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融产业是现代经济核心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对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杭州金融业集聚效应进行分析,明确金融业集聚效应带来的负面效应,并通过计算分析杭州金融业集聚程度,为促进杭州金融业的发展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金融业;集聚效应;杭州
一、金融集聚效应概述
金融业集聚效应有两种效应,其中正面效应是指通过外部规模经济、网络、创新、技术进步、自我强化机制促使经济增长,负面效应则是产生竞争过度,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的现象。
杭州,在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金融总量排名第二;金融服务水平位属第一梯队;金融生态环境名列前茅;金融机构数量较多;杭州民营资本活跃,所以以杭州地区为例研究金融业集聚效应具有典型性。
二、杭州金融业集聚现状分析
201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459家,金融业增加值为987.67亿元,增长率为6.5%,下列通過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进行具体的集聚现状分析。
(一)银行业
该处采取区位熵的方式,计算2013年至2016年银行业的区位熵,从而分析集聚现状,一般来说,区位熵大于1,表示某行业在某地区集聚,反之表示发散。具体公式如下:LQi j=(qi j / qj)/(qi /q)。
其中LQi j代表j地区i行业的区位熵指数,qi j代表j地区i行业的总产值,q代表 j地区的总产值,qi代表全国i行业的总产值,q代表全国总产值。
其中,我们选取银行业本外币存贷款总额为该行业的总产值,GDP为地区总产值。计算情况如表1,可知2013年至2016年的区位熵指数都大于1,表明杭州银行业集聚程度高。
(二)证券业
2016年年末,在杭州上市的公司有135家,实现上市融资3806.97亿元。347家新三版挂牌企业。截至2017年11月底,浙江上市公司341家,累计融资7,209.74亿元。证券公司5家,证券公司分公司59家,证券营业部777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2家。期货公司11家,期货公司分公司9家,期货营业部166家。可以看出在浙江省内,杭州证券业占的比例较大,是浙江省内证券业集聚效应最明显的地区。
(三)保险业
该处采取区位熵的方式,通过计算杭州保险密度和全国保险密度, 2010年至2016年,杭州保险密度远大于全国保险密度,并且不断上升,至2016年,每人平均投保5642.14元,说明杭州保险业发展良好,人民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从图1可知,2010年至2016年的区位熵指数都大于1,在2.5处上下波动,表明杭州保险业集聚程度明显。
三、杭州金融业集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度金融造成实体经济由“实”转“虚”
目前,人们通过大量的信贷投资推动经济的增长,由于金融本身是通过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让实体部门创造价值的,自身不创造价值,所以巨大的信贷投资容易造成金融业过度发展,从而使金融体系逐渐膨胀,实体经济不断转“虚”,负面影响不断增大。
(二)金融业人才的缺乏
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机构种类不断增多,金融行业知识较为复杂,对人才的素质和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金融业人才相对缺乏,并且“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临,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对于金融产品的改进与创新是一大难题。
(三)金融业过度竞争,金融风险累积
在杭州区域内,良好的竞争对金融业发展起促进作用,但是过度竞争会对金融业造成不良影响,通过使信息成本增加,租金增加,供大于求等情况,产生利润率降低的现象。同时,周边城市金融业的发展会对杭州带来竞争压力,甚至造成威胁,比如苏州,南京,宁波等,容易造成为争夺资源而恶性竞争的现象,积累金融风险。
四、杭州金融业集聚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优化杭州产业结构,加快金融集聚
优化产业结构对地区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加快地区产业专门化。杭州应该充分利用经济优势和地理优势,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升级,尤其是行业层面的结构升级,发展本地具有优势的创新型产业,加快金融业集聚区的发展。
(二)加强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人才培训基地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必须把金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重视起来。杭州可以通过媒体等平台积极地宣传杭州良好的经济情况,金融发展战略等,积极开展关于金融方面的论坛、金融项目推荐会、金融人才交流会等等,增强杭州金融影响力,提高国际知名度,吸引来自各地的金融人才。
(三)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及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体系是金融业高效运行的基础。根据市场形势,有关部门要认真职守,对跨市场、跨行业、跨机构等容易产生感染风险金融行为,对跨境资本和互联网金融等,要不断地监测、识别、预警,要有瞻前性想法和应急性准备,防范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乐美龙,高金敏.基于SWOT分析的上海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4(02).
[2]章寓.浙江省各地市金融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12).
作者简介:徐莹(1995—),女,浙江杭州人,本科,学士,主要研究方向:区域金融。
关键词:金融业;集聚效应;杭州
一、金融集聚效应概述
金融业集聚效应有两种效应,其中正面效应是指通过外部规模经济、网络、创新、技术进步、自我强化机制促使经济增长,负面效应则是产生竞争过度,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的现象。
杭州,在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金融总量排名第二;金融服务水平位属第一梯队;金融生态环境名列前茅;金融机构数量较多;杭州民营资本活跃,所以以杭州地区为例研究金融业集聚效应具有典型性。
二、杭州金融业集聚现状分析
201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459家,金融业增加值为987.67亿元,增长率为6.5%,下列通過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进行具体的集聚现状分析。
(一)银行业
该处采取区位熵的方式,计算2013年至2016年银行业的区位熵,从而分析集聚现状,一般来说,区位熵大于1,表示某行业在某地区集聚,反之表示发散。具体公式如下:LQi j=(qi j / qj)/(qi /q)。
其中LQi j代表j地区i行业的区位熵指数,qi j代表j地区i行业的总产值,q代表 j地区的总产值,qi代表全国i行业的总产值,q代表全国总产值。
其中,我们选取银行业本外币存贷款总额为该行业的总产值,GDP为地区总产值。计算情况如表1,可知2013年至2016年的区位熵指数都大于1,表明杭州银行业集聚程度高。
(二)证券业
2016年年末,在杭州上市的公司有135家,实现上市融资3806.97亿元。347家新三版挂牌企业。截至2017年11月底,浙江上市公司341家,累计融资7,209.74亿元。证券公司5家,证券公司分公司59家,证券营业部777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2家。期货公司11家,期货公司分公司9家,期货营业部166家。可以看出在浙江省内,杭州证券业占的比例较大,是浙江省内证券业集聚效应最明显的地区。
(三)保险业
该处采取区位熵的方式,通过计算杭州保险密度和全国保险密度, 2010年至2016年,杭州保险密度远大于全国保险密度,并且不断上升,至2016年,每人平均投保5642.14元,说明杭州保险业发展良好,人民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从图1可知,2010年至2016年的区位熵指数都大于1,在2.5处上下波动,表明杭州保险业集聚程度明显。
三、杭州金融业集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度金融造成实体经济由“实”转“虚”
目前,人们通过大量的信贷投资推动经济的增长,由于金融本身是通过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让实体部门创造价值的,自身不创造价值,所以巨大的信贷投资容易造成金融业过度发展,从而使金融体系逐渐膨胀,实体经济不断转“虚”,负面影响不断增大。
(二)金融业人才的缺乏
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机构种类不断增多,金融行业知识较为复杂,对人才的素质和要求也相对较高,所以金融业人才相对缺乏,并且“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临,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对于金融产品的改进与创新是一大难题。
(三)金融业过度竞争,金融风险累积
在杭州区域内,良好的竞争对金融业发展起促进作用,但是过度竞争会对金融业造成不良影响,通过使信息成本增加,租金增加,供大于求等情况,产生利润率降低的现象。同时,周边城市金融业的发展会对杭州带来竞争压力,甚至造成威胁,比如苏州,南京,宁波等,容易造成为争夺资源而恶性竞争的现象,积累金融风险。
四、杭州金融业集聚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优化杭州产业结构,加快金融集聚
优化产业结构对地区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加快地区产业专门化。杭州应该充分利用经济优势和地理优势,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升级,尤其是行业层面的结构升级,发展本地具有优势的创新型产业,加快金融业集聚区的发展。
(二)加强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人才培训基地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必须把金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重视起来。杭州可以通过媒体等平台积极地宣传杭州良好的经济情况,金融发展战略等,积极开展关于金融方面的论坛、金融项目推荐会、金融人才交流会等等,增强杭州金融影响力,提高国际知名度,吸引来自各地的金融人才。
(三)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及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体系是金融业高效运行的基础。根据市场形势,有关部门要认真职守,对跨市场、跨行业、跨机构等容易产生感染风险金融行为,对跨境资本和互联网金融等,要不断地监测、识别、预警,要有瞻前性想法和应急性准备,防范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乐美龙,高金敏.基于SWOT分析的上海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4(02).
[2]章寓.浙江省各地市金融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12).
作者简介:徐莹(1995—),女,浙江杭州人,本科,学士,主要研究方向:区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