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了去年“卢美美”风波之后,现在来读《我是卢星宇,不是卢美美》一书,引起了强烈的心灵震撼。该书记述了卢星宇立志做职业慈善家的心理路径;拨开了去年炒作者布下的重重迷雾,还原了一个善良的24岁女孩的本来面貌。她是一个普通女孩,与她的同龄人相比,多了一份慈善心,或者说,与同龄人的慈善心相比,多了一份本真和执着。道德的滑坡,使得善良之心所承载的误解分量实在是太重太重,重得可以摧毁一个具有爱心而纯真的女孩和她为之奋斗的中非希望工程,乃至于为社会所需要的慈善体系;对善举的责难,使得是非颠倒,行善之人望而却步,挑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道德原则。
我阖上书,闭目沉思,不禁深深叹息。中国经济发展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有人说,我们当今已是盛世,有人说我们已接近完成民族复兴。这也许更多的在考量国家硬实力的变化,而忽视了软实力的考量。令人可叹的是,据某网站关于社会道德的问卷,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道德水准在下降。软实力对内表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对外则表现为国家和民族的吸引力和被认可度,也就是赢得人心,或者简而言之,朋友遍天下。中非希望工程本来是非政府组织和民营企业家发起的一项非洲慈善工程,目的是帮助非洲适龄儿童走向学校。这是首次民间慈善活动走出国门,其意图善良,其影响深远。当炒作者把中非希望工程推到“审判台”时,不仅世人难以理解,非洲朋友也摇头叹息。联系到层出不穷的道德事件,我不禁要问,中国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但社会缺了点什么?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道德传承。善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传统道德积淀的珍品。“没有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在商业大潮中,财富膨胀,物欲横流,良心为孔方所腐蚀,善举被邪念所曲解。中央关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决定中说,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决定还要求纠正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卢星宇书中“善”“爱”“幸福”几个字使用频率比较高。付出爱心,诚心行善,收获幸福,是作者所追求的。去年中非希望工程的炒作者和旁观者读一读,可以解惑释疑;“富二代”和青年人读一读,可以作为励志的参考;中老年人读一读,可以了解当代青年人的情怀。
该书叙述了中非希望工程受到了非洲人民和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和赞誉。他们的褒奖是给与这个24岁女孩的,是给与她所从事的慈善事业的,更是给与中国和中国人民的。非洲领导人在谈及中非希望工程时,首先感谢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援助,并认为这是双边友好关系的具体体现。由此我想到,政府大力倡导的公共外交的确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外交可以促进人民之间乃至国家之间关系的发展。
中国和非洲的关系源远流长,相互视为可信赖的朋友。在涉及中国和非洲核心利益时我们总是相互支持。在非洲争取民族解放、发展经济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中国给以坚定的支持和援助;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上,非洲也坚定地支持中国。2000年中非共同发起“中非合作论坛”。2006年中非领导人齐聚北京,共商中非关系发展大计,发表了《北京宣言》,双方宣布结成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关系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令人高兴的是,在“中非合作论坛”精神感召下,非政府组织和民营企业发起了中非希望工程这一对非慈善工程。当我得知这一工程时,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表明中非友好已深入人心。多年来对非援助和投资主体是政府,现在非政府组织和民营企业参与到对非援助和合作中来,使中非合作的前景更为广阔,这是多年来所期待的局面。
然而,面对中非关系发展的大好局面,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不高兴。那位女国务卿最近在访问非洲时也不忘挑拨中非关系。西方媒体、西方政界人士一会儿说中国在非洲搞新“新殖民主义”,一会儿说“中国掠夺非洲资源”。总之,他们对良好的互利互惠的中非关系感到不舒服。也许他们忘记了几百年非洲被殖民被掠夺的历史,忘记了殖民者是怎样肆无忌惮地掠夺非洲资源并大肆残酷贩卖黑奴的历史。
一个24岁的女孩,在富裕家庭的优越环境中长大,又到美国深造过,却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继续深造和就业的机会,选择了回到祖国做职业慈善家。她把帮助非洲失学儿童走进学校视为己任,作为第一个捐助者把从小到大积攒的100万元压岁钱捐给了中非希望工程。这的确难能可贵,善莫大焉。书中叙述了她的幸福观,“握着非洲兄弟们的大手,看着孩子们的笑脸,看着我们援建的教室一天天从蓝图变为现实,我由衷地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幸福”。她大声疾呼,“爱心无国界”,“让世界一起幸福”,又让我感到她胸襟宽阔,感受到后生可畏。
中非关系的健康、快速发展令人高兴。但中非关系发展中也有一些不和谐音。目前国人中的部分人(具体是多大一部分,读者自己估计)对非洲和非洲人民的看法不正确,甚至存在歧视。去年炒作中非希望工程的许多跟帖就可部分反映这种情况。我们的外派人员中,有多少人嫌非洲艰苦落后而不愿去非洲工作?在同非洲朋友打交道时,有多少人能坚持黑人白人一视同仁?有一个流传故事说,某非洲驻华大使到北京一洗脚店洗脚,被拒绝提供服务。服务员递上纸条说,我们不向黑人提供服务。该大使到了长沙,也去了洗脚店,该洗脚店向他提供了服务。该大使大为感动,连声称赞还是长沙好。这个故事反映了部分人对非洲人的歧视。还有一个我经历的事也能佐证我的看法。去年我们到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一个导游从机场到宾馆的40分钟内,向我们喋喋不休地介绍当地怎样落后,生活怎样艰苦,当地人怎样懒,邻居怎样不好等等。最后我问她,这也不好那也不好,那你怎么不回国呢?作为导游,你应该实事求是地介绍这个国家,不要瞧不起这个国家。
毋庸讳言,非洲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大陆。动荡战乱频仍,自然灾害频发,贫困疾病困扰。非洲面临的问题既有现实原因,更有历史原因可以追溯。近年来非洲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为世界所瞩目。中国离不开非洲,非洲也离不开中国,已成为中非双方的共识。非洲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非洲多数国家处在工业化前期,需要外来资金和技术。中国正在进行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一些领域产能过剩,设备闲置。非洲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很适合中国产能和技术转移。非洲是中国企业家可用武之地,到非洲进行投资合作可以惠及双方。
一个24岁的女孩,以德兰修女为榜样,到一些国人不愿去或看不起的非洲做慈善,并以此为幸福。她到偏僻的农村,顶着非洲的骄阳,与当地孩子们在一起,与当地人交往,吃当地饭,冒着得疟疾等传染病的风险;奔波在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疲惫不堪,且冒着发生车祸或社会治安引起的风险。如果没有做职业慈善家的理想的支撑,哪有这样的毅力和勇气?我想,在以拍砖为时尚的当今,我们能不能给这个行善的有志青年一点掌声和鲜花以鼓励她的善举呢?我在非洲工作和生活多年。亲眼目睹过西方慈善机构和慈善人士救助非洲难民、灾民和贫民的繁忙身影。我曾感慨,如果有一天能看到中国慈善机构和慈善人士在非洲的身影,那一定是中国崛起之时。随着中非希望工程的逐步实施,我可以大声地说,中国的慈善破天荒地走进了非洲。
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企业家,其财富还在不断膨胀。30多年来社会关系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地位决定政治地位。卢星宇新书中提到把“富二代”变成“仁二代”,是于社会有利的。不可否认的是,富人或者企业家,已经成为社会精英的一部分;“富二代”已经或即将成为社会精英。然而成为精英就承担了社会责任。他们已经成为公众人物,其言行举止对社会具有影响。他们应当成为社会的楷模。“富二代”变成“仁二代”,“富人”变成“仁人”,实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从企业家的个人利益讲,由“富”变“仁”也有利于他们家族财富传承。古人讲,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如果为富不仁,其财富传承能持续多久?(据凤凰网)
我阖上书,闭目沉思,不禁深深叹息。中国经济发展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有人说,我们当今已是盛世,有人说我们已接近完成民族复兴。这也许更多的在考量国家硬实力的变化,而忽视了软实力的考量。令人可叹的是,据某网站关于社会道德的问卷,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道德水准在下降。软实力对内表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对外则表现为国家和民族的吸引力和被认可度,也就是赢得人心,或者简而言之,朋友遍天下。中非希望工程本来是非政府组织和民营企业家发起的一项非洲慈善工程,目的是帮助非洲适龄儿童走向学校。这是首次民间慈善活动走出国门,其意图善良,其影响深远。当炒作者把中非希望工程推到“审判台”时,不仅世人难以理解,非洲朋友也摇头叹息。联系到层出不穷的道德事件,我不禁要问,中国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但社会缺了点什么?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道德传承。善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传统道德积淀的珍品。“没有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在商业大潮中,财富膨胀,物欲横流,良心为孔方所腐蚀,善举被邪念所曲解。中央关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决定中说,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决定还要求纠正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卢星宇书中“善”“爱”“幸福”几个字使用频率比较高。付出爱心,诚心行善,收获幸福,是作者所追求的。去年中非希望工程的炒作者和旁观者读一读,可以解惑释疑;“富二代”和青年人读一读,可以作为励志的参考;中老年人读一读,可以了解当代青年人的情怀。
该书叙述了中非希望工程受到了非洲人民和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和赞誉。他们的褒奖是给与这个24岁女孩的,是给与她所从事的慈善事业的,更是给与中国和中国人民的。非洲领导人在谈及中非希望工程时,首先感谢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援助,并认为这是双边友好关系的具体体现。由此我想到,政府大力倡导的公共外交的确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外交可以促进人民之间乃至国家之间关系的发展。
中国和非洲的关系源远流长,相互视为可信赖的朋友。在涉及中国和非洲核心利益时我们总是相互支持。在非洲争取民族解放、发展经济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中国给以坚定的支持和援助;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上,非洲也坚定地支持中国。2000年中非共同发起“中非合作论坛”。2006年中非领导人齐聚北京,共商中非关系发展大计,发表了《北京宣言》,双方宣布结成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关系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令人高兴的是,在“中非合作论坛”精神感召下,非政府组织和民营企业发起了中非希望工程这一对非慈善工程。当我得知这一工程时,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表明中非友好已深入人心。多年来对非援助和投资主体是政府,现在非政府组织和民营企业参与到对非援助和合作中来,使中非合作的前景更为广阔,这是多年来所期待的局面。
然而,面对中非关系发展的大好局面,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不高兴。那位女国务卿最近在访问非洲时也不忘挑拨中非关系。西方媒体、西方政界人士一会儿说中国在非洲搞新“新殖民主义”,一会儿说“中国掠夺非洲资源”。总之,他们对良好的互利互惠的中非关系感到不舒服。也许他们忘记了几百年非洲被殖民被掠夺的历史,忘记了殖民者是怎样肆无忌惮地掠夺非洲资源并大肆残酷贩卖黑奴的历史。
一个24岁的女孩,在富裕家庭的优越环境中长大,又到美国深造过,却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继续深造和就业的机会,选择了回到祖国做职业慈善家。她把帮助非洲失学儿童走进学校视为己任,作为第一个捐助者把从小到大积攒的100万元压岁钱捐给了中非希望工程。这的确难能可贵,善莫大焉。书中叙述了她的幸福观,“握着非洲兄弟们的大手,看着孩子们的笑脸,看着我们援建的教室一天天从蓝图变为现实,我由衷地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幸福”。她大声疾呼,“爱心无国界”,“让世界一起幸福”,又让我感到她胸襟宽阔,感受到后生可畏。
中非关系的健康、快速发展令人高兴。但中非关系发展中也有一些不和谐音。目前国人中的部分人(具体是多大一部分,读者自己估计)对非洲和非洲人民的看法不正确,甚至存在歧视。去年炒作中非希望工程的许多跟帖就可部分反映这种情况。我们的外派人员中,有多少人嫌非洲艰苦落后而不愿去非洲工作?在同非洲朋友打交道时,有多少人能坚持黑人白人一视同仁?有一个流传故事说,某非洲驻华大使到北京一洗脚店洗脚,被拒绝提供服务。服务员递上纸条说,我们不向黑人提供服务。该大使到了长沙,也去了洗脚店,该洗脚店向他提供了服务。该大使大为感动,连声称赞还是长沙好。这个故事反映了部分人对非洲人的歧视。还有一个我经历的事也能佐证我的看法。去年我们到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一个导游从机场到宾馆的40分钟内,向我们喋喋不休地介绍当地怎样落后,生活怎样艰苦,当地人怎样懒,邻居怎样不好等等。最后我问她,这也不好那也不好,那你怎么不回国呢?作为导游,你应该实事求是地介绍这个国家,不要瞧不起这个国家。
毋庸讳言,非洲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大陆。动荡战乱频仍,自然灾害频发,贫困疾病困扰。非洲面临的问题既有现实原因,更有历史原因可以追溯。近年来非洲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为世界所瞩目。中国离不开非洲,非洲也离不开中国,已成为中非双方的共识。非洲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非洲多数国家处在工业化前期,需要外来资金和技术。中国正在进行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一些领域产能过剩,设备闲置。非洲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很适合中国产能和技术转移。非洲是中国企业家可用武之地,到非洲进行投资合作可以惠及双方。
一个24岁的女孩,以德兰修女为榜样,到一些国人不愿去或看不起的非洲做慈善,并以此为幸福。她到偏僻的农村,顶着非洲的骄阳,与当地孩子们在一起,与当地人交往,吃当地饭,冒着得疟疾等传染病的风险;奔波在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疲惫不堪,且冒着发生车祸或社会治安引起的风险。如果没有做职业慈善家的理想的支撑,哪有这样的毅力和勇气?我想,在以拍砖为时尚的当今,我们能不能给这个行善的有志青年一点掌声和鲜花以鼓励她的善举呢?我在非洲工作和生活多年。亲眼目睹过西方慈善机构和慈善人士救助非洲难民、灾民和贫民的繁忙身影。我曾感慨,如果有一天能看到中国慈善机构和慈善人士在非洲的身影,那一定是中国崛起之时。随着中非希望工程的逐步实施,我可以大声地说,中国的慈善破天荒地走进了非洲。
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企业家,其财富还在不断膨胀。30多年来社会关系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地位决定政治地位。卢星宇新书中提到把“富二代”变成“仁二代”,是于社会有利的。不可否认的是,富人或者企业家,已经成为社会精英的一部分;“富二代”已经或即将成为社会精英。然而成为精英就承担了社会责任。他们已经成为公众人物,其言行举止对社会具有影响。他们应当成为社会的楷模。“富二代”变成“仁二代”,“富人”变成“仁人”,实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从企业家的个人利益讲,由“富”变“仁”也有利于他们家族财富传承。古人讲,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如果为富不仁,其财富传承能持续多久?(据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