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古时期的机械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制造需求。石质、木质这样的也慢慢地消失在制造业上,机械材质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先是铜器得到普及,随后铁器也开始应用,引起整个机械行业的大发展,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将是质的飞跃。
一、铜
目前考古发掘得到的最早的铜遗物,是在陕西西安临潼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中的原始黄铜片,迄今约有6700年的历史。之后,石器与铜器并用,铜器逐渐增多,最终取代了石器。
1.铜的冶炼
人们最早使用的铜,应是始于天然铜。天然铜有良好的延展性,易于加工成形,但比较软,强度不高。继而人们掌握了人工冶炼技术,开始时,冶炼铜的强度、硬度依然不高,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冶炼的配方也不断改进,使金属铜的强度、硬度、耐磨性也较为理想了。现经测定,对红铜:布氏硬度为HB=35。而青铜:含锡量为5%~7%时,硬度为HB=60~65;含锡量为9%~10%时,硬度达HB=70~100。
到夏代,中国的青铜制品逐渐增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后人称为“二里头文化”。这一遗址在宫殿旁,说明当时冶铸业发展是直接为皇室服务。除青铜利器外,也有很多兵器以及生活用品。从成品看,这时期的冶铸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重要的价值。其他地方,如山西夏县、山东牟平、河北唐山、甘肃玉门等地,都曾发现过冶铸遗址。总的看来,这些遗址水准还不够高,正处于发展阶段,但它与夏朝的经济、文化和技术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史记》说,“虞夏”之时,九牧贡金,禹铸九鼎。
商代可说是青铜冶铸发展的鼎盛时期。现从当时的青铜矿遗址(图3-1)中可以看到,当时冶铸业从采矿、选矿、冶铸、浇铸等水准都很高,规模很大,趋于成熟,可以判断是有组织地进行的。商朝的铸模,主要为陶质,少数为石质。商代已应用了分铸法,用榫接,铆接等方式,对铸件上的不同部位分开铸造,因此能够铸造很复杂的铸件。还可断定,商朝的有些青铜兵器、工具都经过了锻打,以使其刃口的强度和硬度都得到提高。
周代继承商代的基础,有些方面继续有所发展。编钟是古代青铜器中有极大影响的代表。编钟约于西周中期出现,到春秋中期编钟形制最复杂,制作技术也最高超。到春秋战国时,铸件更轻便,也更实用。尤其是在春秋时出现了失蜡法制作蜡质铸模,可以浇铸更加复杂的铸件,铸件外形也更精美。失蜡法到战国时得到更多的应用。战国时也应用金属制作铸模。当时还出现了叠铸法,用这种方法制造钱币,一次可铸出很多铸件。周朝青铜器的锻打也应用得更多了,这都有助于钢铁业的发展,也使钢铁于西周末年登上了历史舞台,发展也比较快,较多地取代了铜。
我国青铜冶铸所以发展这么快,是因为既与社会有一定的联系,又吸收了各行各业的精华,尤其与我国制陶业水准高有密切的关系,制陶在提高炉温、制模、美化铸件等方面,都为青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用的经验。
2.青铜精品
在夏、商、周三代,尤其是商、周两代,为后世留下了大量青铜器,这些精美的器皿,融当时的技艺、文化、艺术于一体,精华荟萃、美轮美奂,又有鲜明的民族与时代的特色,是民族的瑰宝,世界文化史上的骄傲。这一时期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社会发展、经济文化、语言文字、名物制度、风土人情等。都与青铜器有一定联系,也与当时的机械发展水准密切有关。
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之说,影响巨大。此说源于夏代《尚书》:“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国语》、《左传》中也有记载。这种情况显示五行之说反映了社会实际,是一种自然发生理论。在五行中的金,当时指的就是铜。
3.生产工具与机械零件
三代的冶铸业也生产了不少与机械发展密切有关的东西,即生产工具、机械零件等,当时这些东西都较简单,不像礼器那样引人注目。从冶铸业的生产水准来考察这些东西,可知其水准并不算高,但它们对机械的发展很是重要。
在生产工具(包括农具)方面,目前所见的青铜农具不少,商周时有耒、耜、锸、铲(图3-12)、铚、镰、犁铧等,这些都是有石质农具发展而来,形状和石器相似。其他生产工具,商周时有锥、刀、凿、斧、锛、削、铝、锯等,很多为木工工具,这是因古代一般机械、建筑构架多以木竹等制成。广东出土的青铜蔑刀(图3-13),尤为引人注目,其组织经过了热处理,先经淬火,提高其硬度,再经回火,以提高了柔韧性。生产工具中很多只用于青铜做成套子,推断其内为木材,工作部分是青铜制成,即可减轻工具(或农用)的重量,节约了贵重的青铜,又可增加工具的强度、刚度及耐磨性。
在机械零件方面,滑动轴承上的金属轴瓦应用很早。《吴子》是战国前期的吴起所著,兵书中可与《孙子》媲美,被后世兵家同奉为兵书经典,并称“孙吴兵法”。在《吴子》中即有“膏锏有余,则车轻人”的话,文中的“锏”即车辆轴头上安装车轮处的金属轴瓦(图3-14),用锏可以保护轴头,减少摩擦。而“膏”即润滑油,这句话的意思是,车子用金属轴瓦及润滑油才能跑的轻快。战国时的金属轴瓦可能为铜制,还看到过以后出土的铜制轴瓦。另外,不晚于春秋时,车上还应用了车軎(图3-15),它是装在车轴头上的金属止推轴承。当时也用铜制,当车子奔跑或转弯时,车軎上所受的力是很大的。
从现所见到的数量不多的青铜生产工具及机械零件来看,远不如青铜礼器那样光彩照人,也不像青铜兵器那样引人注目,这便让人误以为,青铜生产工具及机械零件应用不多,其实不然。现不但发现了一些青铜工具及零件,也发现了一些陶质、石质铸模。有些学者提出,我国早已使用青铜工具,现已发现夏代的铜镰、铜锛,商代数量渐多,至周已十分普遍,不但数量多,分布广,种类也比较完备,古籍记载也常见多有称颂之词,应都是指的青铜器。但这些东西很少会作为殉葬品流传下来,多已回炉重造了。
二、铁
铁器虽然远不像铜器那样引人注目,但因铁制品的机械性能(强度、韧性、硬度)远高于铜,而铁矿又较之铜矿多,且分布广。冶炼虽然困难,但一经掌握,变较易得到,所以中国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内,各种工具和构件都用钢铁制造,钢铁业都是以生铁的冶炼为基础的。中国古代冶铁业的出现不算早,但发展很快,导致中国各行各业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并迅速传到了中亚、东亚和南亚一带,对世界物质文明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1.铁开始使用
像铜一样,铁也是从使用天然铁开始的,不同的是,一般条件下无法得到天然铁,因为铁极易发生氧化锈蚀。人们使用的天然铁,是借助“天外来客”——陨铁的帮助才得以实现的。
1972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出土了铁刃铜钺(图3-16),其中制作的铁刃的材料,经化验确认是镍较高的陨铁,这是中国最早的铁器。此后,还在北京平谷的商代墓葬中,发现铁刃铜钺。在河南浚县辛村,也发现了铁刃铜钺及铁援(戈的横刃)铜戈,这些资料也说明了兵器的最早开始使用铁器的。
在古籍《蛮书》(唐代樊绰著)和《酉阳杂俎》(唐代段成式著)中,都记载着过去有崇尊陨铁的习俗。也可看出,由于陨铁很难得到,所以极为贵重。
2.铁的冶铸技术生产
关于中国冶铁术的起始年代说法不一,分歧很大。现结合考古资料来分析。从河南三门峡市发现西周晚期的玉柄铜芯铁剑看,所用的铁可能是人工冶炼而成。春秋时及以后的铁遗物,就多了起来,在甘肃、陕西、湖南、江苏、江西、河南、山东、山西、新疆等地都有发现(图3-17、图3-18、图3-19)。人工冶铁在开始时,只能得到质量不高的块炼铁,因开始时炉温不高,铁的组织疏松,杂质很多呈海绵状,因此,这种铁也称为海绵铁,可以从铁遗物的情况帮助判断年代。早期块炼铁费工费时,产量质量都很低。
此后,块炼铁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提高产量和质量,形成了成熟的生铁冶铸技术,并继续发展形成了灰口铸铁、可锻铸铁与球墨铸铁,许多铁制工具、农具、车马器都是这类产品;另一个方向是块炼铁在实践中经长期发展使用与改进,发展了固体渗碳与锻打技术,促进了炒钢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又出现了百炼钢及灌钢,这些常用于制作兵器。
3.生铁冶铸的发展与应用
冶铸铁出现时,说明炉温已比冶炼铜所需高得多了。中国很快就成功地冶炼出生铁,规模庞大。迄今出土的战国铁器约1400多件,分布在江苏等地的41个县、市。据《史记》记载,战国时已有“铁官”建制,同时又有民营铁业。《管子》记有:“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等,这正是当时普遍用铁器的写照。这些铁器普遍用作生产工具,其质量远比铜器优越。
海绵铁产生之初,因炉温不高,只能得到白石铁。白石铁异常坚硬、耐磨,但过于脆,强度不高,质量很不理想。大约在春秋战国之交,我国已出现生铁柔化技术,将白口铁退火成为可锻铸铁,也称韧性铸铁,使铁器全部或部分脱碳,或使铁内所含石墨(即碳)球化,铁器的强度提高,使我国铁器能很快用于制成较优的生产工具,并得以很快普及。因为产量大,战国中晚期已普遍用铁铸模来铸造铁工具(图3-19)。约从春秋开始,有时还在木质工具外加铁套,以减轻重量,并减少退火难度,更易柔化。
4.早期的钢
对于钢铁的定义,古今有很大的不同,古代把铸铁称为“生铁”,把含碳量低、硬度不高的低碳钢称为“熟铁”。今天,依含碳量来区别,铸铁含碳量高,无法塑性加工,而钢的含碳量都不高,可以塑性加工。对钢又按含碳量的高低,分为高、中、低碳钢,其中低碳钢即古之熟铁,中、高碳钢即古之钢。
已发现有约在春秋战国时的钢铁品出土,主要是为数不多的兵器,这些制品具有钢的组织。古籍中也见到一些有关钢的记载,但其由来及工艺都难以确定。直到汉代才形成了成熟的炒钢技术。
一、铜
目前考古发掘得到的最早的铜遗物,是在陕西西安临潼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中的原始黄铜片,迄今约有6700年的历史。之后,石器与铜器并用,铜器逐渐增多,最终取代了石器。
1.铜的冶炼
人们最早使用的铜,应是始于天然铜。天然铜有良好的延展性,易于加工成形,但比较软,强度不高。继而人们掌握了人工冶炼技术,开始时,冶炼铜的强度、硬度依然不高,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冶炼的配方也不断改进,使金属铜的强度、硬度、耐磨性也较为理想了。现经测定,对红铜:布氏硬度为HB=35。而青铜:含锡量为5%~7%时,硬度为HB=60~65;含锡量为9%~10%时,硬度达HB=70~100。
到夏代,中国的青铜制品逐渐增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后人称为“二里头文化”。这一遗址在宫殿旁,说明当时冶铸业发展是直接为皇室服务。除青铜利器外,也有很多兵器以及生活用品。从成品看,这时期的冶铸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重要的价值。其他地方,如山西夏县、山东牟平、河北唐山、甘肃玉门等地,都曾发现过冶铸遗址。总的看来,这些遗址水准还不够高,正处于发展阶段,但它与夏朝的经济、文化和技术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史记》说,“虞夏”之时,九牧贡金,禹铸九鼎。
商代可说是青铜冶铸发展的鼎盛时期。现从当时的青铜矿遗址(图3-1)中可以看到,当时冶铸业从采矿、选矿、冶铸、浇铸等水准都很高,规模很大,趋于成熟,可以判断是有组织地进行的。商朝的铸模,主要为陶质,少数为石质。商代已应用了分铸法,用榫接,铆接等方式,对铸件上的不同部位分开铸造,因此能够铸造很复杂的铸件。还可断定,商朝的有些青铜兵器、工具都经过了锻打,以使其刃口的强度和硬度都得到提高。
周代继承商代的基础,有些方面继续有所发展。编钟是古代青铜器中有极大影响的代表。编钟约于西周中期出现,到春秋中期编钟形制最复杂,制作技术也最高超。到春秋战国时,铸件更轻便,也更实用。尤其是在春秋时出现了失蜡法制作蜡质铸模,可以浇铸更加复杂的铸件,铸件外形也更精美。失蜡法到战国时得到更多的应用。战国时也应用金属制作铸模。当时还出现了叠铸法,用这种方法制造钱币,一次可铸出很多铸件。周朝青铜器的锻打也应用得更多了,这都有助于钢铁业的发展,也使钢铁于西周末年登上了历史舞台,发展也比较快,较多地取代了铜。
我国青铜冶铸所以发展这么快,是因为既与社会有一定的联系,又吸收了各行各业的精华,尤其与我国制陶业水准高有密切的关系,制陶在提高炉温、制模、美化铸件等方面,都为青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用的经验。
2.青铜精品
在夏、商、周三代,尤其是商、周两代,为后世留下了大量青铜器,这些精美的器皿,融当时的技艺、文化、艺术于一体,精华荟萃、美轮美奂,又有鲜明的民族与时代的特色,是民族的瑰宝,世界文化史上的骄傲。这一时期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社会发展、经济文化、语言文字、名物制度、风土人情等。都与青铜器有一定联系,也与当时的机械发展水准密切有关。
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之说,影响巨大。此说源于夏代《尚书》:“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国语》、《左传》中也有记载。这种情况显示五行之说反映了社会实际,是一种自然发生理论。在五行中的金,当时指的就是铜。
3.生产工具与机械零件
三代的冶铸业也生产了不少与机械发展密切有关的东西,即生产工具、机械零件等,当时这些东西都较简单,不像礼器那样引人注目。从冶铸业的生产水准来考察这些东西,可知其水准并不算高,但它们对机械的发展很是重要。
在生产工具(包括农具)方面,目前所见的青铜农具不少,商周时有耒、耜、锸、铲(图3-12)、铚、镰、犁铧等,这些都是有石质农具发展而来,形状和石器相似。其他生产工具,商周时有锥、刀、凿、斧、锛、削、铝、锯等,很多为木工工具,这是因古代一般机械、建筑构架多以木竹等制成。广东出土的青铜蔑刀(图3-13),尤为引人注目,其组织经过了热处理,先经淬火,提高其硬度,再经回火,以提高了柔韧性。生产工具中很多只用于青铜做成套子,推断其内为木材,工作部分是青铜制成,即可减轻工具(或农用)的重量,节约了贵重的青铜,又可增加工具的强度、刚度及耐磨性。
在机械零件方面,滑动轴承上的金属轴瓦应用很早。《吴子》是战国前期的吴起所著,兵书中可与《孙子》媲美,被后世兵家同奉为兵书经典,并称“孙吴兵法”。在《吴子》中即有“膏锏有余,则车轻人”的话,文中的“锏”即车辆轴头上安装车轮处的金属轴瓦(图3-14),用锏可以保护轴头,减少摩擦。而“膏”即润滑油,这句话的意思是,车子用金属轴瓦及润滑油才能跑的轻快。战国时的金属轴瓦可能为铜制,还看到过以后出土的铜制轴瓦。另外,不晚于春秋时,车上还应用了车軎(图3-15),它是装在车轴头上的金属止推轴承。当时也用铜制,当车子奔跑或转弯时,车軎上所受的力是很大的。
从现所见到的数量不多的青铜生产工具及机械零件来看,远不如青铜礼器那样光彩照人,也不像青铜兵器那样引人注目,这便让人误以为,青铜生产工具及机械零件应用不多,其实不然。现不但发现了一些青铜工具及零件,也发现了一些陶质、石质铸模。有些学者提出,我国早已使用青铜工具,现已发现夏代的铜镰、铜锛,商代数量渐多,至周已十分普遍,不但数量多,分布广,种类也比较完备,古籍记载也常见多有称颂之词,应都是指的青铜器。但这些东西很少会作为殉葬品流传下来,多已回炉重造了。
二、铁
铁器虽然远不像铜器那样引人注目,但因铁制品的机械性能(强度、韧性、硬度)远高于铜,而铁矿又较之铜矿多,且分布广。冶炼虽然困难,但一经掌握,变较易得到,所以中国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内,各种工具和构件都用钢铁制造,钢铁业都是以生铁的冶炼为基础的。中国古代冶铁业的出现不算早,但发展很快,导致中国各行各业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并迅速传到了中亚、东亚和南亚一带,对世界物质文明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1.铁开始使用
像铜一样,铁也是从使用天然铁开始的,不同的是,一般条件下无法得到天然铁,因为铁极易发生氧化锈蚀。人们使用的天然铁,是借助“天外来客”——陨铁的帮助才得以实现的。
1972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出土了铁刃铜钺(图3-16),其中制作的铁刃的材料,经化验确认是镍较高的陨铁,这是中国最早的铁器。此后,还在北京平谷的商代墓葬中,发现铁刃铜钺。在河南浚县辛村,也发现了铁刃铜钺及铁援(戈的横刃)铜戈,这些资料也说明了兵器的最早开始使用铁器的。
在古籍《蛮书》(唐代樊绰著)和《酉阳杂俎》(唐代段成式著)中,都记载着过去有崇尊陨铁的习俗。也可看出,由于陨铁很难得到,所以极为贵重。
2.铁的冶铸技术生产
关于中国冶铁术的起始年代说法不一,分歧很大。现结合考古资料来分析。从河南三门峡市发现西周晚期的玉柄铜芯铁剑看,所用的铁可能是人工冶炼而成。春秋时及以后的铁遗物,就多了起来,在甘肃、陕西、湖南、江苏、江西、河南、山东、山西、新疆等地都有发现(图3-17、图3-18、图3-19)。人工冶铁在开始时,只能得到质量不高的块炼铁,因开始时炉温不高,铁的组织疏松,杂质很多呈海绵状,因此,这种铁也称为海绵铁,可以从铁遗物的情况帮助判断年代。早期块炼铁费工费时,产量质量都很低。
此后,块炼铁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提高产量和质量,形成了成熟的生铁冶铸技术,并继续发展形成了灰口铸铁、可锻铸铁与球墨铸铁,许多铁制工具、农具、车马器都是这类产品;另一个方向是块炼铁在实践中经长期发展使用与改进,发展了固体渗碳与锻打技术,促进了炒钢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又出现了百炼钢及灌钢,这些常用于制作兵器。
3.生铁冶铸的发展与应用
冶铸铁出现时,说明炉温已比冶炼铜所需高得多了。中国很快就成功地冶炼出生铁,规模庞大。迄今出土的战国铁器约1400多件,分布在江苏等地的41个县、市。据《史记》记载,战国时已有“铁官”建制,同时又有民营铁业。《管子》记有:“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等,这正是当时普遍用铁器的写照。这些铁器普遍用作生产工具,其质量远比铜器优越。
海绵铁产生之初,因炉温不高,只能得到白石铁。白石铁异常坚硬、耐磨,但过于脆,强度不高,质量很不理想。大约在春秋战国之交,我国已出现生铁柔化技术,将白口铁退火成为可锻铸铁,也称韧性铸铁,使铁器全部或部分脱碳,或使铁内所含石墨(即碳)球化,铁器的强度提高,使我国铁器能很快用于制成较优的生产工具,并得以很快普及。因为产量大,战国中晚期已普遍用铁铸模来铸造铁工具(图3-19)。约从春秋开始,有时还在木质工具外加铁套,以减轻重量,并减少退火难度,更易柔化。
4.早期的钢
对于钢铁的定义,古今有很大的不同,古代把铸铁称为“生铁”,把含碳量低、硬度不高的低碳钢称为“熟铁”。今天,依含碳量来区别,铸铁含碳量高,无法塑性加工,而钢的含碳量都不高,可以塑性加工。对钢又按含碳量的高低,分为高、中、低碳钢,其中低碳钢即古之熟铁,中、高碳钢即古之钢。
已发现有约在春秋战国时的钢铁品出土,主要是为数不多的兵器,这些制品具有钢的组织。古籍中也见到一些有关钢的记载,但其由来及工艺都难以确定。直到汉代才形成了成熟的炒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