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61-01
当前疾病医学逐渐出现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趋势,医学关注的对象也将从“已病”人群逐渐向“未病”人群扩展,人们的健康需求,表现为更注重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治未病的主导思想能更好的适应这种健康需求的转变。早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告诉我们:“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淮南子》所言:“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均体现了治未病的理念,防重于治的观点。
其实,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从未病到已病,从未成形到已成形,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就是任何一个器质性的病变都是从非器质性的阶段发展而来。在非器质性阶段,治疗是比较容易的,而一旦进入器质性阶段,治疗就困难多了。正像《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所以说,在疾病尚未形成的阶段先治疗未病,使它消于无形,是很重要的。
这里所说的“未病”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首先:未病为无病,即没有疾病的健康人。其次:未病为病而未发,即通常所说的亚健康状态,指尚未发病,但已具备程度不同的疾病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趋势。再次:未病可理解为已病而未传。
后二种即是我们“治未病”的对象。“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它含义十分广泛,大致讲,可分为以下二个方面:
1 未病先防
即当我们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应积极采取措施,促其向健康态转化,防止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所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內守,病安从来?”元代朱丹溪所提出的:“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即是未病先防的原则体现。平时坚持体育锻炼,打太极拳,练功。灸足三里,注意精神调摄,及一些易在秋冬季发作的疾病,如慢性咳嗽,慢性腰腿痛等疾病,在夏季进行穴位敷贴,针灸理疗等预防性治疗均是未病先防的有效手段。
2 既病防变
这里有二层意思,一是早期治疗,轻病防重。即在疾病的早期应及时治疗,防止疾病发展。一般情况下,疾病的发展总是由轻到重,由比较单纯到错综复杂。在疾病早期,机体正气较盛,及时予以治疗,易收到较好疗效;否则,随疾病的发展,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甚至严重后果。《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不仅把早期治疗视作应遵循的基本治疗原则,也把它作为衡量医生业务水平的一个标准。二是预治其疾病即将影响的脏俯气血等,即叶天士所言“先安未受邪之地。”就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对可能受到传变的脏器和可能受到影响的气血津液,采取预防性措施,把疾病尽可能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以利于病变的最终治疗,中医学的典型例子就是《金匮要略》所言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防之。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如何让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值得我们付出宝贵的时间与精力,积极地去探索与推广。
当前疾病医学逐渐出现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趋势,医学关注的对象也将从“已病”人群逐渐向“未病”人群扩展,人们的健康需求,表现为更注重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治未病的主导思想能更好的适应这种健康需求的转变。早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告诉我们:“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淮南子》所言:“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均体现了治未病的理念,防重于治的观点。
其实,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从未病到已病,从未成形到已成形,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就是任何一个器质性的病变都是从非器质性的阶段发展而来。在非器质性阶段,治疗是比较容易的,而一旦进入器质性阶段,治疗就困难多了。正像《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所以说,在疾病尚未形成的阶段先治疗未病,使它消于无形,是很重要的。
这里所说的“未病”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首先:未病为无病,即没有疾病的健康人。其次:未病为病而未发,即通常所说的亚健康状态,指尚未发病,但已具备程度不同的疾病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趋势。再次:未病可理解为已病而未传。
后二种即是我们“治未病”的对象。“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它含义十分广泛,大致讲,可分为以下二个方面:
1 未病先防
即当我们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应积极采取措施,促其向健康态转化,防止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所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內守,病安从来?”元代朱丹溪所提出的:“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即是未病先防的原则体现。平时坚持体育锻炼,打太极拳,练功。灸足三里,注意精神调摄,及一些易在秋冬季发作的疾病,如慢性咳嗽,慢性腰腿痛等疾病,在夏季进行穴位敷贴,针灸理疗等预防性治疗均是未病先防的有效手段。
2 既病防变
这里有二层意思,一是早期治疗,轻病防重。即在疾病的早期应及时治疗,防止疾病发展。一般情况下,疾病的发展总是由轻到重,由比较单纯到错综复杂。在疾病早期,机体正气较盛,及时予以治疗,易收到较好疗效;否则,随疾病的发展,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甚至严重后果。《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不仅把早期治疗视作应遵循的基本治疗原则,也把它作为衡量医生业务水平的一个标准。二是预治其疾病即将影响的脏俯气血等,即叶天士所言“先安未受邪之地。”就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对可能受到传变的脏器和可能受到影响的气血津液,采取预防性措施,把疾病尽可能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以利于病变的最终治疗,中医学的典型例子就是《金匮要略》所言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防之。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如何让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值得我们付出宝贵的时间与精力,积极地去探索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