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姐”董卿:感谢我爸的“魔鬼”教育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_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中央电视台热播的2019年主持人大赛,简直成了一档“董卿圈粉节目”——
   网友对口吐莲花的选手们赞叹不已,惊呼这简直就是“神仙打架”,而知名主持人董卿对选手们的点评更是既温柔又犀利,引经据典、字字珠玑,堪称“神仙中的神仙”。集美貌、优雅、智慧于一身的董卿,主持过13年“春晚”,是公认的“央视一姐”。她气质如兰,满腹经纶。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能培养出这般出色的才女?
  家有“虎爸”
   1973年11月17日,董卿出生在上海。她的父亲在报社当副总编,母亲是物理学教授。
   幼时的董卿,曾被送到安徽淮北一个小县城,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直到7岁才回到父母身边。但父母并没有因为之前对她照顾不周,而对这个独生女百般宠爱。
   董父曾是一个农村娃,幼时生活穷困,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考进复旦大学,改写了命运。所以他对女儿也怀着同样的期望,从小就对董卿施以严苛的家庭教育,希望她能拥有自律、顽强、拼搏的品质。
   为了培养董卿的文学素养,父亲要求她每天抄成语、背古诗,熟读国内外的经典名著。母亲则会时不时地抽查提问,看她是否真的记住了。每天放学后,父亲还让小董卿承担家务劳动,刷碗、拖地、帮爸妈择菜……
   每一个女孩子,都希望自己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董卿的父亲不许她把心思花在打扮上,不仅不给她买新衣服穿,甚至还不允许她多照镜子。“我爸爸有一句名言,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说你每天花在照镜子上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
   除了每天的作业、古诗词的背诵以及抄写,董卿还要晨跑。经常是天还没亮,尚在睡梦中的她就被老爸从床上提溜起来,在爸爸的陪同下,去家门口的中学操场上跑一两千米。董卿回忆说:“那时候学生们刚出早操,就看到我在400米的跑道上狂奔,感觉特傻,整个学校的同学老师好像都看着你,像阿甘一样。”
   当时的小董卿不知道,父母之所以狠心这样做,是他们发现女儿太瘦弱了,想让她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并以此培养她的毅力。
   此外,董卿家里的藏书很丰富,父亲经常会列出一份长长的书单,要求女儿在假期一本不落地读完,并写出读后感。上了初中后,董卿每年的寒暑假还多了项任务——一到放假,老董就会给朋友打电话:“我女儿有假期了,让她去你那儿打工吧,不要工资!”在中学时期,董卿各种零工都干过,商场售货员、宾馆清洁工、广播站广播员……
   作为家中独生女的董卿,从没尝过被视为“掌上明珠”的滋味,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是爸爸亲生的……
  在父亲的“高压”下天天向上
   18岁那年,董卿考入了浙江艺术学院。直到上了大学,她和“虎爸”的关系才有所改变。
   1991年9月,老董陪女儿来到浙江艺术学院报到,随后又到宿舍为董卿收拾床铺。忙碌了大半天,帮女儿料理妥当后,他从背包里取出一个陶瓷罐说:“这是我腌制的鸡丁,吃米饭、面条、米线时,都可以放进碗里一些,味道可好了!” 接过陶罐的董卿并未多想,因为她心中早已被脱离父母管束的喜悦所占据。
   送爸爸到校门外,父女俩走在夕阳下的小路上,董卿第一次发现父亲变得有点依依不舍,眼里甚至泛起了泪花。老董看着她,缓缓道:“这是你独立生活的开始,以后一切都要靠自己了。”说话间,他脸上现出一种董卿从没见过的神情,那是慈父对爱女的眷恋,也是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生出的感伤。董卿心中一动,原来“万恶的虎爸”也有温情的一面啊!
   大二那年暑假,董卿回到上海,在爸爸的提议下,一家三口难得去餐馆吃了顿饭。吃着吃着,父亲忽然举起酒杯,正色对她说:“女儿,我敬你一杯吧!跟你道个歉。我想了想,这么多年,我对你有很多方式不对,你别往心里去。”董卿和妈妈都一愣,继而她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积聚心头多年的委屈,也终于消散了一些。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董卿终于明白,所有的严厉都是父母的良苦用心,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忍住心疼,才能让孩子飞到更高处,欣赏更美的风景!
   大学毕业后,董卿的人生开始一路开挂——在浙江电视台做了两年主持人,她考入了东方电视台。1999年,她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深造,2002年她不仅拿下华东师范大学的硕士学位,还一举夺得了中国播音主持界最高奖“金话筒奖”!
  感恩爸爸的“魔鬼”教育
   正是得益于“金话筒奖”,董卿开启了与中央电视台的缘分……在先后主持了“欢乐中国行”“魅力中国”“直通春晚”等多档栏目后,董卿凭着亲和大方的主持风格和应变自如的沉稳,获得了观众喜爱,成为了最受人瞩目的节目“央视春晚”的主持人。
   那天,董卿刚走下“春晚”舞台,就看到爸爸发给自己的短信:“祝贺女儿!爸妈都以你为荣!”破天荒地得到“虎爸”的赞许,董卿在后台泣不成声。
   在2007年至2013年的央视挂历上,董卿始终排在女主持人前三甲,“央视一姐”地位不可动摇。对于很多人来说,主持了13年“春晚”的董卿就像这档节目的标配一样,陪了十几亿人十几载春秋,承载了浓重的亲情之思。
   2014年4月,经过多日考虑,董卿决定暂时放下话筒,去海外学习深造。留学一年归来后,她变得更加成熟睿智。
   2016年初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让无数才子佳人走红的同时,气质端庄的董卿更展示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主持功力!有一场,台下专家在探讨李贺的诗词时,随口抛出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她张嘴就来“月如无恨月长圆。”选手遗憾退场时,董卿送上一句陆游的:“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当一位选手提及父亲是盲人时,她引用作家博尔赫斯的诗给选手祝福:“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那时无数观众怀疑董卿有提词器,后来却发现并没有,让人由不得钦佩她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7年2月,由董卿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一播而火。每次与嘉宾聊天时,董卿总会习惯将身子前倾,因为这是傾听的姿态。父亲从小就告诉她:“想要赢得别人的尊重,你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但是为了让她的脸显得更好看一些,节目现场的灯光师会举起写着“坐回去”的大纸板提示她,董卿却不管不顾,她说:“我的脸好不好看没那么重要。”
   如今,董卿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回想起父亲严厉的家教,她已经完全能理解,那是一个严父对女儿的良苦用心。董卿坦言,正是因为“虎爸”当初的严厉要求,她喜欢阅读的习惯才悄然养成。直到今天,异常忙碌的她都从未丢下书籍,“如果我几天不读书,会感觉像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2019年“十一”长假,董卿一家请父母外出旅游,看到车窗外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女生,她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爸,谢谢您对我的严格教育!”董卿忽然眼圈泛红地转头对父亲说。
   对于家庭教育,董卿的理解是:“爱孩子,不要只满足他眼前廉价的快乐,而是要‘逼’孩子练就一身本领,让他们有资本去对抗未来生活的风风雨雨。不偷懒的父母,才能养育出真正优秀的孩子!”
  编辑/倪萌
其他文献
共青团是一个大熔炉,是一个大学校,是一个大舞台,而我更觉得是一个充满感情的大家庭。在这个组织里,充满着永不疲倦的青春力量,充满着永不熄灭的青春激情,充满着永不枯竭的青春智慧。   团干部,一直是我最引以为自豪的称谓。我大学毕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接手了乡镇团委书记,这一干就是8年多。   一直以来,我都为自己身处“团”这个大家庭而荣幸,为自己身为一名基层团干部而骄傲,为自己能够从事如此神圣的事业而自
期刊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我和妻子方梅是大学同学。大学毕业后我考取了教师编制,工作较为稳定,能够兼顾家庭。她到一家培训企业做管理,经过几年打拼,成了培训行业的资深管理者。   五年前,方梅有了辞职创业的念头。   方梅一直有个梦想,换一套能三代同堂一起住的大房子,将双方父母都接到身边,将来还要送孩子出国读大学。她认为靠死工资实现不了她的梦想,只有创业可以。这个梦想深深激励着她。我也愿意支持她尝
期刊
2019年2月,国家九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要求在招聘时,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就业、拒绝录用妇女,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等,切实将女性的保护纳入政策。   一时间,女性生育和职场发展所遇到的障碍等话题,再次引起舆论的关注——   《2019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不管女性怎么拼,工资依然比男性低23%。职场中男权文化筑起的隐性壁垒也正在把女性领导力拒之门
期刊
半边天里舞霓虹,风雨四十阔步行。  读者美文情趣雅,编辑诗韵内容丰。  仁风总伴明灯照,德雨常滋紫气腾。  牢记初心铭宗旨,欣追绮梦跃征程。  河北省围场县 王坤  楹 联  四十年风雨兼程,给巾帼争荣,全凭一股劲;  千百遍图文共赏,为人生喝彩,岂止半边天?  天津市河东区 钟建冬  四十载春风播绿,北国深耕,杨柳垂青三月雨;  一条心文苑描红,东方欲晓,云霞出彩半边天。  四川省广汉市 吴世超
期刊
阿美总说自己很忙很累。   最近去她家里玩,一向爱整洁的她,屋里却很凌乱,地板上有明显的污渍,厨房的洗碗槽里堆满了待洗的餐具。   “真抱歉啊,这两天太忙,还没来得及收拾。”她一边给我洗水果,一边致歉,颇为不好意思。   我问她:在忙什么?   她答:昨天有个网站在大促销,守在电脑前当剁手党,淘了一些货。   我再仔细观察,她脸上的黑眼圈明显,神情也很疲惫。   她一一列举淘到的宝贝:给孩子买了几
期刊
据相关报告显示,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达到70%,与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的男性劳动参与率相当。中国女性是不是实现了“职场逆袭”呢?   据统计到2017年末,中国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就达到43.5%,提前完成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制定的2020年达到40%的目标,行政文秘、财会审计、人力资源等行业,已经成为明显的女性优势领域。在职业女性楷模中,有生物科学领域不让须眉的青年科学家颜
期刊
随丈夫漂泊英国后,杨卉从一名大学老师沦为洗碗工,生活举步维艰。而在异国生长的“英式儿子”,也从昔日听话的乖乖男,变成了不断挑战父母权威的叛逆孩子。母子间频频上演的中西方文化冲突和对抗,一度让杨卉震惊和气恼……   多年后的今天,杨卉不仅把儿子培养成了品学兼优的剑桥硕士,她本人也获得英国王子授予的“员佐勋章”,并出版了一本影响许多家长教育观的畅销书。  沦为洗碗工,也要“砸钱”帮儿子交朋友  
期刊
有位妹子给我留言说,和我差不多时间有了孩子,如今,产假即将结束,看着粉粉嫩嫩的宝宝,心里十分舍不得。   好想天天陪伴她长大,不错过她每一个成长阶段,可是又害怕在家带娃和社会脱节,最终落不到一个好下场。而且家里房贷还没还清,确实也少不了她这份收入,重回职场似乎是必然的选择。   婆婆是个好婆婆,早就对她表示让她安心工作,自己会帮她带好孩子,做好家务,不让她有后顾之忧,可是天知道她是多么希望自己带孩
期刊
2000年,我10岁。那年,我和妈妈在街上遇见一位在妇联工作的阿姨,我好奇地问:“妇联是干什么的呢?”妈妈说:“妇联就是为妇女儿童办好事的。”从那时起,“妇联”两个字就深深地嵌入我的心中。   今年,我30岁,工作整7年。从大学生村官到省委选调生;从民政办到退役军人服务站,再到曾经让我产生过模糊向往和崇敬的妇联……基层工作处处充满琐碎和繁杂,也处處是收获和成长。   基层妇联工作,最重要的
期刊
在我读初中时,就喜欢上了《妇女》杂志。   我嫂子在小学当老师,她当时是个文艺青年,家中有很多杂志,她看过之后,我借来看,嘴上说是借作文选之类,其实我总是偷偷地把《妇女》杂志夹在里面。每次去借嫂子都说让我自己拿。我也好借好还,为的是下次再借。当时看的杂志,有不少现在已经停刊。在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的年代,阅读成了我最大的爱好。   《妇女》杂志使得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当时流行的服饰、歌曲、电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