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基于05年亲自体验十渡和文献资料以及十渡的区域规划基础上,探讨了十渡景区的地质资源价值,并讨论了十渡的旅游开发对策。
关键词:十渡;地质公园;旅游
一、背景
十渡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南,是中国北方唯一一处大规模喀斯特岩溶地貌。十渡风景区是中国国家AAA景区和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十渡风景区是大清河支流拒马河切割太行山脉北端而形成的一条河谷,全程约20公里。由于在历史上这条河谷中一共有十个渡过拒马河的摆渡渡口,故而得名“十渡”。
二、地质资源价值
(一)科学价值。十渡景区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岩溶景观发育区。有雄伟壮观的地表峰林地貌,造型奇特的地下岩溶洞穴;有各类地质遗迹,包括海相沉积遗迹、构造形迹、现代河流地质作用遗迹、水文遗迹等;是北方岩溶发育的典型代表,在干旱、半干旱的北方地区也是非常稀有的。
(二)科普价值。公园被定为全国青少年地质科考夏令营基地。园区的自然景观可用作中小学生地质科学科普基地。
(三)美学价值。地质公园以拒马河为中心,两岸的峰林峡谷、深谷幽潭、形态奇特的岩溶洞穴和一些奇特的地质遗迹,如孤山寨“一线天”、普渡山庄叠层石、东湖港“石中石”、七渡、三清地下大峡谷洞穴群,构成了园区独特的景观,具有独特的美景观赏价值。
三、旅游区开发对策
(一)充分调动农户发展民俗旅游的积极性。民俗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部门之间要协调沟通,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在办理营业执照、特行管理、资金扶持上应结合实际给农民提供最优惠的服务,为农户发展民俗旅游解除顾虑。镇村各级干部要向群众宣传发展民俗旅游的利益所在,最好能动员民俗旅游经营比较成功的农户现场报告,介绍经验。总之,政府要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支持、现场报告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提高农民发展民俗旅游的积极性。
(二)努力强化农户民俗旅游服务内涵。民俗旅游业服务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游客对民俗旅游的整体印象。而从事民俗旅游业的经营者多数为农村主妇,文化程度不高,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民俗旅游服务中心的行业协会作用,加强民俗旅游接待户的培训与管理工作。如邀请专家对民俗户进行民俗旅游接待礼节知识讲解,实训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的基本技能与技巧等;组织民俗接待户外出参观、学习、培训,从服务理念和操作技能上帮助农民提高民俗旅游接待水平,留住回头客。
(三)有序开发体现民俗特色的民俗旅游新产品。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一定要从当地自然资源特点出发,从民俗文化中提炼,发掘精华。在开发时注意把握好以下原则:(1)要把发展民俗旅游与建设自然风景区相结合。十渡的民俗旅游是依托十渡自然风景区发展起来的,因此,十渡的民俗旅游产品开发要注意保护好十渡自然风景区的生态环境,避免“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2)要把发展民俗旅游与建设农业观光园相结合。十渡镇地处山区,有许多天然的绿色农产品,可以适当开展农业观光和采摘,丰富民俗旅游的内涵。(3)要把发展民俗旅游与当地民俗活动相结合。“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村庄有着不同的民俗,各村可将本村独具一格的民俗和农事活动,以展览或游客参与的形式展示给旅游者,让其了解本村的民俗文化。
(四)全面落实民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具体规划。民俗旅游要实现长期、有序发展,合理的规划必不可少。目前,十渡镇民俗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各民俗村的具体规划正在逐步得到落实,但是,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制约。各村之间、各民俗户之问、行业协会与会员之间、旅游开发项目与当地农民利益之间,都可能存在利益冲突。负责民俗旅游的政府部门要正视这些矛盾的存在,把握好原则性,利用好灵活性,保证公平,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十渡镇民俗旅游业有步骤、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耿红莉,杨永杰,秦志红.房山区十渡镇民俗旅游业的调查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5(4).
[2] 张红娟,刘培培,胡德夫,隋金玲.旅游干扰对北京十渡自然保护区黑鹳栖息与生存的影响[J].野生动物,2010(1).
作者简介:沈梦伟(1990.10- ),男,江苏苏州人,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生态环境与景观修复;毕孟杰(1989.11- ),男,山东威海人,地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生态地理信息系统;彭扬(1992.11- ),男,山东诸城人,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生态环境与景观修复;王永光(1987.06- ),男,山东潍坊人,研究生学历,北京地星规划设计院,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国土整治。
关键词:十渡;地质公园;旅游
一、背景
十渡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南,是中国北方唯一一处大规模喀斯特岩溶地貌。十渡风景区是中国国家AAA景区和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十渡风景区是大清河支流拒马河切割太行山脉北端而形成的一条河谷,全程约20公里。由于在历史上这条河谷中一共有十个渡过拒马河的摆渡渡口,故而得名“十渡”。
二、地质资源价值
(一)科学价值。十渡景区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岩溶景观发育区。有雄伟壮观的地表峰林地貌,造型奇特的地下岩溶洞穴;有各类地质遗迹,包括海相沉积遗迹、构造形迹、现代河流地质作用遗迹、水文遗迹等;是北方岩溶发育的典型代表,在干旱、半干旱的北方地区也是非常稀有的。
(二)科普价值。公园被定为全国青少年地质科考夏令营基地。园区的自然景观可用作中小学生地质科学科普基地。
(三)美学价值。地质公园以拒马河为中心,两岸的峰林峡谷、深谷幽潭、形态奇特的岩溶洞穴和一些奇特的地质遗迹,如孤山寨“一线天”、普渡山庄叠层石、东湖港“石中石”、七渡、三清地下大峡谷洞穴群,构成了园区独特的景观,具有独特的美景观赏价值。
三、旅游区开发对策
(一)充分调动农户发展民俗旅游的积极性。民俗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部门之间要协调沟通,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在办理营业执照、特行管理、资金扶持上应结合实际给农民提供最优惠的服务,为农户发展民俗旅游解除顾虑。镇村各级干部要向群众宣传发展民俗旅游的利益所在,最好能动员民俗旅游经营比较成功的农户现场报告,介绍经验。总之,政府要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支持、现场报告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提高农民发展民俗旅游的积极性。
(二)努力强化农户民俗旅游服务内涵。民俗旅游业服务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游客对民俗旅游的整体印象。而从事民俗旅游业的经营者多数为农村主妇,文化程度不高,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民俗旅游服务中心的行业协会作用,加强民俗旅游接待户的培训与管理工作。如邀请专家对民俗户进行民俗旅游接待礼节知识讲解,实训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的基本技能与技巧等;组织民俗接待户外出参观、学习、培训,从服务理念和操作技能上帮助农民提高民俗旅游接待水平,留住回头客。
(三)有序开发体现民俗特色的民俗旅游新产品。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一定要从当地自然资源特点出发,从民俗文化中提炼,发掘精华。在开发时注意把握好以下原则:(1)要把发展民俗旅游与建设自然风景区相结合。十渡的民俗旅游是依托十渡自然风景区发展起来的,因此,十渡的民俗旅游产品开发要注意保护好十渡自然风景区的生态环境,避免“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2)要把发展民俗旅游与建设农业观光园相结合。十渡镇地处山区,有许多天然的绿色农产品,可以适当开展农业观光和采摘,丰富民俗旅游的内涵。(3)要把发展民俗旅游与当地民俗活动相结合。“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村庄有着不同的民俗,各村可将本村独具一格的民俗和农事活动,以展览或游客参与的形式展示给旅游者,让其了解本村的民俗文化。
(四)全面落实民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具体规划。民俗旅游要实现长期、有序发展,合理的规划必不可少。目前,十渡镇民俗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各民俗村的具体规划正在逐步得到落实,但是,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制约。各村之间、各民俗户之问、行业协会与会员之间、旅游开发项目与当地农民利益之间,都可能存在利益冲突。负责民俗旅游的政府部门要正视这些矛盾的存在,把握好原则性,利用好灵活性,保证公平,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十渡镇民俗旅游业有步骤、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耿红莉,杨永杰,秦志红.房山区十渡镇民俗旅游业的调查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5(4).
[2] 张红娟,刘培培,胡德夫,隋金玲.旅游干扰对北京十渡自然保护区黑鹳栖息与生存的影响[J].野生动物,2010(1).
作者简介:沈梦伟(1990.10- ),男,江苏苏州人,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生态环境与景观修复;毕孟杰(1989.11- ),男,山东威海人,地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生态地理信息系统;彭扬(1992.11- ),男,山东诸城人,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生态环境与景观修复;王永光(1987.06- ),男,山东潍坊人,研究生学历,北京地星规划设计院,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国土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