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可以看到在流媒体时代,内容为王。流媒体平台的产生仅仅只是加速了这种内容的传播。而重要的是制作端需要不断的改进内容以及表现方法,这才是新的流媒体平台下媒体行业的根本。从静态图片到动态影像,在动静之间的转换中流媒体可能会让很多的新闻记者丢掉“饭碗”,固执地守护着手中相机的地位,还是更早地使用视频方式,这一切也许会成为未来衡量新闻记者优劣的基本标准。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媒体以及在流媒体平台下媒体行业的发展前景,我们采访了上海《东方早报》副主编、2007年度荷赛自然组照二等奖获得主常河。
坊间对流媒体的误解
流媒体不是一个作品,而是包括audio、video、slideshow以及动态图表等互联网时代的多媒体形式。它可以是一个传播方式,可以是一种技术手段,还可以是记者的多元化、综合性的产品。
Q:现在有些人认为把图片变成视频或者图片的后期有一些多媒体的编辑方式称为流媒体,就您个人而言,您对流媒体这个概念怎么理解?
A:早期在互联网上看一些视频,要Download下来才能看,不可能实时在线收看,很不方便。那么在现有的带宽下面,就催生出了一个技术手段可以让你实时在线的去观看视频。这个技术就叫流媒体,并不是作品。可能大家都误会了流媒体的名词解释。我们把这个东西叫做互联网时代的综合的多媒体的形式,包括audio和video,一些电视片的东西,还有动态的图表、slideshow等等,其实就是多种多样的形式为了在互联网上传递。互联网传递和报纸电视媒体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可以快速互动。可能大家讲流媒体一般是指在video上的传播形式。
Q:以前声音、图片、视频等可以展现其中的被称为多媒体,那么流媒体算不算是之前所有媒体形式的集合呢?
A:不是,这样是名词上的一个误读。还是局限于互联网传播这样一个形式的解释。现在在网上搜索流媒体,你会看到名词解释中有一项,是说3G供应商如何用流媒体这个技术来实施在线观看视频的。
Q:目前对流媒体的解释为一种技术,都非常狭义。那么我们如何广义地理解它?
A:广义的方面更多是指记者多元化的产品,综合性的产品。
电子介质将替代纸质媒介成为阅读首选
纸质媒体的淡出是一个趋势,新的流媒体终端设备将颠覆纸质媒介。这是一个商机,谁掌握标准,谁就掌握行业话语权。
Q:以后纸质媒体是否会逐渐淡出?在这个过程中,流媒体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A:纸质媒体的淡出在国外是个热议的事情,是一个趋势。这就要看电子介质的发展速度和市场认可度。纸质媒体污染环境、时间慢,读者的互动性不强。从媒体的投入角度来讲,成本上也不需要再投入那么多人力,意味着不可能同样的新闻又派摄像又派摄影。而且现在年轻人看字的习惯越来越弱了,都被视频取代了,很少再有人看书看报纸。大家会在电子化介质上来代替纸质的阅读方式。比如kindle的出现,这都是流媒体的应用。
Q:现在新闻的制作和阅读方式更新换代很快,行业标准制定出来可能比较晚,会不会影响流媒体终端设备的起步?
A:其实不在于制造设备,而在于你创造一个产业模式,盈利模式,这是一个商机。设备谁都可以做,但是标准就那为数不多的几个标准。这就要靠政府去推。因为,谁掌握标准,谁就掌握行业话语权。电子介质意味着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呈现在阅读介质上会有不同的阅读格式,而这个格式确定就是标准的产生。比如Adobe收购了flash的公司,就制作了flash自己的行业标准,无论你做什么都得用flash这个软件。中国为什么老不推3G呢?就是为了出台自己的标准。但是很快的,以后围绕着3G的产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
全能记者才能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需要
新式媒体的传播方式,对记者来讲,更主要的是做全能记者。我们努力想把每个摄影记者培养成全能记者。
Q:您觉得流媒体这种平台的出现,对于新闻行业最大的变革是什么?
A:对记者的职业素质要求不一样,工作方式也不一样。
Q: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现在的新闻记者需要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就《东方早报》来讲,现在在记者身上您更看重哪一方面的实务?
A:对。2005年美国盖奈特报业集团提出了一个概念叫mobile journalist,翻译过来叫移动记者,也可以理解为全能记者。就是说一个摄影记者要完成多种形式的稿件,文字,声音,视频,照片,多种形式的产品,不是像以前拍一张照片就行了。以前有设备限制,而现在在一台机器上就可以做到。新式媒体的传播方式,对记者来讲,更主要的是做全能记者。我们努力想把每个摄影记者培养成全能记者。
“新新闻影像时代”的到来
读图时代是人类思维模式的一种转变,由文字所带来的逻辑思维转向图片所带来的形象思维。视频比图片在形象思维的表达上更加多元化。决定性时间将升华决定性瞬间。
Q:90年代以后各大媒体都说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现在应该已经不是“读图时代”这么简单的概念了吧?
A:不是了。读图时代其实是一种比较片面的解读,它是人类思维模式的一种转变,人类一开始是象形文字,后来象形文字逐渐转化成抽象文字。文字是种逻辑思维,图片是种形象思维。我们所谓的读图时代只不过是人们的思维模式从逻辑思维向形象思维的转化。相对于图片,视频会更有优势。照片可以带来一瞬间的吸引力,然而视频可以使你了解更多。这是不同的概念,就是决定性瞬间和决定性时间。
Q:《东方早报》对图片和视频是如何呈现的?针对采编过程,有没有特殊的介入手段以促进流程?
A:我们有图片也有视频,两者是混合在一起的。关于流程,我们还在摸索。通常碰到一个新闻,我会要求报道这个新闻要拍图片,还要做段视频。
Q:现在拍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手机,您会选择什么样的拍摄形式?
A:看什么样的新闻,如果是突发现场,有影像就成,不在乎什么拍的。如果是专题,肯定是高像素的设备。要拍的到,拍的好。
坊间对流媒体的误解
流媒体不是一个作品,而是包括audio、video、slideshow以及动态图表等互联网时代的多媒体形式。它可以是一个传播方式,可以是一种技术手段,还可以是记者的多元化、综合性的产品。
Q:现在有些人认为把图片变成视频或者图片的后期有一些多媒体的编辑方式称为流媒体,就您个人而言,您对流媒体这个概念怎么理解?
A:早期在互联网上看一些视频,要Download下来才能看,不可能实时在线收看,很不方便。那么在现有的带宽下面,就催生出了一个技术手段可以让你实时在线的去观看视频。这个技术就叫流媒体,并不是作品。可能大家都误会了流媒体的名词解释。我们把这个东西叫做互联网时代的综合的多媒体的形式,包括audio和video,一些电视片的东西,还有动态的图表、slideshow等等,其实就是多种多样的形式为了在互联网上传递。互联网传递和报纸电视媒体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可以快速互动。可能大家讲流媒体一般是指在video上的传播形式。
Q:以前声音、图片、视频等可以展现其中的被称为多媒体,那么流媒体算不算是之前所有媒体形式的集合呢?
A:不是,这样是名词上的一个误读。还是局限于互联网传播这样一个形式的解释。现在在网上搜索流媒体,你会看到名词解释中有一项,是说3G供应商如何用流媒体这个技术来实施在线观看视频的。
Q:目前对流媒体的解释为一种技术,都非常狭义。那么我们如何广义地理解它?
A:广义的方面更多是指记者多元化的产品,综合性的产品。
电子介质将替代纸质媒介成为阅读首选
纸质媒体的淡出是一个趋势,新的流媒体终端设备将颠覆纸质媒介。这是一个商机,谁掌握标准,谁就掌握行业话语权。
Q:以后纸质媒体是否会逐渐淡出?在这个过程中,流媒体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A:纸质媒体的淡出在国外是个热议的事情,是一个趋势。这就要看电子介质的发展速度和市场认可度。纸质媒体污染环境、时间慢,读者的互动性不强。从媒体的投入角度来讲,成本上也不需要再投入那么多人力,意味着不可能同样的新闻又派摄像又派摄影。而且现在年轻人看字的习惯越来越弱了,都被视频取代了,很少再有人看书看报纸。大家会在电子化介质上来代替纸质的阅读方式。比如kindle的出现,这都是流媒体的应用。
Q:现在新闻的制作和阅读方式更新换代很快,行业标准制定出来可能比较晚,会不会影响流媒体终端设备的起步?
A:其实不在于制造设备,而在于你创造一个产业模式,盈利模式,这是一个商机。设备谁都可以做,但是标准就那为数不多的几个标准。这就要靠政府去推。因为,谁掌握标准,谁就掌握行业话语权。电子介质意味着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呈现在阅读介质上会有不同的阅读格式,而这个格式确定就是标准的产生。比如Adobe收购了flash的公司,就制作了flash自己的行业标准,无论你做什么都得用flash这个软件。中国为什么老不推3G呢?就是为了出台自己的标准。但是很快的,以后围绕着3G的产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
全能记者才能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需要
新式媒体的传播方式,对记者来讲,更主要的是做全能记者。我们努力想把每个摄影记者培养成全能记者。
Q:您觉得流媒体这种平台的出现,对于新闻行业最大的变革是什么?
A:对记者的职业素质要求不一样,工作方式也不一样。
Q: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现在的新闻记者需要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就《东方早报》来讲,现在在记者身上您更看重哪一方面的实务?
A:对。2005年美国盖奈特报业集团提出了一个概念叫mobile journalist,翻译过来叫移动记者,也可以理解为全能记者。就是说一个摄影记者要完成多种形式的稿件,文字,声音,视频,照片,多种形式的产品,不是像以前拍一张照片就行了。以前有设备限制,而现在在一台机器上就可以做到。新式媒体的传播方式,对记者来讲,更主要的是做全能记者。我们努力想把每个摄影记者培养成全能记者。
“新新闻影像时代”的到来
读图时代是人类思维模式的一种转变,由文字所带来的逻辑思维转向图片所带来的形象思维。视频比图片在形象思维的表达上更加多元化。决定性时间将升华决定性瞬间。
Q:90年代以后各大媒体都说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现在应该已经不是“读图时代”这么简单的概念了吧?
A:不是了。读图时代其实是一种比较片面的解读,它是人类思维模式的一种转变,人类一开始是象形文字,后来象形文字逐渐转化成抽象文字。文字是种逻辑思维,图片是种形象思维。我们所谓的读图时代只不过是人们的思维模式从逻辑思维向形象思维的转化。相对于图片,视频会更有优势。照片可以带来一瞬间的吸引力,然而视频可以使你了解更多。这是不同的概念,就是决定性瞬间和决定性时间。
Q:《东方早报》对图片和视频是如何呈现的?针对采编过程,有没有特殊的介入手段以促进流程?
A:我们有图片也有视频,两者是混合在一起的。关于流程,我们还在摸索。通常碰到一个新闻,我会要求报道这个新闻要拍图片,还要做段视频。
Q:现在拍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手机,您会选择什么样的拍摄形式?
A:看什么样的新闻,如果是突发现场,有影像就成,不在乎什么拍的。如果是专题,肯定是高像素的设备。要拍的到,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