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伍秉鉴“分羹”
【哲理的故事】
清朝富商伍秉鉴当广州十三行的怡和行行长时,有一回,一家英商公司提出要怡和行一家单独担任羽纱的销售代理。这是一笔人人羡慕、盈利颇丰的大交易,可伍秉鉴却高兴不起来。原来,在此之前,有好几家行商的老板都争着抢着想要接这份生意,甚至不惜动用金钱走关系。但是,这家英商公司最终还是选择要与怡和行合作。
伍秉鉴分析:如果自己接手这桩生意,钱就会积存在自己手中,市面就活不起来了。而且,自己与英商公司的合作势必会遭到其他行商的嫉妒。但自己又不能辜负了英商公司的一片好意,该怎么平衡这其中的利弊得失呢?
思来想去,伍秉鉴决定“分羹”。恰巧,几日之后就是伍秉鉴的生日,于是他挨家挨户上门去请,把所有行商都叫到一起吃饭。生日那天,伍秉鉴设宴款待大家,席间,他客气地对大家说:“今借饭局有一事拜托诸位。诸位可能听说了,英商公司让怡和行做他们产品的销售代理,可惜我伍某资金有限,所以恳请大家和我一起分这块蛋糕,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伍秉鉴的谦虚让大家佩服不已。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怡和行完全有能力独揽这项生意。最终,行商们欣然接受了合作邀请。与此同时,他们都消除了对伍秉鉴的敌对情绪。
就这样,伍秉鉴接过了英商公司的生意,然后想办法将利润按比例分给全体行商。事后有不少人评价伍秉鉴是个“只懂把利润拱手让给他人”的大傻瓜。可事实上,他虽然损失了一些既得利益,但人气一路攀升。这从怡和行的地位变化可以看得出——与英商公司合作前,怡和行在十三行中只排第三位;合作后,伍家的财富更一路攀升,1826年资产就达到了2600万两白银,而到了1831年,怡和行就成为十三行行首。
“同行是冤家”,這是商界颇为流行的一句话。伍秉鉴的想法却相反,他觉得,想要做大生意,同行间只有互相照顾才能共同赢利。大商不图眼前利,说的正是像伍秉鉴这样的人。(张珠容)
【故事的哲理】
只有愿意把利润拱手让给他人,把整个行业的蛋糕做大,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利他”终利己,最终实现共赢。
免费滑雪一周,外加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