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地表沉降监测及数据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la_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隧道监控量测在整个铁路隧道施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新歌乐山隧道地表沉降监测项目为例,阐述了测桩点的布设、现场监测方法、数据获取与处理,并对数据做出合理判断分析和有益探讨,对实际生产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地表沉降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U2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隧道监控量测贯穿于整个隧道施工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监测的目的主要包括:保证施工安全;预测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施工;总结工程经验,提高设计、施工技术水平。
  隧道地表沉降是隧道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本文以新歌乐山隧道地表沉降为例,阐述了监测项目现场操作具体过程、数据获取及处理方法。
  1新歌乐山隧道工程概况
  新歌乐山隧道属新建兰渝铁路引入重庆枢纽工程,位于既有渝怀线歌乐山隧道左侧约25~50m,设计时速120km/h。隧道进口里程K1106+280,出口里程K1108+547,全长2267m。隧道进出口为浅埋段,洞顶覆盖层仅4~8m,出口洞顶及周边有大量民房,且下穿公路,出口段约300m采用非爆破法开挖。不良地质有岩溶、煤窑采空区、富水软弱围岩,特殊岩土为盐溶角砾岩及石膏。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高,为极高风险隧道,如图1所示。
  
  
  
  图1 新歌乐山隧道现场图 图2新歌乐山隧道地表下沉测点布设示意图
  2. 地表沉降
  隧道洞口浅埋层覆盖薄,堆积松散、自身稳定性差。在施工过程中易受自重、雨水和施工爆破的影响,极易发生坍塌,沉降等大变形事故,威胁隧道的整体稳定。隧道开挖后,洞口浅埋段地层中的应力扰动区延伸至地表,围岩力学形态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于地表沉降,且地表沉降可以反映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对地表沉降情况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保证施工安全。
  3. 监控量测方案设计
  监控量测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在隧道施工做好方案设计,在施工开始后根据现场情况做出细微调整。新歌乐山隧道的设计是由中铁第二设计院完成,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26-200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和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等国家标准前提下制定了详细方案。
  3.1测点布设
  理论上地表下沉受支护影响在隧道中线上沉降最厉害,往两旁沉降量递减,因此沉降曲线曲率在中间最大,两旁远离隧道中线逐渐递减。若考虑不同的沉降曲线模型,两旁的测点间距也应该是中间密两旁稀疏。但考虑新歌乐山隧道工程围岩好,隧道工艺不难等情况中线两旁的监测点都等间距布设。
  针对浅埋段较短和围岩情况比较好的前提下,在进口端里程桩号K1106+285m,出口端里程桩号K1108+540m布设两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上布设一个水准基点和11个监测点。面向里程增大的方向,从左往右编号1至11,其中6号点位于隧道中线上。监测断面高度距离隧道地表面高度约15m、拱高5m,按45°影响范围规定,监测断面长40m,每个监测点间距为4m。基点在远离隧道沉降影响范围外,基点与监测点埋设钢筋水泥桩。布置方案如图2所示,测点现场照片如图3所示。
  
  
  图3新歌乐山隧道地表下沉测点布设示意图 图4富斯特乃尔法(Forstner method)
  3.2仪器选择检校
  地表沉降变化细微,观测精度要求高,其量测精度一般为±1mm。因此,采用二等水准精度要求。仪器选用南方DL-201电子水准仪,水准仪根据国家规范进行年检,合格后方可用于生产。在作业期间应进行最重要的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检验,即i角检验。
  用富斯特乃尔法对该电子水准仪进行i角检验校,如图4所示。第一次测得高差为h1=0.02312m,第二次测得高差为h2=0.02270m,得到i=12″。根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规定,用于二等水准测量的i角指标限差不得大于15.0″,超过20″测量成果作废的规定。该电子水准仪满足精度要求。
  3.3监测周期
  监测周期主要取决于开挖面距监测断面的距离与沉降速度的大小。新歌乐山隧道总共布设两条地表下沉监测断面,出口端地表下沉(K1108+540)监测断面于2010年4月25日开始监测至2010年5月9日结束,监测频率1次/天;进口端地表下沉(K1106+285)监测断面于2010年4月26日开始监测,至2010年5月9日结束;监测频率1次/天。
  3.4施测方法
  通过基点与监测点进行水准联测,得到测量时刻监测点相对于基点的高差,通过两相检测周期高差对比即可以得到沉降变化。
  以监测点n点为例,第一次观测周期测点n与基点的高差hn1,第二次观测周期测点n与基点的高程差为hn2。两次高差相减,得测点n在第一、二观测期间地表沉降△hn12=hn1-hn2 。第三观测周期测点n相对于基点的高差hn3,与第二观测周期相减,得到测点n第二、三周期的地表沉降量△hn23=hn2-hn3。以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所有监测点在不同观测周期的地表沉降量,相邻周期沉降量对比即可得到地表沉降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判断做出相应预警或建议修改施工方案。
  4. 新歌乐山隧道地面沉降数据分析
  该隧道施工技术成熟,都为Ⅴ级围岩,状况理想,监测结果主要采取Excel图表法进行分析预测。具体数据处理过程:野外原始数据录入相应表格;用编辑好的公式自动计算各图表需求数据(变化速度、累计量等);选择数据按照不同方式自动生成图表(变化速度图、累计量图等)。
  4.1地表下沉监测处理结果
  地表沉降监测是为得到每个点累计沉降量,每个点每日沉降速度,根据变化趋势预测之后的变化情况。期间沉降量都在允许正常变化范围内,对安全施工没影响。所有数据负值表示沉降,正值表示反弹,受数据量大与保密规定,仅举例说明出口端K1108+540断面1号点情况,全断面各点数据对比图表。
  
  
  图5 1号监测点累计地表下沉量
  
  
  图6 1号监测点地表下沉速度
  
  
  图7 K1108+540各点下沉累计量对比
  
  
  图8 K1108+540各点地表下沉速度对比
  4.2监控量测结果总结分析
  根据监测各断面的地表沉降,得到各断面累计观测值和变形速率都较小,在位移Ⅲ级管理标准内,隧道轮廓结构稳定安全,可以预测各监测断面将逐步趋于稳定。
  (1)两条断面隧道中线6号点沉降量并不是最大,也没呈现出从中间往两旁递减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隧道浅埋段比较短,监测断面地表覆盖层厚且围岩稳定,出现整体沉降现象。
  (2)监测期间沉降速度并没呈现如常规隧道地表沉降监测规律,前期较小,而后慢慢增大,开挖面通过地表下沉监测断面后沉降速率再慢慢减小的现象。现实情况是监测第一天最大,而后基本平稳,后期有沉降反弹,趋于停止情况出现。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地表沉降工作并没有按设计在隧道施工开始前就进行,监测开始时开挖面已经接近监测断面里程,加上围岩情况良好、覆盖层厚导致沉降速度未出现增大,而是慢慢减小状况。
  (3)通观监测数据得出: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形式正常;按照数据生成图表显示地表沉降正趋于稳定,当前施工方法继续施工安全可行;生成图表显示两条监测断面地表沉降正趋于停止,两条监测断面监测点沉降速率在2010年5月9日均在0.2~0.5mm/天内,按照相关规范,满足净空位移和拱顶下沉的测量频率(按位移速度)要求,可以将监测周期改为1次/3天。
  5.结论
  近年大量隧道工程在建或拟建,做好监控量测,积累经验为今后同类型隧道设计施工提供类比依据。新歌乐山隧道监控量测中总结出以下经验。
  (1)监控量测现场操作在遵循施工设计的基础上尽量多结合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监测方案;监测过程中应尽量与施工单位沟通协调,了解他们作业安排,特别是爆破安排,调整具体监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地表沉降监测时,在固定位置架设水准仪,前后视距差L固定不变。电子水准仪i角不变,即i角误差不变,相邻周期间高差相减则消除,可以很好的解决前后视距差超限的问题。
  (3)同一项监测工作尽量在固定时间监测,避免前后两周期温差过大,温度改正常数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4)监控量测是隧道安全施工特别有效地保障性工作,一定做到及时、准确、真实客观,根据得到的数据调整监测周期、方案。每次监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绘制各种时态曲线,找出变化规律,预测隧道变形情况。
  参考文献
  [1] 刘招伟,王梦恕,董新平.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8: 1297-1301.
  [2] 李衛平,王志杰. 隧道地表沉降测量方法研究与仿真[J]. 计算机仿真, 2012, 08: 357-359.
  [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编.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
  [4]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主编.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S].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
  [5]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责任有限公司主编.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S].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2007.
  [6]中铁二十三局.新歌乐山隧道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R].重庆:中铁二十三局,2010.
  [7]黄声享,尹晖,蒋征.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作者简介] 梁文旭(1979-),男,藏族,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人,测量工程师,2003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从事“3S”技术应用、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等技术设计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特点,并对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结构设计;优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一、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与经济性的关系  1、结构设计与造价的关系。  建筑的层数和单位建筑的面积造价是有直接的关系的,但是在不同功能区域影响的程度上是各有不同的。例如在楼顶的部分,因为不管建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行业经济效益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文章  首先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给予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建筑工程质量;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人们对建筑施工要求越来越高,为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就需要提高建筑施工质量,重视建筑施工的优化工作。这就要求建设单
期刊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之下,我国的建筑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工程造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建设工程可以有一个较为合理的造价,本文主要探讨了工程造价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建筑业也取得到较大的发展,但是在目前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同世界上比较发达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飞速发展时期,建筑业水平也在不但增强,(错字)其规模也在逐渐壮大。然而,在整个建筑工程中,造价控制问题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本文以石化企业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简单介绍了石油化工行业工程建设的特点,针对现阶段造价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多方面考虑,(多余)归纳出几点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将会对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期刊
摘要:在现代环境设计中采借传统符号和图形元素,已成为大众普遍的认知;如何认识传统符号和图形元素并将其完美地运用于现代环境设计,却又是一个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符号的产生到发展演变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中国传统符号和图形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是华夏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文化积淀。在现代社会,传统符号和图形的实际实用上,没有正确认知和理解而造成背离传统文化精髓、或者仅拷贝传统传统符号和图形导
期刊
摘要:矿井通风系统担负着向井下输送足量新鲜空气供人呼吸,排放瓦斯煤尘,提供井下良好作业环境的重要任务。对其实施安全检查的重点是:通风系统的完善性、可靠性,通风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对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矿井通风;稳定性;巷道检查;采取检查  中图分类号: TD21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通风系统是利用通风的作用,以最合理的方法、最少的经济成本,向煤矿井下
期刊
摘要:目前建设节约型校园已经成为全国各大高校新校园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高校新校园园林化建设过程分析,提出校园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应重视的几个方面,希望能为今后高校新校园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校园 节约型园林绿化 乡土植物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building the saving-type campus has become the nat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迅速,本文简单介绍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特点和设计思路,阐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主要功能,简析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方式;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研究迅速发展,为整个电气设备行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与电气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其中包括工业自动化领域,建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基础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贯穿于整个实施过程,工程的造价管理步及的领域比较多,不确定性较大,因此,要对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确保我国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主要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主要是对建设工
期刊
摘要: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市政工程工程造价的核心,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随着国际金融大环境的变化,各种材料的费用持续上涨,给各建筑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企业如果想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项目的成本管理。本文将针对当前我国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现状,分析成本控制的原则,并对控制市政工程成本的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工程造价原则方法ABC因素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