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效课堂,这一模式的推行让教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变主动,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和学生适应了这一模式,他们知道在课堂上该做什么,要做什么。
关键词:数学,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构建
一、树立课改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实施课改之前,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是严格的传授者和被传授者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能乏味的被动接受。最后只能造就低效的教学课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们学习的引导应转换角色模式,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探究问题,自己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状态才能促成高效课堂的形成。
二、营造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
数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如果我们的数学课堂也是传统的“家长制”模式,那么这样的课堂将是低效的课堂,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将教师的角色定位成学生的引路人。课堂上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提出的任何质疑,做到充分尊重学生。除此之外,在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语言的幽默和亲切的态度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三、注重科学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对数学高效课堂分为三个部分: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和检测反馈。
第一部分是自主预习。时间大约5-8分钟,基本要求如下: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采用相应学法自主学习,各小组组内进行自主预习检查、检测、帮扶,完成基础知识,初步落实目标。教师及时掌握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和目标落实情况。
第二部分是合作探究。课堂探究案主要是几题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根据课时内容的需要定数量),让学生当堂思考,当堂完成展示。探究展示课大约15分钟,按以下的流程安排:1.学生在下课时把探究题抄写在黑板上(一般3-4题,都是紧扣预习案和课时重难点精选的典型例题,同时要注意题目的难易度)。2.全班同学用十分钟的时间针对所有例题进行探究交流。3.每组代表抽签,决定展示题号。4.每组A级学生结合本组抽到的探究题先进行帮扶,再抽签决定上台展示人。5.展示结束后随意找人重复展示内容。6.最后留五分钟抽查部分人到黑板上去板书。
展示的教学内容要注意:1.基础性的知识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展示。若学生在自主预习课上通过自学、对学和群学已经掌握的内容不展示,利用小组帮扶互相检查即可;若学生通过预习后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太理想,那么老师可以选择能代表这些基础知识的典型例题,先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再让学生展示。2.课时重点内容在自主预习课上先给学生点明,同时强调学生在展示讲解例题的过程中不仅要讲清解题的过程和方法,而且要讲出为什么这样做?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做到到“授人以渔”的目的。这样课堂展示的针对性强,时效也会随之提高。3.课时难点与课时重點内容处理方法大致相同,也是在自主预习课上给学生点明,但在自主预习课上老师要与学生进行充分地交流与互动,弄清学生在难点上能学到哪一层次,困惑在什么地方;若学生感到难点非常棘手、很茫然时,老师干脆先讲给学生听再让小组自主互助。在展示环节老师再对抽到难点的小组进行辅导,从而实现学生讲题的高效。每组展示完,有几分钟质疑的时间,同学们可以互相提问,也可以说出自己没听明白的地方。4.在上台展示的人员安排方面我认为:讲课的学生上台就可以了,组内其他的学生仍坐在原位;下面的同学注意倾听、思考,关键内容做好笔记,若有补充或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大胆提出,确保基础知识全部过关。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察觉课堂进程中发生的独特而细微的变化。要“点”得适时,“拨”得恰当,随时调控教学。
第三部分是检测反馈。依据科学认知、自主生成规律,针对每一步骤目标(基础知识的掌握、重点考点的过手、知识运用的巩固)的达成,层层递进。教师通过导学案中的课堂检测,以及单元检测、学情检测等手段促成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新课改后,教师如何把握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构建数学学习的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总之,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成功,有收获,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发扬优点,弥补缺点。
参考文献:
1.郑宽学 《课改的春天》 重庆出版社2012.12
2.冯恩洪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7
3.肖 川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中学数学教育,2004.4
关键词:数学,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构建
一、树立课改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实施课改之前,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是严格的传授者和被传授者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能乏味的被动接受。最后只能造就低效的教学课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们学习的引导应转换角色模式,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探究问题,自己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状态才能促成高效课堂的形成。
二、营造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
数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如果我们的数学课堂也是传统的“家长制”模式,那么这样的课堂将是低效的课堂,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将教师的角色定位成学生的引路人。课堂上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提出的任何质疑,做到充分尊重学生。除此之外,在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语言的幽默和亲切的态度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三、注重科学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对数学高效课堂分为三个部分: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和检测反馈。
第一部分是自主预习。时间大约5-8分钟,基本要求如下: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采用相应学法自主学习,各小组组内进行自主预习检查、检测、帮扶,完成基础知识,初步落实目标。教师及时掌握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和目标落实情况。
第二部分是合作探究。课堂探究案主要是几题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根据课时内容的需要定数量),让学生当堂思考,当堂完成展示。探究展示课大约15分钟,按以下的流程安排:1.学生在下课时把探究题抄写在黑板上(一般3-4题,都是紧扣预习案和课时重难点精选的典型例题,同时要注意题目的难易度)。2.全班同学用十分钟的时间针对所有例题进行探究交流。3.每组代表抽签,决定展示题号。4.每组A级学生结合本组抽到的探究题先进行帮扶,再抽签决定上台展示人。5.展示结束后随意找人重复展示内容。6.最后留五分钟抽查部分人到黑板上去板书。
展示的教学内容要注意:1.基础性的知识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展示。若学生在自主预习课上通过自学、对学和群学已经掌握的内容不展示,利用小组帮扶互相检查即可;若学生通过预习后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太理想,那么老师可以选择能代表这些基础知识的典型例题,先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再让学生展示。2.课时重点内容在自主预习课上先给学生点明,同时强调学生在展示讲解例题的过程中不仅要讲清解题的过程和方法,而且要讲出为什么这样做?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做到到“授人以渔”的目的。这样课堂展示的针对性强,时效也会随之提高。3.课时难点与课时重點内容处理方法大致相同,也是在自主预习课上给学生点明,但在自主预习课上老师要与学生进行充分地交流与互动,弄清学生在难点上能学到哪一层次,困惑在什么地方;若学生感到难点非常棘手、很茫然时,老师干脆先讲给学生听再让小组自主互助。在展示环节老师再对抽到难点的小组进行辅导,从而实现学生讲题的高效。每组展示完,有几分钟质疑的时间,同学们可以互相提问,也可以说出自己没听明白的地方。4.在上台展示的人员安排方面我认为:讲课的学生上台就可以了,组内其他的学生仍坐在原位;下面的同学注意倾听、思考,关键内容做好笔记,若有补充或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大胆提出,确保基础知识全部过关。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察觉课堂进程中发生的独特而细微的变化。要“点”得适时,“拨”得恰当,随时调控教学。
第三部分是检测反馈。依据科学认知、自主生成规律,针对每一步骤目标(基础知识的掌握、重点考点的过手、知识运用的巩固)的达成,层层递进。教师通过导学案中的课堂检测,以及单元检测、学情检测等手段促成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新课改后,教师如何把握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构建数学学习的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总之,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成功,有收获,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发扬优点,弥补缺点。
参考文献:
1.郑宽学 《课改的春天》 重庆出版社2012.12
2.冯恩洪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7
3.肖 川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中学数学教育,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