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8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m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了解本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特点及其规律,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汇总2010~2012年本院上报的28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ADR类型及构成比、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和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85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居首位,占34.04%;女性患者较男性多,分别占59.30%和40.70%;引发ADR的途径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占80.70%;由抗菌药引发的ADR最多,占74.04%;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48.77%。 结论 医院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尤其要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关注ADR的易发人群,以减少ADR的发生。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3-150-04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是提高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质量也日益关注,用药安全包括药品不良反应也引起全社会更多的重视。为了解我院ADR的发生规律,为临床选择药品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对本院2010~2012年的ADR上报情况进行总结,以减少本院ADR的重复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0~2012年向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285例ADR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ADR类型及构成比、给药方式以及涉及药品种类和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内容以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DR患者的一般情况
  285例ADR报告中,女169例,占59.30%;男116例,占40.70%。年龄跨度从2~100岁。发生ADR的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见表1。
  2.2 ADR分类及关联性评价
  285例ADR报告中,严重的ADR 2例,占0.70%;新的ADR14例,占4.91%;一般的ADR 269例,占94.39%。关联性评价中,肯定8例,占2.80%;很可能111例,占38.94%;可能162例,占56.84%;待评价4例,占1.40%。严重的ADR涉及的药品及转归情况见表2~3。
  2.3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
  285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有230例,占80.70%,不同给药途径引发ADR的构成比详见表4。
  2.4 ADR涉及药品种类及抗菌药品种
  据ADR报告分析,涉及的药品共80种,由抗菌药引发的ADR居首位,品种数占36.25%,例数占74.04%,详见表5。从抗菌药所涉及品种看,头孢菌素类引发ADR的例数最多,占总数的42.65%;其次是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详见表6。
  2.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285例ADR报告,主要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全身性损害等。其中有139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8.77%。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详见表7。
  3 讨论
  结果表明,年龄≥60岁以上的患者ADR发生率为37.19%,发生率最高。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减退,加上老年人常患有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发生ADR的几率大大增加[1-2]。我们社会也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重视,因此加强对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宣教及不良反应监测显得尤为重要。从ADR报告中看出女性高于男性,可能是女性较为敏感,提示我们应关注ADR的易发人群,对于男性患者,我们也应主动去发现药物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居首位,与相关文献相符[3-4]。除了患者自身特殊体质因素外,可能还与静脉给药直接,作用迅速,易引发ADR;同时注射溶液的微粒、热原、pH值、渗透压、滴注速度过快;配置后放置时间过长及配药不规范等都可能导致ADR。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减少静脉给药频率,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285例ADR报告中,抗菌药所占比例最大,与文献报道一致[5-7]。这与抗菌药临床使用广泛有关:无指征用药、剂量选择不当、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8],加剧了ADR的发生。因此要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监控,避免抗菌药物滥用,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中药制剂引发的ADR报告也在不断增多[9],285例报告ADR报告中,由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高达37例,涉及主要药品包括舒血宁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及丹参酮注射液等。一直被认为很温和的舒血宁也同样发生ADR。这可能是由于中药注射剂制剂工艺的限制,无法标准化的控制杂质水平,活性成分稳定性差等原因引起。因此,我院应严格控制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严格按适应证、按说明书用药,同时使用时应密切注意观察。
  285例ADR除了临床表现最多的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外,与文献报道一致[10-12]。还包括恶心、头晕等患者自身感觉的不适,同时也包含一些系统或器官损害的隐蔽性表现,这就要求临床上要强化ADR监测和上报的意识,提高ADR上报积极性,增加ADR上报数量,减少漏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敏红.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J].海峡药学,2011,23(10):231.
  [2] 凌春燕,管媛媛.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7):942.
  [3] 祝子明,王敏,朱敏,等.我院3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46):4387.
  [4] 凌春燕,张晋萍,葛卫红.我院24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5,16(9):698.
  [5] 曹海山,何鹏彬,丁以绚,等.396例老年患者应用抗感染药物ADR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0):995.
  [6] 林小文,阮连军.上海市金山区35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14):1311.
  [7] 王立军,周学琴.我院4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2):138
  [8]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9] 李宁.关注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165.
  [10] 殷萍萍,王坚,曹辉,等.我院17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38):3619.
  [11] 张惠霞,陈建玉,宋成.341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药物警戒,2006,10(4):234.
  [12] 陈军,黎碧玲,魏俊婷,等.我院2004-2006年4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5):373.
  (收稿日期:2014-08-18)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T2DM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2012年在青岛内分泌糖尿病医院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224例,按照UAER分为3组,其中正常蛋白尿组112例,微
目的探讨粒细胞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宫腔内灌注治疗对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
为提前预测鹰骏三号井田2煤层顶板岩层富水性情况,为顶板探疏放水提供依据,本文以2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范围内岩层富水性指数数据为基础,通过Surfer软件绘制出富水性等值线图
目的探讨激活转录因子-2(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2,ATF-2)在非特指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DLBCL,NOS)中表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伴发抑郁者记忆偏向的特点.方法 对冠心病患者用Beck 抑郁问卷、SDS 抑郁自评量表筛选出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伴发抑郁情绪组(轻度抑郁16 例、中度9 例、重度5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护在重型脑损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9月于我院进行开颅手术及脑室外引流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钠联合血凝酶治疗消化道溃疡并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消化道溃疡并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钠;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钠联合血凝酶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孕酮测定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保胎成功与否将其分为保胎成功组(n=50)与保胎失败组(n=30),并选择同期问诊的9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三组孕妇血清孕酮水平。 结果 保胎成功组、正常妊娠组孕妇血清孕酮值均明显高于保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足月宫角妊娠的高危因素,产前如何识别与处理足月宫角妊娠,避免产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6年1月~2012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3798例。对其中经剖宫产或剖腹探查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