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差距越来越大,怎样让更多农村的孩子也能有上大学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呢?要想教好学生,首先得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基础,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展教学,才是切实提高基础薄弱学生成绩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学生 快慢班 了解学生 循序渐进
近几年,感觉教学一年比一年难,学生厌学情绪一年比一年严重,给一线的教学老师带来很大的困扰,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这种情况可能更为普遍。可能有很多老师也曾探讨过这样的问题,得出过不少的结论。我想现在不管是社会、家长、教学主管部门还是学校的老师,都很少有去对学生实事求是的认识。事实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和同一班级的学生,差别还是很大的,原因是他们的成长环境本来就很大,学生的情况差别自然也就很大,这是客观的事实。例如,有的学校是名校,自然招收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反之偏远农村生源肯定要差很多。还有的学生家长在家,并能对自家孩子管教严格。而有的家长不在家,有的家庭不完整,对自己的孩子管教不到位,甚至起反面的作用,这些孩子在教育上肯定不可能在同样方法的基础上同样进步。那么,我们的教学要想成功,必须正视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假如我们能认识到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实施相应的对策,而不是盲从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的一刀切。当然,最好的是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能主动给学校老师教学自由的空间,但如果不能,我们老师也不能听天由命,一要积极争取,二要想办法变通。为了学生,为了家庭,也是为我们自己,不妨做一些调整。例如,在教学计划上,不一定非要和其他学校同步,要要根据自己学校,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平时测试的试卷也不一定非要统一,特别是已经分了快慢班的更不适合,当然,我是强烈反对分快慢班的。
既然学生存在巨大的差异,那么是不是分快慢班就能解决问题了呢?事实并不是这样。快慢班是让学生在成绩方面减少了点差距,但不能解决绝大部分的问题。首先,同样是快班或慢班学生的差距依然存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班级的学生的差距还会拉大,这个是实践中得出验证的,我也曾经带个快班和慢班,我们学校其他班级也和我带的班级情况是相似的。其次,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只看到某些政策的优点,不去探讨可能存在更大的缺点,以至问题出来根本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快慢班一个很大的缺点是,慢班学生的管理和教学,现在可以说,没有一家学校拿出慢班管理和教学的好的方案,因为根本就没有一家有成功的经验,有的都是怎样教快班的所谓经验,慢班被选择性的遗忘了。而对于慢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则更是没有人敢提。事实上,慢班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就像家里的后娘生的小孩一样,学生会感觉没人疼没人爱,慢班的纪律一般都较差,本来成绩就不好,再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成绩要能上来谈何容易。所以,慢班的学生成绩上几乎再没有可能跟上,领导等于选择性放弃了这批学生,这对这些学生是不是太不公平了,而假如不分快慢班,则几乎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有人会从师资力量上找借口,认为把师资力量强的用来教快班更容易出成绩。一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关键是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说现在老师的教学水平跟不上的极少(尤其是初中和小学),本科的老师教初中绰绰有余,只要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教学成绩一定不会差,即使方法上有点欠缺。实际上,快慢班为有人搞腐败提供了机会,有的人带快班,容易出成绩,拿钱比人多,评职称比人家优先,名誉也比人好,而慢班的老师吃苦不见得比快班老师少,甚至更多,但不容易出成绩,其他好处当然也就得不到,那么他们哪来的工作积极性,长期下去学校老师的关系肯定不会融洽,老师的生活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快慢班即便对学校优生成绩来说,其实也没有好处,快慢班不但使全校学生总体成绩下降,对产生优生的总人数也不利,不分快慢班的总优生总人数应该多于分快慢班的优生总人数。这个虽然没有办法拿出具体的数字,但从我任教和这些年来看,以前学校是不分快慢班的,每年考上三星级以上高中的比例在约是30%多,近几年10%都不到,甚至有的年份县城最好高中升学率为0。虽然说有生源的影响,但分快慢班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所以,分快慢班,无论是对学生,老师还是对学校都是不利的。
那么,如何应对现在出现的问题呢?我想,首先得认识我们的学生,我们所处的地方不同,学生的素质也不一样,学校不一样学生也不一样,我们是县城的重点学校,还是农村的偏远学校,要有针对性,假如我是在农村的偏远学校,学生的层次多,家庭情况复杂,一张100分的试卷,从10分到90几分的,几乎每档都有,离异家庭或不完整家庭的占1/3还多,接近1/2,有的完整家庭的很多也是爷爷奶奶带的,父母在外打工。这些学生首要的问题其实不是学习问题,而是成长问题,那么老师第一步是慢慢带着学生学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才是学习习惯。其实,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学会生活自理,才能合理利用时间,才能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有时间学习,才能有精力学习,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第一步。当然,学生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给学生时间,不要想一步到位,那样很多学生是安排不到位的,就会出现学习生活混乱现象,这一步要多长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绝大部分学生能有规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就差不多了。假如要是城里的好学校,这一步可能就不必要了。第二步,也是核心的一步,就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了。
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时也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的性格不同,基础不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层次也不同,要观察学生,逐步了解学生,通过对每一位学生作业的检查,可以发现有的学生一星期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有的学生需要两个星期,有的一个月,有的则更长,这时候要对学生进行筛选,两个星期之内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一般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去关注,其他的学生则要持续关注,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给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特别重要的是,老师提出的要求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量力而行,绝对不能太高,生活中不知多少个例子证明,过高的要求只能使学生选择放弃,虽然表面上答应你,但当他达不到的时候,就开始逃避、学会欺骗,不但学习上不去,还会导致性格的扭曲,这是教育过程中的大忌。例如,对于一个能掌握20%的学生,你只能对他提出掌握25%最多30%的要求,而且要持续一段时间,看他掌握的情况,若提到掌握40%那基本上就会严重打击他的积极性。我当班主任时曾经观察学生背英语单词的情况,班上有几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每天早读课10个单词只能默写上2到3个,我就每次提他10个单词,2~3个我就让他过关,一个月后能默写3~4个,再一个月后到5~6个,以后保持很长时间在这个徘徊,平时我经常鼓励他们,适当时候我也经常表扬他们,学习上从没有批评过他们,逐渐地他们的成绩有了慢慢提升,尤其是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因为这些学生的学习而变得很浓,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也少了,班级的整体成绩跟着蒸蒸日上。当然,相反的例子也有,我家一个亲戚,成绩本来还是可以的,中等还偏上,头脑也灵活,可他的家长每次考试都要求他上升4~5名,甚至上升到班级前几名。结果,一年下来,成绩非但没有上来,还多次想辍学,而据我观察,他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不强加给他指标,成绩自然会显著提高的,但就是因为家长的急功近利,却耽搁了孩子的前程。很多“负责任”的老师和家长也会犯同样的错误。他们经常会对学生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别的某某人……你就不能……,都是一些这种类似的话,其实孩子不能随便乱比,无形中会给孩子增加压力,压力过大,学生的思想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现在孩子的思想问题较多,与我们老师和家长的过高要求是分不开的。
平时的练习也是这样,在教授新课时的练习不宜太难,以覆盖知识点为准,重点难点内容稍加强调就可以了。有的学校平时上课时的练习就很多很难,时间太紧,大部分学生一时难以招架,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只能机械地强化记忆,学习效率低下,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平时应着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在复习时再适当增加难度,这样复习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的学校,七年级的成绩很好,八年级的成绩就一般,九年级的成绩就差了。记得以前工作不久的时候,学校的成绩是:七年级的成绩一般,八年级的成绩有所提高,九年级的成绩突飞猛进,那时的教学就是这样,没有平时的周练、月考,重点就是期中和期末考试,那时都是把劲用在刀刃上,每年学校的中考都是全县前几名,而且学生只要考上高中,很少考不上大学的,而现在,好容易考上几个高中,高考的成绩也大都不太理想。我自己的经验也是这样,今年我任八年级生物,也是当年的中考科目,因平时上课少、要求少,作业少,开始的成绩一直跟不上人家,但经过第一轮复习后,我代班级的成绩很快上来了,中考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现在很多地方鼓吹这样经验那样经验,其实大致可分为两类,最主要的一类是知识重复教学,把学生时间压得很死,用超量的题目让学生来做,让学生把可能出现的题目做很多遍,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这样做虽然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但绝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类是激发学生兴趣类的,这一类很少,一般都是学生素质很高的学校,学生本身基础好,素質高,学习积极性也高,自信心足,所以出成绩在情理之中,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可遇而不可及的。
所以,对于普通人的我们,不管是对待我们的孩子或学生,都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要求一步到位,要循序渐进,教育和学习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家长和老师要有耐心,孩子和学生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农村学生 快慢班 了解学生 循序渐进
近几年,感觉教学一年比一年难,学生厌学情绪一年比一年严重,给一线的教学老师带来很大的困扰,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这种情况可能更为普遍。可能有很多老师也曾探讨过这样的问题,得出过不少的结论。我想现在不管是社会、家长、教学主管部门还是学校的老师,都很少有去对学生实事求是的认识。事实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和同一班级的学生,差别还是很大的,原因是他们的成长环境本来就很大,学生的情况差别自然也就很大,这是客观的事实。例如,有的学校是名校,自然招收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反之偏远农村生源肯定要差很多。还有的学生家长在家,并能对自家孩子管教严格。而有的家长不在家,有的家庭不完整,对自己的孩子管教不到位,甚至起反面的作用,这些孩子在教育上肯定不可能在同样方法的基础上同样进步。那么,我们的教学要想成功,必须正视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假如我们能认识到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实施相应的对策,而不是盲从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的一刀切。当然,最好的是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能主动给学校老师教学自由的空间,但如果不能,我们老师也不能听天由命,一要积极争取,二要想办法变通。为了学生,为了家庭,也是为我们自己,不妨做一些调整。例如,在教学计划上,不一定非要和其他学校同步,要要根据自己学校,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平时测试的试卷也不一定非要统一,特别是已经分了快慢班的更不适合,当然,我是强烈反对分快慢班的。
既然学生存在巨大的差异,那么是不是分快慢班就能解决问题了呢?事实并不是这样。快慢班是让学生在成绩方面减少了点差距,但不能解决绝大部分的问题。首先,同样是快班或慢班学生的差距依然存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班级的学生的差距还会拉大,这个是实践中得出验证的,我也曾经带个快班和慢班,我们学校其他班级也和我带的班级情况是相似的。其次,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只看到某些政策的优点,不去探讨可能存在更大的缺点,以至问题出来根本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快慢班一个很大的缺点是,慢班学生的管理和教学,现在可以说,没有一家学校拿出慢班管理和教学的好的方案,因为根本就没有一家有成功的经验,有的都是怎样教快班的所谓经验,慢班被选择性的遗忘了。而对于慢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则更是没有人敢提。事实上,慢班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就像家里的后娘生的小孩一样,学生会感觉没人疼没人爱,慢班的纪律一般都较差,本来成绩就不好,再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成绩要能上来谈何容易。所以,慢班的学生成绩上几乎再没有可能跟上,领导等于选择性放弃了这批学生,这对这些学生是不是太不公平了,而假如不分快慢班,则几乎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有人会从师资力量上找借口,认为把师资力量强的用来教快班更容易出成绩。一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关键是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说现在老师的教学水平跟不上的极少(尤其是初中和小学),本科的老师教初中绰绰有余,只要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教学成绩一定不会差,即使方法上有点欠缺。实际上,快慢班为有人搞腐败提供了机会,有的人带快班,容易出成绩,拿钱比人多,评职称比人家优先,名誉也比人好,而慢班的老师吃苦不见得比快班老师少,甚至更多,但不容易出成绩,其他好处当然也就得不到,那么他们哪来的工作积极性,长期下去学校老师的关系肯定不会融洽,老师的生活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快慢班即便对学校优生成绩来说,其实也没有好处,快慢班不但使全校学生总体成绩下降,对产生优生的总人数也不利,不分快慢班的总优生总人数应该多于分快慢班的优生总人数。这个虽然没有办法拿出具体的数字,但从我任教和这些年来看,以前学校是不分快慢班的,每年考上三星级以上高中的比例在约是30%多,近几年10%都不到,甚至有的年份县城最好高中升学率为0。虽然说有生源的影响,但分快慢班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所以,分快慢班,无论是对学生,老师还是对学校都是不利的。
那么,如何应对现在出现的问题呢?我想,首先得认识我们的学生,我们所处的地方不同,学生的素质也不一样,学校不一样学生也不一样,我们是县城的重点学校,还是农村的偏远学校,要有针对性,假如我是在农村的偏远学校,学生的层次多,家庭情况复杂,一张100分的试卷,从10分到90几分的,几乎每档都有,离异家庭或不完整家庭的占1/3还多,接近1/2,有的完整家庭的很多也是爷爷奶奶带的,父母在外打工。这些学生首要的问题其实不是学习问题,而是成长问题,那么老师第一步是慢慢带着学生学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才是学习习惯。其实,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学会生活自理,才能合理利用时间,才能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有时间学习,才能有精力学习,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第一步。当然,学生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给学生时间,不要想一步到位,那样很多学生是安排不到位的,就会出现学习生活混乱现象,这一步要多长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绝大部分学生能有规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就差不多了。假如要是城里的好学校,这一步可能就不必要了。第二步,也是核心的一步,就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了。
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时也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的性格不同,基础不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层次也不同,要观察学生,逐步了解学生,通过对每一位学生作业的检查,可以发现有的学生一星期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有的学生需要两个星期,有的一个月,有的则更长,这时候要对学生进行筛选,两个星期之内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一般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去关注,其他的学生则要持续关注,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给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特别重要的是,老师提出的要求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量力而行,绝对不能太高,生活中不知多少个例子证明,过高的要求只能使学生选择放弃,虽然表面上答应你,但当他达不到的时候,就开始逃避、学会欺骗,不但学习上不去,还会导致性格的扭曲,这是教育过程中的大忌。例如,对于一个能掌握20%的学生,你只能对他提出掌握25%最多30%的要求,而且要持续一段时间,看他掌握的情况,若提到掌握40%那基本上就会严重打击他的积极性。我当班主任时曾经观察学生背英语单词的情况,班上有几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每天早读课10个单词只能默写上2到3个,我就每次提他10个单词,2~3个我就让他过关,一个月后能默写3~4个,再一个月后到5~6个,以后保持很长时间在这个徘徊,平时我经常鼓励他们,适当时候我也经常表扬他们,学习上从没有批评过他们,逐渐地他们的成绩有了慢慢提升,尤其是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因为这些学生的学习而变得很浓,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也少了,班级的整体成绩跟着蒸蒸日上。当然,相反的例子也有,我家一个亲戚,成绩本来还是可以的,中等还偏上,头脑也灵活,可他的家长每次考试都要求他上升4~5名,甚至上升到班级前几名。结果,一年下来,成绩非但没有上来,还多次想辍学,而据我观察,他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不强加给他指标,成绩自然会显著提高的,但就是因为家长的急功近利,却耽搁了孩子的前程。很多“负责任”的老师和家长也会犯同样的错误。他们经常会对学生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别的某某人……你就不能……,都是一些这种类似的话,其实孩子不能随便乱比,无形中会给孩子增加压力,压力过大,学生的思想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现在孩子的思想问题较多,与我们老师和家长的过高要求是分不开的。
平时的练习也是这样,在教授新课时的练习不宜太难,以覆盖知识点为准,重点难点内容稍加强调就可以了。有的学校平时上课时的练习就很多很难,时间太紧,大部分学生一时难以招架,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只能机械地强化记忆,学习效率低下,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平时应着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在复习时再适当增加难度,这样复习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的学校,七年级的成绩很好,八年级的成绩就一般,九年级的成绩就差了。记得以前工作不久的时候,学校的成绩是:七年级的成绩一般,八年级的成绩有所提高,九年级的成绩突飞猛进,那时的教学就是这样,没有平时的周练、月考,重点就是期中和期末考试,那时都是把劲用在刀刃上,每年学校的中考都是全县前几名,而且学生只要考上高中,很少考不上大学的,而现在,好容易考上几个高中,高考的成绩也大都不太理想。我自己的经验也是这样,今年我任八年级生物,也是当年的中考科目,因平时上课少、要求少,作业少,开始的成绩一直跟不上人家,但经过第一轮复习后,我代班级的成绩很快上来了,中考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现在很多地方鼓吹这样经验那样经验,其实大致可分为两类,最主要的一类是知识重复教学,把学生时间压得很死,用超量的题目让学生来做,让学生把可能出现的题目做很多遍,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这样做虽然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但绝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类是激发学生兴趣类的,这一类很少,一般都是学生素质很高的学校,学生本身基础好,素質高,学习积极性也高,自信心足,所以出成绩在情理之中,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可遇而不可及的。
所以,对于普通人的我们,不管是对待我们的孩子或学生,都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要求一步到位,要循序渐进,教育和学习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家长和老师要有耐心,孩子和学生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