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了解本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特点及其规律,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汇总2010~2012年本院上报的28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ADR类型及构成比、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和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85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居首位,占34.04%;女性患者较男性多,分别占59.30%和40.70%;引发ADR的途径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占80.70%;由抗菌药引发的ADR最多,占74.04%;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48.77%。 结论 医院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尤其要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关注ADR的易发人群,以减少ADR的发生。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3-150-04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是提高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质量也日益关注,用药安全包括药品不良反应也引起全社会更多的重视。为了解我院ADR的发生规律,为临床选择药品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对本院2010~2012年的ADR上报情况进行总结,以减少本院ADR的重复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0~2012年向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285例ADR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ADR类型及构成比、给药方式以及涉及药品种类和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内容以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DR患者的一般情况
285例ADR报告中,女169例,占59.30%;男116例,占40.70%。年龄跨度从2~100岁。发生ADR的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见表1。
2.2 ADR分类及关联性评价
285例ADR报告中,严重的ADR 2例,占0.70%;新的ADR14例,占4.91%;一般的ADR 269例,占94.39%。关联性评价中,肯定8例,占2.80%;很可能111例,占38.94%;可能162例,占56.84%;待评价4例,占1.40%。严重的ADR涉及的药品及转归情况见表2~3。
2.3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
285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有230例,占80.70%,不同给药途径引发ADR的构成比详见表4。
2.4 ADR涉及药品种类及抗菌药品种
据ADR报告分析,涉及的药品共80种,由抗菌药引发的ADR居首位,品种数占36.25%,例数占74.04%,详见表5。从抗菌药所涉及品种看,头孢菌素类引发ADR的例数最多,占总数的42.65%;其次是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详见表6。
2.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285例ADR报告,主要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全身性损害等。其中有139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8.77%。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详见表7。
3 讨论
结果表明,年龄≥60岁以上的患者ADR发生率为37.19%,发生率最高。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减退,加上老年人常患有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发生ADR的几率大大增加[1-2]。我们社会也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重视,因此加强对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宣教及不良反应监测显得尤为重要。从ADR报告中看出女性高于男性,可能是女性较为敏感,提示我们应关注ADR的易发人群,对于男性患者,我们也应主动去发现药物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居首位,与相关文献相符[3-4]。除了患者自身特殊体质因素外,可能还与静脉给药直接,作用迅速,易引发ADR;同时注射溶液的微粒、热原、pH值、渗透压、滴注速度过快;配置后放置时间过长及配药不规范等都可能导致ADR。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减少静脉给药频率,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285例ADR报告中,抗菌药所占比例最大,与文献报道一致[5-7]。这与抗菌药临床使用广泛有关:无指征用药、剂量选择不当、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8],加剧了ADR的发生。因此要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监控,避免抗菌药物滥用,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中药制剂引发的ADR报告也在不断增多[9],285例报告ADR报告中,由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高达37例,涉及主要药品包括舒血宁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及丹参酮注射液等。一直被认为很温和的舒血宁也同样发生ADR。这可能是由于中药注射剂制剂工艺的限制,无法标准化的控制杂质水平,活性成分稳定性差等原因引起。因此,我院应严格控制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严格按适应证、按说明书用药,同时使用时应密切注意观察。
285例ADR除了临床表现最多的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外,与文献报道一致[10-12]。还包括恶心、头晕等患者自身感觉的不适,同时也包含一些系统或器官损害的隐蔽性表现,这就要求临床上要强化ADR监测和上报的意识,提高ADR上报积极性,增加ADR上报数量,减少漏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敏红.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J].海峡药学,2011,23(10):231.
[2] 凌春燕,管媛媛.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7):942.
[3] 祝子明,王敏,朱敏,等.我院3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46):4387.
[4] 凌春燕,张晋萍,葛卫红.我院24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5,16(9):698.
[5] 曹海山,何鹏彬,丁以绚,等.396例老年患者应用抗感染药物ADR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0):995.
[6] 林小文,阮连军.上海市金山区35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14):1311.
[7] 王立军,周学琴.我院4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2):138
[8]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9] 李宁.关注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165.
[10] 殷萍萍,王坚,曹辉,等.我院17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38):3619.
[11] 张惠霞,陈建玉,宋成.341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药物警戒,2006,10(4):234.
[12] 陈军,黎碧玲,魏俊婷,等.我院2004-2006年4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5):373.
(收稿日期:2014-08-18)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3-150-04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是提高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质量也日益关注,用药安全包括药品不良反应也引起全社会更多的重视。为了解我院ADR的发生规律,为临床选择药品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对本院2010~2012年的ADR上报情况进行总结,以减少本院ADR的重复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0~2012年向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285例ADR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ADR类型及构成比、给药方式以及涉及药品种类和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内容以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DR患者的一般情况
285例ADR报告中,女169例,占59.30%;男116例,占40.70%。年龄跨度从2~100岁。发生ADR的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见表1。
2.2 ADR分类及关联性评价
285例ADR报告中,严重的ADR 2例,占0.70%;新的ADR14例,占4.91%;一般的ADR 269例,占94.39%。关联性评价中,肯定8例,占2.80%;很可能111例,占38.94%;可能162例,占56.84%;待评价4例,占1.40%。严重的ADR涉及的药品及转归情况见表2~3。
2.3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
285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有230例,占80.70%,不同给药途径引发ADR的构成比详见表4。
2.4 ADR涉及药品种类及抗菌药品种
据ADR报告分析,涉及的药品共80种,由抗菌药引发的ADR居首位,品种数占36.25%,例数占74.04%,详见表5。从抗菌药所涉及品种看,头孢菌素类引发ADR的例数最多,占总数的42.65%;其次是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详见表6。
2.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285例ADR报告,主要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全身性损害等。其中有139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8.77%。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详见表7。
3 讨论
结果表明,年龄≥60岁以上的患者ADR发生率为37.19%,发生率最高。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减退,加上老年人常患有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发生ADR的几率大大增加[1-2]。我们社会也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重视,因此加强对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宣教及不良反应监测显得尤为重要。从ADR报告中看出女性高于男性,可能是女性较为敏感,提示我们应关注ADR的易发人群,对于男性患者,我们也应主动去发现药物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居首位,与相关文献相符[3-4]。除了患者自身特殊体质因素外,可能还与静脉给药直接,作用迅速,易引发ADR;同时注射溶液的微粒、热原、pH值、渗透压、滴注速度过快;配置后放置时间过长及配药不规范等都可能导致ADR。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减少静脉给药频率,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285例ADR报告中,抗菌药所占比例最大,与文献报道一致[5-7]。这与抗菌药临床使用广泛有关:无指征用药、剂量选择不当、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8],加剧了ADR的发生。因此要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监控,避免抗菌药物滥用,以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中药制剂引发的ADR报告也在不断增多[9],285例报告ADR报告中,由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高达37例,涉及主要药品包括舒血宁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及丹参酮注射液等。一直被认为很温和的舒血宁也同样发生ADR。这可能是由于中药注射剂制剂工艺的限制,无法标准化的控制杂质水平,活性成分稳定性差等原因引起。因此,我院应严格控制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严格按适应证、按说明书用药,同时使用时应密切注意观察。
285例ADR除了临床表现最多的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外,与文献报道一致[10-12]。还包括恶心、头晕等患者自身感觉的不适,同时也包含一些系统或器官损害的隐蔽性表现,这就要求临床上要强化ADR监测和上报的意识,提高ADR上报积极性,增加ADR上报数量,减少漏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敏红.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J].海峡药学,2011,23(10):231.
[2] 凌春燕,管媛媛.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7):942.
[3] 祝子明,王敏,朱敏,等.我院3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46):4387.
[4] 凌春燕,张晋萍,葛卫红.我院24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5,16(9):698.
[5] 曹海山,何鹏彬,丁以绚,等.396例老年患者应用抗感染药物ADR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0):995.
[6] 林小文,阮连军.上海市金山区35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14):1311.
[7] 王立军,周学琴.我院4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2):138
[8]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9] 李宁.关注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165.
[10] 殷萍萍,王坚,曹辉,等.我院17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38):3619.
[11] 张惠霞,陈建玉,宋成.341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药物警戒,2006,10(4):234.
[12] 陈军,黎碧玲,魏俊婷,等.我院2004-2006年4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5):373.
(收稿日期:201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