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识梅老师,是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报刊编校培训班上,他四方脸型,头发有些花白,眼神里充满着睿智,颇有学者风范。印象最深的是他说的一段话:“检校工作无名无利,地位、待遇不高,要做好还须具备相当的知识。唯其如此,它很‘高尚’。我们的生活相对纯粹、超脱,如果能心无旁骛,则无法拒绝学问和修养……”翻开培训教材上对梅老师的简介,只有寥寥数行:“梅小璈,1952年生,祖籍江西南昌……2004年被评为高级编辑。2012年退休。”耳边聆听着他严谨的教学,我心想:如此低调的老师,必定有与众不同之处。于是趁着课间休息约好了采访。
几天之后,在某茶楼一个安静的角落,我与同事聆听了他的故事。
出身书香门第 学问难以拒绝
采访前,对于梅老师的名字很是好奇,似乎“璈”字入名并不多见,上网查询后,我惊奇地发现:他的父亲竟然是梅汝璈先生。如今年龄大一些的人,大概对“梅汝璈”这个名字都不陌生,而年轻人则应该多是从电影《东京审判》中认识他的,没错,他就是影片中男主角的原型。二战结束后,梅汝璈先生以审判官的身份,肩负祖国重托与期望,赴远东国际法庭,参与审判最后一个法西斯国家——日本。审判之惊险及艰难过程,看过电影的人们都深有感触,这位始终不卑不亢的法官,内心承受着多大的压力?他所代表的,不仅是二战中饱受侵害的中国人民的控诉,更是人类对和平的渴望。
提起父亲,梅老师说,其实自己与父亲相处的时间非常短,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甚至都“不太清楚父亲是做什么的”。1945年,父亲和母亲经人介绍结了婚,婚后不到一年时间,父亲就出任法官去了东京。新中国成立后,母亲随同父亲来到北京定居,1952年梅小璈出生时,梅汝璈已经48岁了。幼年的梅小璈,只是隐隐地感觉到他们家和别人家有点不太一样,但父亲具体是做什么的,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梅小璈并不清楚。“父亲从不和我们谈论以前的事,我们也没有问过。”14岁以后,梅小璈才隐约知道当时父亲在外交部工作,然而三年后,他就离家下乡。“第一次知道父亲参加东京审判的这段经历,是在他去世后。”梅小璈说,父亲去世几天后,《人民日报》上有一则短短的讣告,里面提到了父亲当过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
“父亲去世后,我对他的认识反而越来越深。”如今回忆起来,关于父亲的很多生活片段让他深深地感受到:从童年时代起,学问对于自己而言,都是难以拒绝的。父母并没有刻意传授梅小璈多少知识,但他们为家庭营造的宽松氛围,以及举手投足的状态,都对他有着深刻的潜在影响。那时,父亲与母亲交流时,经常说文言。偶尔父亲的老友来访,他们会坐在家里那两把老藤椅上,用英文交流。曾经有一年假期,母亲选了《古文观止》中最短的两篇文章:李白的《春夜桃李园宴序》和刘禹锡的《陋室铭》,教梅小璈学习。还有一次,谈起对孩子的教育,父亲对母亲说道:“识两个字,总还有用。”在父亲看来,文明的进程只有快慢之分,而不可能停滞……所有这些文化信念,对梅小璈日后走上编校工作,都发生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下乡饱受磨练 回城饱读诗书
1969年,风华正茂的梅小璈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某农区下乡锻炼。那里气候寒冷,尤其到了冬天,到处白茫茫一片,气温更是低到难以忍受的程度。梅小璈住在当地农民家里,与他们一起劳动,种植高粱、莜麦、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春日里,满眼风光皆碧色;初秋时,晴空鸿雁排云上。春华秋实的日子里,这位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男孩以最亲近土地的方式体验着生活,也磨练着韧性。4年后,父亲去世,留下母亲孤身一人,梅小璈被调回北京,分配到一家仪表螺钉厂工作。
也许是自小受到父母无形中的影响,1978年,26岁的梅小璈选择了参加高考,并榜上题名。毕业后,在一家人文社科杂志社的图书馆,他谋得了一份管理员的差事,自诩“清洁工”的他,整日搬着梯凳,提着水桶,操纵着刷子和抹布,在巍峨的书架间上蹿下跳。数日,积尘尽扫,他也“阅读”了十几万册书的书脊、封底和封面。其实,除了清扫,他还担任编目员、图书采购员,与海王村(北京最早的古玩市场)那些返聘上岗的老师傅聊天,如饮醇醴。他读郑振铎、谢国桢、邓云乡等人的文章,知道了董会卿、王晋卿、陈济川们,还因偶然的机缘,曾向坐在幽暗的旧书桌前的雷梦水先生鞠过深深的一躬。如今,谈起那份最初的文字工作,梅小璈不无感慨地说:“这里曾是我的书房,这里曾有我的生活。借用法国某作家议论‘黎塞留路图书馆’的说法,这里可能是‘天堂存在的证据’”。
此后,梅小璈进入《中国青年报》编校组,直到退休。众所周知,编校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责任心。“耐得寂寞,甘为绿叶”,是对这个行业最恰当的注释。长期以来,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编辑工作就是剪刀浆糊,勾勾划划,无甚高深。”也有人认为:“为人作嫁衣,甘当无名英雄,真是傻瓜。”然而谈起这个话题,梅小璈颇为淡定地说:“但凡做这个工作,都是在与学问打交道。所谓开卷有益,只要打开一本良书,都会有所收获。要说厌倦,当然有时候也会,但是收获的喜悦更大,它折磨一个人的同时,也在成全一个人。”
坚守母亲教诲 谨慎对待历史
曾经有许多制片人、导演找过梅小璈,希望拍摄关于“远东国际法庭”的电影,但他都婉言拒绝了。他时刻记得母亲生前的嘱咐:“所有关于东京审判的问题,都要谨慎对待,否则,恐怕你犯了错误都不自知。”他深知倘若将之拍成几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其中的漏洞不可避免,更担心这会成为某些居心叵测的人们利用的工具。
谈到电影《东京审判》对历史的还原时,梅小璈说:“量刑的问题上父亲坚持赞成死刑。他曾说,宽大固是美德,姑息却是怯懦。其实在量刑问题上,真实的情况比电影里表现得还要复杂。电影里还只是法官们对要不要判死刑进行投票,这只是对量刑的最高程度作一个界定。这之后还有个重要问题就是对哪几个人执行死刑。美国和英国的法官是赞成死刑的,但是他们只赞成对那些对他们自己国家造成巨大危害的战犯判死刑,而对像松井石根、土肥塬贤二、板垣征四郎这些对中国人犯下大罪的战犯态度比较暧昧。最后这几个人得以被判处死刑是需要父亲不断交涉、周旋的。” 2012年11月,梅小璈来到位于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的大型展览现场,他走进一个个展厅,仔细观看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最后在一件叠放整齐的法袍前驻足。当年,父亲梅汝璈正是穿着这件法袍参与了东京审判。1998年,梅小璈与母亲肖侃一起,将这件记录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法袍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希望这能成为历史的见证,更警示后人永远不要忘记过去的那段岁月。
自称“胸无大志” 养生常论常新
当初约访之时,梅老师曾谦逊地婉拒:“以我这样的资历,怎敢妄谈养生?”我们忙说:“养生不是某一部分人的专利,它不分年龄、职业与性别,人人都可谈,我们希望听到您的‘一家之言’。”然而采访时,真正聊起“养生”话题,才发现梅老师的“一家之言”实在值得借鉴。
首先是心境。“莫把烦恼放心上,免得白了少年头;莫把烦恼放心上,免得未老先丧生。”如果没有心情泰然之习惯,就一定没有健康之身体,其中愉快是使肉体和精神健康的最佳方法,长期忧愁和烦恼足以损害健康甚至扼杀生命,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梅老师说,紧张、过分追逐功利,都是伤神而且不利于健康的。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听得进不同意见,并冷静对付。把目标和要求放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然就会心情舒畅。概括起来,就是“有主见,不迷失”。
其次,经常动动手、动动脚,看似简单的养生方法,对于很多人而言,却难以坚持。众所周知,运动对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每天坚持适量运动不仅能使人摆脱亚健康,甚至还能延年益寿。梅老师的做法是:经常写写书法、抄抄经典文章等。
最后,梅老师认为:养生理论过犹不及。如今,养生已成了一种全民现象,但是,不少人对养生保持特殊的坚持,时时、事事遵从养生“规矩”,被称为“养生控”。事实上,重视养生是好事,但如果过度,可能反受其害。当下,各大媒体对养生之道都非常追捧,但仔细来看,会发现很多专家的观念是矛盾的,不易判断。尤其对于医学知识欠缺的人来说,这些信息过多,反而容易造成无从选择的后果。人为的刻意选择过多,可能会使身体难以适应。因此,养生理论应因人而异,顺其自然。
结语:采访结束后,我们拿出签名册,请梅老师为杂志题词。他思考片刻,认真地写下“水为善下方成海,山不争高自极天”两行字。不慕繁华,不争名利,却能自得其乐,也许这正是梅小璈老师的真实写照。分别时,望着梅老师渐行渐远的身影,我心里泛起阵阵感慨: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难得还有人保持如此清净之心,他近而不昵地对人,处变不惊地待事,无不令人敬佩。三个小时的交谈,对于他的了解仍感甚少,他的学问,他的故事,犹似一本厚重的大书,似乎在我们面前才刚刚掀开。
几天之后,在某茶楼一个安静的角落,我与同事聆听了他的故事。
出身书香门第 学问难以拒绝
采访前,对于梅老师的名字很是好奇,似乎“璈”字入名并不多见,上网查询后,我惊奇地发现:他的父亲竟然是梅汝璈先生。如今年龄大一些的人,大概对“梅汝璈”这个名字都不陌生,而年轻人则应该多是从电影《东京审判》中认识他的,没错,他就是影片中男主角的原型。二战结束后,梅汝璈先生以审判官的身份,肩负祖国重托与期望,赴远东国际法庭,参与审判最后一个法西斯国家——日本。审判之惊险及艰难过程,看过电影的人们都深有感触,这位始终不卑不亢的法官,内心承受着多大的压力?他所代表的,不仅是二战中饱受侵害的中国人民的控诉,更是人类对和平的渴望。
提起父亲,梅老师说,其实自己与父亲相处的时间非常短,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甚至都“不太清楚父亲是做什么的”。1945年,父亲和母亲经人介绍结了婚,婚后不到一年时间,父亲就出任法官去了东京。新中国成立后,母亲随同父亲来到北京定居,1952年梅小璈出生时,梅汝璈已经48岁了。幼年的梅小璈,只是隐隐地感觉到他们家和别人家有点不太一样,但父亲具体是做什么的,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梅小璈并不清楚。“父亲从不和我们谈论以前的事,我们也没有问过。”14岁以后,梅小璈才隐约知道当时父亲在外交部工作,然而三年后,他就离家下乡。“第一次知道父亲参加东京审判的这段经历,是在他去世后。”梅小璈说,父亲去世几天后,《人民日报》上有一则短短的讣告,里面提到了父亲当过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
“父亲去世后,我对他的认识反而越来越深。”如今回忆起来,关于父亲的很多生活片段让他深深地感受到:从童年时代起,学问对于自己而言,都是难以拒绝的。父母并没有刻意传授梅小璈多少知识,但他们为家庭营造的宽松氛围,以及举手投足的状态,都对他有着深刻的潜在影响。那时,父亲与母亲交流时,经常说文言。偶尔父亲的老友来访,他们会坐在家里那两把老藤椅上,用英文交流。曾经有一年假期,母亲选了《古文观止》中最短的两篇文章:李白的《春夜桃李园宴序》和刘禹锡的《陋室铭》,教梅小璈学习。还有一次,谈起对孩子的教育,父亲对母亲说道:“识两个字,总还有用。”在父亲看来,文明的进程只有快慢之分,而不可能停滞……所有这些文化信念,对梅小璈日后走上编校工作,都发生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下乡饱受磨练 回城饱读诗书
1969年,风华正茂的梅小璈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某农区下乡锻炼。那里气候寒冷,尤其到了冬天,到处白茫茫一片,气温更是低到难以忍受的程度。梅小璈住在当地农民家里,与他们一起劳动,种植高粱、莜麦、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春日里,满眼风光皆碧色;初秋时,晴空鸿雁排云上。春华秋实的日子里,这位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男孩以最亲近土地的方式体验着生活,也磨练着韧性。4年后,父亲去世,留下母亲孤身一人,梅小璈被调回北京,分配到一家仪表螺钉厂工作。
也许是自小受到父母无形中的影响,1978年,26岁的梅小璈选择了参加高考,并榜上题名。毕业后,在一家人文社科杂志社的图书馆,他谋得了一份管理员的差事,自诩“清洁工”的他,整日搬着梯凳,提着水桶,操纵着刷子和抹布,在巍峨的书架间上蹿下跳。数日,积尘尽扫,他也“阅读”了十几万册书的书脊、封底和封面。其实,除了清扫,他还担任编目员、图书采购员,与海王村(北京最早的古玩市场)那些返聘上岗的老师傅聊天,如饮醇醴。他读郑振铎、谢国桢、邓云乡等人的文章,知道了董会卿、王晋卿、陈济川们,还因偶然的机缘,曾向坐在幽暗的旧书桌前的雷梦水先生鞠过深深的一躬。如今,谈起那份最初的文字工作,梅小璈不无感慨地说:“这里曾是我的书房,这里曾有我的生活。借用法国某作家议论‘黎塞留路图书馆’的说法,这里可能是‘天堂存在的证据’”。
此后,梅小璈进入《中国青年报》编校组,直到退休。众所周知,编校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责任心。“耐得寂寞,甘为绿叶”,是对这个行业最恰当的注释。长期以来,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编辑工作就是剪刀浆糊,勾勾划划,无甚高深。”也有人认为:“为人作嫁衣,甘当无名英雄,真是傻瓜。”然而谈起这个话题,梅小璈颇为淡定地说:“但凡做这个工作,都是在与学问打交道。所谓开卷有益,只要打开一本良书,都会有所收获。要说厌倦,当然有时候也会,但是收获的喜悦更大,它折磨一个人的同时,也在成全一个人。”
坚守母亲教诲 谨慎对待历史
曾经有许多制片人、导演找过梅小璈,希望拍摄关于“远东国际法庭”的电影,但他都婉言拒绝了。他时刻记得母亲生前的嘱咐:“所有关于东京审判的问题,都要谨慎对待,否则,恐怕你犯了错误都不自知。”他深知倘若将之拍成几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其中的漏洞不可避免,更担心这会成为某些居心叵测的人们利用的工具。
谈到电影《东京审判》对历史的还原时,梅小璈说:“量刑的问题上父亲坚持赞成死刑。他曾说,宽大固是美德,姑息却是怯懦。其实在量刑问题上,真实的情况比电影里表现得还要复杂。电影里还只是法官们对要不要判死刑进行投票,这只是对量刑的最高程度作一个界定。这之后还有个重要问题就是对哪几个人执行死刑。美国和英国的法官是赞成死刑的,但是他们只赞成对那些对他们自己国家造成巨大危害的战犯判死刑,而对像松井石根、土肥塬贤二、板垣征四郎这些对中国人犯下大罪的战犯态度比较暧昧。最后这几个人得以被判处死刑是需要父亲不断交涉、周旋的。” 2012年11月,梅小璈来到位于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的大型展览现场,他走进一个个展厅,仔细观看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最后在一件叠放整齐的法袍前驻足。当年,父亲梅汝璈正是穿着这件法袍参与了东京审判。1998年,梅小璈与母亲肖侃一起,将这件记录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法袍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希望这能成为历史的见证,更警示后人永远不要忘记过去的那段岁月。
自称“胸无大志” 养生常论常新
当初约访之时,梅老师曾谦逊地婉拒:“以我这样的资历,怎敢妄谈养生?”我们忙说:“养生不是某一部分人的专利,它不分年龄、职业与性别,人人都可谈,我们希望听到您的‘一家之言’。”然而采访时,真正聊起“养生”话题,才发现梅老师的“一家之言”实在值得借鉴。
首先是心境。“莫把烦恼放心上,免得白了少年头;莫把烦恼放心上,免得未老先丧生。”如果没有心情泰然之习惯,就一定没有健康之身体,其中愉快是使肉体和精神健康的最佳方法,长期忧愁和烦恼足以损害健康甚至扼杀生命,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梅老师说,紧张、过分追逐功利,都是伤神而且不利于健康的。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听得进不同意见,并冷静对付。把目标和要求放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然就会心情舒畅。概括起来,就是“有主见,不迷失”。
其次,经常动动手、动动脚,看似简单的养生方法,对于很多人而言,却难以坚持。众所周知,运动对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每天坚持适量运动不仅能使人摆脱亚健康,甚至还能延年益寿。梅老师的做法是:经常写写书法、抄抄经典文章等。
最后,梅老师认为:养生理论过犹不及。如今,养生已成了一种全民现象,但是,不少人对养生保持特殊的坚持,时时、事事遵从养生“规矩”,被称为“养生控”。事实上,重视养生是好事,但如果过度,可能反受其害。当下,各大媒体对养生之道都非常追捧,但仔细来看,会发现很多专家的观念是矛盾的,不易判断。尤其对于医学知识欠缺的人来说,这些信息过多,反而容易造成无从选择的后果。人为的刻意选择过多,可能会使身体难以适应。因此,养生理论应因人而异,顺其自然。
结语:采访结束后,我们拿出签名册,请梅老师为杂志题词。他思考片刻,认真地写下“水为善下方成海,山不争高自极天”两行字。不慕繁华,不争名利,却能自得其乐,也许这正是梅小璈老师的真实写照。分别时,望着梅老师渐行渐远的身影,我心里泛起阵阵感慨: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难得还有人保持如此清净之心,他近而不昵地对人,处变不惊地待事,无不令人敬佩。三个小时的交谈,对于他的了解仍感甚少,他的学问,他的故事,犹似一本厚重的大书,似乎在我们面前才刚刚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