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笔者近来造访了三座在人居环境上颇具挑战性的城市,对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为应对洪水、满足城市供水,城市建设日渐侵蚀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导致当地水资源逐渐耗尽、城市下沉,当地富有特色的水上田园也消失殆尽;在孟加拉首都达卡,水体污染问题严峻,城市公园弥足珍贵,成为了人们少有的喘息之地;在泰国首都曼谷,为应对洪水而增建的闸门使得昔日繁荣的运河光景不再,水上社区和街市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近来造访了三座在人居环境上颇具挑战性的城市,对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为应对洪水、满足城市供水,城市建设日渐侵蚀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导致当地水资源逐渐耗尽、城市下沉,当地富有特色的水上田园也消失殆尽;在孟加拉首都达卡,水体污染问题严峻,城市公园弥足珍贵,成为了人们少有的喘息之地;在泰国首都曼谷,为应对洪水而增建的闸门使得昔日繁荣的运河光景不再,水上社区和街市逐渐荒废,城市道路拥堵和大气污染随之而来。所有这些都是国土空间的规划问题,其核心和关键是如何在自然基底中为发展中的城市选址,以及如何在城市的基底中保留和完善生态基础设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修复之根本是让自然做功,并收获自然所提供的免费生态系统服务。这是人类福祉的基础,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留给笔者诸多不快与悲痛记忆,期间,笔者借助宽带网络参与了线上全球性"前沿论坛",论坛演讲激发了笔者的思考。若从大历史的视野出发,无论人类自诩其历史何其宏大,相较于浩瀚的宇宙长河而言,依然是微不足道的。笔者以江西省婺源县的巡检司村庄周而复始的耕种变化与延续千年的家族历史为例,阐述了人类社会、乡土景观所具备的独特韧性;也借助化学农药施用、河流枯竭、生物消失等现象证明了近
您长期从事"海绵城市"的研究与实践,请问这个概念在国内是如何被提出的?最早的"海绵"概念,即现在的"海绵城市",其实是基于中国5,000年的农业文明的积累,形成的一套适应于中国独特气候的雨洪管理和生态治水的方法体系。我于1992年出国读书,1997年回国,在此阶段,中国城市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城市不断往外、往上扩张;在"三通一平"工程的推进下,城市大面积铺装,水泥道路拓宽,湖泊和湿地被填塞、
提升城市品质、建设与管理高品质的"美丽城市"是当前中国城市建设的头等大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实现美丽城市的根本方法,也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并需要从三个层次进行构建:一是美丽城市的深邃结构,即基于"自然中的城市"与"城市中的自然"两个视角观察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城市选址应融入自然,城市基质应与自然生态网络相互嵌合;二是美丽城市的深邃外形和风貌,即保证对于城市所在地的自然的生态适应,在遵循自然
为了实现教育机制与人才培养的供给能充分满足产业需求,国家在产教融方面进行进一步深化。为了提高各高职高校的发展和变革,加快校企的合作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产教融合是产业学院发展最好的途径。然而,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产业学院的财务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增加了产业学院发展的风险。本文就产教融合和产业学院模式进行分析,并针对产业学院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研讨。
通过回顾"北大-土人"实践研究的模式以及遇到的种种挑战,作者总结了三点思考:1)实践研究的意义在于在不断的尝试中积累经验,最终获得有用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2)实践研究主体一般为院校教师、科研机构的研究员、学生,以及在实践一线的规划设计师,但国内现行的学术考核方式过度追求论文引用而非实践成就,甚至有着深厚研究传统的规划设计研究院也鲜有时间精力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致模式套用成风;3)
米芾曾提出自己处世的方针,即"庖丁解牛刀,无厚入有间。以此交世故,了不见后患。"在北宋党争的政治背景下,米芾采取的是"不入党与"的策略,游走于新、旧两党之间。然而米芾以道家处世,与宋代崇尚儒学的风气格格不入,且其所表现出的亲附权相蔡京等事迹,又难免被指摘为无特操之士。这是米芾的困境,也是和米芾一样在北宋新旧党争相互倾轧下,挣扎谋生的小人物的共同困境。
设置产业学院是民办本科院校在生源竞争加剧、人才供给侧失衡、产教融合政策导向背景下,主动衔接产业链、校企协同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院校特色发展的积极探索。当前,民办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发展主要存在内生动力与外部支持失衡、内部治理结构混乱、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系统融合不畅、专业群与产业群对接不紧密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多主体参与育人限制决策效率、教师队伍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欠缺、对接
产业学院受多重制度逻辑影响,社会逻辑、产业逻辑等多重制度逻辑催生这种新的教育组织形态。在"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理念的支持下,产业逻辑成为产业学院的中心逻辑,推动着产业学院由"新兴组织场域"向"成熟组织场域"转变。专业体系、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和制度保障等是推动产业学院组织变革的关键。
产业学院是高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实现形式,也是推动办学体制机制的多元创新,激发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目前高职产业学校建设中的办学定位不清,长期性战略规划缺乏,产权难以得到有效界定与保护,治理模式不成熟,校企协同性差等问题,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契机,探索高职产业学院建设与改革发展出路,需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制定产业学院建设发展规划,健全产权管理办法,明晰产业
在笔者的记忆中,自己的童年没有专门的游乐设施和人造玩具,却有"与自然为友"的丰富经历。通过与动植物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笔者了解了多种生物的习性与特征,体验到了自然的乐趣和魅力。然而,在当今城市中,随着人工化景观和基于电子技术的生活方式的普及,儿童正在逐步失去这种朴素的游玩乐趣,以及通过亲近自然获得知识的宝贵机会。笔者由此思考:应当为城市中的儿童创造怎样的乐园?或许,将自然重新引入城市、营造"无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