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线条是中国画的基本构成元素和灵魂,线条作为中国画的骨骼,用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干湿浓淡等手法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形象,它不仅表现对事物的形、质、空间,同时还是画家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觉、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中国画 线条艺术 线条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002
许久以来,画家们不断努力改善创新体悟和实践,不断认识线与造型的关系,到现在线条形式已经变得极为成熟,蕴含了形色、气韵、神情的强大表现力和浓厚的生命力,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特殊的审美价值。
一、线条的演变及其重要性
(一)线条的历史
在绘画的历史长河中,最原始的绘画形式都是以线的方式存在的,就像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的壁画,用粗壮而简单的线条勾画出野马、野牛、鹿等原始动物。石器时代是中国艺术的起源与萌芽时期,后来先秦的时候,人物肖像画成了主流,战国时期留下了《人物御龙图》,秦汉时期又出现了宫殿壁画、工艺装饰画等;南北朝不仅继承了汉代绘画的优点,而且在这基础上更加成熟。从而美术作品形成了独立的艺术创造形式,在这个时期,中国第一批有历史记载的画家出现了,他们是第一批以绘画才能著称的画家;其中顾恺之是最著名的。再后来是隋唐五代,他们的绘画主流是道释人物画和人物画,是成就辉煌的时刻。宋代则是百家争鸣,各个画派开创出来。线条在绘画的历史中可谓逐渐走向成熟。
(二)中国画线条的发展
1.传统绘画中的线条。早期的中国画,最典型的用线造型的《人物御龙图》和《龙凤人物图》是现存最古老的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流畅挺拔的线条为主要的表现手法,也是中国传统画以线造型的基础。
①传统中国画的线条特征。传统中国画中,基本手段就是线条造型,画家们用线条的千变万化来表现事物的差异,然而心境的不同则能表现出一个事物的不同形象。《画史清载》中说:“顾恺之画如春蚕吐丝,初见甚平易,而形似时或有失,细观之,六法兼备,有不可言语文字形容者”。画家们利用对线条的各种调整,使其发生微妙的变化,从而产生具有个性的画面语言。就是通过不一样的手法、笔法,画出顿挫有致、轻重缓急、刚柔相济、张弛有度等不同感觉的线条,来表现事物和抒发感情。
②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中国画中的线条艺术和书法中的线条艺术紧密相连。其中谢赫的“骨法用笔”就是中国画对线条的基本要求。“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齐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大意而归乎用笔。”这就可以看出中国画和书法是密切相关的。中国画的用笔和書法是一样的,都是用的毛笔。西方画中则是不同的,书法中的笔、墨、纸、砚在中国画中是通用的。
中国画和书法中的线条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明清以来的画家们大多数主张“先言笔法,再论墨气”。比如元代赵孟頫在《枯木竹石画卷》中说到过:“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这是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说的是“书画同源”。以前远古时期的象形文字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和记录,只是后来逐渐演变成汉字,但是两者始终是相互影响的。
③线条的装饰性。西方绘画艺术的线条主要是塑造形体,而中国画中的线条则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投入。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好多都是用线条作为陶器上面的装饰纹样。还有中国壁画的成就,画家们用简练流畅的线条刻画了很多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
④线条与情感。西方国家的线条更大作用与塑造形体,而中国画的线条它不仅仅作用于形体,更重要的作用是它能表达画家的思想语言。一条运行的线条,可以通过粗细、虚实、顿挫等来表现画家的喜怒哀乐。《中国书法中的美学思想》这本书中,宗白华说道“中国古代商周铜器铭文里所表现章法的美令人相信仓颉四目窥见宇宙的神奇,获得自然界最美妙的形式秘密。”“通过结构的疏密,点面的轻重,行笔的缓急……就像音乐艺术相互结合的规律,用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社会界的形象和内心的情感。”
2.近现绘画线条的情况。中国画从开始到现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革。就线条而说,唐宋以后的差别比较明显,然而文人画的兴起对中国画线条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到了近代,创新更是源源不断,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影响,中国画线条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当代画家吴冠中的作品,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莹润含蓄的墨色通过平面分割的西方现代构成主义表现出画面的美感。然而创新固然是好的,但是还是要先把传统的学透彻,才能够去创新。不然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线条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
中国画的种类很多,形式风格有很多,有人物、山水、花鸟之分;从表现形式来分,有写意、工笔、没骨之分;从技法上又有水墨、线描、淡彩、泼墨、青绿等。而且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皴、勾、点、染等形式来表现黑白灰、干湿、浓淡、疏密等。
单从工笔人物画上来看,工笔人物首先就是用线塑造形体;利用线与线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表达出节奏感和韵律感。古代画家在人物的衣纹的刻画方向上发明了线描十八法,对以后人物画的发展影响极大,吴道子因其在用线上的独特风格,被誉为“吴带当风”。线条可以说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家精神思想的载体。能够看出来,线条不仅是人物画的基本元素,而且还是拥有灵魂性的元素。
二、线条理论的研究简述
“六法论”是中国古代作品品评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最早出现在南朝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有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中国古代绘画自此进入理论自觉的时期,以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自南朝起,到现在六法一直被运用,而且自己不断充实发展,成为了中国绘画理论最具稳定性、涵括力的原则之一。 “六法论”的观点依次为: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气韵生动”指的是画家塑造的形象和一幅画整体要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骨法用笔”其实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人内在的性格,和画面上人物的骨相表现出来的气质。“应物象形”就是说的画家描绘在纸上的要与所表达的对象形似。“随类赋彩”说的是颜色,就是事物颜色的相似度。“经营位置”就是画面的构图。“传移模写”指的是临摹作品。可见,六法在最早提出了审美标准。
三、中国画线条的作用与体现
(一)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基本特征
线是最古老的造型语言,线条艺术最基本的表现特征是其表现手法、组织形式、结构美感。线条既是最简单而且也最具有难度的手法,它对形体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既简单概括了事物。又不失其神态。中国画主要是用毛笔和水墨,所以线条艺术与笔和水墨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国画家利用毛笔的特性,画出顿挫有致、轻重缓急、富有感染力的线条。线条就是中国画的基础,中国画和西方画线条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都是靠线塑造、传达等,但西方画家更讲究物质的真实性,侧重于物质的质感、空间感。而中国画更讲究用线条体现出画家再画这一条线的意境,表现出不一样的质感,往往都出了对物质最真实的心灵感觉。以意用笔,笔到意到,笔落形出神现。作为中国画的基本元素,线条本身具有一种审美趣味,一种美感。
(二)线条是中国画表达思想、意念、情感的重要手段
中国画的线条能表达画家思想、情感、意念。画家们往往将线作为心灵感觉的律动和精神意蕴的表征。画家通过对线的特殊画法来进行陈述感悟自然书写和心灵幻想。其精髓在于“以形寫神”、“形神兼备”,所以中国画家通过笔墨线条来表现事物的神韵,从而达到形神的高度统一、融合为一体的画面。郑板桥画竹的时候做到了心中有竹,在画的时候用线条的长短粗细、强弱轻重、曲直虚实塑造出来心中对于竹子的感觉,发挥出其自己对物象的感受和理解,去表现出竹子的质感、神态;使画出来的线条融合了自身当时感受竹子的意境、情感。然而,中国画的线成了画家“写胸中逸气”、袒露情感、倾诉心灵、表达画家才气和修养的独特形式。
四、结论
中国画以自身独特的艺术,在整个世界美术史中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中国画讲究笔墨情趣,追求诗情画意,而线条变幻的独特表现力则是中国画的精髓,是画面的骨架和支柱,同时也是画家主观情感的表达,伴随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不断变化的审美观;中国画线条靠着每个画家不同的思想、意境、手法、个性特点和吸收各个时代的有益的营养,从而形成了富有民族性的线条之美。
【关键词】中国画 线条艺术 线条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002
许久以来,画家们不断努力改善创新体悟和实践,不断认识线与造型的关系,到现在线条形式已经变得极为成熟,蕴含了形色、气韵、神情的强大表现力和浓厚的生命力,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特殊的审美价值。
一、线条的演变及其重要性
(一)线条的历史
在绘画的历史长河中,最原始的绘画形式都是以线的方式存在的,就像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的壁画,用粗壮而简单的线条勾画出野马、野牛、鹿等原始动物。石器时代是中国艺术的起源与萌芽时期,后来先秦的时候,人物肖像画成了主流,战国时期留下了《人物御龙图》,秦汉时期又出现了宫殿壁画、工艺装饰画等;南北朝不仅继承了汉代绘画的优点,而且在这基础上更加成熟。从而美术作品形成了独立的艺术创造形式,在这个时期,中国第一批有历史记载的画家出现了,他们是第一批以绘画才能著称的画家;其中顾恺之是最著名的。再后来是隋唐五代,他们的绘画主流是道释人物画和人物画,是成就辉煌的时刻。宋代则是百家争鸣,各个画派开创出来。线条在绘画的历史中可谓逐渐走向成熟。
(二)中国画线条的发展
1.传统绘画中的线条。早期的中国画,最典型的用线造型的《人物御龙图》和《龙凤人物图》是现存最古老的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流畅挺拔的线条为主要的表现手法,也是中国传统画以线造型的基础。
①传统中国画的线条特征。传统中国画中,基本手段就是线条造型,画家们用线条的千变万化来表现事物的差异,然而心境的不同则能表现出一个事物的不同形象。《画史清载》中说:“顾恺之画如春蚕吐丝,初见甚平易,而形似时或有失,细观之,六法兼备,有不可言语文字形容者”。画家们利用对线条的各种调整,使其发生微妙的变化,从而产生具有个性的画面语言。就是通过不一样的手法、笔法,画出顿挫有致、轻重缓急、刚柔相济、张弛有度等不同感觉的线条,来表现事物和抒发感情。
②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中国画中的线条艺术和书法中的线条艺术紧密相连。其中谢赫的“骨法用笔”就是中国画对线条的基本要求。“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齐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大意而归乎用笔。”这就可以看出中国画和书法是密切相关的。中国画的用笔和書法是一样的,都是用的毛笔。西方画中则是不同的,书法中的笔、墨、纸、砚在中国画中是通用的。
中国画和书法中的线条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明清以来的画家们大多数主张“先言笔法,再论墨气”。比如元代赵孟頫在《枯木竹石画卷》中说到过:“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这是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说的是“书画同源”。以前远古时期的象形文字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和记录,只是后来逐渐演变成汉字,但是两者始终是相互影响的。
③线条的装饰性。西方绘画艺术的线条主要是塑造形体,而中国画中的线条则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投入。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好多都是用线条作为陶器上面的装饰纹样。还有中国壁画的成就,画家们用简练流畅的线条刻画了很多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
④线条与情感。西方国家的线条更大作用与塑造形体,而中国画的线条它不仅仅作用于形体,更重要的作用是它能表达画家的思想语言。一条运行的线条,可以通过粗细、虚实、顿挫等来表现画家的喜怒哀乐。《中国书法中的美学思想》这本书中,宗白华说道“中国古代商周铜器铭文里所表现章法的美令人相信仓颉四目窥见宇宙的神奇,获得自然界最美妙的形式秘密。”“通过结构的疏密,点面的轻重,行笔的缓急……就像音乐艺术相互结合的规律,用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社会界的形象和内心的情感。”
2.近现绘画线条的情况。中国画从开始到现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革。就线条而说,唐宋以后的差别比较明显,然而文人画的兴起对中国画线条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到了近代,创新更是源源不断,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影响,中国画线条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当代画家吴冠中的作品,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莹润含蓄的墨色通过平面分割的西方现代构成主义表现出画面的美感。然而创新固然是好的,但是还是要先把传统的学透彻,才能够去创新。不然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线条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
中国画的种类很多,形式风格有很多,有人物、山水、花鸟之分;从表现形式来分,有写意、工笔、没骨之分;从技法上又有水墨、线描、淡彩、泼墨、青绿等。而且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皴、勾、点、染等形式来表现黑白灰、干湿、浓淡、疏密等。
单从工笔人物画上来看,工笔人物首先就是用线塑造形体;利用线与线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表达出节奏感和韵律感。古代画家在人物的衣纹的刻画方向上发明了线描十八法,对以后人物画的发展影响极大,吴道子因其在用线上的独特风格,被誉为“吴带当风”。线条可以说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家精神思想的载体。能够看出来,线条不仅是人物画的基本元素,而且还是拥有灵魂性的元素。
二、线条理论的研究简述
“六法论”是中国古代作品品评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最早出现在南朝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有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中国古代绘画自此进入理论自觉的时期,以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自南朝起,到现在六法一直被运用,而且自己不断充实发展,成为了中国绘画理论最具稳定性、涵括力的原则之一。 “六法论”的观点依次为: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气韵生动”指的是画家塑造的形象和一幅画整体要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骨法用笔”其实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人内在的性格,和画面上人物的骨相表现出来的气质。“应物象形”就是说的画家描绘在纸上的要与所表达的对象形似。“随类赋彩”说的是颜色,就是事物颜色的相似度。“经营位置”就是画面的构图。“传移模写”指的是临摹作品。可见,六法在最早提出了审美标准。
三、中国画线条的作用与体现
(一)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基本特征
线是最古老的造型语言,线条艺术最基本的表现特征是其表现手法、组织形式、结构美感。线条既是最简单而且也最具有难度的手法,它对形体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既简单概括了事物。又不失其神态。中国画主要是用毛笔和水墨,所以线条艺术与笔和水墨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国画家利用毛笔的特性,画出顿挫有致、轻重缓急、富有感染力的线条。线条就是中国画的基础,中国画和西方画线条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都是靠线塑造、传达等,但西方画家更讲究物质的真实性,侧重于物质的质感、空间感。而中国画更讲究用线条体现出画家再画这一条线的意境,表现出不一样的质感,往往都出了对物质最真实的心灵感觉。以意用笔,笔到意到,笔落形出神现。作为中国画的基本元素,线条本身具有一种审美趣味,一种美感。
(二)线条是中国画表达思想、意念、情感的重要手段
中国画的线条能表达画家思想、情感、意念。画家们往往将线作为心灵感觉的律动和精神意蕴的表征。画家通过对线的特殊画法来进行陈述感悟自然书写和心灵幻想。其精髓在于“以形寫神”、“形神兼备”,所以中国画家通过笔墨线条来表现事物的神韵,从而达到形神的高度统一、融合为一体的画面。郑板桥画竹的时候做到了心中有竹,在画的时候用线条的长短粗细、强弱轻重、曲直虚实塑造出来心中对于竹子的感觉,发挥出其自己对物象的感受和理解,去表现出竹子的质感、神态;使画出来的线条融合了自身当时感受竹子的意境、情感。然而,中国画的线成了画家“写胸中逸气”、袒露情感、倾诉心灵、表达画家才气和修养的独特形式。
四、结论
中国画以自身独特的艺术,在整个世界美术史中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中国画讲究笔墨情趣,追求诗情画意,而线条变幻的独特表现力则是中国画的精髓,是画面的骨架和支柱,同时也是画家主观情感的表达,伴随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不断变化的审美观;中国画线条靠着每个画家不同的思想、意境、手法、个性特点和吸收各个时代的有益的营养,从而形成了富有民族性的线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