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表示。
“襁褓”指不满周岁的婴儿。“襁褓”原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两至三岁的婴儿称“孩提”。
男孩八岁、女孩七岁称“始龀”,这一时期小孩开始换牙。
“垂髫”是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髫,小孩的下垂头发,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有“垂髫”之谓。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幼儿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髻,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语出《诗经》。如《卫风·氓》中之“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中之“总角兮”。晋陶渊明《荣木诗序》中亦有“总角闻道,白首无成”的句子。
“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一般指十五岁左右的青少年。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始戴成人帽子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有到壮年,故称“弱冠”。超过二十岁叫“已冠”或“巾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晋左思《咏史》(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古簪子,“及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女孩”二十岁上下称“花信年华”。“花信”指花期。
“破瓜之年”指女子十六岁。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两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
“而立”指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本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男子四十岁。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本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之年”作四十岁的代称。三国魏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知命”指男子五十岁。语出《论语》:“五十而知天命。”后多用“知天命之年”指五十岁。
“艾”指五十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一种白草,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故称。“艾服”也是同一意思。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六十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七十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期颐”指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1978年初,郭沫若和华罗庚曾有过一次关于寿称的对话。华罗庚说:“古人对高寿之人给予美称,如称七十为‘古稀’,八十岁九十岁为‘耄耋’,百岁为‘期颐’。如果未到整数,只有七十七岁、八十八岁、九十九岁,该怎么称呼呢?”郭老说:“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助于数学和文字学了。有人把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岁称为‘米寿’,九十九岁称为‘白寿’。”华罗庚问:“这是为什么?”郭老解释道:“原来这是三个字谜。七十七岁可猜为‘喜寿’,这是因为‘喜’的草体看上去便是‘七十七’;‘米寿’一看形体就知道,‘米’字可拆为‘八十八’,‘白寿’可猜为九十九岁,因为‘白’字是‘百’字短‘一’。”
如果看到“乙寿”的代称,您能猜出是指多大年纪吗?著名学者、楚辞专家文怀沙老先生说,“乙寿”是指八十九岁,这是因为“乙”字比“九秩”(即九十)的“九”字只差一撇,故称。
还有,一百零八岁称为“茶寿”,这是因为“茶”字上面的“艹”形似“廿”,下面可拆为“八十八”,加在一起为一百零八。
1983年,我国的两位大哲学家冯友兰和金岳霖都是八十八岁,这两位同庚好友都做了“米寿”。冯友兰还写了一副寿联送给金岳霖,其中上联是:“何止于米,相期于茶。”意思是说,不能仅仅止于“米寿”,期望你我都能活到“茶寿”。
“襁褓”指不满周岁的婴儿。“襁褓”原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两至三岁的婴儿称“孩提”。
男孩八岁、女孩七岁称“始龀”,这一时期小孩开始换牙。
“垂髫”是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髫,小孩的下垂头发,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有“垂髫”之谓。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幼儿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髻,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语出《诗经》。如《卫风·氓》中之“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中之“总角兮”。晋陶渊明《荣木诗序》中亦有“总角闻道,白首无成”的句子。
“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一般指十五岁左右的青少年。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始戴成人帽子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有到壮年,故称“弱冠”。超过二十岁叫“已冠”或“巾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晋左思《咏史》(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古簪子,“及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女孩”二十岁上下称“花信年华”。“花信”指花期。
“破瓜之年”指女子十六岁。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两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
“而立”指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本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男子四十岁。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本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之年”作四十岁的代称。三国魏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知命”指男子五十岁。语出《论语》:“五十而知天命。”后多用“知天命之年”指五十岁。
“艾”指五十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一种白草,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故称。“艾服”也是同一意思。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六十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七十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期颐”指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1978年初,郭沫若和华罗庚曾有过一次关于寿称的对话。华罗庚说:“古人对高寿之人给予美称,如称七十为‘古稀’,八十岁九十岁为‘耄耋’,百岁为‘期颐’。如果未到整数,只有七十七岁、八十八岁、九十九岁,该怎么称呼呢?”郭老说:“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助于数学和文字学了。有人把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岁称为‘米寿’,九十九岁称为‘白寿’。”华罗庚问:“这是为什么?”郭老解释道:“原来这是三个字谜。七十七岁可猜为‘喜寿’,这是因为‘喜’的草体看上去便是‘七十七’;‘米寿’一看形体就知道,‘米’字可拆为‘八十八’,‘白寿’可猜为九十九岁,因为‘白’字是‘百’字短‘一’。”
如果看到“乙寿”的代称,您能猜出是指多大年纪吗?著名学者、楚辞专家文怀沙老先生说,“乙寿”是指八十九岁,这是因为“乙”字比“九秩”(即九十)的“九”字只差一撇,故称。
还有,一百零八岁称为“茶寿”,这是因为“茶”字上面的“艹”形似“廿”,下面可拆为“八十八”,加在一起为一百零八。
1983年,我国的两位大哲学家冯友兰和金岳霖都是八十八岁,这两位同庚好友都做了“米寿”。冯友兰还写了一副寿联送给金岳霖,其中上联是:“何止于米,相期于茶。”意思是说,不能仅仅止于“米寿”,期望你我都能活到“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