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9年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销量超过100万辆,预示着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运行成效显著。但研究指出,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的维修、保养服务等一系列问题日渐凸显,专业性的技术人才较为稀缺。新能源汽车高速市场化环境下,有效培养高精尖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已成学术界、汽车行业及教育界重点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问题提出
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现阶段该行业所面临的一大困境。因此,全国各大职业院校遵循国家政策指导并结合自身特点及现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三教改革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但囿于师资水平、实训基地等条件所限,导致学生培养质量良莠不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仍存在合作深入化不足、缺乏长效合作机制、“工、学融合”缺位、校企双方存在矛盾等困境。基于产教融合理念下,结合“1 X”证书制及学分银行制,提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
2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人才多元化培养理论基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確指出,职业院校需成为“1 X”证书制度试点的主体,汽车专业是其重点试验点,重点在于缓解人才就业困局、汽车售后中检修保养等需求以及助推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该制度促使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需求,专业对接岗位,课程对接前沿技术,实现产教融合。
学分银行制是传统学分制的创新体。学生通过“1 X”证书制、企业实践调研和社会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赚取学分存入“银行”,将其替换为相应课程学分,以克服学习所遇困难并激发学习兴趣。
“1 X”证书制度是学生、学校以及企业可视化的培养成果,其运行体系与学分银行高度相关。“1 X”证书制度下的学分银行活动,在参训及资格证获取过程中,以学分(或成果分)为载体,灵活运用实训成效,推动学历教育(1)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X)的双向认证与转换。
两者均统一课程体系、课程学分认证及置换标准,将学习成果考核情况于学分银行中储存,符合标准即可取得学历证书或技能资格证。“1 X”为学分银行奠定实训平台的基础,学生在此基础上取得的技能等级证书,可根据等级或种类免修对应的课程而继续参与企业深层次实训活动。若学生已取得毕业证书,参加同等级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可免试对应内容。
我校通过与一汽-大众、龙川汽修以及胜翔汽修等公司展开深入合作,由企业专门组织技术人员成立带教团队,专门负责学生参加项目带教及技术培训,已获得较好成效。学生参加省、国家级举办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大赛,如“技能兴鲁”、“山东省高职组汽车检测与维修竞赛”和“行云新能·英创杯”等汽修行业赛项取得的成绩及毕业就业率同比均显著增长。下文即剖析我校尝试实行“1 X”证书制、学分银行制的实践形式。
3产教融合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简析
遵循宽度、深度兼容的教学设计原则,建立通识型课程、技术型课程和交叉型课程为一体的渐进式课程体系。首先制定模块化、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跨界融合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及新能源汽车课程学科建设情况,以学生特色为切入点,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时问、空间、内容思路融合专业教学要求以及“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要求,经校企双方同意构建校企合作机制。
3.1制定校企合作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第一实现目标,双方各参照“1 X”证书要求模块化制定课程体系,建立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对口的分层、分级课程体系,并完善各模块衔接入口,并结合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制作初级、中级和高级教材。
同时,对应职业资格证书(行业)标准,促使学生学习的同时可直接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帮助下无需持证上岗培训而直接就业,从而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且实现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职业技能所匹配的课程模块而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以促进行业标准、职业能力和课程体系三位一体的有机耦合。
3.2完善实训平台条件,支撑“1 X”证书运行
根据“1 X”对学生职业技术技能的鉴定标准,依托师资团队与企业技术资源,提升实训室条件,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导构建实训平台,通过企业给予的真实业务案例开展实操学习。结合实训成效,分析学生就业竞争力,在资格证基础上,鼓励其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以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
合作企业定期委派负责校企合作的技术团队返校查看实训情况并提出整改、优化意见,同时将行业前沿信息代入校内,进一步帮助学生指明学习方向、明确自身需求,从而提升其学习积极性,这也有助于为教师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契机。因而建设实训基地方面需更新理念,力争联合具备行业先进技术的新能源行业企业在学校打造具备生产线特点的培训基地。具体而言,需实现以下几点功能。
(1)新能源汽车的仿真虚拟实训室,可开展新能源汽车的模拟测试训练,同时可衍生开发实训项目。
(2)搭建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电池拆装实训室,必须具备对动力电池构造的良好认知,方可开展故障诊断以及拆装。
(3)搭建新能源汽车电器系统实训室,解析车用电器的基础上开展故障诊断与拆装。
(4)搭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室,可开展动力系统的全方位实训。
(5)搭建可呈现新能源汽车全车的实训室,解析整车系统构造并检测其故障问题。
(6)搭建混合动力汽车实训室,解析混合动力系统及检测故障。
3.3搭建学分银行,为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奠定耦合基础
现阶段,以培养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学历教育应更加主动地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需求和知识结构变化,兼顾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在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领域的作用。建立学分银行,需明确与其他类型院校的区别,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特色优势。必须基于用人单位工作岗位构建对应的课程体系,修正对应制度,建立“学分银行”与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下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包括非校内学分认定、各学分间互认和置换等。教学目标由企业导师、院校导师及学生代表根据改革方针而共同拟定,作为具体修业计划的纲要性指引。
首先,完善学分银行制课程设计的预处理工作,深入企业调研,明确整个汽车后市场产业链所需的工作岗位群。根据工作岗位群详细的分析各岗位职业能力,制定职业能力分析表与职业能力模块。通过调研,我们明确了涵盖汽车维修、汽车美容、汽车钣喷、汽车备件、汽车保险理赔、汽车租赁与旧机动车评估、汽车研发测试以及汽车顾问等31个岗位。而后再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分别组合设计出基于学分银行的中高职衔接汽车专业课程。
其次,构建多样性管理体系,为学生提供账户满足学习成果储存、学分认定、学分置换、学分查询等功能。
第三,完善学分认证考核机制。将学生的技能考核、资格证书、校外实践经验和技能大赛成绩等项目纳入学分认定标准。例如学习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在学分银行建设中制定了《技能竞赛结果与课程学分认定与转换规则》的指导意见,通过提供多样性、多渠道的学分置换,以诱导其积极参与,更有效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创效能力。
新能源汽车人才面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前者重视基本素质及职业技能培训,而后者则更侧重于专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及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等,人才培养的核心导向在于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职业岗位存在的现实问题及需求。两种教育的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均具有高度一致的共同性与可探究性,其相互影响而融合,对市场需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及职业技能提升起到双向驱动作用。
3结束语
综合来说,现如今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时代背景下,以培养基本素质及职业技能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必须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需求及知识结构变化而针对性培养。“1 X”证书制与学分银行的培养模式耦合,将企业培训真正深化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打破学年制课程体系下学生职业规划的局限性,促进其及早参与企业实训,更快融入真实的专业行业,职业技能得到高效益培养,满足现阶段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
关键词: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问题提出
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现阶段该行业所面临的一大困境。因此,全国各大职业院校遵循国家政策指导并结合自身特点及现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三教改革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但囿于师资水平、实训基地等条件所限,导致学生培养质量良莠不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仍存在合作深入化不足、缺乏长效合作机制、“工、学融合”缺位、校企双方存在矛盾等困境。基于产教融合理念下,结合“1 X”证书制及学分银行制,提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
2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人才多元化培养理论基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確指出,职业院校需成为“1 X”证书制度试点的主体,汽车专业是其重点试验点,重点在于缓解人才就业困局、汽车售后中检修保养等需求以及助推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该制度促使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需求,专业对接岗位,课程对接前沿技术,实现产教融合。
学分银行制是传统学分制的创新体。学生通过“1 X”证书制、企业实践调研和社会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赚取学分存入“银行”,将其替换为相应课程学分,以克服学习所遇困难并激发学习兴趣。
“1 X”证书制度是学生、学校以及企业可视化的培养成果,其运行体系与学分银行高度相关。“1 X”证书制度下的学分银行活动,在参训及资格证获取过程中,以学分(或成果分)为载体,灵活运用实训成效,推动学历教育(1)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X)的双向认证与转换。
两者均统一课程体系、课程学分认证及置换标准,将学习成果考核情况于学分银行中储存,符合标准即可取得学历证书或技能资格证。“1 X”为学分银行奠定实训平台的基础,学生在此基础上取得的技能等级证书,可根据等级或种类免修对应的课程而继续参与企业深层次实训活动。若学生已取得毕业证书,参加同等级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可免试对应内容。
我校通过与一汽-大众、龙川汽修以及胜翔汽修等公司展开深入合作,由企业专门组织技术人员成立带教团队,专门负责学生参加项目带教及技术培训,已获得较好成效。学生参加省、国家级举办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大赛,如“技能兴鲁”、“山东省高职组汽车检测与维修竞赛”和“行云新能·英创杯”等汽修行业赛项取得的成绩及毕业就业率同比均显著增长。下文即剖析我校尝试实行“1 X”证书制、学分银行制的实践形式。
3产教融合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简析
遵循宽度、深度兼容的教学设计原则,建立通识型课程、技术型课程和交叉型课程为一体的渐进式课程体系。首先制定模块化、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跨界融合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及新能源汽车课程学科建设情况,以学生特色为切入点,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时问、空间、内容思路融合专业教学要求以及“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要求,经校企双方同意构建校企合作机制。
3.1制定校企合作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第一实现目标,双方各参照“1 X”证书要求模块化制定课程体系,建立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对口的分层、分级课程体系,并完善各模块衔接入口,并结合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制作初级、中级和高级教材。
同时,对应职业资格证书(行业)标准,促使学生学习的同时可直接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帮助下无需持证上岗培训而直接就业,从而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且实现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职业技能所匹配的课程模块而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以促进行业标准、职业能力和课程体系三位一体的有机耦合。
3.2完善实训平台条件,支撑“1 X”证书运行
根据“1 X”对学生职业技术技能的鉴定标准,依托师资团队与企业技术资源,提升实训室条件,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导构建实训平台,通过企业给予的真实业务案例开展实操学习。结合实训成效,分析学生就业竞争力,在资格证基础上,鼓励其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以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
合作企业定期委派负责校企合作的技术团队返校查看实训情况并提出整改、优化意见,同时将行业前沿信息代入校内,进一步帮助学生指明学习方向、明确自身需求,从而提升其学习积极性,这也有助于为教师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契机。因而建设实训基地方面需更新理念,力争联合具备行业先进技术的新能源行业企业在学校打造具备生产线特点的培训基地。具体而言,需实现以下几点功能。
(1)新能源汽车的仿真虚拟实训室,可开展新能源汽车的模拟测试训练,同时可衍生开发实训项目。
(2)搭建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电池拆装实训室,必须具备对动力电池构造的良好认知,方可开展故障诊断以及拆装。
(3)搭建新能源汽车电器系统实训室,解析车用电器的基础上开展故障诊断与拆装。
(4)搭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实训室,可开展动力系统的全方位实训。
(5)搭建可呈现新能源汽车全车的实训室,解析整车系统构造并检测其故障问题。
(6)搭建混合动力汽车实训室,解析混合动力系统及检测故障。
3.3搭建学分银行,为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奠定耦合基础
现阶段,以培养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学历教育应更加主动地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需求和知识结构变化,兼顾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在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领域的作用。建立学分银行,需明确与其他类型院校的区别,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特色优势。必须基于用人单位工作岗位构建对应的课程体系,修正对应制度,建立“学分银行”与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下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包括非校内学分认定、各学分间互认和置换等。教学目标由企业导师、院校导师及学生代表根据改革方针而共同拟定,作为具体修业计划的纲要性指引。
首先,完善学分银行制课程设计的预处理工作,深入企业调研,明确整个汽车后市场产业链所需的工作岗位群。根据工作岗位群详细的分析各岗位职业能力,制定职业能力分析表与职业能力模块。通过调研,我们明确了涵盖汽车维修、汽车美容、汽车钣喷、汽车备件、汽车保险理赔、汽车租赁与旧机动车评估、汽车研发测试以及汽车顾问等31个岗位。而后再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分别组合设计出基于学分银行的中高职衔接汽车专业课程。
其次,构建多样性管理体系,为学生提供账户满足学习成果储存、学分认定、学分置换、学分查询等功能。
第三,完善学分认证考核机制。将学生的技能考核、资格证书、校外实践经验和技能大赛成绩等项目纳入学分认定标准。例如学习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在学分银行建设中制定了《技能竞赛结果与课程学分认定与转换规则》的指导意见,通过提供多样性、多渠道的学分置换,以诱导其积极参与,更有效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创效能力。
新能源汽车人才面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前者重视基本素质及职业技能培训,而后者则更侧重于专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及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等,人才培养的核心导向在于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职业岗位存在的现实问题及需求。两种教育的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均具有高度一致的共同性与可探究性,其相互影响而融合,对市场需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及职业技能提升起到双向驱动作用。
3结束语
综合来说,现如今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时代背景下,以培养基本素质及职业技能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必须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需求及知识结构变化而针对性培养。“1 X”证书制与学分银行的培养模式耦合,将企业培训真正深化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打破学年制课程体系下学生职业规划的局限性,促进其及早参与企业实训,更快融入真实的专业行业,职业技能得到高效益培养,满足现阶段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