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检索来源。以主题检索的形式得出竞争情报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这些文献进行论文发表数量的年度分析,不同语种数量分析,不同国家地区分析,以及论文作者的分布和期刊来源分析。由此反映出WOS数据库竞争情报领域发表论文的状况,总结了该领域发表论文的一些特点,为以后相关内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竞争情报;Web of Science;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7-0169-04
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是企业最重要的信息资源,对企业的市场预警、决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竞争情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开始崛起,以1986年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ociety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rofessionals,SCIP)的成立为标志,虽然其发展的年限还不足30年,但是却有不少的专家学者认识到其理论研究的必要,研究竞争情报的相关文献也是逐年增加,许多企业也认识到竞争情报在企业中的实际意义,建立企业自身的竞争情报系统,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及时准确的获取第一手信息。
本文主要是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通过主题检索出有关竞争情报论文,对这些论文进行论文发表数量的年度分析。不同语种数量分析,不同国家地区分析,以及论文作者的分布和论文来源分析。
1、数据来源与方法
采用Web of Science(简称WOS)数据库作为来源库。检索时间为2012年5月,使用的检索策略;主题=“com-petitive SAME intelligence”OR“business SAME intelligence”OR“competitor SAME intelligence”OR“competition SAME intelligence”(为了检索的精确性,利用算符“SAME”来限定两个或多个检索词出现在同一句中);入库时间=1986-2012。检索得出竞争情报相关文献2709篇。对所检索到的文献数量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主要从论文发表数量的年度分布,不同语种的数量。不同国家/地区的文献分布,作者分布和引文分析这几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2.1 论文发表数量的年度分布
通过对WOS数据库的检索。得出1986—2012年每年的论文发表数量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1986—2003年每年的论文产量都很低,这说明有关竞争情报的研究在该年限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全世界对其进行研究的固定学科领域;从2004年开始,有关竞争情报论文的数量处于高产时期,各国已经重视对竞争情报的研究,企业也重视对竞争情报的作用,竞争情报相关机构层出不穷。竞争情报年会也比较多。至2009年竞争情报论文数量达到高峰,但之后两年略有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经济萧条,该领域研究者的研究视野发生了一些转变。
根据上述数据,可绘制成对应的图表如图1所示,通过该图表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这写年竞争情报论文的增长变化情况。
2.2 语种与国家/地区分析
2.2.1 不同语种文献数量分布
语种的文献数量代表了不同语种文献的分布情况。表2显示的是英语、西班牙语等15个语种的文献数量和在总的文献数量中的百分比。
据联合国《2005年世界主要语种、分布与应用力调查》资料报道,新的世界10大语言排名1到10位的依次是:英语、汉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阿拉伯语、韩语(朝鲜语)、葡萄牙语。如表2中显示的,英语、西班牙语、汉语、德语、葡萄牙语、法语分列1至6位,基本上符合世界10大语言的分布。可以看出,英语占97.75%,文献篇数2648篇,占了全部论文中的绝大多数的数量,这与英语是世界上第一大语言是密不可分的。非英语语种文献总共61篇,占检索出的总文献数的2.25%。其中,捷克、荷兰等小语种都有一篇文献,这与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水平的提高是有关系的。从表2中还可以发现,日语、阿拉伯语、韩语(朝鲜语)这些世界十大语言内的语种没有相关文献产生,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语种所属国家的文献主要是以英语的形式存在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
2.2.2 国家/地区文献分布
按照国家和地区的分布,选取了10篇以上文献的国家,其文献的数量和所占百分比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和美国占了将近一半的文献数,是竞争情报文献的主要阵地。表2只选取了20篇以上文献的国家,实际上,通过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总共有84个国家发表过竞争情报相关文献,这说明竞争情报已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研究领域。虽然有众多国家涉足这一领域。但是,如表2所示,只有不到30多个国家发文量超过20篇,其他国家论文数量较少,这说明不同国家之间研究水平存在差异。
从表2也可以推断出,不同地区之间文献也存在差异。通过计算得出。亚洲(中国、中国台湾、印度、日本、马拉西亚、伊朗、新加坡、韩国)共792篇,占约29.2%,美洲(美国、加拿大、巴西)共744篇,占约27.5%,欧洲(德国、英国等)872篇,占约32.2%,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112篇,占约4%,非洲(南非)26篇,占约1%。亚美欧3个洲相差不大,在亚洲中,中国的数量明显高于亚洲其他国家;在美洲中,美国独树一帜,但加拿大和巴西的水平也正在提升;欧洲研究竞争情报的国家很多,国与国之间数量上差距较小,水平相当;大洋洲只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澳大利亚的研究和欧洲几个国家数量水平相当;非洲的研究较薄弱,只有惟一的南非26篇。
国家与地区之间在研究水平和文献数量上存在差异,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经济落后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竞争情报研究上来。其学科发展必然受到限制。第、二。科学技术的支撑状况。科技水平跟不上,其研究就会裹足不前,只能停留在理论层次上或处于同行业较低水平。第三,某国某地区的政府、高校、专家学者对竞争情报领域的重视程度。如果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或专家学者对竞争情报研究领域不感兴趣,就不可能有所发展。第四。企业对竞争情报的意识使然。当前,企业是竞争情报应用的主要阵地,企业如果对竞争情报意识淡薄不够重视,那么,竞争情报也就失去了其最主要的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 2.3 论文的作者分布
2.3.1 核心作者
核心作者在推动学科发展,开拓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次统计的发表论文的作者中。如表3所示,统计发表文章9篇以上的作者为11人,可以把他们看作是竞争情报领域的核心作者。通过WOS数据库可以得到,有关竞争情报论文作者共计数千人。由此可见,竞争情报作为情报学的分支学科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同时,竞争情报领域内不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作者群,其核心作者的发文量也在逐年增加。这说明这一学科正处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之中。但是必须明确的是,竞争情报论文的核心作者的发文量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还比较少。这就要求竞争情报研究还需要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
2.3.2 团体作者
团体作者及其发文量能够反映某个学术机构或组织对某个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和能力,水平较高的团体作者能够引领某个学科研究的前沿。WOS所记录的团体作者共有40个,从表4可以清楚地看出,发文量最多的团体作者是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及其分会,其发文量远远高于其他机构和团体,原因在于该机构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性技术组织之一。会员众多,在计算机和通信等诸多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成就。因此,竞争情报学科领域需要更多的像IEEE这样的专业团体来推动其向前发展。
2.4 论文来源分析
笔者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所选的2709篇论文进行来源出版物检索,得出共有523种来源出版物。由于种类太多。无法一一列举。由表5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讲义是载文最多的期刊,共157篇。占5.8%。在所列举的8种期刊中,每种期刊载文量都不是很多,且刊登的期刊杂志基本上都与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有关。说明研究者越来越多的注意将最先进的技术运用于竞争情报的研究。有关该数据库的竞争情报论文的期刊分布非常的广泛,可见wos数据库的影响力非常大,收录的世界各国的期刊种类很多。
3、结语
通过对竞争情报相关文献的论文发表数量的年限分析,语种分析、国家地区的分析。作者分析和期刊来源分析。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所收录的竞争情报论文有了综合性的了解。同时。可以得出该数据库竞争情报论文分布的一些特点。
3.1 论文数量呈现整体增加的趋势
从wos所收录的每年的有关竞争情报的论文的数量可以得知,2004年之前各国所发表的竞争情报论文微乎其微。但自那之后论文数量不断增加,并呈现整体上升趋势,这和竞争情报形成一个稳定的学科领域是分不开的,大专院校开展竞争情报课程,科研机构有专门人员从事这一科学领域的研究,同时一些竞争情报机构也致力于使企业明确竞争情报对企业自身发展的作用,有关竞争情报的会议也不断召开。
3.2 论文期刊来源甚广
如前所述。wos数据库中有关竞争情报的载文期刊有500余种。通过该数据库,用户可访问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PCI-S(原ISI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以及两个化学信息事实型数据库(CurrentChemical Reaction,简称CCR和Index Chemicus,简称IC)、Medline等资源。随着全世界有关竞争情报的研究者越来越多,该领域的研究会更加具有影响力,刊载竞争情报论文的期刊杂志也会不断增加。
3.3 语种和国家/地区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从表2可以看出,英语无疑是各国发表文献时使用的最主要的语言,不仅因为英语是许多国家的官方语言,而且许多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水平很高,为了使得其科研更具“国际化”,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力,也选择使用英语,有利于在全球性的数据库中实现资源共享。图2显示的国家/地区分布中,除了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文献数量较高外,其他国家的发表的文献数量相差不大。同时。笔者统计得出,亚洲、美洲和欧洲文献数量基本持平,非洲和大洋洲稍许落后。还值得一提的是美洲只有美国、加拿大和巴西3个国家发表了相关文献。可见美国的研究水平是独树一帜的。
关键词:竞争情报;Web of Science;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7-0169-04
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是企业最重要的信息资源,对企业的市场预警、决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竞争情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开始崛起,以1986年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ociety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rofessionals,SCIP)的成立为标志,虽然其发展的年限还不足30年,但是却有不少的专家学者认识到其理论研究的必要,研究竞争情报的相关文献也是逐年增加,许多企业也认识到竞争情报在企业中的实际意义,建立企业自身的竞争情报系统,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及时准确的获取第一手信息。
本文主要是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通过主题检索出有关竞争情报论文,对这些论文进行论文发表数量的年度分析。不同语种数量分析,不同国家地区分析,以及论文作者的分布和论文来源分析。
1、数据来源与方法
采用Web of Science(简称WOS)数据库作为来源库。检索时间为2012年5月,使用的检索策略;主题=“com-petitive SAME intelligence”OR“business SAME intelligence”OR“competitor SAME intelligence”OR“competition SAME intelligence”(为了检索的精确性,利用算符“SAME”来限定两个或多个检索词出现在同一句中);入库时间=1986-2012。检索得出竞争情报相关文献2709篇。对所检索到的文献数量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主要从论文发表数量的年度分布,不同语种的数量。不同国家/地区的文献分布,作者分布和引文分析这几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2.1 论文发表数量的年度分布
通过对WOS数据库的检索。得出1986—2012年每年的论文发表数量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1986—2003年每年的论文产量都很低,这说明有关竞争情报的研究在该年限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全世界对其进行研究的固定学科领域;从2004年开始,有关竞争情报论文的数量处于高产时期,各国已经重视对竞争情报的研究,企业也重视对竞争情报的作用,竞争情报相关机构层出不穷。竞争情报年会也比较多。至2009年竞争情报论文数量达到高峰,但之后两年略有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经济萧条,该领域研究者的研究视野发生了一些转变。
根据上述数据,可绘制成对应的图表如图1所示,通过该图表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这写年竞争情报论文的增长变化情况。
2.2 语种与国家/地区分析
2.2.1 不同语种文献数量分布
语种的文献数量代表了不同语种文献的分布情况。表2显示的是英语、西班牙语等15个语种的文献数量和在总的文献数量中的百分比。
据联合国《2005年世界主要语种、分布与应用力调查》资料报道,新的世界10大语言排名1到10位的依次是:英语、汉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阿拉伯语、韩语(朝鲜语)、葡萄牙语。如表2中显示的,英语、西班牙语、汉语、德语、葡萄牙语、法语分列1至6位,基本上符合世界10大语言的分布。可以看出,英语占97.75%,文献篇数2648篇,占了全部论文中的绝大多数的数量,这与英语是世界上第一大语言是密不可分的。非英语语种文献总共61篇,占检索出的总文献数的2.25%。其中,捷克、荷兰等小语种都有一篇文献,这与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水平的提高是有关系的。从表2中还可以发现,日语、阿拉伯语、韩语(朝鲜语)这些世界十大语言内的语种没有相关文献产生,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语种所属国家的文献主要是以英语的形式存在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
2.2.2 国家/地区文献分布
按照国家和地区的分布,选取了10篇以上文献的国家,其文献的数量和所占百分比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和美国占了将近一半的文献数,是竞争情报文献的主要阵地。表2只选取了20篇以上文献的国家,实际上,通过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总共有84个国家发表过竞争情报相关文献,这说明竞争情报已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研究领域。虽然有众多国家涉足这一领域。但是,如表2所示,只有不到30多个国家发文量超过20篇,其他国家论文数量较少,这说明不同国家之间研究水平存在差异。
从表2也可以推断出,不同地区之间文献也存在差异。通过计算得出。亚洲(中国、中国台湾、印度、日本、马拉西亚、伊朗、新加坡、韩国)共792篇,占约29.2%,美洲(美国、加拿大、巴西)共744篇,占约27.5%,欧洲(德国、英国等)872篇,占约32.2%,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112篇,占约4%,非洲(南非)26篇,占约1%。亚美欧3个洲相差不大,在亚洲中,中国的数量明显高于亚洲其他国家;在美洲中,美国独树一帜,但加拿大和巴西的水平也正在提升;欧洲研究竞争情报的国家很多,国与国之间数量上差距较小,水平相当;大洋洲只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澳大利亚的研究和欧洲几个国家数量水平相当;非洲的研究较薄弱,只有惟一的南非26篇。
国家与地区之间在研究水平和文献数量上存在差异,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经济落后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竞争情报研究上来。其学科发展必然受到限制。第、二。科学技术的支撑状况。科技水平跟不上,其研究就会裹足不前,只能停留在理论层次上或处于同行业较低水平。第三,某国某地区的政府、高校、专家学者对竞争情报领域的重视程度。如果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或专家学者对竞争情报研究领域不感兴趣,就不可能有所发展。第四。企业对竞争情报的意识使然。当前,企业是竞争情报应用的主要阵地,企业如果对竞争情报意识淡薄不够重视,那么,竞争情报也就失去了其最主要的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 2.3 论文的作者分布
2.3.1 核心作者
核心作者在推动学科发展,开拓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次统计的发表论文的作者中。如表3所示,统计发表文章9篇以上的作者为11人,可以把他们看作是竞争情报领域的核心作者。通过WOS数据库可以得到,有关竞争情报论文作者共计数千人。由此可见,竞争情报作为情报学的分支学科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同时,竞争情报领域内不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作者群,其核心作者的发文量也在逐年增加。这说明这一学科正处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之中。但是必须明确的是,竞争情报论文的核心作者的发文量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还比较少。这就要求竞争情报研究还需要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
2.3.2 团体作者
团体作者及其发文量能够反映某个学术机构或组织对某个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和能力,水平较高的团体作者能够引领某个学科研究的前沿。WOS所记录的团体作者共有40个,从表4可以清楚地看出,发文量最多的团体作者是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及其分会,其发文量远远高于其他机构和团体,原因在于该机构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性技术组织之一。会员众多,在计算机和通信等诸多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成就。因此,竞争情报学科领域需要更多的像IEEE这样的专业团体来推动其向前发展。
2.4 论文来源分析
笔者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所选的2709篇论文进行来源出版物检索,得出共有523种来源出版物。由于种类太多。无法一一列举。由表5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讲义是载文最多的期刊,共157篇。占5.8%。在所列举的8种期刊中,每种期刊载文量都不是很多,且刊登的期刊杂志基本上都与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有关。说明研究者越来越多的注意将最先进的技术运用于竞争情报的研究。有关该数据库的竞争情报论文的期刊分布非常的广泛,可见wos数据库的影响力非常大,收录的世界各国的期刊种类很多。
3、结语
通过对竞争情报相关文献的论文发表数量的年限分析,语种分析、国家地区的分析。作者分析和期刊来源分析。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所收录的竞争情报论文有了综合性的了解。同时。可以得出该数据库竞争情报论文分布的一些特点。
3.1 论文数量呈现整体增加的趋势
从wos所收录的每年的有关竞争情报的论文的数量可以得知,2004年之前各国所发表的竞争情报论文微乎其微。但自那之后论文数量不断增加,并呈现整体上升趋势,这和竞争情报形成一个稳定的学科领域是分不开的,大专院校开展竞争情报课程,科研机构有专门人员从事这一科学领域的研究,同时一些竞争情报机构也致力于使企业明确竞争情报对企业自身发展的作用,有关竞争情报的会议也不断召开。
3.2 论文期刊来源甚广
如前所述。wos数据库中有关竞争情报的载文期刊有500余种。通过该数据库,用户可访问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PCI-S(原ISI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以及两个化学信息事实型数据库(CurrentChemical Reaction,简称CCR和Index Chemicus,简称IC)、Medline等资源。随着全世界有关竞争情报的研究者越来越多,该领域的研究会更加具有影响力,刊载竞争情报论文的期刊杂志也会不断增加。
3.3 语种和国家/地区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从表2可以看出,英语无疑是各国发表文献时使用的最主要的语言,不仅因为英语是许多国家的官方语言,而且许多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水平很高,为了使得其科研更具“国际化”,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力,也选择使用英语,有利于在全球性的数据库中实现资源共享。图2显示的国家/地区分布中,除了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文献数量较高外,其他国家的发表的文献数量相差不大。同时。笔者统计得出,亚洲、美洲和欧洲文献数量基本持平,非洲和大洋洲稍许落后。还值得一提的是美洲只有美国、加拿大和巴西3个国家发表了相关文献。可见美国的研究水平是独树一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