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实验中,我们发现教师为尊重课堂生成,而摒弃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的教学行为,直接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后续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而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经历及思维发展。实践中,我们尝试“教师甄别学生已知真伪”“廷迟评价”“适时泼冷水引发思维冲突”“创设矛盾生成情景激活思维”等策略,旨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把学生从“已知”引向“未知”。促发学习动力。这些实践有效地保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维护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过程性学习。
【关键词】已知;未知;学习兴趣;思维活动
从“已知”引向“未知”,并非笔误。此“已知”指学习中学生的一种先觉状态。往往倾向对结果的偶得,而让学生自认为“已知”的心理状态。此“未知”,并非完全指“一无所知”“空洞”。而是指新知的问题,指学习过程中渴求探索的心理状态。
数学课要追求“已知”——知识性目标,要关注课堂新型师生关系的创设。但万不可被学生“没有经历的结果”的获得迷惑。教师为了所谓的民主、生成而抛下必要的引导、激发,让学生去探索“为什么”。相反,在学生有“没有经历的结果”(表面已知)时,更应加强引导。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学生引向“未知”。而激发学生追求过程的需求,最终促成学生理解、掌握、应用。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做法。
一、肯定态度。延缓肯定“新知”
学生不管是自学而“知”,还是听他人讲解而“知”,当学生课上摆出新知后,老师要及时肯定,但这时肯定要倾向对学生这种学习精神、学习态度的肯定,要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这是新课标倡导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要义之一。但对学生所述“观点”(新知)的肯定要缓一步,另择时机。教师对学生的陈述的知识点暂不肯定,这种“推迟”就会给学生一种信息:我的说法对不对、可能有漏洞。学生自然还会继续关注知识点本身的内容。教学中,可以这样处理:
1 等待_让全部同学充分呈现不同认知
当学生发现老师没有肯定自己的看法时,必然会留心听不同的看法。并进行内心的对比。这种等待,其实是让学生有更深层的再思考过程。此时,建议老师常用“还有不同想法吗”“先听其他同学的不同看法”“继续展示出每个不同的思路”等引导语。
2 质疑——促使学生重审新知
“书上看到的”学生呈现出来后,当然是带着一种百分百的自信,虽然可能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这时,质疑能引导学生反省、重恿。建议此时老师常说:“哦,是这样吗?我不明白。”“其他同学赞同吗?”“你认为你的想法还有漏洞吗?”
二、巧泼冷水。引向暂时“迷惑”
当学生向全班大声宣布书上的方法时,是充满激情的。这时。在遵循鼓励原则基础上,教师要会给学生及时泼“冷水”,让学生冷静下来,经历“已知一未知”的过程。
案例一《小数乘法》(第一课时)
情景:钢笔8.6元/支,铅笔0.2元/支,橡皮0.7元/块。
问:买了3支钢笔,老师要付几元钱?列式:8.6x3。
生1:我是86乘以3得258,再变成25.8。
师:(看来,还有部分学生坚信竖式法)说说为什么要点一位小数?
生1:因为8.6是一位小数。
师:是吗。因是一位小数,积也是一位小数?你有根据吗?
生:根据没有。但书上说可以这样算。为什么?到底怎么回事?(学生在自言自语中坐下了)
师:其他同学知道为什么这种先按整数乘,再点小数点的方法。答案与其他方法一样?看来,这种竖式法还有一定道理。今天我们研究不了了,请大家课后想想办法。(课到此结束)
教学中。学生很快展示他们的“已知”——竖式法。我知道此时学生大多数并不知道移动小数点的道理,当然也不算真正理解竖式法算理。怎么办?有三条路:第一是肯定学生已学会竖式法。并小范围推广;第二是默许,并提示我们后面要学习;第三是泼冷水,让学生发现竖式法的道理讲不清。这方法好像有问题。我选择第三种方法。因为第一、二两种选择的直接后果是:学生会认定竖式法就这样,我们已经会了。那么试想,后续学习中学生能有积极性吗?那只能是机械训练了。而“泼冷水”。看似一堂完不成任务的课,却恰是一堂让学生产生期望,有后续学习动力的课。后续学习将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实体需求的。当然,课堂就呈现出学生从“已知一未知”的特殊状态。
三、揭示漏洞。促发再学兴趣
当学生发现用“已知”解决问题时有明显局限,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愿望。能恰当的设置学习情景,在活动中产生矛盾,会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主突破已知,而寻求破解未知问题,产生课堂后续学习动力。
案例二《三角形三边关系》
师:同学们,三角形有几条边?(三条)对,如果要围一个三角形。你要用几条边?
出示三条可固定的硬纸条(两条边的和小于第三边的)。
师:请同学们根据纸条头尾相叠要求,快速围一个三角形。
生1:(很自信跑上黑板)摆出两边后,第三条怎么摆也不够。
生2:(也很自信)老师把××移一移,我来。(结果,摆弄半天后也不行)
师:其他同学说三条边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来试试。
生3:尝试了一下!哎,不行。老师,这两条边合起来都比长边短。围不成三角形的。(很惊讶地说)
师:看来。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不是随便选的,长度该有什么要求?(引入探索新知的阶段)
之前学生十分坚信三条边就能围成三角形,对这种已知是自信不疑的。但在实践中,几名同学连续败阵之后,在最后一名同学的惊讶声中。大家被惊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是有要求的。也就引发了学生对三边长度关系这个未知探求的欲望。此案例说明,在一堂课中,也要尽可能给学生创设“已知一未知”的体验场。这种“场”就是一定的学习情景,秘藏矛盾的情景。
当然。如何合理把握学生的“已知”状态,择用更合适的教学引导方式,要因学而定、因生而宜。关键一点,教师要关注学生先觉状态。并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激活寻找“为什么”的需要。即要善于把学生从“已知”引向“未知”。才能保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积极且必要的数学思维体验。
【关键词】已知;未知;学习兴趣;思维活动
从“已知”引向“未知”,并非笔误。此“已知”指学习中学生的一种先觉状态。往往倾向对结果的偶得,而让学生自认为“已知”的心理状态。此“未知”,并非完全指“一无所知”“空洞”。而是指新知的问题,指学习过程中渴求探索的心理状态。
数学课要追求“已知”——知识性目标,要关注课堂新型师生关系的创设。但万不可被学生“没有经历的结果”的获得迷惑。教师为了所谓的民主、生成而抛下必要的引导、激发,让学生去探索“为什么”。相反,在学生有“没有经历的结果”(表面已知)时,更应加强引导。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学生引向“未知”。而激发学生追求过程的需求,最终促成学生理解、掌握、应用。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做法。
一、肯定态度。延缓肯定“新知”
学生不管是自学而“知”,还是听他人讲解而“知”,当学生课上摆出新知后,老师要及时肯定,但这时肯定要倾向对学生这种学习精神、学习态度的肯定,要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这是新课标倡导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要义之一。但对学生所述“观点”(新知)的肯定要缓一步,另择时机。教师对学生的陈述的知识点暂不肯定,这种“推迟”就会给学生一种信息:我的说法对不对、可能有漏洞。学生自然还会继续关注知识点本身的内容。教学中,可以这样处理:
1 等待_让全部同学充分呈现不同认知
当学生发现老师没有肯定自己的看法时,必然会留心听不同的看法。并进行内心的对比。这种等待,其实是让学生有更深层的再思考过程。此时,建议老师常用“还有不同想法吗”“先听其他同学的不同看法”“继续展示出每个不同的思路”等引导语。
2 质疑——促使学生重审新知
“书上看到的”学生呈现出来后,当然是带着一种百分百的自信,虽然可能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这时,质疑能引导学生反省、重恿。建议此时老师常说:“哦,是这样吗?我不明白。”“其他同学赞同吗?”“你认为你的想法还有漏洞吗?”
二、巧泼冷水。引向暂时“迷惑”
当学生向全班大声宣布书上的方法时,是充满激情的。这时。在遵循鼓励原则基础上,教师要会给学生及时泼“冷水”,让学生冷静下来,经历“已知一未知”的过程。
案例一《小数乘法》(第一课时)
情景:钢笔8.6元/支,铅笔0.2元/支,橡皮0.7元/块。
问:买了3支钢笔,老师要付几元钱?列式:8.6x3。
生1:我是86乘以3得258,再变成25.8。
师:(看来,还有部分学生坚信竖式法)说说为什么要点一位小数?
生1:因为8.6是一位小数。
师:是吗。因是一位小数,积也是一位小数?你有根据吗?
生:根据没有。但书上说可以这样算。为什么?到底怎么回事?(学生在自言自语中坐下了)
师:其他同学知道为什么这种先按整数乘,再点小数点的方法。答案与其他方法一样?看来,这种竖式法还有一定道理。今天我们研究不了了,请大家课后想想办法。(课到此结束)
教学中。学生很快展示他们的“已知”——竖式法。我知道此时学生大多数并不知道移动小数点的道理,当然也不算真正理解竖式法算理。怎么办?有三条路:第一是肯定学生已学会竖式法。并小范围推广;第二是默许,并提示我们后面要学习;第三是泼冷水,让学生发现竖式法的道理讲不清。这方法好像有问题。我选择第三种方法。因为第一、二两种选择的直接后果是:学生会认定竖式法就这样,我们已经会了。那么试想,后续学习中学生能有积极性吗?那只能是机械训练了。而“泼冷水”。看似一堂完不成任务的课,却恰是一堂让学生产生期望,有后续学习动力的课。后续学习将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实体需求的。当然,课堂就呈现出学生从“已知一未知”的特殊状态。
三、揭示漏洞。促发再学兴趣
当学生发现用“已知”解决问题时有明显局限,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愿望。能恰当的设置学习情景,在活动中产生矛盾,会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主突破已知,而寻求破解未知问题,产生课堂后续学习动力。
案例二《三角形三边关系》
师:同学们,三角形有几条边?(三条)对,如果要围一个三角形。你要用几条边?
出示三条可固定的硬纸条(两条边的和小于第三边的)。
师:请同学们根据纸条头尾相叠要求,快速围一个三角形。
生1:(很自信跑上黑板)摆出两边后,第三条怎么摆也不够。
生2:(也很自信)老师把××移一移,我来。(结果,摆弄半天后也不行)
师:其他同学说三条边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来试试。
生3:尝试了一下!哎,不行。老师,这两条边合起来都比长边短。围不成三角形的。(很惊讶地说)
师:看来。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不是随便选的,长度该有什么要求?(引入探索新知的阶段)
之前学生十分坚信三条边就能围成三角形,对这种已知是自信不疑的。但在实践中,几名同学连续败阵之后,在最后一名同学的惊讶声中。大家被惊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是有要求的。也就引发了学生对三边长度关系这个未知探求的欲望。此案例说明,在一堂课中,也要尽可能给学生创设“已知一未知”的体验场。这种“场”就是一定的学习情景,秘藏矛盾的情景。
当然。如何合理把握学生的“已知”状态,择用更合适的教学引导方式,要因学而定、因生而宜。关键一点,教师要关注学生先觉状态。并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激活寻找“为什么”的需要。即要善于把学生从“已知”引向“未知”。才能保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经历积极且必要的数学思维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