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在不断的发展,水利工程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而传统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模式陈旧、问题突出,已无法满足现有的需求,相应的改革之举亟待落实。基于对该局势的考虑,通过分析我国水利工程的传统管理,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以管养分离为原则,探讨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养护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养护;重要性;实施策略
一、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养护的重要性
小型水利工程作为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当中最为普遍的存在形式,其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面贡献卓著。虽然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仍没有一种水利工程形式能够取代小型水利工程在我国农业发展方面的地位。小学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重要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保证水利工程工作状态,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对小型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和养护,能够保证水利工程不受到外界的破坏,最大限度保证水利工程的工作状态,满足水利工程管辖区域的农业生产需求。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的灌溉形式,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还加大了灌溉效率,这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来说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标志着以效率为原则的新灌溉策略已经实现,这既满足了农业生产需求,有实现了水资源节约,可谓是事半功倍。
2、做好水利工程管理保护,提升建设效益水平。水利工程项目是一个具有长期性特点的工程项目,相对于水利工程前期的建设阶段而言,其后期的养护与管理才是关键,“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实际上,我国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重建轻管”的情况,很多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都存在着无人监管的情况,这使水利工程根本得不到保护,不出三到五年水利工程必然要面对废弃的命运。从小型水利工程使用年限角度分析,其最基本的使用年限为20年,养护管理做得好可以用上30年、40年、甚至是50年,相比之下3、5年的使用年限实在是太短了,此种行为浪费的不仅是资源,更是当地百姓的“生命”。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只有做好养护与管理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能够正常的完成自己在当地农业生产当中的任务,从而提升自身的建设效益水平,为当地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动力。
3、提升当地水资源利用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同样也是农业灌溉的必需品,传统的灌溉形式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其灌溉效果也不甚理想。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是为了能够提升对水资源灌溉的效率,进一步实现随对资源的节约。水利工程在这一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养护,那么水利工程就很难发挥出自身的灌溉效率,这也就无法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日益短缺的水资源时刻提醒我们必须要做好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而做好对水利工程的养护和管理就是实现对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主要方法。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当前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我国小型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看,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二是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是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筹资筹劳总量有限,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资劳微乎其微。四是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价已经放开,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外国的农产品已经占领了我国的部分市场,加之农民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利用政府职能做好权力分配。在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投资方,其必须要通过对水利工程的事权和财权的合理分配,来拓宽水利工程的发展渠道,提升水利工程的发展水平。财权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在自身引导作用下,建立起“财政为主、主体多元”的投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的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去,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养护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事权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主导作用,来加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为小型水利工程建立起公共财政稳步增长机制,为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养护提供支持。
2、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我国小型水利工程在管理和养护方面之所以存在问题,与其管理机制的落后和管理方式的不全面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如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都会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益发挥带来影响,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我国建筑企业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都十分注意。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建设完成后的管理,这种管理方面的失误带来了关键性影响。为了实现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效果的提升,我们必须要在管理机制上进行突破和创新,通过对建设程序的完善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创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好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费用。另一方面在人员管理上笔者认为也应该以绩效考核为中心,通过绩效考核标准当中的奖惩制度,来提升当地员工在企业当中的工作热情,提高财政支农绩效水平。
3、加强职工的技能培训。人力资源是决定工程运行管理好与坏的重要因素,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具有保障作用。因此,根据水利工程的技术需求,开展职工培训、继续教育、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职工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提供人力保障。
4、合理投入管理费用。根据历年来水利工程费用的投入情况,或参照类似水利工程管理经费和养护定额进行估算,做好水利工程运行期管理经费的测算工作,确保管理经费、维修经费、应急经费的合理投入。
5、开展技术科研工作。实现水利工程“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管理目标的基础是水利工程技术的研发,为此,应注重水利工程技术的研究工作,收集水利工程的运行数据,研究水利工程的运行性能,研发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系统,为其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提供相应的科研技术平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型水利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小型水利工程的实际,按照社会市场化运作,深入实施管养分离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合同管理、竞争机制、监督机制的作用,加强人员技能培训、经费投入、科研等方面的工作,逐步改革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小型水利工程效益的有效发挥,不断促进农业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慧娟.浅谈小型水利工程的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1.
[2]柳长顺,张秋平.关于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0,08.
[3]周璐,陈东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的调查研究[J].江苏水利,2014,09.
[4]刘波.浅谈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0.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养护;重要性;实施策略
一、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养护的重要性
小型水利工程作为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当中最为普遍的存在形式,其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面贡献卓著。虽然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仍没有一种水利工程形式能够取代小型水利工程在我国农业发展方面的地位。小学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重要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保证水利工程工作状态,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对小型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和养护,能够保证水利工程不受到外界的破坏,最大限度保证水利工程的工作状态,满足水利工程管辖区域的农业生产需求。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的灌溉形式,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还加大了灌溉效率,这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来说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标志着以效率为原则的新灌溉策略已经实现,这既满足了农业生产需求,有实现了水资源节约,可谓是事半功倍。
2、做好水利工程管理保护,提升建设效益水平。水利工程项目是一个具有长期性特点的工程项目,相对于水利工程前期的建设阶段而言,其后期的养护与管理才是关键,“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实际上,我国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重建轻管”的情况,很多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都存在着无人监管的情况,这使水利工程根本得不到保护,不出三到五年水利工程必然要面对废弃的命运。从小型水利工程使用年限角度分析,其最基本的使用年限为20年,养护管理做得好可以用上30年、40年、甚至是50年,相比之下3、5年的使用年限实在是太短了,此种行为浪费的不仅是资源,更是当地百姓的“生命”。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只有做好养护与管理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能够正常的完成自己在当地农业生产当中的任务,从而提升自身的建设效益水平,为当地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动力。
3、提升当地水资源利用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同样也是农业灌溉的必需品,传统的灌溉形式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其灌溉效果也不甚理想。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是为了能够提升对水资源灌溉的效率,进一步实现随对资源的节约。水利工程在这一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养护,那么水利工程就很难发挥出自身的灌溉效率,这也就无法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日益短缺的水资源时刻提醒我们必须要做好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而做好对水利工程的养护和管理就是实现对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主要方法。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当前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我国小型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看,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二是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是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筹资筹劳总量有限,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资劳微乎其微。四是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价已经放开,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外国的农产品已经占领了我国的部分市场,加之农民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利用政府职能做好权力分配。在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投资方,其必须要通过对水利工程的事权和财权的合理分配,来拓宽水利工程的发展渠道,提升水利工程的发展水平。财权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在自身引导作用下,建立起“财政为主、主体多元”的投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的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去,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养护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事权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主导作用,来加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为小型水利工程建立起公共财政稳步增长机制,为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养护提供支持。
2、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我国小型水利工程在管理和养护方面之所以存在问题,与其管理机制的落后和管理方式的不全面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如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都会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益发挥带来影响,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我国建筑企业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都十分注意。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建设完成后的管理,这种管理方面的失误带来了关键性影响。为了实现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效果的提升,我们必须要在管理机制上进行突破和创新,通过对建设程序的完善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创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好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费用。另一方面在人员管理上笔者认为也应该以绩效考核为中心,通过绩效考核标准当中的奖惩制度,来提升当地员工在企业当中的工作热情,提高财政支农绩效水平。
3、加强职工的技能培训。人力资源是决定工程运行管理好与坏的重要因素,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具有保障作用。因此,根据水利工程的技术需求,开展职工培训、继续教育、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职工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提供人力保障。
4、合理投入管理费用。根据历年来水利工程费用的投入情况,或参照类似水利工程管理经费和养护定额进行估算,做好水利工程运行期管理经费的测算工作,确保管理经费、维修经费、应急经费的合理投入。
5、开展技术科研工作。实现水利工程“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管理目标的基础是水利工程技术的研发,为此,应注重水利工程技术的研究工作,收集水利工程的运行数据,研究水利工程的运行性能,研发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系统,为其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提供相应的科研技术平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型水利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小型水利工程的实际,按照社会市场化运作,深入实施管养分离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合同管理、竞争机制、监督机制的作用,加强人员技能培训、经费投入、科研等方面的工作,逐步改革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小型水利工程效益的有效发挥,不断促进农业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慧娟.浅谈小型水利工程的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1.
[2]柳长顺,张秋平.关于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0,08.
[3]周璐,陈东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的调查研究[J].江苏水利,2014,09.
[4]刘波.浅谈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