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漕粮海运为契机,养马岛船运业发展迅速,至清朝末年,全岛载重600石以上的大型帆船已达到110余艘。这些船队往返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几乎所有港口商埠,以及东洋之海参崴、南浦、仁川、横滨、大阪,南洋之汕头、香港、新加坡,或顺长江深入江西景德镇等中国内陆地区,承运销售各地货物。其中,最有名的帆船是洪口村的“杨大瓜蒌”船,它装备有两门火炮及其他武器,在海疆不靖的清末民初,保護了不少船队的航运安全。民国九年(1920年),曾任大阪中华总商会会长的洪口富商杨金轩,创办了“亚东轮船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船运和保险业,堪称养马岛船运历史中的辉煌顶峰。
传奇店招,商业巨子闯关东的养马岛人
得益于发达的船运业,清末民初养马岛人顺势在岛内各大商埠附近、对岸的烟台,以及岛外的丹东、大连、哈尔滨等东北地区,经营起了工商业。极盛之时,各村少则十数人,多则上百人,无不出外经商,其间涌现出数位商业巨子,是为“闯关东”大潮中的重要商人力量,更有甚者远赴他国,踪迹遍布东北亚地区的各大城市。
清光绪二年(1876年),生于养马岛古村张家庄的张颜山,离开家乡,横跨牟平湾,南行至烟台,并在“泰生东”杂货铺找了份打杂的活计。后经过数年的摸爬滚打,成长为山东历史上的一大著名富豪,其家族企业规模庞大,在山东的烟台、青岛、济南,以及天津、上海等地开办有银号、保险公司、百货公司、造纸厂、火柴厂、化工厂等各类工商企业。 位于张家庄西北侧的古村黄家庄,在清朝时期也出过不少名商巨富。清同治末年,黄家庄人黄守棠在烟台创办了“协茂号”,后发展成大型商号“协茂栈”,前后运营时间长达60余年,分号遍布天津、上海、大连、丹东、哈尔滨以及大阪。黄守廉、黄克忠父子后来者居上,风头更甚,于清光绪年间开始在烟台经商,商号遍及上海、哈尔滨、沈阳、大连及朝鲜南浦、汉城、釜山和仁川等地,可称巨富。特别是朝鲜南浦开埠初期的地产建设,从港口码头到工厂医院,几乎均由黄克忠把控参与,他还在平壤的马山开办有煤矿厂。作为一个外来者,黄克忠的经济实力和经商能力,几乎碾压了当时所有的朝鲜籍商人,成为当地最大的资本家之一。同一时期,朝鲜的食盐进口贸易也有不少养马岛人参与其中,黄守廉初到南浦开设的“三合盛”“新合盛”船行,即以营运食盐为主,张家庄人开设的商号“复成栈”,则是当时仁川6家经营中国原盐进口贸易的货栈中的佼佼者。
清末至民国年间,养马岛人在东北地区的面粉加工业和油坊业,抢占了一席之地。丹东历史最悠久的油坊粮栈之一,就是黄家庄人黄守赐开设的商号“双合栈”;在油坊业重镇大连,养马岛人开设经营有十余家大型油坊,其中由黄家庄人黄守洙经营创办的“东亚油坊”,为今大连油脂化工厂之前身,甚至可以说大连油坊业的发展历史,有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由养马岛人书写的;哈尔滨最大的油坊和面粉厂,至少有4家是养马岛人所开,马埠崖村人王进昌的“义昌信油坊”“义昌泰火磨”,曾位居哈市八大油坊和四大面粉厂之列……
南北交融,中外合璧“海上漂来的古村落”
层出不穷的巨商富贾,使养马岛在民国初期,成为烟台一带最为开放和富裕的地方,据民国时期编撰的《牟平县志》记载,当时的养马岛“富冠全县”。对于商人来说,生意做大了,手上闲钱也多,自然得在家乡大兴土木,修宅建院。养马岛至今仍完好保存着一众民居建筑,其整体形制之大气,皆由石砖灰瓦砌就,尤以石材錾磨细致、拼砌讲究见长;局部设计之精巧,花岗岩、变质岩、大理岩等材质屡见不鲜,青、绿、红、白、黄、粉等多样色彩相衬其间。
总的来说,养马岛民居主要分布在海边陡崖上方,规划时大都顺应地势。封闭型胡同在养马岛内非常少见,三五家成一组的家族聚居片区是为主流。这些合院民居,规模不等,或拥有鲜明的域外色彩,如黄家庄的“外国房”;或以多重院落布局在气势上取胜,如孙家疃的孙建栋宅、孙建濂宅,以及马埠崖的王桐家族宅院等;有些宅院中,也不乏重楼画阁式的獨立建筑,如黄家庄的“黄克尧-黄克舜兄弟宅”、驼子村北楼街小楼群、张家庄北楼等;还有些中小型合院,并不拼气势,而是在细微之处花心思,从砖石做工、屋脊瓦件,到照壁与墀头的雕饰,乃至室内摆的盆景与室外栽的花草,均大有讲究。
养马岛人走南闯北,经商之余,也在吸收着他乡文化,其中就包括各地的建筑营造技巧。闽粤式五行山墙的房屋垂脊、日本的“东洋瓦”均被移植采用,使养马岛民居呈现出南北交融、中外合璧的独特韵味。岛上民居的建筑材料,有来自东北的“海松”梁檩,也有常见于南方的杉木椽子、红花岗岩外墙块石,还有大连、盐城一带的屋瓦,大多都是商船返航时,作为“压舱石”飘洋过海运到岛上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养马岛古村群又可以被称为“海上漂来的古村落”。
更为重要的是,养马岛民居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养马岛人偏好在建筑的瓜柱和梁檩上,贴满《诗经》中的祈愿话语,尤以祝贺宫室落成的《小雅·斯干》最为常见,譬如“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等,也有出自《小雅·天保》的“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以及出自《礼记·檀弓下》的“美哉轮焉,美哉奂焉”,皆体现着养马岛人对于居住环境的无限追求。
亿万年的地质变迁,赋予了养马岛独特的海岛地理风貌,盛极一时的海上贸易,塑造了当地人敢闯敢拼的性格特征,清末民初长达百年的传奇往昔,则承载着这片土地悠久的海运历史,也见证着东北亚地区的商业文化交流史。可以说,养马岛自诞生起,便与滔滔海水相伴相随,演绎着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海上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