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千百年来,茶已成为我国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之一。云台山云雾茶是绿茶类名茶,与南京雨花、太湖碧螺春同为江苏三大名茶。当前,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生产效益不高,加工工艺落后,行业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低,品牌效应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如何突出重围,借助政府组织和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品种引进、技术转换力度,提高茶叶品质,规范云雾茶行业,推进产业化进程,加强云雾茶品牌建设,做好质量标准体系工作是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006-2
0 前言
进入新世纪后,江苏茶产业跨入了快速发展期,茶园总面积一度突破40万亩,达43万亩。茶叶年产量稳定增长,达1.3万吨。而连云港市2008年茶叶生产总量为346吨,占全省总量2.66%,其中云台山云雾茶为106吨,占全市总量30.6%、全省总量0.815%,云台山云雾茶产量占全省总量极小,与碧螺春、雨花茶产量相差甚远。立足云台山云雾茶量少、质精的特色,在全省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资源整合,使得云台山云雾茶在全省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值得当地党委政府关注思考。近年来,连云港市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云雾茶产业的发展,市财政、林业部门围绕云雾茶产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措施,致力于提升云台山云雾茶品牌和形象,提高经济效益,使其成为致富一方百姓的产业,为云台山云雾茶产业振兴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 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云台山云雾茶产于连云港市云台山地区,这里拥有适宜云雾茶生长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近年来,连云港市为做大做强云台山云雾茶产业作出了很多努力,经过多年的种植和开发,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已具雏形并具备了深度开发和种植的基础条件。目前,云台山有茶叶面积5000余亩,其中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面积2000亩。茶叶年产量约10万公斤,年产值2000万元。云台山云雾茶已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商标的有茶林公司的“花果山”牌、南云台林场孔雀湖茶场的“清妙”牌、宿城乡的“苏云”牌、新浦区云台乡野仙茶场的“野仙”牌、云山街道农业技术服务站的“仙人洞”牌等。云台山云雾茶曾经在江苏省茶叶评比中多次获得嘉奖,其中2009年荣获第八届“中茶杯”一等奖。“清妙”牌、“野仙”牌云雾茶被国家认定为无公害产品。云台山云雾、南京雨花、太湖碧螺春同为江苏三大名茶,云雾茶的氨基氮含量比碧螺春、雨花茶少些,而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最高,这是形成滋味鲜浓的重要因素。经专家鉴定,云台山云雾茶富含茶碱、茶丹宁、维生素。有兴奋、强心、清火、收敛、利尿、消炎、杀菌等功用。适量饮用,能恢复精神神疲劳、增进记忆,使人意惬神清,并能帮助治疗腹饱胀闷,消化不良等症。揉晒的生茶可保存十年以上,年代愈久,疗效愈佳。云雾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时候悟正庵的僧人每年精心采制云雾茶,只得二三斤,秘不示人,视作珍茗,招待贵宾。云雾茶具有“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驰名遐迩。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海州榷茶之所。”榷茶是历代政府对茶叶实行征税、管制、专买的措施。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朝廷向贩售海州茶叶的茶商发布征税诏书,因“海州茶善而易售,故入钱之数厚于他州”。另据《金史》载广四年三月(章宗承安年,公元1199年)于淄、密、宁、海、茅州,各置一方造新茶,依南方例,每斤为袋,值六百文。”清嘉庆年间,海州知州唐仲冕也把它当作茶王“龙团风饼”。1921年,“树艺公司”产的云雾茶以其品质获南洋劝业会奖。
2 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对比无锡、南京、常州、苏州等省内先进茶叶产区,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发展存在诸多不足环节,总体上仍处于较松散、粗放的初级发展阶段。
2.1 基地规模小,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影响云雾茶的产业化经营
目前,云台山茶园面积5000余亩,多数茶园标准不高,蓄排灌水、茶叶加工设备等基础设施都较为落后,需要进一步改造或完善。市场上对云雾茶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但现有茶园的扩建和品种的更新速度却比较滞后,茶园老化、品种落后,致使高品质茶叶年产量呈下降趋势。
2.2 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低,影响云雾茶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2.3 多品牌无序竞争,内耗严重,影响云雾茶品牌凝聚力的进一步提升
云台山云雾茶品质优良,但至今没有形成真正的优势品牌。目前我市很多茶叶连最起码的食品行业的QS认证都没有,无法进入主流商业流通环节,从根本上制约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2.4 缺乏龙头带动和有效的资源整合
影响云雾茶的价值体现与产业增值。总体上看,整个行业处于分散生产、分散加工、分散销售的格局。市场开拓尚处于起步阶段,影响了云雾茶产业的价值增值能力。
2.5 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模式较乱,影响云雾茶产业组织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3 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目前云雾茶产业发展的瓶颈,不仅是产量及规模的问题,更是发展战略和行业管理的问题,因此,要立足资源优势,把握市场导向,不能再仅以扩大面积和增加产量为唯一标准,而要在适度扩展优质茶园的同时更注重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效益。
3.1 加强基地建设,调整优化茶园结构
集中种植、统一加工,积极发展茶叶专业户、专业组、专业村的基础上,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或合作组织的建立,把个体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经营的茶场整合起来,更新和改造现有的制茶设备,引进茶树良种,扩大优质茶园的种植面积,完善茶园的基础设施,提高其抗旱减灾能力,走丰产优质高效之路。
3.2 提升科技水平,改善茶叶总体品质
一要改善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二要引进和招聘茶叶生产专家;三要大力引进推广使用先进的茶叶生产加工关键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茶叶品质。
3.3 培植龙头企业,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
要鼓励、扶持、培育和引导1-2个大型化的茶叶企业,发挥他们与茶叶基地联系紧密、辐射面广的特点,使之成为云台山云雾茶加工、流通的龙头企业,在茶叶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打造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从而提高云台山云雾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4 制定行业标准,建立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要提高云台山云雾茶品质,创出优良品牌,必须制定适合云雾茶生产的统一标准,并按标准规范茶树栽培、茶园管理(施肥、灌溉、病虫防治)、茶叶采制和产品质量,提高整个生产流程的规范化水平,真正做到优茶优价。规模较大的企业则可进行ISO9000体系认证,以适应全球化的茶叶市场竞争。
3.5 加强组织建设,发挥行业协会调节作用
目前,云台山云雾茶产业的生产组织化程度总体上较低,发挥作用有限。因此,立足云台山云雾茶实际,采取一地一策、通过多种形式组建茶叶产业合作组织,是做大云台山云雾茶产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一是在政府引导下通过茶农自发组织专业合作社。二是依托现有骨干茶场和龙头企业牵引,通过跨行政区划土地流转形式组建合作社。三是按照现代工业化理念实现云雾茶产业的组织整合,打造全新的云雾茶产业链。对以土地入股的农民实行二次分红,亏损农民不负担。用新的产权组合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茶农之间的利益完全联结在一起,成为凸显农业特色的现代农业公司。
3.6 加强质量建设,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加快茶叶生产基地和企业的QS认证工作。二是抓好茶叶降低农药残留工作。组建茶叶质检中心,加强茶叶食品安全的监测监督,在确保茶叶卫生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生产规模,打造有规模、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品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7 政府牵头协商,提升云雾茶品牌凝聚力
茶叶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不仅是公信力,更是软实力。由政府牵头协商,在给原注册人适当补偿的基础上,统一使用“花果山”品牌,把历史文化、产地标识和主打产品统一起来,并对该品牌进行大力宣传。
3.8 完善销售网络,加快实现云雾茶产业价值
一是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利用展销会、电视、名特优茶评比会、农洽会等多种形式加大云台山云雾茶宣传力度。二是建立健全茶叶销售网络。三是将云雾茶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连云港旅游市场加大对外宣传,在海滨浴场、花果山风景区等旅游集聚区,建立云雾茶销售、宣传、茶艺表演等专门区域,向游客宣传和促销,提出“洗海浴、登名山、尝海鲜、品名茶、泡温泉”的旅游新思路,扩大云雾茶知名度。此外,逐步创造条件,把茶叶基地提升为生态旅游、农家乐基地,把第一产业变为第三产业。
3.9 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投入引导和激励机制
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启动,农民、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一是市、区两级财政要按照现代农业的思路,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探索对云雾茶实施整体的、连片的、连续的扶持和开发,打造以云雾茶为主体产业的市区农业产业集聚区。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加大对云雾茶产业的投入,使其成为茶叶产业集聚区的投资主体。财政部门则主要扶持云雾茶产业集聚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建立,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加速新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平台的幅射效应来带动云雾茶产业的发展。二是创新投入激励机制,引导农村信用社、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云雾茶产业的投入。财政可通过贴息的手段,减轻茶农和龙头企业的贷款负担;探讨允许税前列支的方法,鼓励企业以捐赠的方式参与云雾茶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制度,增强金融机构放贷信心,解决农民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三是加大对云雾茶的综合开发力度。四是进行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动员广大社会资本增大对云雾茶产业的投入。
当前,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生产效益不高,加工工艺落后,行业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低,品牌效应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如何突出重围,借助政府组织和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品种引进、技术转换力度,提高茶叶品质,规范云雾茶行业,推进产业化进程,加强云雾茶品牌建设,做好质量标准体系工作是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刘年艳.我国茶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垦,2006,(7).
[2] 谈天明.浅议建设江苏特色的现代茶业体系[J].江苏茶叶,2008,(3).
[3] 刘华旭.陕西茶产业发展问题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 王虎琴.对江苏茶叶品牌资源整合的思考[J].江苏茶叶,2008,(3).
[5] 汤茶琴,等.整合资源 打造江苏碧螺春品牌.
[6] 李光斗.品牌建设的中国经验[J].品牌,2005,(12).
[7] 黎忠权.关于茶叶品牌战略的思考[J].广东茶业,2004,(5).
[8] 江苏省农林厅关于2009年全省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年度).
作者简介:郑淼松(1982-)男,任职于江苏省连云港宁海木材检查站,林业助理工程师;柳青(1982-),女,任职于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王辉(1982-)男,任职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农林水利局,林业助理工程师。
关键词: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006-2
0 前言
进入新世纪后,江苏茶产业跨入了快速发展期,茶园总面积一度突破40万亩,达43万亩。茶叶年产量稳定增长,达1.3万吨。而连云港市2008年茶叶生产总量为346吨,占全省总量2.66%,其中云台山云雾茶为106吨,占全市总量30.6%、全省总量0.815%,云台山云雾茶产量占全省总量极小,与碧螺春、雨花茶产量相差甚远。立足云台山云雾茶量少、质精的特色,在全省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进行资源整合,使得云台山云雾茶在全省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值得当地党委政府关注思考。近年来,连云港市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云雾茶产业的发展,市财政、林业部门围绕云雾茶产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措施,致力于提升云台山云雾茶品牌和形象,提高经济效益,使其成为致富一方百姓的产业,为云台山云雾茶产业振兴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 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云台山云雾茶产于连云港市云台山地区,这里拥有适宜云雾茶生长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近年来,连云港市为做大做强云台山云雾茶产业作出了很多努力,经过多年的种植和开发,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已具雏形并具备了深度开发和种植的基础条件。目前,云台山有茶叶面积5000余亩,其中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面积2000亩。茶叶年产量约10万公斤,年产值2000万元。云台山云雾茶已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商标的有茶林公司的“花果山”牌、南云台林场孔雀湖茶场的“清妙”牌、宿城乡的“苏云”牌、新浦区云台乡野仙茶场的“野仙”牌、云山街道农业技术服务站的“仙人洞”牌等。云台山云雾茶曾经在江苏省茶叶评比中多次获得嘉奖,其中2009年荣获第八届“中茶杯”一等奖。“清妙”牌、“野仙”牌云雾茶被国家认定为无公害产品。云台山云雾、南京雨花、太湖碧螺春同为江苏三大名茶,云雾茶的氨基氮含量比碧螺春、雨花茶少些,而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最高,这是形成滋味鲜浓的重要因素。经专家鉴定,云台山云雾茶富含茶碱、茶丹宁、维生素。有兴奋、强心、清火、收敛、利尿、消炎、杀菌等功用。适量饮用,能恢复精神神疲劳、增进记忆,使人意惬神清,并能帮助治疗腹饱胀闷,消化不良等症。揉晒的生茶可保存十年以上,年代愈久,疗效愈佳。云雾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时候悟正庵的僧人每年精心采制云雾茶,只得二三斤,秘不示人,视作珍茗,招待贵宾。云雾茶具有“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驰名遐迩。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海州榷茶之所。”榷茶是历代政府对茶叶实行征税、管制、专买的措施。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朝廷向贩售海州茶叶的茶商发布征税诏书,因“海州茶善而易售,故入钱之数厚于他州”。另据《金史》载广四年三月(章宗承安年,公元1199年)于淄、密、宁、海、茅州,各置一方造新茶,依南方例,每斤为袋,值六百文。”清嘉庆年间,海州知州唐仲冕也把它当作茶王“龙团风饼”。1921年,“树艺公司”产的云雾茶以其品质获南洋劝业会奖。
2 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对比无锡、南京、常州、苏州等省内先进茶叶产区,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发展存在诸多不足环节,总体上仍处于较松散、粗放的初级发展阶段。
2.1 基地规模小,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影响云雾茶的产业化经营
目前,云台山茶园面积5000余亩,多数茶园标准不高,蓄排灌水、茶叶加工设备等基础设施都较为落后,需要进一步改造或完善。市场上对云雾茶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但现有茶园的扩建和品种的更新速度却比较滞后,茶园老化、品种落后,致使高品质茶叶年产量呈下降趋势。
2.2 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低,影响云雾茶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2.3 多品牌无序竞争,内耗严重,影响云雾茶品牌凝聚力的进一步提升
云台山云雾茶品质优良,但至今没有形成真正的优势品牌。目前我市很多茶叶连最起码的食品行业的QS认证都没有,无法进入主流商业流通环节,从根本上制约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2.4 缺乏龙头带动和有效的资源整合
影响云雾茶的价值体现与产业增值。总体上看,整个行业处于分散生产、分散加工、分散销售的格局。市场开拓尚处于起步阶段,影响了云雾茶产业的价值增值能力。
2.5 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模式较乱,影响云雾茶产业组织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3 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目前云雾茶产业发展的瓶颈,不仅是产量及规模的问题,更是发展战略和行业管理的问题,因此,要立足资源优势,把握市场导向,不能再仅以扩大面积和增加产量为唯一标准,而要在适度扩展优质茶园的同时更注重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效益。
3.1 加强基地建设,调整优化茶园结构
集中种植、统一加工,积极发展茶叶专业户、专业组、专业村的基础上,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或合作组织的建立,把个体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经营的茶场整合起来,更新和改造现有的制茶设备,引进茶树良种,扩大优质茶园的种植面积,完善茶园的基础设施,提高其抗旱减灾能力,走丰产优质高效之路。
3.2 提升科技水平,改善茶叶总体品质
一要改善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二要引进和招聘茶叶生产专家;三要大力引进推广使用先进的茶叶生产加工关键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茶叶品质。
3.3 培植龙头企业,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
要鼓励、扶持、培育和引导1-2个大型化的茶叶企业,发挥他们与茶叶基地联系紧密、辐射面广的特点,使之成为云台山云雾茶加工、流通的龙头企业,在茶叶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打造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从而提高云台山云雾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4 制定行业标准,建立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要提高云台山云雾茶品质,创出优良品牌,必须制定适合云雾茶生产的统一标准,并按标准规范茶树栽培、茶园管理(施肥、灌溉、病虫防治)、茶叶采制和产品质量,提高整个生产流程的规范化水平,真正做到优茶优价。规模较大的企业则可进行ISO9000体系认证,以适应全球化的茶叶市场竞争。
3.5 加强组织建设,发挥行业协会调节作用
目前,云台山云雾茶产业的生产组织化程度总体上较低,发挥作用有限。因此,立足云台山云雾茶实际,采取一地一策、通过多种形式组建茶叶产业合作组织,是做大云台山云雾茶产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一是在政府引导下通过茶农自发组织专业合作社。二是依托现有骨干茶场和龙头企业牵引,通过跨行政区划土地流转形式组建合作社。三是按照现代工业化理念实现云雾茶产业的组织整合,打造全新的云雾茶产业链。对以土地入股的农民实行二次分红,亏损农民不负担。用新的产权组合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茶农之间的利益完全联结在一起,成为凸显农业特色的现代农业公司。
3.6 加强质量建设,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加快茶叶生产基地和企业的QS认证工作。二是抓好茶叶降低农药残留工作。组建茶叶质检中心,加强茶叶食品安全的监测监督,在确保茶叶卫生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生产规模,打造有规模、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品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7 政府牵头协商,提升云雾茶品牌凝聚力
茶叶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不仅是公信力,更是软实力。由政府牵头协商,在给原注册人适当补偿的基础上,统一使用“花果山”品牌,把历史文化、产地标识和主打产品统一起来,并对该品牌进行大力宣传。
3.8 完善销售网络,加快实现云雾茶产业价值
一是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利用展销会、电视、名特优茶评比会、农洽会等多种形式加大云台山云雾茶宣传力度。二是建立健全茶叶销售网络。三是将云雾茶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连云港旅游市场加大对外宣传,在海滨浴场、花果山风景区等旅游集聚区,建立云雾茶销售、宣传、茶艺表演等专门区域,向游客宣传和促销,提出“洗海浴、登名山、尝海鲜、品名茶、泡温泉”的旅游新思路,扩大云雾茶知名度。此外,逐步创造条件,把茶叶基地提升为生态旅游、农家乐基地,把第一产业变为第三产业。
3.9 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投入引导和激励机制
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启动,农民、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一是市、区两级财政要按照现代农业的思路,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探索对云雾茶实施整体的、连片的、连续的扶持和开发,打造以云雾茶为主体产业的市区农业产业集聚区。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加大对云雾茶产业的投入,使其成为茶叶产业集聚区的投资主体。财政部门则主要扶持云雾茶产业集聚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建立,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加速新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平台的幅射效应来带动云雾茶产业的发展。二是创新投入激励机制,引导农村信用社、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云雾茶产业的投入。财政可通过贴息的手段,减轻茶农和龙头企业的贷款负担;探讨允许税前列支的方法,鼓励企业以捐赠的方式参与云雾茶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制度,增强金融机构放贷信心,解决农民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三是加大对云雾茶的综合开发力度。四是进行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动员广大社会资本增大对云雾茶产业的投入。
当前,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生产效益不高,加工工艺落后,行业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低,品牌效应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如何突出重围,借助政府组织和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品种引进、技术转换力度,提高茶叶品质,规范云雾茶行业,推进产业化进程,加强云雾茶品牌建设,做好质量标准体系工作是云台山云雾茶产业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刘年艳.我国茶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垦,2006,(7).
[2] 谈天明.浅议建设江苏特色的现代茶业体系[J].江苏茶叶,2008,(3).
[3] 刘华旭.陕西茶产业发展问题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 王虎琴.对江苏茶叶品牌资源整合的思考[J].江苏茶叶,2008,(3).
[5] 汤茶琴,等.整合资源 打造江苏碧螺春品牌.
[6] 李光斗.品牌建设的中国经验[J].品牌,2005,(12).
[7] 黎忠权.关于茶叶品牌战略的思考[J].广东茶业,2004,(5).
[8] 江苏省农林厅关于2009年全省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年度).
作者简介:郑淼松(1982-)男,任职于江苏省连云港宁海木材检查站,林业助理工程师;柳青(1982-),女,任职于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王辉(1982-)男,任职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农林水利局,林业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