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zhou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了江苏省如皋市黄瓜产业及种植技术的现状,从温度、水分以及光照这3方面入手,分析了黄瓜生长的适宜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以选择优质的黄瓜品种、培育壮苗、控制黄瓜棚的温度、搭架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这6项为切入点,着重阐述了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旨在推动区域黄瓜种植产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黄瓜种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7-007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642.2       文献标志码:B
  黄瓜的营养丰富、口感好,因此长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国内市场中的销售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对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推广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促进我国黄瓜种植产业更好的发展。
  1   黄瓜产业及种植技术的现状分析
  黄瓜是如皋市的重要农业种植产业,因其区域特殊的气候、湿度、土壤等因素,为种植400 hm2左右的黄瓜基地创造了适宜的种植环境。黄瓜种植产业链的从业人员超过5 000人,年产鲜食黄瓜近20万 t,年产值超过4亿元,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得到不断提升。近几年,如皋市所选的黄瓜品種为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的名优新品,又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在新品种研发、种苗繁育、栽培技术推广、引进深加工技术等方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黄瓜种植的过程中,如皋市黄瓜采用生物防控为主的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建立了种植溯源系统,且品控严格。综合来看,如皋市黄瓜产业有着极为理想的竞争优势以及发展前景,所应用的技术也在逐步更新。计划在未来2~3年,将如皋市黄瓜品牌打造成为长江流域新品黄瓜繁种和栽培示范基地,建设出更大规模的黄瓜产业集聚区。
  2   黄瓜的生长条件分析
  (1)温度条件。黄瓜的耐低温能力偏弱,一般在温度不高于2 ℃的环境下就会被冻死。在温度不高于12 ℃的环境下,转入缓慢生长状态,最终停止生长。在温度10~32 ℃的环境下更适合黄瓜生长,白天温度应稳定在25~32 ℃;夜间温度应稳定在15~18 ℃。同时,一旦环境温度不低于35 ℃,黄瓜同样会转入缓慢生长状态,并且环境温度超过50 ℃后停止生长。
  (2)水分条件。黄瓜并不耐旱,所以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但是黄瓜根系不能长时间处于过于湿润的环境中,避免黄瓜根系腐烂。通常情况下,更适合黄瓜生长的土壤湿度为85%~95%。需要注意的是,应结合黄瓜的不同生长阶段来调整土壤湿度。 (3)光照条件。在黄瓜的实际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在黄瓜的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光照也有所差异,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无论黄瓜进入任何生长阶段,均需要提供足够的光照,保证黄瓜可以更充分地展开光合作用,促进黄瓜健康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3   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   优质黄瓜品种的选择
  选择优质的黄瓜品种是保证黄瓜高产量、高品质的重要手段。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选取抗病性强、适合区域种植的黄瓜品种。在江苏地区适宜种植黄瓜的品种较多,包括绿星1号、绿星6号、白美1号、绿美1号、绿春2号等。其中,在1—3月以及7—8月中旬,适宜种植绿星1号、绿星6号,其植株的长势相对旺盛,成熟速度较快,拥有耐低温弱光能力,且对霜霉病、白粉病等常见病害有较好的抗病能力[1]。在1—3月以及7—9月初,更加适合种植白美1号(水果黄瓜),具备较高的耐低温、弱光以及抗病能力。
  3.2   黄瓜壮苗的培育
  在完成优质品种的选择后,需要对黄瓜进行壮苗,并培育良好的黄瓜。相比于一般的黄瓜幼苗,在田间管理与生长环境均相同的条件下,黄瓜壮苗能够收获更为理想的产量。在此过程中,应当利用复硝酚钠3 000倍液对黄瓜种子实施浸种处理,以提高黄瓜种子发芽率,为后续黄瓜壮苗的高效培养提供更好条件。当进入发芽期时,应向黄瓜幼苗喷施复硝酚钠6 000倍液,每隔7 d喷施一次,促进黄瓜幼苗根系健康生长。需要注意的是,在培育黄瓜壮苗的过程中,应保证有适宜的温度,并在黄瓜定植前实施炼苗,增强其生存能力。此外,种植人员在开展黄瓜培育工作前,应做好基础工作,对于优质黄瓜高产栽培而言,应选择土壤较肥沃且疏松的区域。同时,保证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土壤拥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土质最好选择弱酸性或者中性沙质壤土,pH值最好在5.7~7.2,为黄瓜的生长发育奠定良好基础。在黄瓜生长的过程中,若是土壤pH值在5.5以下,可能会发生黄化、枯死等现象;若是土壤pH值在7.2以上,则易烧根死苗,并发生盐害。因此,应科学整地,为黄瓜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黄瓜定植缓苗后转入快速生长期,应向植株喷洒复硝酚钠6 000倍液每间隔30 d喷施1~2次,提升黄瓜苗的成活率。
  3.3   黄瓜棚温度的控制
  为了确保黄瓜可以更好生长,应当将棚内的温度设定在20 ℃左右。若是棚内温度较低,则会损伤黄瓜苗的根系,当进入开花阶段后极易出现花朵凋零,从而难以生长出更为完整的黄瓜条。若是棚内温度较高,黄瓜苗可实现生长,但会导致长出的黄瓜条口感下降,黄瓜品质较差。
  3.4   搭架技术
  黄瓜苗属于藤蔓类植物,在实际生长的过程中,充足的藤蔓生长空间以及攀爬空间,植株种植密度适宜,为黄瓜果实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现种植的植株过于密集,应及时修剪,以保证黄瓜果实体形修长、颗粒饱满,且产量较高。一旦发现黄瓜果实生长较扭曲时,应及时搭建黄瓜架,引导黄瓜藤蔓在架子上攀爬,确保黄瓜果实体型竖直。   通常情况下,在黄瓜苗生长至10 cm后,需要引入搭架技术,应用的搭架方式为人字形搭架,并依照8字形的方法绑蔓,每2~3节绑一次[2]。为了避免在上述操作中对黄瓜藤蔓造成损坏,应在下午展开绑蔓工作。同时,在黄瓜的生长过程中适时掐尖与整枝,即在主蔓结瓜后剔除侧枝,如果侧枝结瓜,需要保留1~2片叶后掐尖和去卷须。这样一来,能够有效规避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为黄瓜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3.5   水肥管理
  在夏季应增加浇水次数与浇水量,以保证黄瓜生长过程的水分充足,降低秧苗烧死的发生概率;如果区域内的降水量较高,需要及时排水,有效规避秧苗淹死,从而提高黄瓜的品质与产量。对于黄瓜而言,其根系相对浅薄,需要适当增加浇水频率。通常情况下,应在黄瓜定植后的5~7 d内实施第一次浇水,并结合黄瓜的实际生长情况追加水分。在黄瓜进入结果期后,每隔5~7 d进行一次浇水,可在浇水时进行追肥,特别是在黃瓜结果期,及时施加有机水溶肥料,可迅速补充黄瓜所需的能量元素,平衡营养进行转化,增强营养光合在植物体内的孕育钝化,强力促进生根,加速叶绿素的形成,保花保果,加速干物质合成,促使黄瓜果实膨大、增粗增产、改善品质,实现黄瓜种植的高质高产。此外,最好在育苗前期做好苗床预备工作,即采用种植3~5年的瓜果蔬菜类的土壤与优质腐熟有机肥进行混合,比例为3∶1。充分混合后加入氮磷钾元素复合肥,含量为2 kg/m3。之后将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充分混合,比例为1∶1。用15~30 g/m2细土与8~10 g/m2的药剂进行混合,并分为3份,两份用于铺床,一份用于播种后覆盖,从而保证养分充足。另外,苗期做好控水工作,见干见湿,浇水时应浇透[3]。
  3.6   病虫害防治
  在如皋市的黄瓜种植中,出于对有机农业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考量,选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对黄瓜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在此过程中,具体操作包括如下3点。
  (1)在黄瓜大棚内释放适量的天敌昆虫。为了避免田间蚜虫等害虫的大规模发生,主要在病虫害高发期释放人工繁殖的天敌昆虫,例如绒茧蜂、赤眼蜂、草蛉、食虫瓢虫、蜘蛛等。
  (2)在黄瓜大棚内投放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性天敌。向黄瓜植株喷洒人工配制的生物制剂,包括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等。依托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性天敌的力量,实现对黄瓜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3)在黄瓜大棚内施加适量的生物农药。针对黄瓜的主要病害,如霜霉病、枯萎病等,可在发病初期喷洒1∶1∶200倍的波尔多液、辣椒液或者大蒜液进行防治。针对黄瓜的主要虫害,如蚜虫、黄守瓜等,可以喷洒大印乳油1 000~1 500倍液、托盾乳油1 000~1 500倍液、1%印楝素800倍液以及0.3%苦参碱1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也可以施加生物源农药,例如银杏叶、鱼藤酮、黄杜鹃花、辣蓼草、苦楝等进行防治[4]。
  另外,要积极引入生态防治方法,对黄瓜种植的环境进行优化,有效抑制病虫害的生长,为黄瓜构建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保证黄瓜的产量与品质。
  4   结语
  在明确黄瓜生长所需温度、水分及光照的基础上,通过优质黄瓜品种的选择、黄瓜壮苗的培育、黄瓜棚内温度的控制,以及搭架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的优化落实,为黄瓜的生长创造了更为良好的环境,提高了黄瓜种植的品质与产量,推动黄瓜种植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张延磊,智雪萍,陈烨华,等.兵团47团设施沙土地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0(11):265-267.
  [ 2 ] 余冬冬,邢利利,游红章,等.日光温室冬春茬水果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8,31(10):67-69.
  [ 3 ] 李慧敏,张岩.威海地区大棚黄瓜优质高产栽培及其病虫害防控技术[J].江西农业,2017(19):30.
  [ 4 ] 何有军.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3):16.
其他文献
该文探究通过挖掘体育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在体育实践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结合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更新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等途径,将爱国与敬业意识、拼搏进取精神、法治观念等思政元素融入体育教学中,旨在实现体育教育的立德树人目标。
基于公共服务质量的属性与特质,引入微博数据的分析方法,开发出了住房保障服务质量的概念性整体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住房保障服务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价值维度公平性、过程维度责任性是影响住房保障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安置房和经适房服务中“价值—过程”维度的质量问题更为显著,而在廉租房和公租房服务中“功能—结果”维度要素发挥了较为关键的作用。不同空间区域中的质量问题同样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以空间差异和房型差异为切入点,精准施策、精准保障,应成为政府下一步住房保障工作的焦点。
摘 要:为了不断探索铜川市耀州区小麦宽幅播种技术对产量的影响,寻求最佳播种模式,进一步加强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铜川市耀州区于2014—2016年在秋播冬小麦万亩示范片中设置了3种不同机型小麦播种技术对比试验、示范,为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示范展示。  关键词:冬小麦;技术;研究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7-000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233.
对不同施肥量条件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改变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热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较小,在整个采样期间溶解性有机碳组分的趋势一致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施肥量改变对土壤溶解性有机氮、热水溶性有机氮的影响高于相应碳组分,增量施肥的溶解性有机氮和热水溶性有机氮含量总体上高于其他处理,这些差异在大部分采样时刻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南阳市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南阳市种子技术服务站采取大区完全随机种植对比试验,对适合南阳农业生产实际的10个大豆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综合性状作进一步田间表现鉴定,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大豆新品种,并提出南阳推广种植和生产布局意见,以此带动全市大豆生产。  关键词:大豆;产量;综合性状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7-002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