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是政府这两年对媒体提出的新课题,2013年我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手册》开始实施。做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我台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系统报道始于2008年全国大雪灾,通过2008年5.12汶川地震,2009年8.13泥石流、2010年玉树地震,2011年猪流感,2012年云南彝良地震,2013年4.20芦山强震、7.9洪灾等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我们积累了一些应急报道的经验,逐步探索出了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节目播出流程和节目制作流程,并根据我台制定的《四川广播电视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手册》,我们着力打造出了一支能操控各种新技术平台的新闻制作团队。
下面结合几个案例,谈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带动我台新闻技术平台发展的3个阶段。
一.传统支持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技术平台
2008年5.12地震时,我台新闻频道还处于以线性编辑为主的模拟信号直播阶段:演播室是以磁带载体的3讯道加2路外来信号新闻直播间;46台SONY190模拟摄像机;线性编辑机16套;台式非编6套;8台便携式笔记本非编;很多设备在当时就存在老化和故障率较高的问题。记者还处于现场采访拍摄,回台编辑合成再送审播出的传统新闻采编制播方式,全频道只配有一台1+1讯道的越野卫星车。地震发生后,得益于全台技术大统筹,先后借入各类摄像机达40余台,编辑机6套。新闻频道当时245人,每天投入采访人数达200多人,靠几乎无休整的高强度报道和民生新闻特有的长镜头拍摄手法(主要是为减少后期编辑的压力),支撑起了每天24小时的直播(其中每天平均新生产的节目量为11小时)。
在总结整个5.12地震报道过程的得失后,节目部门发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已经被当时的技术平台严重制约了,主要表现在灾区编辑能力欠缺、传输能力差(几乎不能从灾区成规模的传输节目成品回台),记者拍摄完成后必须完成:回台编辑、送审、待播的制作模式。因为5.12地震是发生在成都市周边,基本还能满足记者当天来回的距离,如果再距离远些怎么办?
二.探索式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技术平台
当我们片面的认为:灾区报道是由于道路、通讯困难,造成了采访完成后,无法马上编辑、马上传输的问题,那么在增加了1台卫星车和l5台便携笔记本非编后,这样的技术平台就能够支撑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了。但是2009年8.13特大泥石流和2010年玉树地震这2次突发灾害报道中,这样的设备配置依然不能根本性的解决新闻快速播出的问题。以玉树地震为例;我们组织的2台卫星车在第一时间驶入(12小时内)灾区,我们将l台卫星车做直播连线,1台卫星车做传输,并在灾区建立了1个6个站点的非编工作区。但是当《玉树地震特别直播》节目开始后,我们发现灾区新闻的传输量依然难以满足节目直播的需要,这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
1.灾区现场设备利用率低:这是因为记者每天几乎是同时出发去采访,由于灾区的交通、通讯不便等原因,造成记者回来编辑、传输的时间大致相同;从而形成了前方灾区编辑、传输设备大量时间无人使用,一旦使用同时就进入瓶颈的状态;新闻节目播出则呈现出要么没节目播,要么节目大量待播的情况;严重的影响了到新闻节目的时效性。
2.现场技术人员缺口巨大,本着节目优先的原则,灾区现场绝大部分都是记者,技术人员只有配备了2名卫星直播车工程师,而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地震灾区,设备操作和设备故障对于不懂设备常识的记者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3.卫星直播车利用不合理:在特别直播开始后,由于大量灾区新闻节目还未到达直播间待播,我们就是只能依靠卫星车现场直播信号,但是做为一个省级台,我们当时只有2台新闻卫星车(而且当时技术人员严重短缺)。造成了很多卫星车直播是为了填补播出时段空缺而设置的,严重影响了卫星车的机动性。
三.准全媒体式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技术平台
2013年10月我台制定出台了《四川广播电视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手册》,为保证《四川广播电视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手册》的有效实施,我们总结了以往多次大型突发公共事件的得失,开始和节目部门共同研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节目播出流程及节目制作流程,有了《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制播流程》,我们才能实事求的定制一个技术支撑平台。
《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制播流程》制定中遇到的第一难题就是: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开始直播,播什么?因为突发公共事件刚刚发生最少后1-2个小时内,记者还在奔赴事发地区的路上,而在这1-2个小时内难有内容支撑。第二个难题才是记者进入事发区域拍摄、编辑、传输、通讯等技术需求。
当节目部门指定完成《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制播流程》,我台技术部门开始着手制定技术平台的方案,并2014年初逐步实施完成,具体如下:
1.通过添置的图文点评系统等技术设备将新闻直播间打造成为一个准多媒体直播间,在直播间内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地图位置、天气等关联情况进行及时报道,对梳理好的互联网微博、微信、视频进行及时点评;以弥补突发公共事件特别直播开始期间,节目来源缺少的问题。
2.在省消防总队指挥中心、成都市交通指挥中心各搭建了一个分直播间,可以做到对全省大部分路面交通、主要人群聚集区域的视频信号实时监看和实时调用。通过有计划的汇聚和梳理,能对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及周边区域进行实时立体的报道,并能在这两个分直播间进行嘉宾访谈,进一步弥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开始期间,节目来源缺少的问题。
3.添置小型便携卫星地面站、海事卫星电话、大量购置了笔记本非编和3G/4G图传设备(可与小型便携卫星地面站、海事卫星电话即连使用),形成了多点多通道的立体传输方式,可以让记者在奔赴事发地区的路上不间断发稿,彻底解决了事发现场编辑、传输设备的瓶颈问题,极大提高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的时效性。
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只有在运行机制、节目流程、技术构架、人员培养等长期科学磨合后才可能形成战斗力,规模化立体新型新闻采编播模式是传统新闻媒体占领舆论制高点的巨大优势。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的技术支撑平台离不开大量技术操作人员,平时这些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那怎么办?新闻频道根据节目需求,将技术人员配置于新闻频道的日常节目生产中,将《突发公共事件特别直播》内容分解在日常新闻直播节目中,增设了交通路况直播、门户网站热点新闻点评、3G/4G直播等大量小板块,即培养了大量能使用新型技术的节目制作人员,又解决了大量从事节目生产的技术人员绩效考核问题。节目生产与技术平台长期有序的磨合,形成了出色的战斗力,多种新技术手段不仅在日常节目直播中崭露头角,在2014年4.20芦山强震后40分钟内,我台新闻频道即展开《4.20芦山强震特别直播》,直播开始主持人通过图文点评系统,从中国地震台网的资讯讲起,再到门户网站的新闻头条,再到我们精心梳理、编辑过的微博、微信、上传视频等等多媒体内容,接着连线成都市交通指挥中心直播间记者,实时介绍的各高速路建立生命救援通道实施交通管制和灾区周边路况的信息,再连线省消防总队嘉宾介绍救援力量配置、行进路线和当前救援进程,配合3G/4G直播成都市区市民反响、奔赴灾区救援路上的见闻等等方式。坚持到《4.20芦山强震特别直播>进行到l小时左右,地震灾区的新闻节目信号开始陆续进入直播间待播,使《4.20芦山强震特别直播>逐步向深度推进,在第一时间占领了舆论的制高点,科学有序的配合了全省了抗震减灾工作。《庐山强震特别直播》报道,新闻频道投入了100人不到的采访力量.就完成了5.12地震200多人才能完成的采访量。省出了大量的编辑人员,每天梳理新闻人物、新闻故事,真正做到了新闻多点快速连线,深度报道有序跟进的点面结合方式。以3G/4G直播小组为例:2人1组的3G报道小组平均每天发稿量为5条,最高的1组1天发稿量达到13条,3G/4G直播小组每天发稿总量平均为50余条,通过数据统计,我们发现:10套3G/4G直播发稿量加两台卫星车直播发稿量基本能支撑全天节目的60%,而且所有灾区新闻都实现了现场采访、现场编辑、现场传输的模式,台节目紧张的情况得到根本性的缓解。这种规模化的新型采编制播模式,充分体现了大型新闻事件的时效性、真实性和现场感,是网媒短时期内无法替代和超越的。
在应对地震、洪灾、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报道,无不需要有台内一套能够迅速响应、方便实用的应急保障机制才能实现。四川广播电视台总结历年来应急报道的经验,编制了《四川广播电视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手册》。按照“统一高效、资源共享”原则,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机制,确保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广播电视机构反应迅速、高效运转,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新闻信息,及时准确地开展新闻报道,引导舆论,解疑释惑,最大程度地减少、消除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为妥善处置公共突发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做为支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的技术平台也只有解决好运行机制、节目流程、技术构架、人员培养等因素,经过长期科学磨合后才可能形成战斗力。
下面结合几个案例,谈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带动我台新闻技术平台发展的3个阶段。
一.传统支持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技术平台
2008年5.12地震时,我台新闻频道还处于以线性编辑为主的模拟信号直播阶段:演播室是以磁带载体的3讯道加2路外来信号新闻直播间;46台SONY190模拟摄像机;线性编辑机16套;台式非编6套;8台便携式笔记本非编;很多设备在当时就存在老化和故障率较高的问题。记者还处于现场采访拍摄,回台编辑合成再送审播出的传统新闻采编制播方式,全频道只配有一台1+1讯道的越野卫星车。地震发生后,得益于全台技术大统筹,先后借入各类摄像机达40余台,编辑机6套。新闻频道当时245人,每天投入采访人数达200多人,靠几乎无休整的高强度报道和民生新闻特有的长镜头拍摄手法(主要是为减少后期编辑的压力),支撑起了每天24小时的直播(其中每天平均新生产的节目量为11小时)。
在总结整个5.12地震报道过程的得失后,节目部门发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已经被当时的技术平台严重制约了,主要表现在灾区编辑能力欠缺、传输能力差(几乎不能从灾区成规模的传输节目成品回台),记者拍摄完成后必须完成:回台编辑、送审、待播的制作模式。因为5.12地震是发生在成都市周边,基本还能满足记者当天来回的距离,如果再距离远些怎么办?
二.探索式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技术平台
当我们片面的认为:灾区报道是由于道路、通讯困难,造成了采访完成后,无法马上编辑、马上传输的问题,那么在增加了1台卫星车和l5台便携笔记本非编后,这样的技术平台就能够支撑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了。但是2009年8.13特大泥石流和2010年玉树地震这2次突发灾害报道中,这样的设备配置依然不能根本性的解决新闻快速播出的问题。以玉树地震为例;我们组织的2台卫星车在第一时间驶入(12小时内)灾区,我们将l台卫星车做直播连线,1台卫星车做传输,并在灾区建立了1个6个站点的非编工作区。但是当《玉树地震特别直播》节目开始后,我们发现灾区新闻的传输量依然难以满足节目直播的需要,这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
1.灾区现场设备利用率低:这是因为记者每天几乎是同时出发去采访,由于灾区的交通、通讯不便等原因,造成记者回来编辑、传输的时间大致相同;从而形成了前方灾区编辑、传输设备大量时间无人使用,一旦使用同时就进入瓶颈的状态;新闻节目播出则呈现出要么没节目播,要么节目大量待播的情况;严重的影响了到新闻节目的时效性。
2.现场技术人员缺口巨大,本着节目优先的原则,灾区现场绝大部分都是记者,技术人员只有配备了2名卫星直播车工程师,而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地震灾区,设备操作和设备故障对于不懂设备常识的记者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3.卫星直播车利用不合理:在特别直播开始后,由于大量灾区新闻节目还未到达直播间待播,我们就是只能依靠卫星车现场直播信号,但是做为一个省级台,我们当时只有2台新闻卫星车(而且当时技术人员严重短缺)。造成了很多卫星车直播是为了填补播出时段空缺而设置的,严重影响了卫星车的机动性。
三.准全媒体式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技术平台
2013年10月我台制定出台了《四川广播电视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手册》,为保证《四川广播电视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手册》的有效实施,我们总结了以往多次大型突发公共事件的得失,开始和节目部门共同研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节目播出流程及节目制作流程,有了《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制播流程》,我们才能实事求的定制一个技术支撑平台。
《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制播流程》制定中遇到的第一难题就是: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开始直播,播什么?因为突发公共事件刚刚发生最少后1-2个小时内,记者还在奔赴事发地区的路上,而在这1-2个小时内难有内容支撑。第二个难题才是记者进入事发区域拍摄、编辑、传输、通讯等技术需求。
当节目部门指定完成《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制播流程》,我台技术部门开始着手制定技术平台的方案,并2014年初逐步实施完成,具体如下:
1.通过添置的图文点评系统等技术设备将新闻直播间打造成为一个准多媒体直播间,在直播间内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地图位置、天气等关联情况进行及时报道,对梳理好的互联网微博、微信、视频进行及时点评;以弥补突发公共事件特别直播开始期间,节目来源缺少的问题。
2.在省消防总队指挥中心、成都市交通指挥中心各搭建了一个分直播间,可以做到对全省大部分路面交通、主要人群聚集区域的视频信号实时监看和实时调用。通过有计划的汇聚和梳理,能对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及周边区域进行实时立体的报道,并能在这两个分直播间进行嘉宾访谈,进一步弥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开始期间,节目来源缺少的问题。
3.添置小型便携卫星地面站、海事卫星电话、大量购置了笔记本非编和3G/4G图传设备(可与小型便携卫星地面站、海事卫星电话即连使用),形成了多点多通道的立体传输方式,可以让记者在奔赴事发地区的路上不间断发稿,彻底解决了事发现场编辑、传输设备的瓶颈问题,极大提高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的时效性。
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只有在运行机制、节目流程、技术构架、人员培养等长期科学磨合后才可能形成战斗力,规模化立体新型新闻采编播模式是传统新闻媒体占领舆论制高点的巨大优势。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的技术支撑平台离不开大量技术操作人员,平时这些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那怎么办?新闻频道根据节目需求,将技术人员配置于新闻频道的日常节目生产中,将《突发公共事件特别直播》内容分解在日常新闻直播节目中,增设了交通路况直播、门户网站热点新闻点评、3G/4G直播等大量小板块,即培养了大量能使用新型技术的节目制作人员,又解决了大量从事节目生产的技术人员绩效考核问题。节目生产与技术平台长期有序的磨合,形成了出色的战斗力,多种新技术手段不仅在日常节目直播中崭露头角,在2014年4.20芦山强震后40分钟内,我台新闻频道即展开《4.20芦山强震特别直播》,直播开始主持人通过图文点评系统,从中国地震台网的资讯讲起,再到门户网站的新闻头条,再到我们精心梳理、编辑过的微博、微信、上传视频等等多媒体内容,接着连线成都市交通指挥中心直播间记者,实时介绍的各高速路建立生命救援通道实施交通管制和灾区周边路况的信息,再连线省消防总队嘉宾介绍救援力量配置、行进路线和当前救援进程,配合3G/4G直播成都市区市民反响、奔赴灾区救援路上的见闻等等方式。坚持到《4.20芦山强震特别直播>进行到l小时左右,地震灾区的新闻节目信号开始陆续进入直播间待播,使《4.20芦山强震特别直播>逐步向深度推进,在第一时间占领了舆论的制高点,科学有序的配合了全省了抗震减灾工作。《庐山强震特别直播》报道,新闻频道投入了100人不到的采访力量.就完成了5.12地震200多人才能完成的采访量。省出了大量的编辑人员,每天梳理新闻人物、新闻故事,真正做到了新闻多点快速连线,深度报道有序跟进的点面结合方式。以3G/4G直播小组为例:2人1组的3G报道小组平均每天发稿量为5条,最高的1组1天发稿量达到13条,3G/4G直播小组每天发稿总量平均为50余条,通过数据统计,我们发现:10套3G/4G直播发稿量加两台卫星车直播发稿量基本能支撑全天节目的60%,而且所有灾区新闻都实现了现场采访、现场编辑、现场传输的模式,台节目紧张的情况得到根本性的缓解。这种规模化的新型采编制播模式,充分体现了大型新闻事件的时效性、真实性和现场感,是网媒短时期内无法替代和超越的。
在应对地震、洪灾、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报道,无不需要有台内一套能够迅速响应、方便实用的应急保障机制才能实现。四川广播电视台总结历年来应急报道的经验,编制了《四川广播电视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手册》。按照“统一高效、资源共享”原则,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机制,确保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广播电视机构反应迅速、高效运转,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新闻信息,及时准确地开展新闻报道,引导舆论,解疑释惑,最大程度地减少、消除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为妥善处置公共突发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做为支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的技术平台也只有解决好运行机制、节目流程、技术构架、人员培养等因素,经过长期科学磨合后才可能形成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