一文化现象等问题是本项目关注的重点。目前学界多将这一现象与书法临摹、创作方法综合在一起解释,对本课题研究方向和方法有所启发。本项目成果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讨论明代书画仿古模式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主要以明代图书出版之盛和功利主义之风盛行作为切入点,探讨仿古倾向与国家文化政策、尚奇思潮之间的关联。因为图书作为一种影响阅读者精神生活的工具,在当时影响了功利主义风气和尚奇思潮,也为书画仿古方法的模式化奠定了理论和图像基础。
  第二章具体讨论明清画学仿古模式的内涵、理论和图像基础。主要立足于书画文献资料和作品图像,梳理画学仿古观念形成、发展等基本脉络。尊经崇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古代经典记载了古圣先贤的智慧,蕴含他们对人类共同问题的追问、思索和回答,阅读和理解经典的过程,就是以古圣先贤充满智慧的文字为阶梯,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模仿经典中的古法,就是以古圣先贤为行为楷模。在画学领域,模仿古人的学习方法衍化为一种创作模式——画学仿古模式。主要基于以下条件:1.理论上已经基本确立了古代艺术的经典体系(理论依据);2.存在并广泛传播着大量古代经典作品图像(仿学对象);3.对古代经典理论体系和作品的高度认同(主观兴趣);4.出现以这种方法进行学习和创作的群体(模仿群体)等。画学仿古模式,是指中国文人画领域内模仿汉、唐、宋、元等古人的经典笔墨元素、造型、意境等的学习和创作方法。最大特点是程式化,核心是经典意识。它以古人笔墨元素、造型和意境等的经典化为前提,以润饰、整合、补充古代经典为方法,以展现文人画的平淡天真之境为目标。受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出版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它形成于明中期,成熟于明清之际,至今仍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第三章、第四章分析画学仿古模式形成的思想根源。以理解儒家经典的“得圣贤立言之旨”、表达儒家经典的“代圣贤立言”为视角,分析科举、文化、教育制度、思维方式等对画学仿古模式的影响。经学阐释主要有汉学、宋学两类经典阐释方法。汉学经典阐释重言语训诂、名物考订、典章稽核,有求逼真还原的思想倾向;宋学经典阐释注重心性、玄理阐发,有强烈的理性思辨倾向。虽然两者在主次轻重、切入点等方面存在差异,但终极目标都是通经致用。当这两种经学思维方式迁移至书画领域,相应地出现了追求逼真还原书画经典(如祝允明和文徵明)和重视对书画经典进行理性思辨以得其神的做法(如董其昌)。两者都具有强烈的经典意识,区别在于是以书画经典作品的笔墨元素、造型等为创作素材,还是将其奉为模仿学习的最高典范。
  第五章以经典意识为线索,分析了四类画学仿古模式的理论形态。明清书画理论家立足各自的时代问题与个人兴趣,分别讨论了回归经典(祝允明和文徵明主张回归书画经典,在师今、师心等风尚中确立了取法晋唐经典的方向)、为经典辨体(董其昌对晋唐书画经典进行了体系化的梳理,指出了南宗文人画的基本创作原则和方法)、沟通经典内部资源(王原祁沿着董其昌的思路,针对当时割裂宋元传统的取法现象,通过对宋元绘画传统的分析,揭示了宋元经典的内在紧密联系),以经典为评价标准(笪重光将古代经典绘画作品中蕴含的古雅、平淡之美视为文人画的评价标准)等问题。
  附录部分对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的画学仿古模式进行具体分析。与逼真模仿客观对象相比,画学仿古创作过程中,画家将古代经典作品的元素、造型等作为重要的模仿对象或创作材料的做法,本质上是将绘画视为以笔墨语言表现人的灵性之术,而非运用丹青妙色图绘天地万物的造型艺术。前者追求呈现生命的真实,后者重视模拟外在形象的真实。如何以独特的笔墨语言表达生命真实、表现人文价值,成为文人画家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历代画家对于这一问题的不断探索,一方面彰显了文人画笔墨表达的哲思性质;另一方面也促使文人画成为一种超越形式的绘画,产生了程式化、非视觉性等重要特点。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从经学思维方式对艺术思维方式影响的角度,讨论明清画学理论和创作的艺术特色。在人类理解和表达自身存在方式的层面上,分析经学与文学、书学、画学的普遍共性,从中归纳出明清时期画学仿古创作模式的核心——经典意识和道统意识。古人笔墨元素的经典化、经典的体系化、以古代经典笔墨元素表达现代情感、创造新境界等,可以成为梳理中国艺术发展脉络的一条新线索,可以为解读中国传统艺术提供一个新视角。
  鉴定意见(部分)
  该项目对明代画学“仿古”模式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仿古”模式的内涵、理论和图像基础形成的思想渊源以及理论形态,进行跨学科、深入细致的探讨。创新之处在于梳理形神兼备模式和形离神合模式,使中国画学的创作特点和传承模式得到揭示,为认识中国画学的独特规律提供了参照。成果不足之处:对该研究的现状和已取得的成果掌握还稍有欠缺;对明清时期的理论形态阐述不够充分。
其他文献
译者导言  奠基石是一座建筑物埋入地下的见证。即使建筑物已不复存在,奠基石仍可通过镌刻其上的文字向后人诉说该建筑产生的历史,成为考古学的重要实物资料。如今为重要的公共建筑举行奠基仪式,几乎已成为全人类建筑仪式文化的一个共同组成部分。不同国籍的人们都早已司空见惯的奠基仪式,是人类文化传播和交织的见证。有学者认为,奠基仪式最古老的根源是欧洲的基督教,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教的奠基仪式在欧洲逐渐被世俗化,后
期刊
【摘要】“今之乐犹古之乐”说源于孟子,复兴于宋,大行于明清,在上直接影响了复古乐思潮下宫廷的礼乐制作,在下则直接促使了文人士大夫对今乐的关注,从雅化今乐的复古姿态,到以今乐自娱的从今姿态,最终是一代今乐/文学的大兴。可以说,文学领域的复古思潮与经学领域的复古乐思潮始终关联,其关联之始正在于《乐记》“乐本人心”说的重张,而贯串始终的则是文人士大夫以礼乐自任的师道精神。同时,当明人标举诗乐相合时,实际
期刊
【摘要】人与世界进行审美互动,倘要外显出来,就形成艺术作品。因此,艺术的内容与人在现实审美中的心理体现是同一的,理解现实审美成为理解艺术的基础。现实中进入美的路径是:距离、直觉、完形、内摹仿、移情、同一。这个过程在中国、西方、印度美学中既是不同的,又是互补的。  【关键词】审美与艺术;现实审美的路径-过程-内容;中西印美学理论  一、人何以需要美和艺术  美学与艺术哲学,作为学科方式出现,都是世界
期刊
【摘要】“艺术史”概念阐释、界域范畴厘清,以及针对其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的探讨,可以促进艺术史研究突破门类艺术史的界域钳制。依据史学研究具有的哲学思考,形成对艺术史及艺术史学“整体性”的逻辑思维认识,确立艺术史“公共阐释”与“公共史学”的价值,考察其存在与发展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求证艺术史的交错与边界扩展所具有的治史多元路径,有利于确立艺术史及艺术史学概念的事实存在;阐明艺术史研究路径的差异与殊途同归;
期刊
【摘要】从流通文化的视角研究戏曲改本,较从演剧的视角研究戏曲改本,能发现戏曲改本在印刷品的商业流通领域、社交领域的特殊作用。明代万历年间,参与戏曲删改、出版活动的文人增多,戏曲改本印刷渐趋精美;印刷品投入市场,改家探索经营模式,谋求利润;戏曲改本成为文人社交工具甚至政治结盟的工具,在晚明的社交网络中承担了特殊功能。在文人删改、出版这些精美之物的影响下,追逐商业利润的书坊将真真假假的戏曲改本推人流通
期刊
【摘要】讨论“呼吸”技術化的问题,其目的并不在于重申呼吸在传统舞蹈表演和训练过程中的重要性,而是思考当呼吸作为舞蹈中一种技术化的对象重新进入舞蹈内部时,舞蹈何以成为一种建制。溯源巴洛克时期的宫廷芭蕾,探讨在路易十四君主专制下,芭蕾中的呼吸究竟是什么?被操控的呼吸如何转换为对身体的规训?权力机制又与呼吸有何关联?强调呼吸的技术化是实现古典身体公共性的必然途径,其与芭蕾的“观看”共同揭示了17世纪法国
期刊
【摘要】作为唐音的遗予,声诗在以曲为声乐文学主体的元代依然有迹可循。声诗在元代的存在,主要以格调和声情作为表征。元代所存声诗格调,既有唐时旧调,又有元人新腔。元代声诗之声情,同样各有沿革。元代的声诗活动、声诗观念,则离不开元代文人雅集的繁盛。元曲与声诗之间也有着密切关联。总之,元代声诗的特殊状貌,不但说明这一时期声乐文学构成的多元,同时也能够让人进一步思考诗与曲之间具有的渊源。  【关键词】元代;
期刊
【摘要】南北朝时期造像活动兴盛,随之产生的大量发愿文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及宗教思想提供了珍贵材料。对此,学界已经积累了广泛研究。然而,现有研究倾向于在中国语境下分析这些铭文,而不够重视这种造像积福思想的外来根源。功绩积累和转移的基本概念在中国没有可供比较的先例,完全是印度的进口。这就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外来的想法是如何被中国的受众接受的?本研究从文化比较的角度,通过考察现存最早有铭文记录的3至
期刊
【摘要】西方哲学最初集中在对理念世界的探索上,理念与经验世界相分离,体现为形式化、确定性的知识,这大大促进了西方哲学理论体系的产生。自然科学通过经验性研究,关注事物的逻辑,同时保留了体系化的哲学遗产,推动了人类知识的进步。西方思想家逐渐发现纯粹理性认识的局限性,将多样性、丰富性排除后并不能真实地把握世界。中国人的思维一直都有兼融感性的特征,不离事而言理,《二十四诗品》《二十四画品》就是用诗化語言、
期刊
【摘要】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史上,乔托素来享有“近代绘画之父”的盛誉,然而这不过是以瓦萨里为代表的艺术史书写建构出来的一个意识形态化的位置。如同其他领域一样,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肇始也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这一努力到13世纪末开始汇聚为具有意大利特色的“方言”,奇马布埃、杜乔和乔托则是同时代的三位风格大师,是他们共同创立了文艺复兴艺术的“开端”。  【关键词】祭坛画;拜占庭风格;艺术“方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