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课改背景下,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我认为应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质疑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通过自主探究发展起来的,学生自主支配的空间越大,产生创新性的火花就越炽热,创新就越有机会达成。物理教师要努力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去保持创新教育的广阔天地,培植学生进行学习研究的热情和提供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发展和亲身体验中培养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质疑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佳活跃状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诸如奇趣的实验演示、科技史话、实物模型、图表、动画等来制造悬念,配上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创设教学情景。这样可以激起学生探根求源的愿望,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引发探索冲动,创造性的活动就由此开始了。例如:在上“物体浮沉条件”一节时,教师可先通过出示三个外形相同的乒乓球(分别注入适量的水),提问学生:把它们浸入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会说一定上浮。这时,教师用怀疑口吻说:真的吗?请大家好好观察一下。在全班同学注意力高度集中下,教师动手演示实验,结果出现一上浮,一悬浮,一下沉。这样,有的学生便感到很新奇,头脑中产生了许多问号,从而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要自学课文才能解答这一问题。由于学生带着求知欲渴望解决问题去自学,注意力集中,自学效果也提高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
创新都源于问题,教师根据教学提出启发性问题,给学生营造有挑战性的不同的问题情景,在问题的一步步展开中进行学习。
例如,“分流在电流表中的作用”一节的教学,可以采用如下程序展开:
(1)为了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强度,将电流表直接串联入电路,随着电键短促闭合,电流表指针迅猛撞击过去时,这说明电流表不能测量较大的电流,怎么办?
(2)有的同学提出将多只电表串联起来,按此演示,结果电表果真保护住了,但灯泡L却不发光了。可见,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不可取。
(3)少数学生因见讲台上放着一些同样的电流表,就提议把他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这样一来,果然解决了单只电流表量程过小的问题。但这样做显然不方便,如果只有一只电表(或从经济、观察方便的角度考虑)能否作进一步的简化呢?
(4)通过师生合作讨论,很快提出了一种方案:只保留一只电流表,其余电流表用一只等效电阻R代替,同时改变表盘的刻度值,经实验验证,该方案果然可行。这样一只电流表改装而成的安培表已初步完成,通过这样的对比实验和分析,学生对“分压和分流在电流表中的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开放式讨论,使原来“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纵横交叉的多向性信息交流,收到了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研究性学习效果。让灵感为集体共享,让问题为大家借鉴。
三、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师要改进教学设计,创造相应条件,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在自己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再发现”、“亚研究”的过程。自学讨论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因为,自学能力是其它能力实现的基础,是前提。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普遍没有自学的习惯,把自学当作阅读黑体字了事,根本没有达到学习的效果。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提出自学的要求,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要看懂物理规律、定律。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创造搞好自学的条件。如开始可指导学生自学,或者针对性适当讲解帮助学生自学,尽量使学生结合自学进行讨论,可让一些浅显问题得以及时解决,为继续自学提供方便,还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学生通过通读、细研、共议的自学讨论,不但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还有利于掌握重难点,集思广益,对课文内容提出一些新见解。例如:《浮力》一节,通过自学讨论,学生会发现浮力的定义不够完整,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应把“水”改为“任何液体、气体”的新见解。因为课文第二自然段和最后一段提到,不但水有浮力,煤油、酒精、水银等所有液体对浸在里面的物体都有浮力,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这些新见解,都是学生在自学思考中发现的问题,从而讨论得出的结论。
四、提问质疑,开拓学生思维,发展智力。
提问质疑是自学的延续,学生自学效果的反馈。它既可以纠正死记硬背,也可以培养学生敢于向课本向老师挑战的胆略。对于提出与课文重点有关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拓宽知识面,把知识学活。例如:在比热一节,学生有的提出从例题中计算得出铜的比热,何以比课本表的比热小呢?由此引发全班同学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都会认识到不是实验误差造成,而是由于不可避免的产生热量损失以及量热器部件吸热不计造成的。这时,大家会感到虽然这些原因课本上未说明,但通过自己的分析,恰恰找到了答案。学生会像探险家发现新大陆一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骄傲,使他们的自学劲头倍增。
五、激发成功感和自主评价意识,培养质疑创新能力
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弱,稍受点挫折,便缺乏自信。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应适时激发成功感,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分析完基本原理、方法之后,我总是诱导、启发学生寻找新的方法,并且及时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主评价意识,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总之,新课改下,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的事情。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了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实现知识的创新能力。创新源于问题,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需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创设有挑战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徐舍中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质疑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佳活跃状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诸如奇趣的实验演示、科技史话、实物模型、图表、动画等来制造悬念,配上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创设教学情景。这样可以激起学生探根求源的愿望,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引发探索冲动,创造性的活动就由此开始了。例如:在上“物体浮沉条件”一节时,教师可先通过出示三个外形相同的乒乓球(分别注入适量的水),提问学生:把它们浸入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会说一定上浮。这时,教师用怀疑口吻说:真的吗?请大家好好观察一下。在全班同学注意力高度集中下,教师动手演示实验,结果出现一上浮,一悬浮,一下沉。这样,有的学生便感到很新奇,头脑中产生了许多问号,从而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要自学课文才能解答这一问题。由于学生带着求知欲渴望解决问题去自学,注意力集中,自学效果也提高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
创新都源于问题,教师根据教学提出启发性问题,给学生营造有挑战性的不同的问题情景,在问题的一步步展开中进行学习。
例如,“分流在电流表中的作用”一节的教学,可以采用如下程序展开:
(1)为了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强度,将电流表直接串联入电路,随着电键短促闭合,电流表指针迅猛撞击过去时,这说明电流表不能测量较大的电流,怎么办?
(2)有的同学提出将多只电表串联起来,按此演示,结果电表果真保护住了,但灯泡L却不发光了。可见,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不可取。
(3)少数学生因见讲台上放着一些同样的电流表,就提议把他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这样一来,果然解决了单只电流表量程过小的问题。但这样做显然不方便,如果只有一只电表(或从经济、观察方便的角度考虑)能否作进一步的简化呢?
(4)通过师生合作讨论,很快提出了一种方案:只保留一只电流表,其余电流表用一只等效电阻R代替,同时改变表盘的刻度值,经实验验证,该方案果然可行。这样一只电流表改装而成的安培表已初步完成,通过这样的对比实验和分析,学生对“分压和分流在电流表中的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开放式讨论,使原来“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纵横交叉的多向性信息交流,收到了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研究性学习效果。让灵感为集体共享,让问题为大家借鉴。
三、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师要改进教学设计,创造相应条件,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在自己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再发现”、“亚研究”的过程。自学讨论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因为,自学能力是其它能力实现的基础,是前提。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普遍没有自学的习惯,把自学当作阅读黑体字了事,根本没有达到学习的效果。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提出自学的要求,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要看懂物理规律、定律。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创造搞好自学的条件。如开始可指导学生自学,或者针对性适当讲解帮助学生自学,尽量使学生结合自学进行讨论,可让一些浅显问题得以及时解决,为继续自学提供方便,还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学生通过通读、细研、共议的自学讨论,不但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还有利于掌握重难点,集思广益,对课文内容提出一些新见解。例如:《浮力》一节,通过自学讨论,学生会发现浮力的定义不够完整,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应把“水”改为“任何液体、气体”的新见解。因为课文第二自然段和最后一段提到,不但水有浮力,煤油、酒精、水银等所有液体对浸在里面的物体都有浮力,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这些新见解,都是学生在自学思考中发现的问题,从而讨论得出的结论。
四、提问质疑,开拓学生思维,发展智力。
提问质疑是自学的延续,学生自学效果的反馈。它既可以纠正死记硬背,也可以培养学生敢于向课本向老师挑战的胆略。对于提出与课文重点有关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拓宽知识面,把知识学活。例如:在比热一节,学生有的提出从例题中计算得出铜的比热,何以比课本表的比热小呢?由此引发全班同学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都会认识到不是实验误差造成,而是由于不可避免的产生热量损失以及量热器部件吸热不计造成的。这时,大家会感到虽然这些原因课本上未说明,但通过自己的分析,恰恰找到了答案。学生会像探险家发现新大陆一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骄傲,使他们的自学劲头倍增。
五、激发成功感和自主评价意识,培养质疑创新能力
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弱,稍受点挫折,便缺乏自信。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应适时激发成功感,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分析完基本原理、方法之后,我总是诱导、启发学生寻找新的方法,并且及时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主评价意识,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总之,新课改下,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的事情。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了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实现知识的创新能力。创新源于问题,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需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创设有挑战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徐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