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孩提时的村庄,很单纯,单纯得只有一个姓——钟。海岬边的村子,十分普通,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人事风物,却也是一个不小的村子,住着好多人。村里没有什么有名的山河湖泊,也没有多少田地山林,整个村庄甚至连个小山包都没有,不过村东边有一大片纵横有序的盐田,算是村庄最有特色的美景。盐田再过去,是一大片滩涂,滩涂再向东,则是汪洋大海,而海的那一边,就是有待统一的宝岛——台湾。
小村在我的记忆里成长,如影随形,并不遥远。从小生于斯长于斯,长大后外出求学工作,因为村中的父母,这里便是我心中永远的家,四十多年了,我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它。
畲村,这饱含民族特征的叫法,其实并不是它真正的称呼,因为这里住的都是钟姓畲民,它真正的名称叫钟厝,是闽南地区东北边的一个沿海小渔村。其实若叫渔村,也不很贴切,生活在这里的村里人,并不以讨海为生,而是有一个更为特别的称谓——盐民。广袤的大海,馈赠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活必需品——海盐。
生活,总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置身于这里的乡亲们,早已不似传统畲民——沿山而居,也不像其他农民那样——耕田牧羊。也许是特殊的地域、自然的恩赐,先民们发现此间的海水含盐量高,于是这群“刀耕火种”的山里人,在海边过着“汲水取盐”的新生活,长期以来,我们就靠着这“祖传的营生”——晒盐,在这苍茫的海天之间,战天斗地,坚强不屈地生存着。晒盐这种特殊的生产工艺,就是将那一泓深不见底变幻莫测的海水,魔术般变成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的食盐,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伴随着先人们开基拓荒的勇气,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断地演绎着。
我们的先民们自明代嘉靖年间迁居于此,在这片无人的海边,辛勤耕耘,靠海“吃盐”,以此为生。我们将海水抽上岸边,经过几十道工序,在盐田里将那一池“清水”晒成可以直接食用的盐巴,再用我们生产出的盐巴,去换取我们生活中的柴米油及其他。日常生活中,盐其实一向是种较稀缺的东西,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生产的,而生活中又必不可少。盐由于特殊性,历来都是政府专控独管的产品,西周就有“盐人掌盐政令,以共百事之盐”,汉代范宽在《盐钱论》中就阐述了盐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此后,盐巴就与能制作武器的铁一样,成为封建社会长期垄断的物品。明清时期,各地能参与经营食盐的所谓“盐商”,那就是富甲一方的代名词。可是晒盐巴可是件靠天吃饭的苦活,炎炎烈日下的盐民,个个都成“黑人”。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海边的盐田里耕耘,新中国成立前叫盐民,新中国成立后盐田收归国有,改叫盐工,竟也算国营工人,工种属于重体力型的,与煤矿工人同类。就这样,年复一年,乡亲们就在那片规整的盐田里,播撒汗水,收获希望。
记忆中的钟厝村,或许因人口相对集中,村民又有相对稳定的收入,相比其他农村,俨然是一个小集镇。以前的农村里要赶集,山里人要赶圩,而我小时候,我们村里就每天都有早市了。那条叫“中路”的小街,是童年的乐园。每天,天刚放亮,小街就沸腾起来了,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这里买卖东西,集市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很是热闹。当时,经常跟着爷爷在街上小店里玩耍,听大人们海阔天空谈天论地,不亦乐乎!若遇上爷爷手头宽些,还能来碗豆浆配油条,这能让我高兴一整天。
小村被命名为畲族村,那是1985年的事。村里人多,外出读书、经商、谋生的人也不少。村里在清末宣统年间就有私塾,爷爷小时候就在村里读了两年,后来改成新式学堂。20世纪50年代,村里就办有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也算是文风鼎盛。我家就在学校的旁边,那朗朗的书声和悦耳的钟声,还有那宽阔的操场,充满无限希冀,伴随着童年的记忆,一起成长。长大后,我走出乡村,与其他外出求学和谋生的子弟一样,都刻着一个统一的烙印——姓钟,来自钟厝。或许是这个姓氏在我们这个地方较特殊,这让那些关注民族成分的人有些惊奇,因为“钟、雷、兰、盘”是畲族四大姓,而此前我们在民族成分一栏,都写着汉族。此后,在村里那些有识之士和政府的共同关注下,我们追根溯源,恢复了“畲族”,钟厝村最大的谜团终于解开了。
经过专家考证,我们这群生活在汉族区域海边小村的人,先祖却是地地道道的“山哈”,是真正的少数民族——畲族,首先是从漳州龙海的海澄迁到泉州安溪的善坛,明嘉靖六年(1527年),先祖可仰公携三子迁到此地的,在这陌生的海边开基立业、繁衍生息。寄身他乡的先人当然不敢自称“山哈”,更不会标榜是“异族”了,只在祖庙大门上留有一副对联:
由清溪以来惠 善坛分支 自是英灵不爽
从嘉靖而至今 颍川衍派 一向财帛无逊
联文中的清溪即安溪的旧称,它告示着后人,我们是何时来自何地,祖先是谁。现如今,村里一些不为人知的村风民俗,如春冬祭祖、正月游境、兰盆盛会等,多少还保留些畲民的习性,附近村庄大多不清楚钟厝习俗的意义和本源,只当是祖上传下的规矩。乡亲们在流逝的时光中,渐渐融入闽南人的生活,如今已无二样。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恢复了民族成分,畲族,也就成了钟厝人的另一个身份,钟姓成了联系乡谊的纽带。
时代变迁,沧海桑田,钟厝人在这不知名的海边,以独特的姓氏聚居。一村一姓,都姓钟,而且都是畲族,这就是村子最大的特色。如今,从钟厝村走出的无数的钟家儿女,早已散布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包含在异国他乡的人们,都延续着畲民淳朴拼搏的本性,自强不息,奋勇向前!
往事依稀,畲村依旧。如今的钟厝人,爱拼敢赢,团结奋进,共建着自己的家园。改革开放后,村里的经济飞速发展,比起附近村庄,也算是最好也最活跃,一直都是乡里的“明星村”,曾自誉为“小香港”。 置身于其间,可以感受到各种现代化气息。在村子里可足不出村,绝大部分的生产生活用品都能买到,商店林立,小楼遍地,水泥道路四通八达,而且都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私家车和别墅了。村里有了畲族文化馆,办公大楼和一些村民别墅,竟也装上电梯了,一片繁荣景象。这群勤劳的村民,如今过着富庶且和谐的生活。
时下的钟厝人,依然那么豁达、开朗、乐观,村子里民风依然那么淳朴、融洽、和谐,像村旁那一堆堆海盐,在阳光下晶莹剔透,银光闪烁。这群借居海岬边的“山哈”, 在那带着点咸味的海风中,自由地生活,他们用不息的生命,勤劳的汗水,将村子装点得更加靓丽,同样,也在演绎着自己的精彩。
小村在我的记忆里成长,如影随形,并不遥远。从小生于斯长于斯,长大后外出求学工作,因为村中的父母,这里便是我心中永远的家,四十多年了,我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它。
畲村,这饱含民族特征的叫法,其实并不是它真正的称呼,因为这里住的都是钟姓畲民,它真正的名称叫钟厝,是闽南地区东北边的一个沿海小渔村。其实若叫渔村,也不很贴切,生活在这里的村里人,并不以讨海为生,而是有一个更为特别的称谓——盐民。广袤的大海,馈赠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活必需品——海盐。
生活,总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置身于这里的乡亲们,早已不似传统畲民——沿山而居,也不像其他农民那样——耕田牧羊。也许是特殊的地域、自然的恩赐,先民们发现此间的海水含盐量高,于是这群“刀耕火种”的山里人,在海边过着“汲水取盐”的新生活,长期以来,我们就靠着这“祖传的营生”——晒盐,在这苍茫的海天之间,战天斗地,坚强不屈地生存着。晒盐这种特殊的生产工艺,就是将那一泓深不见底变幻莫测的海水,魔术般变成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的食盐,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伴随着先人们开基拓荒的勇气,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断地演绎着。
我们的先民们自明代嘉靖年间迁居于此,在这片无人的海边,辛勤耕耘,靠海“吃盐”,以此为生。我们将海水抽上岸边,经过几十道工序,在盐田里将那一池“清水”晒成可以直接食用的盐巴,再用我们生产出的盐巴,去换取我们生活中的柴米油及其他。日常生活中,盐其实一向是种较稀缺的东西,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生产的,而生活中又必不可少。盐由于特殊性,历来都是政府专控独管的产品,西周就有“盐人掌盐政令,以共百事之盐”,汉代范宽在《盐钱论》中就阐述了盐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此后,盐巴就与能制作武器的铁一样,成为封建社会长期垄断的物品。明清时期,各地能参与经营食盐的所谓“盐商”,那就是富甲一方的代名词。可是晒盐巴可是件靠天吃饭的苦活,炎炎烈日下的盐民,个个都成“黑人”。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海边的盐田里耕耘,新中国成立前叫盐民,新中国成立后盐田收归国有,改叫盐工,竟也算国营工人,工种属于重体力型的,与煤矿工人同类。就这样,年复一年,乡亲们就在那片规整的盐田里,播撒汗水,收获希望。
记忆中的钟厝村,或许因人口相对集中,村民又有相对稳定的收入,相比其他农村,俨然是一个小集镇。以前的农村里要赶集,山里人要赶圩,而我小时候,我们村里就每天都有早市了。那条叫“中路”的小街,是童年的乐园。每天,天刚放亮,小街就沸腾起来了,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这里买卖东西,集市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很是热闹。当时,经常跟着爷爷在街上小店里玩耍,听大人们海阔天空谈天论地,不亦乐乎!若遇上爷爷手头宽些,还能来碗豆浆配油条,这能让我高兴一整天。
小村被命名为畲族村,那是1985年的事。村里人多,外出读书、经商、谋生的人也不少。村里在清末宣统年间就有私塾,爷爷小时候就在村里读了两年,后来改成新式学堂。20世纪50年代,村里就办有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也算是文风鼎盛。我家就在学校的旁边,那朗朗的书声和悦耳的钟声,还有那宽阔的操场,充满无限希冀,伴随着童年的记忆,一起成长。长大后,我走出乡村,与其他外出求学和谋生的子弟一样,都刻着一个统一的烙印——姓钟,来自钟厝。或许是这个姓氏在我们这个地方较特殊,这让那些关注民族成分的人有些惊奇,因为“钟、雷、兰、盘”是畲族四大姓,而此前我们在民族成分一栏,都写着汉族。此后,在村里那些有识之士和政府的共同关注下,我们追根溯源,恢复了“畲族”,钟厝村最大的谜团终于解开了。
经过专家考证,我们这群生活在汉族区域海边小村的人,先祖却是地地道道的“山哈”,是真正的少数民族——畲族,首先是从漳州龙海的海澄迁到泉州安溪的善坛,明嘉靖六年(1527年),先祖可仰公携三子迁到此地的,在这陌生的海边开基立业、繁衍生息。寄身他乡的先人当然不敢自称“山哈”,更不会标榜是“异族”了,只在祖庙大门上留有一副对联:
由清溪以来惠 善坛分支 自是英灵不爽
从嘉靖而至今 颍川衍派 一向财帛无逊
联文中的清溪即安溪的旧称,它告示着后人,我们是何时来自何地,祖先是谁。现如今,村里一些不为人知的村风民俗,如春冬祭祖、正月游境、兰盆盛会等,多少还保留些畲民的习性,附近村庄大多不清楚钟厝习俗的意义和本源,只当是祖上传下的规矩。乡亲们在流逝的时光中,渐渐融入闽南人的生活,如今已无二样。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恢复了民族成分,畲族,也就成了钟厝人的另一个身份,钟姓成了联系乡谊的纽带。
时代变迁,沧海桑田,钟厝人在这不知名的海边,以独特的姓氏聚居。一村一姓,都姓钟,而且都是畲族,这就是村子最大的特色。如今,从钟厝村走出的无数的钟家儿女,早已散布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包含在异国他乡的人们,都延续着畲民淳朴拼搏的本性,自强不息,奋勇向前!
往事依稀,畲村依旧。如今的钟厝人,爱拼敢赢,团结奋进,共建着自己的家园。改革开放后,村里的经济飞速发展,比起附近村庄,也算是最好也最活跃,一直都是乡里的“明星村”,曾自誉为“小香港”。 置身于其间,可以感受到各种现代化气息。在村子里可足不出村,绝大部分的生产生活用品都能买到,商店林立,小楼遍地,水泥道路四通八达,而且都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私家车和别墅了。村里有了畲族文化馆,办公大楼和一些村民别墅,竟也装上电梯了,一片繁荣景象。这群勤劳的村民,如今过着富庶且和谐的生活。
时下的钟厝人,依然那么豁达、开朗、乐观,村子里民风依然那么淳朴、融洽、和谐,像村旁那一堆堆海盐,在阳光下晶莹剔透,银光闪烁。这群借居海岬边的“山哈”, 在那带着点咸味的海风中,自由地生活,他们用不息的生命,勤劳的汗水,将村子装点得更加靓丽,同样,也在演绎着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