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中的效率与公平关系到教育的发展状态,两者的动态均衡是教育实施过程中不断追求的理想状态。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并非二元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关的关系,效率出现的问题不能用促进公平解决,不公平的原因也不可能归因到效率低上去,应该从整体把握,在教育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可效率优先,也可实行公平优先,还可两者兼顾。处理两者关系的原则是取决于其所面临的问题,做到实事求是。
关键词:教育;公平;效率;资源配置
一、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是相关而非相对
学术界经常把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作为一种矛盾关系来看待,所以就会形成两者相互排斥的现象产生,似乎两者成了二元对立的关系。但是教育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可以追求教育公平,此外,我们需要教育公平,但不代表放弃追求教育效率。总体来看,教育公平与效率二者不但没有互斥性,而且还有相互包含的关系。二者都是对方衡量自身高低的一个基本标准,两者互为标准,一方面,没有毫无公平的效率,效率在一定条件下是依赖于公平而体现其价值的,效率不能脱离公平来衡量;也没有毫无效率的公平,公平也需要效率作为其力量的支撑。我们在考虑教育中的制度政策规定有无效率时,必须考虑到教育因素是否影响到公平,否则效率会大打折扣,效率的追求不能以损失公平为代价。另一方面,公平也不能脱离效率来衡量,在衡量某种教育制度政策规定究竟是否公平时,也必须考虑到教育政策对教育的社会效率状况的影响,否则公平就会流于形式。
从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内涵来看,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并不能相互解释,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教育事业所追求的两个不同的目标。效率在本质上可视为一种效用价值,在可供作为投入和耗费的教育资源给定的情况下,效率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效用价值的大小以及影响范围,也就是说教育效率越高,所产出或创造的教育回报价值就越大、越丰富。如果说教育效率这个概念所涉及的主要是教育效用价值的生产或再生产问题的话,那么,教育公平概念所涉及的主要是教育效用价值的分配或再分配问题。教育公平与效率这两种价值原则在涉及范围上具有不对称性。教育公平主要与包括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在内的教育效用价值的分配有关。衡量教育是否公平或能否增进公平,主要看教育制度和教育的发展情况能否导致教育效用价值的合理分配。显然,这个分配不仅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构成的特定社会背景制约,而且与特定阶级或社会群体的生活观念、价值追求、社会理想密切相关。如是看来,教育公平与效率在现实中更多地存在一种非直接相涉性或一致性、并存性、疏离性。教育公平与效率当中某一方状态的改变对于另一方状态并无显著影响。
二、教育效率优先的意义
强调效率优先,体现的是一种阶段性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或是时效性。追求效率是一种追求具体目标,而且是有期限限制的目标,在这样的一种封闭的条件下,强调效率是最有力的保证。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就是强调一种效率优先,因为我们迫切需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赶超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能够较短的时间下,教育资金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资金集中投向经济条件较好的高校和地区,建设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对与高等教育而言,一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先发展起来不是目的,是手段,是在于更好地带动其他高校的共同发展。我国一系列高等教育政策计划,如“985 工程”大学与“211 工程”大学的建设,及2006 年推出的“111 计划”等相关政策重点建设我国的一流大学、发展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以及培养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等各种举措以及我国建设一批有世界知名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只有通过一批高校的快速发展,才能在国际上有一定的话语权。其实效率优先的实质就是发展优先,通过国家层面将发展优先合法化。优先发展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必须坚持下去,能让优先发展的高校享受充裕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能将教学质量提升上来。为了持续快速稳定地构建和谐社会,高教育质量,教育效率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只有注重教育质量,中国的教育才能在国际上有声誉、有地位。效率优先是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选择,建设教育强国和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这就是坚持效率优先的实例,不可否认效率优先这一道路的正确性,因此,效率优先也不是不可。
三、教育公平优先的意义
强调公平优先,体现的是一种终结性目标,它所面对的对象是所有的人,公平优先更多地是站在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维护人的尊严,尊重每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强调的是一种开放自由的环境。公平优先是我国实现和谐社会中平等目标的选择,如果说构建和谐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那么,教育必然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之前的教育领域却并不和谐,失衡状态非常严重。一是区域间的教育失衡: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经济非均衡发展策略,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局面逐渐被打破,非均衡发展成为教育、经济等领域发展的主要态势。20 世纪 90 年代以來,教育、经济领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区间的绝对差距在不断扩大。区域间的教育失衡包括空间分布不均衡、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教育质量不均衡以及教育规模不均衡等方面。二是阶层间的教育失衡:1994 年国家实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后,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仅要凭高考中所展示的知识水平,且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因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教育的机会与程度都有差异。三是校际间的教育失衡:从20 世纪 90 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建设重点院校、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以及重点区域等相关措施,使不同办学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学校在获取教育资源的程度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一些院校维持学校的基本运转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压力。在教师待遇层面,所在学校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区域而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公办学校与私立学校在教育资源的分配、师资待遇、学生招生等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均等。解决、缩小教育领域内的现实差距应当优先考虑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实现和谐社会中平等目标的现实选择。
四、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
在教育中,效率优先和公平优先只能处理一些问题,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其中学界在探讨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大多集中于教育资源的配置上。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集中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即短缺与发展的矛盾。有人认为,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教育的主要问题不是不公平,而是“不发展”,只有做大“蛋糕”才有利于增进公平。“发展”优先,是否公平以后再说,是“效率优先”的表达。如前所述,发展并不能代替公平,除非明确地将公平视为发展的基本价值和目标。因此,发展与公平的矛盾,并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如何发展,如何在发展中保持公平。采取多种手段发展教育,努力扩大教育资源,无疑是必需的。在多数情况下,利用包括市场手段在内的多种途径扩大教育资源,增加教育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以及为富裕阶层提供差别性的教育等等,并没有损害教育公平,群众也都能接受。
参考文献:
1.崔英然.对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版,2007(8X):47-47.
2.彭泽平.对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3(5):1-5.
3.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1-4.
4.杨玉兰.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6):64-67.
5.杨东平.教育公平是一个独立的发展目标——辨析教育的公平与效率[J].教育研究,2004(7):26-31.
关键词:教育;公平;效率;资源配置
一、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是相关而非相对
学术界经常把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作为一种矛盾关系来看待,所以就会形成两者相互排斥的现象产生,似乎两者成了二元对立的关系。但是教育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可以追求教育公平,此外,我们需要教育公平,但不代表放弃追求教育效率。总体来看,教育公平与效率二者不但没有互斥性,而且还有相互包含的关系。二者都是对方衡量自身高低的一个基本标准,两者互为标准,一方面,没有毫无公平的效率,效率在一定条件下是依赖于公平而体现其价值的,效率不能脱离公平来衡量;也没有毫无效率的公平,公平也需要效率作为其力量的支撑。我们在考虑教育中的制度政策规定有无效率时,必须考虑到教育因素是否影响到公平,否则效率会大打折扣,效率的追求不能以损失公平为代价。另一方面,公平也不能脱离效率来衡量,在衡量某种教育制度政策规定究竟是否公平时,也必须考虑到教育政策对教育的社会效率状况的影响,否则公平就会流于形式。
从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内涵来看,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并不能相互解释,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教育事业所追求的两个不同的目标。效率在本质上可视为一种效用价值,在可供作为投入和耗费的教育资源给定的情况下,效率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效用价值的大小以及影响范围,也就是说教育效率越高,所产出或创造的教育回报价值就越大、越丰富。如果说教育效率这个概念所涉及的主要是教育效用价值的生产或再生产问题的话,那么,教育公平概念所涉及的主要是教育效用价值的分配或再分配问题。教育公平与效率这两种价值原则在涉及范围上具有不对称性。教育公平主要与包括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在内的教育效用价值的分配有关。衡量教育是否公平或能否增进公平,主要看教育制度和教育的发展情况能否导致教育效用价值的合理分配。显然,这个分配不仅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构成的特定社会背景制约,而且与特定阶级或社会群体的生活观念、价值追求、社会理想密切相关。如是看来,教育公平与效率在现实中更多地存在一种非直接相涉性或一致性、并存性、疏离性。教育公平与效率当中某一方状态的改变对于另一方状态并无显著影响。
二、教育效率优先的意义
强调效率优先,体现的是一种阶段性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或是时效性。追求效率是一种追求具体目标,而且是有期限限制的目标,在这样的一种封闭的条件下,强调效率是最有力的保证。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就是强调一种效率优先,因为我们迫切需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赶超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能够较短的时间下,教育资金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资金集中投向经济条件较好的高校和地区,建设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对与高等教育而言,一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先发展起来不是目的,是手段,是在于更好地带动其他高校的共同发展。我国一系列高等教育政策计划,如“985 工程”大学与“211 工程”大学的建设,及2006 年推出的“111 计划”等相关政策重点建设我国的一流大学、发展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以及培养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等各种举措以及我国建设一批有世界知名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只有通过一批高校的快速发展,才能在国际上有一定的话语权。其实效率优先的实质就是发展优先,通过国家层面将发展优先合法化。优先发展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必须坚持下去,能让优先发展的高校享受充裕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能将教学质量提升上来。为了持续快速稳定地构建和谐社会,高教育质量,教育效率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只有注重教育质量,中国的教育才能在国际上有声誉、有地位。效率优先是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选择,建设教育强国和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这就是坚持效率优先的实例,不可否认效率优先这一道路的正确性,因此,效率优先也不是不可。
三、教育公平优先的意义
强调公平优先,体现的是一种终结性目标,它所面对的对象是所有的人,公平优先更多地是站在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维护人的尊严,尊重每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强调的是一种开放自由的环境。公平优先是我国实现和谐社会中平等目标的选择,如果说构建和谐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那么,教育必然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之前的教育领域却并不和谐,失衡状态非常严重。一是区域间的教育失衡: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经济非均衡发展策略,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局面逐渐被打破,非均衡发展成为教育、经济等领域发展的主要态势。20 世纪 90 年代以來,教育、经济领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区间的绝对差距在不断扩大。区域间的教育失衡包括空间分布不均衡、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教育质量不均衡以及教育规模不均衡等方面。二是阶层间的教育失衡:1994 年国家实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后,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仅要凭高考中所展示的知识水平,且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因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教育的机会与程度都有差异。三是校际间的教育失衡:从20 世纪 90 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建设重点院校、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以及重点区域等相关措施,使不同办学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学校在获取教育资源的程度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一些院校维持学校的基本运转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压力。在教师待遇层面,所在学校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区域而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公办学校与私立学校在教育资源的分配、师资待遇、学生招生等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均等。解决、缩小教育领域内的现实差距应当优先考虑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实现和谐社会中平等目标的现实选择。
四、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
在教育中,效率优先和公平优先只能处理一些问题,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其中学界在探讨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大多集中于教育资源的配置上。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集中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即短缺与发展的矛盾。有人认为,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教育的主要问题不是不公平,而是“不发展”,只有做大“蛋糕”才有利于增进公平。“发展”优先,是否公平以后再说,是“效率优先”的表达。如前所述,发展并不能代替公平,除非明确地将公平视为发展的基本价值和目标。因此,发展与公平的矛盾,并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如何发展,如何在发展中保持公平。采取多种手段发展教育,努力扩大教育资源,无疑是必需的。在多数情况下,利用包括市场手段在内的多种途径扩大教育资源,增加教育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以及为富裕阶层提供差别性的教育等等,并没有损害教育公平,群众也都能接受。
参考文献:
1.崔英然.对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版,2007(8X):47-47.
2.彭泽平.对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3(5):1-5.
3.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1-4.
4.杨玉兰.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6):64-67.
5.杨东平.教育公平是一个独立的发展目标——辨析教育的公平与效率[J].教育研究,2004(7):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