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条纵横南北、川流不息的大运河,曾见证两岸多少兴衰与变迁,承载多少历史文化,传承多少先人智慧,包含多少人与自然的和谐……今天,我们依然清晰地感知到,大运河给江苏沿线发展带来的春潮般涌动。
古今“漕运”
“漕运”,历史上通常指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等漕粮的河运。如今,曾以“漕运”、军事功能为主的大运河,不仅已变身为综合性水上货运,而且成为集交通、运输、行洪、排涝、灌溉、供水等为一体的重要水道。但是,亘古不变的是大运河维系千年的历史文脉和悠悠乡愁。
黄金水道。大运河虽不及长江宽广,但其贯穿南北、沟通水系、纵横四方的特殊功能则令长江望尘莫及。尤其是直至今天,全长690公里的江苏段大运河,依然保持着全线高水平的通航能力,是当之无愧的内河“黄金水道”。一是全境航道提档升级。经过国家和地方多年来的共同持续高投入,苏北全线达到二级通航标准(河口宽120米,行船2000吨),苏南“四改三”(河口宽90米,行船1000吨)航道整治升级工程全面完成;邵伯等11个大型船闸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大大提升了船闸通行能力和船只通行速度。二是航运线上悄然变化。随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北煤南运及运送建材船只逐年减少;运输效率低、运营成本高的普通干散货船正逐步被速度快、吨位大、能耗低的集装箱式货船所取代,每年增速约30%的集装箱式货运船已成为重要的河运力量;LNG动力船在政策扶持下加快推进,将成为未来提升运河运力、打造清洁航道、开辟“绿色航运”的发展方向。三是低成本水运再受青睐。相关数据表明,大运河年运力约相当于20条铁路、10多条高速公路满载运量,水路运输成本仅为陆路运输的1/3。在物流成本節节攀升的当下,低成本、大运力的水上运输越来越受到重视。2017年1—7月,苏北运河10个梯级船闸累计船舶通过量12.07亿吨,货运量1.51亿吨,单个梯级船闸的单日船舶通过量超百万吨已成为常态。特别是在2018年6月21日这一天,邵伯船闸单日船舶通过量达106.9万吨,创造全国内河船闸单日通过量最高纪录。时至今日,苏州近一半的货运量还是靠水路来承担。
城市映象。大运河是推动江苏加快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之河,是赋予沿线城市灵魂和独特文化气质之河。一是运河城市历史变迁。运河城市的特征,往往是依河建城、河随城迁、河城共生。如今,随着城池的不断扩张,穿城而过的大运河,其航运功能早已改道城外,古运河已成为市内的行水走廊和市民休闲观光廊道。一些中小城市以大运河为主轴对称发展,裁弯取直的宽阔水面行船南来北往,成为这些城市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二是运河城市经济发展。流经江苏8个设区市的大运河,人口稠密、经济繁荣。2016年,沿线拥有4803.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0.1%;GDP总量为49949.8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63.8%。大运河不仅串联起扬子江城市群、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海经济区,辐射到沿海经济带,而且沿线各地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依托大运河的港口和运输优势,布局和建设的科技型经济开发区、绿色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临港产业园区等,已成为推动地区快速发展的新动力。同时运河沿线14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影视基地,2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及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都拥有众多以运河文化为特色的产品和品牌,是江苏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三是运河城市文化积淀。大运河所串联起来的吴越、淮扬、楚汉等横向地域文化,催生出纵向的水乡文化、园林文化、戏曲文化、近代民族工商业文化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流经的区域,先后产生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1项,分别占全省总数的65.9%和69.2%。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河段长占全线的1/3,遗产区占总面积的46%,遗产点占总数的40%。不仅如此,江苏境内大运河沿线的8个设区市,都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运河游倍受追捧,旺季时一船难求成为常态。仅苏州古运河一年游客量达200多万人次,每年还以20—30%的比例快速增长。
生态走廊。悠久的治水历史和治水文明告诉运河人,唯有善待水、善治水,才能城河共生、产业兴旺,最终达到人水和谐。一是运河水环境逐步改善。总体上看,由于环境承载力的不同,苏南运河整体水质控制在IV类水,部分河段控制在V类水,苏北运河整体水质在III类水以上,苏北整体生态环境优势正在显现。苏北运河段不仅担当着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全省重任,更肩负着打造南水北调、东水西输“清水走廊”的国家使命。二是运河生态景观系统正在形成。总体看,沿河城镇纷纷启动运河全线景观建设工程,在整体架构上,精心构筑以古运河为主轴、支流水系为廊道、毗邻湖泊湿地及古城镇为节点的绿色生态走廊。在具体实施上,市内老街区古运河文化休闲带逐步建成,市外大运河田园风光带及滨水步道、亲水栈道、沿河绿地、河湖湿地等亲水文化带,逐步相互衔接、有机联通、配套完善,以线串珠的生态体系画卷越来越美好。三是运河综合管控能力得到加强。江苏段大运河自北向南流经11个船闸,不仅具有补充河道水源、平顺运河水流、保障南北船只顺利通航功能,也是调节沿线区域给排水的重要水利工程。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两岸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水体段面的自动监测以及河长制有效监管等,运河水系得到盘活,水质得到改善,曾经的“排水沟”逐步变成了清水走廊、清风廊道、景观长廊,“水畅、水活、水清、水景”等目标逐步实现。
呵护明珠
千年流淌的运河水,虽百舸竞渡南来北往,迎送岁月东起西落,却为我们留下了一颗颗璀璨明珠,闪耀在大运河畔。昔日因运河而兴的城镇,如今守望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运河人,勇于汲取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强化建设和治理的科学性,让运河两岸串串明珠在社会变迁中依然光彩夺目。
走人水和谐共生之路。运河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随着人口快速聚集和工农业迅速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重要取水口的大运河,曾几何时变成纵横南北的“排污沟”。一是不断增强水环境保护意识。运河沿岸各市都在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市民中不断得到加强,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以太湖为例,尽管各级政府不遗余力加大投入,全社会群策群力、千方百计抢救性治理,但短时间内难以修复、甚至特定时段出现水质恶化的实事,再次警示我们没有理由“自残”。运河之美,关键在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加大水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各地在运河沿岸饮用水源保护区采取一级管控,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严禁沿线排放污水,倾倒工业及其他废弃物;在与大运河相通、毗邻的骆马湖、高邮湖等湖区,严禁采砂,严控并逐步缩减围网养殖面积,直至最终取缔;在运河通道管护区,对沿线污染企业实行严苛的“关、停、并、转”。近些年,通过截流污水、断面严控、河道清理、绿化生态建设等一系列环保工程实施,大运河水系得以盘活、水质得到改善,历史上形成的“排污沟”正逐步变成生态走廊、清水廊道。三是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自我修复功能。许多地方把水利或航运工程与水生态涵养修复有机结合。扬州、苏州吴江区等在运河弯道或交叉口建造湿地公园,密种滤水植物,净化流经的运河水。徐州借航道拓宽改造,在条件允许的河段水面和护坡植被栽种同步推进。淮安摒弃只强调强度功效、忽视对环境破坏的混凝土护坡工程,大力培植芦苇等水生护坡植物,形成由岩土工程与环境工程组成的生态综合护坡系统,建成了全国内河堤岸中唯一的生态护坡,使大运河“两淮段”成为集水上运输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绿色人文景观带”。 镌刻走进新时代的历史足迹。大运河江苏段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和集聚区。工业文化遗存是一个城市工业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然而不少城市在经历了“破旧立新”式的大开发后才幡然醒悟。现在各地在激发工业文化遗产活力,实现老城区乃至城市的复兴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一是区域统筹,旅游串联,形成系统性文化长廊。许多地方选择古运河畔知名老厂区作龙头,沿运河轴线串联起老街、老巷、老店,以及各类博物馆、陈列馆,生动展现一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脉。如常州以“古运河畔老工厂,常州文化新码头”为目标,在曾经名声显赫的第五毛纺厂创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简称运河五号),利用厂区3万多平方米的建筑体量和风格各异的建筑,打造成集运河文化、工业遗存、创意产业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并以此为抓手,串联起运河沿线的恒源畅、梳篦厂等工业遗存、街区文化遗迹,形成功能完善、服务全面、氛围独特的发展街区,汇聚了大批文化和设计类创意人才,由此获得“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奖”。二是架设遗存与创业者及市民之间桥梁,建立开放空间系统。如何激活和延续工业遗存的生命,让文化遗产服务于市民就业、融入市民生活?无锡“蓉运壹号”项目做出了诠释。“蓉运壹号”在荣氏惠元面粉厂保护性开发中,充分利用其坐落古运河畔、毗邻风景区和商圈等区位优势,以“设计生活”规划定位,通过对老厂房创意性改建,打造出一栋栋“创业空间”,精选近百位“有梦想、爱设计”的年轻创业才俊进驻。同时依托园区内树木茂盛、绿化成荫的庭园,以及24栋风格各异、东西合璧的建筑物,向每一位入园市民讲述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构建与社会交流的“市民空间”。三是“腾笼换鸟”,实現老工业区产业升级和生态优化。沿河众多老工业区主动搬迁有污染或竞争力低下的老企业,突出生态和文化内涵,面向创新需求的新业态、新空间,大力发展都市型产业。如宿迁以运河综合整治为抓手,一方面调整低端产业,搬迁运河沿线的工矿企业,对老玻璃厂、制铣厂等工业厂房进行保护开发和生态景观改造,并依托运河湾景观优势,将原有的工业集中区打造成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主题公园。另一方面,加快形成新产业集聚的特色组团,与老城区商业功能互补,与新区产业错位发展,不仅提升了城市产业整体水平,也延续了城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
彰显独具魅力的人文底蕴。开放、包容的大运河为两岸留下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与众不同的运河文化。沿岸各地以不同方式深挖人文底蕴,以不同形式展现传统文化,以不同时空语言表达地域风韵。一是请出“深闺”,走出深巷。每个地区文化和自然资源都是独特、具体和生动的。许多地方积极组织开展“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和系统建库”工作,对重点历史文化遗存,如苏州吴江宝带桥遗址,常州篦箕巷、天宁寺,扬州卢氏盐商豪宅、高邮文游台,宿迁龙王庙行宫以及丹阳吕城镇古建筑等都进行了恢复和修缮,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为大众深刻感知。如淮安将总督漕运公署遗址与仿古建筑相结合建成中国漕运博物馆,运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立体展示漕运恢弘历史和灿烂文化。邳州在大运河畔禹王山上兴建抗日纪念馆,生动再现禹王山抗日阻击战壮烈场景,为运河文化注入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二是以点连线,串珠成链。许多地方在挖掘、保护和展现单个特色资源的基础上,注重对特色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和地段,采取整体规划设计、单体建筑织补联络、地段特色整合塑造、开发空间与景观营造等综合措施,充分展示沿线分布特色资源文化内涵。已建成4A景区的洪泽湖大堤,泗阳6.4公里长的运河风光带,扬州瘦西湖、常州青果巷等,特别是素有“江南水弄堂”之称的无锡清名桥,透过桥身与倒影相合而成的“运河之眼”,所展现的运河故道千年文脉和两岸街区民风民俗,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三是由线及面,整体构建。越来越多的地方充分利用并依托城镇的历史轴线、运河水系、传统街巷、文化廊道、特色文化街区,串联沿线及一定纵深的特色资源点、人文资源区,合理配置公共要素,形成空间结构鲜明、历史文脉清晰、构成要素丰富、场所环境宜人的特色空间体系,系统展现其文化魅力和区域特色。如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山塘街和镇江西津渡等,以“重点保护、适度开发、原汁原味”为原则,由沿运河单一线性街巷,循序渐进发展成“非”字形街区,再逐步覆盖整个区域,将历史文化遗存建设成“活的博物馆”,给人以恍若时空穿越的体验,让徜徉其中的人们整体感知古运河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征。
打造繁星璀璨的运河古镇。因运河而兴的不仅仅有名城,众多古镇如同银河边熠熠生辉的点点繁星,把运河两岸装点得分外妖娆。在城镇化进程中,江苏各地以古镇保护为基础,以保持和还原风貌为原则,在保护中开发、在保护中利用,不断传承古镇文化、留住乡愁记忆。一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如苏州震泽古镇建设不搞大拆大建,而是以尊重历史、立足现实为基础,改变整体搬迁的方式,将古镇原住民就地安置,继续保留原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同时以突出地方特色文化作为古镇发展定位,将商业开发、特色产业、居民致富和传承历史文化有机结合,把丝绸、丝制品等各种丝元素融入古镇开发、修复过程中,使古镇成为活着的蚕丝文化的物质载体。二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同为江南古镇的无锡惠山,密集分布了历代祠堂建筑和重要遗迹,数量多、密度高、类别全、风貌古朴,成为独树一帜的江南“露天历史文化博物馆”。无锡以惠山古祠堂群为依托,将惠山寺、惠山直街、惠山横街、二泉寄畅园和惠山泥人博物馆等与古祠堂群一体规划、整体开发、还原修复、综合利用,在展示江南风情浓郁的园林文化的同时,突出古镇感受历史遗温、聆听时代脚步的祠堂文化,成为大运河畔探胜访迹、寻根问祖、对话先贤、传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大亮点。已有2300年历史、距淮安市区10公里的码头镇,位于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等五河交汇处,曾是古代“南船北马”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界地和漕运中心。这里的淮阴故城遗址、秦甘罗城遗址、清河旧县遗址见证了古镇的悠久历史。尤其是境内古运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惠济、通济、福兴三闸遗址,为码头烙上了深深的运河文化印记。码头镇不仅有最杰出古代大军事家“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也是汉赋大家枚乘父子、东吴名相步骘的故里。码头镇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谐共存,体现了这里文化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包容性、亲和力。三是一方润水土,滋养一方人。如兴盛于唐宋的扬州邵伯古镇,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域环境,繁荣发达的盐商经济和悠久的漕运文化,使其享有“东西南北四湖通”之美誉,成为大运河沿线闻名遐迩的繁华商埠。如今邵伯以规划为龙头,以特色为生命,发挥独特的“古、水、绿、味、文、情”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以打造“两轴两带六景”运河生态公园为契机,重现朱自清《荷塘月色》美景,塑造生态和谐、舒适宜人的运河风情特色小镇,尽显其高雅与民俗的文化内涵。再如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坐落在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的新沂市窑湾古镇,素有“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之说,享“黄金水道金三角”“苏北水域胜江南”之美誉。凭借扼守大运河黄金水道的地理优势,窑湾曾经“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镇内设有8省会馆和10个国家商业代办处,美、英、法、意大利等多国商人和传教士来窑湾经商传教,镇上钱庄、布庄、当铺、商铺等各种店铺作坊360余家。古镇三面环水,碧波粼粼,景色秀丽;街巷独具一格,院舍青砖灰瓦,楼阁亭台交错,房顶飞檐翘角,形胜之美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畔第一古镇。 构建合作分享共赢平台。文化从来都不是垄断性和山寨性的“土特产”,它既有地域性,更有超越性和普适性。运河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其特有的多元、包容和开放性,使得中国大运河能够成为连接世界运河城市及全球的纽带和桥梁。一是海纳百川,不拒细流。江苏一些城市在谋划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上,不固步自封,而是秉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通过构建合作交流平台,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比较研究方法,探究建设中国乃至世界运河文化样板区和示范带的新路径。2009年9月,“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简称WCCO)经国务院批准在扬州成立,这也是江苏唯一一家国际性社会组织。WCCO以大运河申遗为契机,先后在扬州举办了六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与20多条世界知名运河、10多家国际机构、70多座世界运河城市的代表广泛交流,推动了世界运河城市间的交往与合作,成为运河文化乃至江苏文化走向世界的“金名片”。二是从善如流,取长补短。一些沿线城市不仅开展经贸文化交流和民间交往,而且注重运河文化的学术研究和探讨,相关学会、文史委、社科院、社科联以及一些大学、研究机构、智库等纷纷著书立说或建言献策,不断发出“江苏声音”,提出“江苏方案”。2017年,扬州市政府与扬州大学合作共建成立“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并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这将为江苏在运河文化、运河经济、运河生态、运河旅游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为运河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运河保护等数据库构建打造一个智慧平台。
瑕不掩瑜
千里运河历经千年涤荡,先人留下的历史遗迹和历史文化更显弥足珍贵。如何把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如何解决好当前存在的一系列倾向性问题,将深刻影响运河文化的继承弘扬,决定运河文化的创新发展。
群龙无首与九龙治水。江苏段大运河贯穿不同的区域文化,其呈现出的园林文化、漕运文化、河工文化等共性特征,为沿河文化资源整合共享提供了可能。然而在纵向上,各自为政、各管一段的问题突出,虽然各地历史文化如明珠般闪耀,但散落的颗颗明珠还没有串联成链。横向上,缺乏统一的刚性管理机构,九龙治水、多头管理问题突出,在权责利交织地带沟通协调难,导致轻松出彩的工作抢着管,吃苦打基础的工作无人管,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盲目跟风与千城一面。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各地普遍兴起挖掘文化遗存、修复古建筑、恢复古镇和历史街巷的热潮,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的积极性高涨。然而,由于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认识上的简单化和片面化,忽视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些地方一哄而上,急功冒进,不同程度存在着将传统文化的弘扬形式化、皮毛化、消费化和抢滩化的倾向。有些地方罔顾城镇文脉和空间肌理,不讲自然生态特征和乡土文化标识,在开发形式上多以简单的商业手段替代文化建设,单一复制、简单复古,相似的经营策略引发单质化与同质化竞争加剧。在建设方式上,有的拆古建新、买真造假,使得城镇形态、景观风貌逐步趋同,“千城一面”的特色危机不断蔓延扩散,城镇历史文化和精神日趋模糊。
历史文脉的割裂与现实生活的阻断。大运河文化流传至今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古色古香、自成经纬,更在于它与生俱来的本土化、大众化和时代化基因,由此赋予它生生不息的活力。然而,由于对大运河文化本质特征、活态化特质缺少系统性研究和把握,在上一轮城镇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热衷于所谓现代化城市“国际标准”的推广,过分追求城市外在形象的标新立异,轻视沿运河城市传统文化特色,整拆整建、大拆大建,其结果造成对旧城肌理、历史文化空间和社区结构的破坏,割裂了城市内在的历史文脉,肢解了社区邻里关系,城镇记忆不断消失。新一轮开发又多以还原历史风貌为特征,遗憾的是有些地方对文化遗产利用侧重于商业化考量,宾館、商场、店铺的大量入驻,以及对原有古建筑商业化改造,不仅没有对当地活态化的人文因素予以充分尊重和有机融合,尤其是对大量原住民异地安置甚至是整体外迁,直接阻断了历史文化再现和传承所需要的“人”的维系。空有“躯壳”的文化遗存和充满市井气息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导致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居民,从传统技艺到社会习俗等众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丢失,地方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运河沿线地域文化生态和城市文化精神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责任编辑:刘志刚
古今“漕运”
“漕运”,历史上通常指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等漕粮的河运。如今,曾以“漕运”、军事功能为主的大运河,不仅已变身为综合性水上货运,而且成为集交通、运输、行洪、排涝、灌溉、供水等为一体的重要水道。但是,亘古不变的是大运河维系千年的历史文脉和悠悠乡愁。
黄金水道。大运河虽不及长江宽广,但其贯穿南北、沟通水系、纵横四方的特殊功能则令长江望尘莫及。尤其是直至今天,全长690公里的江苏段大运河,依然保持着全线高水平的通航能力,是当之无愧的内河“黄金水道”。一是全境航道提档升级。经过国家和地方多年来的共同持续高投入,苏北全线达到二级通航标准(河口宽120米,行船2000吨),苏南“四改三”(河口宽90米,行船1000吨)航道整治升级工程全面完成;邵伯等11个大型船闸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大大提升了船闸通行能力和船只通行速度。二是航运线上悄然变化。随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北煤南运及运送建材船只逐年减少;运输效率低、运营成本高的普通干散货船正逐步被速度快、吨位大、能耗低的集装箱式货船所取代,每年增速约30%的集装箱式货运船已成为重要的河运力量;LNG动力船在政策扶持下加快推进,将成为未来提升运河运力、打造清洁航道、开辟“绿色航运”的发展方向。三是低成本水运再受青睐。相关数据表明,大运河年运力约相当于20条铁路、10多条高速公路满载运量,水路运输成本仅为陆路运输的1/3。在物流成本節节攀升的当下,低成本、大运力的水上运输越来越受到重视。2017年1—7月,苏北运河10个梯级船闸累计船舶通过量12.07亿吨,货运量1.51亿吨,单个梯级船闸的单日船舶通过量超百万吨已成为常态。特别是在2018年6月21日这一天,邵伯船闸单日船舶通过量达106.9万吨,创造全国内河船闸单日通过量最高纪录。时至今日,苏州近一半的货运量还是靠水路来承担。
城市映象。大运河是推动江苏加快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之河,是赋予沿线城市灵魂和独特文化气质之河。一是运河城市历史变迁。运河城市的特征,往往是依河建城、河随城迁、河城共生。如今,随着城池的不断扩张,穿城而过的大运河,其航运功能早已改道城外,古运河已成为市内的行水走廊和市民休闲观光廊道。一些中小城市以大运河为主轴对称发展,裁弯取直的宽阔水面行船南来北往,成为这些城市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二是运河城市经济发展。流经江苏8个设区市的大运河,人口稠密、经济繁荣。2016年,沿线拥有4803.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0.1%;GDP总量为49949.8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63.8%。大运河不仅串联起扬子江城市群、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海经济区,辐射到沿海经济带,而且沿线各地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依托大运河的港口和运输优势,布局和建设的科技型经济开发区、绿色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临港产业园区等,已成为推动地区快速发展的新动力。同时运河沿线14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影视基地,2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及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都拥有众多以运河文化为特色的产品和品牌,是江苏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三是运河城市文化积淀。大运河所串联起来的吴越、淮扬、楚汉等横向地域文化,催生出纵向的水乡文化、园林文化、戏曲文化、近代民族工商业文化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流经的区域,先后产生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1项,分别占全省总数的65.9%和69.2%。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河段长占全线的1/3,遗产区占总面积的46%,遗产点占总数的40%。不仅如此,江苏境内大运河沿线的8个设区市,都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运河游倍受追捧,旺季时一船难求成为常态。仅苏州古运河一年游客量达200多万人次,每年还以20—30%的比例快速增长。
生态走廊。悠久的治水历史和治水文明告诉运河人,唯有善待水、善治水,才能城河共生、产业兴旺,最终达到人水和谐。一是运河水环境逐步改善。总体上看,由于环境承载力的不同,苏南运河整体水质控制在IV类水,部分河段控制在V类水,苏北运河整体水质在III类水以上,苏北整体生态环境优势正在显现。苏北运河段不仅担当着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全省重任,更肩负着打造南水北调、东水西输“清水走廊”的国家使命。二是运河生态景观系统正在形成。总体看,沿河城镇纷纷启动运河全线景观建设工程,在整体架构上,精心构筑以古运河为主轴、支流水系为廊道、毗邻湖泊湿地及古城镇为节点的绿色生态走廊。在具体实施上,市内老街区古运河文化休闲带逐步建成,市外大运河田园风光带及滨水步道、亲水栈道、沿河绿地、河湖湿地等亲水文化带,逐步相互衔接、有机联通、配套完善,以线串珠的生态体系画卷越来越美好。三是运河综合管控能力得到加强。江苏段大运河自北向南流经11个船闸,不仅具有补充河道水源、平顺运河水流、保障南北船只顺利通航功能,也是调节沿线区域给排水的重要水利工程。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两岸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水体段面的自动监测以及河长制有效监管等,运河水系得到盘活,水质得到改善,曾经的“排水沟”逐步变成了清水走廊、清风廊道、景观长廊,“水畅、水活、水清、水景”等目标逐步实现。
呵护明珠
千年流淌的运河水,虽百舸竞渡南来北往,迎送岁月东起西落,却为我们留下了一颗颗璀璨明珠,闪耀在大运河畔。昔日因运河而兴的城镇,如今守望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运河人,勇于汲取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强化建设和治理的科学性,让运河两岸串串明珠在社会变迁中依然光彩夺目。
走人水和谐共生之路。运河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随着人口快速聚集和工农业迅速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重要取水口的大运河,曾几何时变成纵横南北的“排污沟”。一是不断增强水环境保护意识。运河沿岸各市都在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市民中不断得到加强,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以太湖为例,尽管各级政府不遗余力加大投入,全社会群策群力、千方百计抢救性治理,但短时间内难以修复、甚至特定时段出现水质恶化的实事,再次警示我们没有理由“自残”。运河之美,关键在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加大水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各地在运河沿岸饮用水源保护区采取一级管控,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严禁沿线排放污水,倾倒工业及其他废弃物;在与大运河相通、毗邻的骆马湖、高邮湖等湖区,严禁采砂,严控并逐步缩减围网养殖面积,直至最终取缔;在运河通道管护区,对沿线污染企业实行严苛的“关、停、并、转”。近些年,通过截流污水、断面严控、河道清理、绿化生态建设等一系列环保工程实施,大运河水系得以盘活、水质得到改善,历史上形成的“排污沟”正逐步变成生态走廊、清水廊道。三是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自我修复功能。许多地方把水利或航运工程与水生态涵养修复有机结合。扬州、苏州吴江区等在运河弯道或交叉口建造湿地公园,密种滤水植物,净化流经的运河水。徐州借航道拓宽改造,在条件允许的河段水面和护坡植被栽种同步推进。淮安摒弃只强调强度功效、忽视对环境破坏的混凝土护坡工程,大力培植芦苇等水生护坡植物,形成由岩土工程与环境工程组成的生态综合护坡系统,建成了全国内河堤岸中唯一的生态护坡,使大运河“两淮段”成为集水上运输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绿色人文景观带”。 镌刻走进新时代的历史足迹。大运河江苏段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和集聚区。工业文化遗存是一个城市工业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然而不少城市在经历了“破旧立新”式的大开发后才幡然醒悟。现在各地在激发工业文化遗产活力,实现老城区乃至城市的复兴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一是区域统筹,旅游串联,形成系统性文化长廊。许多地方选择古运河畔知名老厂区作龙头,沿运河轴线串联起老街、老巷、老店,以及各类博物馆、陈列馆,生动展现一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脉。如常州以“古运河畔老工厂,常州文化新码头”为目标,在曾经名声显赫的第五毛纺厂创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简称运河五号),利用厂区3万多平方米的建筑体量和风格各异的建筑,打造成集运河文化、工业遗存、创意产业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并以此为抓手,串联起运河沿线的恒源畅、梳篦厂等工业遗存、街区文化遗迹,形成功能完善、服务全面、氛围独特的发展街区,汇聚了大批文化和设计类创意人才,由此获得“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奖”。二是架设遗存与创业者及市民之间桥梁,建立开放空间系统。如何激活和延续工业遗存的生命,让文化遗产服务于市民就业、融入市民生活?无锡“蓉运壹号”项目做出了诠释。“蓉运壹号”在荣氏惠元面粉厂保护性开发中,充分利用其坐落古运河畔、毗邻风景区和商圈等区位优势,以“设计生活”规划定位,通过对老厂房创意性改建,打造出一栋栋“创业空间”,精选近百位“有梦想、爱设计”的年轻创业才俊进驻。同时依托园区内树木茂盛、绿化成荫的庭园,以及24栋风格各异、东西合璧的建筑物,向每一位入园市民讲述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构建与社会交流的“市民空间”。三是“腾笼换鸟”,实現老工业区产业升级和生态优化。沿河众多老工业区主动搬迁有污染或竞争力低下的老企业,突出生态和文化内涵,面向创新需求的新业态、新空间,大力发展都市型产业。如宿迁以运河综合整治为抓手,一方面调整低端产业,搬迁运河沿线的工矿企业,对老玻璃厂、制铣厂等工业厂房进行保护开发和生态景观改造,并依托运河湾景观优势,将原有的工业集中区打造成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主题公园。另一方面,加快形成新产业集聚的特色组团,与老城区商业功能互补,与新区产业错位发展,不仅提升了城市产业整体水平,也延续了城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
彰显独具魅力的人文底蕴。开放、包容的大运河为两岸留下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与众不同的运河文化。沿岸各地以不同方式深挖人文底蕴,以不同形式展现传统文化,以不同时空语言表达地域风韵。一是请出“深闺”,走出深巷。每个地区文化和自然资源都是独特、具体和生动的。许多地方积极组织开展“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和系统建库”工作,对重点历史文化遗存,如苏州吴江宝带桥遗址,常州篦箕巷、天宁寺,扬州卢氏盐商豪宅、高邮文游台,宿迁龙王庙行宫以及丹阳吕城镇古建筑等都进行了恢复和修缮,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为大众深刻感知。如淮安将总督漕运公署遗址与仿古建筑相结合建成中国漕运博物馆,运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立体展示漕运恢弘历史和灿烂文化。邳州在大运河畔禹王山上兴建抗日纪念馆,生动再现禹王山抗日阻击战壮烈场景,为运河文化注入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二是以点连线,串珠成链。许多地方在挖掘、保护和展现单个特色资源的基础上,注重对特色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和地段,采取整体规划设计、单体建筑织补联络、地段特色整合塑造、开发空间与景观营造等综合措施,充分展示沿线分布特色资源文化内涵。已建成4A景区的洪泽湖大堤,泗阳6.4公里长的运河风光带,扬州瘦西湖、常州青果巷等,特别是素有“江南水弄堂”之称的无锡清名桥,透过桥身与倒影相合而成的“运河之眼”,所展现的运河故道千年文脉和两岸街区民风民俗,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三是由线及面,整体构建。越来越多的地方充分利用并依托城镇的历史轴线、运河水系、传统街巷、文化廊道、特色文化街区,串联沿线及一定纵深的特色资源点、人文资源区,合理配置公共要素,形成空间结构鲜明、历史文脉清晰、构成要素丰富、场所环境宜人的特色空间体系,系统展现其文化魅力和区域特色。如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山塘街和镇江西津渡等,以“重点保护、适度开发、原汁原味”为原则,由沿运河单一线性街巷,循序渐进发展成“非”字形街区,再逐步覆盖整个区域,将历史文化遗存建设成“活的博物馆”,给人以恍若时空穿越的体验,让徜徉其中的人们整体感知古运河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征。
打造繁星璀璨的运河古镇。因运河而兴的不仅仅有名城,众多古镇如同银河边熠熠生辉的点点繁星,把运河两岸装点得分外妖娆。在城镇化进程中,江苏各地以古镇保护为基础,以保持和还原风貌为原则,在保护中开发、在保护中利用,不断传承古镇文化、留住乡愁记忆。一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如苏州震泽古镇建设不搞大拆大建,而是以尊重历史、立足现实为基础,改变整体搬迁的方式,将古镇原住民就地安置,继续保留原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同时以突出地方特色文化作为古镇发展定位,将商业开发、特色产业、居民致富和传承历史文化有机结合,把丝绸、丝制品等各种丝元素融入古镇开发、修复过程中,使古镇成为活着的蚕丝文化的物质载体。二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同为江南古镇的无锡惠山,密集分布了历代祠堂建筑和重要遗迹,数量多、密度高、类别全、风貌古朴,成为独树一帜的江南“露天历史文化博物馆”。无锡以惠山古祠堂群为依托,将惠山寺、惠山直街、惠山横街、二泉寄畅园和惠山泥人博物馆等与古祠堂群一体规划、整体开发、还原修复、综合利用,在展示江南风情浓郁的园林文化的同时,突出古镇感受历史遗温、聆听时代脚步的祠堂文化,成为大运河畔探胜访迹、寻根问祖、对话先贤、传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大亮点。已有2300年历史、距淮安市区10公里的码头镇,位于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等五河交汇处,曾是古代“南船北马”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界地和漕运中心。这里的淮阴故城遗址、秦甘罗城遗址、清河旧县遗址见证了古镇的悠久历史。尤其是境内古运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惠济、通济、福兴三闸遗址,为码头烙上了深深的运河文化印记。码头镇不仅有最杰出古代大军事家“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也是汉赋大家枚乘父子、东吴名相步骘的故里。码头镇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谐共存,体现了这里文化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包容性、亲和力。三是一方润水土,滋养一方人。如兴盛于唐宋的扬州邵伯古镇,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域环境,繁荣发达的盐商经济和悠久的漕运文化,使其享有“东西南北四湖通”之美誉,成为大运河沿线闻名遐迩的繁华商埠。如今邵伯以规划为龙头,以特色为生命,发挥独特的“古、水、绿、味、文、情”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以打造“两轴两带六景”运河生态公园为契机,重现朱自清《荷塘月色》美景,塑造生态和谐、舒适宜人的运河风情特色小镇,尽显其高雅与民俗的文化内涵。再如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坐落在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的新沂市窑湾古镇,素有“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之说,享“黄金水道金三角”“苏北水域胜江南”之美誉。凭借扼守大运河黄金水道的地理优势,窑湾曾经“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镇内设有8省会馆和10个国家商业代办处,美、英、法、意大利等多国商人和传教士来窑湾经商传教,镇上钱庄、布庄、当铺、商铺等各种店铺作坊360余家。古镇三面环水,碧波粼粼,景色秀丽;街巷独具一格,院舍青砖灰瓦,楼阁亭台交错,房顶飞檐翘角,形胜之美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畔第一古镇。 构建合作分享共赢平台。文化从来都不是垄断性和山寨性的“土特产”,它既有地域性,更有超越性和普适性。运河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其特有的多元、包容和开放性,使得中国大运河能够成为连接世界运河城市及全球的纽带和桥梁。一是海纳百川,不拒细流。江苏一些城市在谋划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上,不固步自封,而是秉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通过构建合作交流平台,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比较研究方法,探究建设中国乃至世界运河文化样板区和示范带的新路径。2009年9月,“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简称WCCO)经国务院批准在扬州成立,这也是江苏唯一一家国际性社会组织。WCCO以大运河申遗为契机,先后在扬州举办了六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与20多条世界知名运河、10多家国际机构、70多座世界运河城市的代表广泛交流,推动了世界运河城市间的交往与合作,成为运河文化乃至江苏文化走向世界的“金名片”。二是从善如流,取长补短。一些沿线城市不仅开展经贸文化交流和民间交往,而且注重运河文化的学术研究和探讨,相关学会、文史委、社科院、社科联以及一些大学、研究机构、智库等纷纷著书立说或建言献策,不断发出“江苏声音”,提出“江苏方案”。2017年,扬州市政府与扬州大学合作共建成立“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并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这将为江苏在运河文化、运河经济、运河生态、运河旅游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为运河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运河保护等数据库构建打造一个智慧平台。
瑕不掩瑜
千里运河历经千年涤荡,先人留下的历史遗迹和历史文化更显弥足珍贵。如何把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如何解决好当前存在的一系列倾向性问题,将深刻影响运河文化的继承弘扬,决定运河文化的创新发展。
群龙无首与九龙治水。江苏段大运河贯穿不同的区域文化,其呈现出的园林文化、漕运文化、河工文化等共性特征,为沿河文化资源整合共享提供了可能。然而在纵向上,各自为政、各管一段的问题突出,虽然各地历史文化如明珠般闪耀,但散落的颗颗明珠还没有串联成链。横向上,缺乏统一的刚性管理机构,九龙治水、多头管理问题突出,在权责利交织地带沟通协调难,导致轻松出彩的工作抢着管,吃苦打基础的工作无人管,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盲目跟风与千城一面。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各地普遍兴起挖掘文化遗存、修复古建筑、恢复古镇和历史街巷的热潮,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的积极性高涨。然而,由于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认识上的简单化和片面化,忽视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些地方一哄而上,急功冒进,不同程度存在着将传统文化的弘扬形式化、皮毛化、消费化和抢滩化的倾向。有些地方罔顾城镇文脉和空间肌理,不讲自然生态特征和乡土文化标识,在开发形式上多以简单的商业手段替代文化建设,单一复制、简单复古,相似的经营策略引发单质化与同质化竞争加剧。在建设方式上,有的拆古建新、买真造假,使得城镇形态、景观风貌逐步趋同,“千城一面”的特色危机不断蔓延扩散,城镇历史文化和精神日趋模糊。
历史文脉的割裂与现实生活的阻断。大运河文化流传至今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古色古香、自成经纬,更在于它与生俱来的本土化、大众化和时代化基因,由此赋予它生生不息的活力。然而,由于对大运河文化本质特征、活态化特质缺少系统性研究和把握,在上一轮城镇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热衷于所谓现代化城市“国际标准”的推广,过分追求城市外在形象的标新立异,轻视沿运河城市传统文化特色,整拆整建、大拆大建,其结果造成对旧城肌理、历史文化空间和社区结构的破坏,割裂了城市内在的历史文脉,肢解了社区邻里关系,城镇记忆不断消失。新一轮开发又多以还原历史风貌为特征,遗憾的是有些地方对文化遗产利用侧重于商业化考量,宾館、商场、店铺的大量入驻,以及对原有古建筑商业化改造,不仅没有对当地活态化的人文因素予以充分尊重和有机融合,尤其是对大量原住民异地安置甚至是整体外迁,直接阻断了历史文化再现和传承所需要的“人”的维系。空有“躯壳”的文化遗存和充满市井气息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导致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居民,从传统技艺到社会习俗等众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丢失,地方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运河沿线地域文化生态和城市文化精神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责任编辑: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