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一个新的历史性的纲领性文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我们展示了光辉绚丽的前景,也交待了光荣艰巨的任务。《建议》的内涵丰富深刻,其中一个非常夺目的彩点,在于更加关注民生和社会公平,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宗旨和承诺。初步学习,领会几点:
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这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第一桩,两个“为本”息息相通。因为人民生活的起点在就业,就业才能有生活来源。旧中国哀鸿遍野,失业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和人民的共同命运。建国以来,农村的土地改革和城市的把劳动力包下来,曾经宣布“消灭失业”。那是一种特殊的权宜之计,不符合我国人口多和底子薄即以资本为代表的生产资料供给稀缺、两者无法平衡对称的实际情况,所以随即出现城市新成长劳动力不能不“待业”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情况。改革以来,企业的隐性失业、人浮于事、冗员过多的问题迅速凸显,又导致下岗。加上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富余过剩,农村的隐性失业也表面化,迫使大量农民进城找工作。我国当前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虽然保持在4%—5%之间,而调查失业率、隐性失业率包括农村却要高得多。此一现象早已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并采取了不少对策。《建议》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放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章的首节,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加突出位置,明确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包括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等等,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可以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下,通过社会和企业的支持以及失业者自己的努力,就业将不断扩大,失业将约束在适当范围内,这个最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将随同经济社会的平衡较快发展而得到有利的调节和有效的控制。
其次,加快完善失业、养老、医疗和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为广大人民逐步解除生、老、病、死等后顾之忧。接着失业问题而来,社会有这样那样的部分失业者,即使比重会下降,绝对数不会少,怎么办?对策是给予失业保险,免除其生计困苦,至少保证其温饱。社会保障制度,这几年来建设很快,覆盖面渐次扩大,不少地方开始向农村推广,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或称弱势群体的拥护和欢迎。但是也要看到,由于是“未富先保”,我国在人均GDP不过1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实行这个制度,需要与可能之间有一定差距,只能是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医疗保险还在探索,未臻成功。《建议》对此有认真思考总结自己经验,借鉴别国做法,力求逐步扩大覆盖面并在保障水平上有所提高。还指出要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完善抚优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可以期望,我国在贫困人口大量脱贫后,虽然目前还有少量绝对贫困者和部分相对贫困者,但是在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推动下,他们的困难将逐步减少,生活将有所改善。
再次,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解决低收入者的困难。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针对弱势群体而言、而为,对富裕阶层的迫切程度似乎要差得多。而弱势群体中的低收入者,改善其处境,更与收入分配攸关。改革之初,针对过去的平均主义其实是均贫主义,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有一个长过程,不可能从均贫一下子跳跃到均富即共同富裕。邓小平在提出允许先富的同时,关注发展后的分配问题,防止两极分化,更是完全必要的。实践以来,一部分人先富,得到保护,应当持续,只要“取之有道”,不宜苛责“为富不仁”。但是,经过一二十年,发现贫富分化后,差距越来越大,对照政府和民间测算基尼系数,已在边缘或已突破。《建议》提出要“注重社会公平”,有其针对性。有人说过,较长期来,一般职工的收入增长有限,而一部分人的收入翻了几番甚至更多,形成了两极。这在经济学来说,先要把蛋糕做大,并且做好(质量和效益),然后要把蛋糕分得恰当、分得公平。《建议》强调“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就是这个意思。还讲到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正是前者的结果,也是后者的必由之路),并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分配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都体现着对公平的追求。
复次,注重公平,包括教育公平,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这是当前社会议论的焦点之一,在《建议》中有所反映和涉及。所谓公平,不仅是指分配结果,更是指分配过程,其起点是机会公平和竞争公平,当前就业有不公平,进一步追溯,则是教育不够公平即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从农村到城市,由于义务教育不尽义务和乱收费,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存在障碍,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实是一切不公平、欠公平的根。《建议》明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要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就是为城乡贫困户创造教育公平和起点公平的基本条件。
又次,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当前群众存在读书难、读书贵问题的同时,还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致城乡都有相当部分的人生了小病不看病、生了大病更看不起病。这种现象也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建议》有专门一节,研究解决这个难题。这要靠增加财政投入,把公共卫生作为政府的职责;还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此难题得以逐步解决,以造福人民。公共卫生是一种普惠机制,惠及全体人民,内含公平的福利。
最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与过去10个5年计划比,这是一个新篇,表现了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及其延伸面,也有其现实性、针对性和紧迫性。近几年来,社会治安状况严峻,生产事故一再发生,特别是煤矿成为高危行业,矿难人数在世界居前列,车祸同样是上升趋势。《建议》对此有明显提示,包括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的监管,都在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改变大家的不安全感,同样是关注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此外,《建议》有专门一章,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志着对“三农”问题主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贯关注。有人认为,只要推进城市化,就能最终解决“三农”问题。事实并非这样轻而易举,大量农民涌进城市,并不能自然地融入城市,由农民转化为市民,实是相当困难,很不容易变成享有市民待遇的新市民。致富农民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一。《建议》设想了一系列对策,人们期待随着各项措施的实现,已经贫困化、弱势化、边缘化的农民,有望在“十一五”期间,逐步走出困境,走向佳境。
“十一五”规划再次明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求落实“五个统筹”,其中都贯穿着更加关注民生和社会公平。无论是城乡关系和区域关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东中西部的互补、互动,都以改善民生、力争公平为其实质内容之一。《建议》提出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些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完全合拍的。比较发达的东南部沿海地区,自加压力,自添动力,也必须在民生和公平上取得率先的成功。这样,“十一五”期间会开创一个新局面,迎来一个新时代,进一步实现国泰民安和长治久安!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戈尚达
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这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第一桩,两个“为本”息息相通。因为人民生活的起点在就业,就业才能有生活来源。旧中国哀鸿遍野,失业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和人民的共同命运。建国以来,农村的土地改革和城市的把劳动力包下来,曾经宣布“消灭失业”。那是一种特殊的权宜之计,不符合我国人口多和底子薄即以资本为代表的生产资料供给稀缺、两者无法平衡对称的实际情况,所以随即出现城市新成长劳动力不能不“待业”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情况。改革以来,企业的隐性失业、人浮于事、冗员过多的问题迅速凸显,又导致下岗。加上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富余过剩,农村的隐性失业也表面化,迫使大量农民进城找工作。我国当前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虽然保持在4%—5%之间,而调查失业率、隐性失业率包括农村却要高得多。此一现象早已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并采取了不少对策。《建议》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放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章的首节,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加突出位置,明确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包括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等等,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可以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下,通过社会和企业的支持以及失业者自己的努力,就业将不断扩大,失业将约束在适当范围内,这个最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将随同经济社会的平衡较快发展而得到有利的调节和有效的控制。
其次,加快完善失业、养老、医疗和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为广大人民逐步解除生、老、病、死等后顾之忧。接着失业问题而来,社会有这样那样的部分失业者,即使比重会下降,绝对数不会少,怎么办?对策是给予失业保险,免除其生计困苦,至少保证其温饱。社会保障制度,这几年来建设很快,覆盖面渐次扩大,不少地方开始向农村推广,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或称弱势群体的拥护和欢迎。但是也要看到,由于是“未富先保”,我国在人均GDP不过1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实行这个制度,需要与可能之间有一定差距,只能是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医疗保险还在探索,未臻成功。《建议》对此有认真思考总结自己经验,借鉴别国做法,力求逐步扩大覆盖面并在保障水平上有所提高。还指出要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完善抚优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可以期望,我国在贫困人口大量脱贫后,虽然目前还有少量绝对贫困者和部分相对贫困者,但是在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推动下,他们的困难将逐步减少,生活将有所改善。
再次,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解决低收入者的困难。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针对弱势群体而言、而为,对富裕阶层的迫切程度似乎要差得多。而弱势群体中的低收入者,改善其处境,更与收入分配攸关。改革之初,针对过去的平均主义其实是均贫主义,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有一个长过程,不可能从均贫一下子跳跃到均富即共同富裕。邓小平在提出允许先富的同时,关注发展后的分配问题,防止两极分化,更是完全必要的。实践以来,一部分人先富,得到保护,应当持续,只要“取之有道”,不宜苛责“为富不仁”。但是,经过一二十年,发现贫富分化后,差距越来越大,对照政府和民间测算基尼系数,已在边缘或已突破。《建议》提出要“注重社会公平”,有其针对性。有人说过,较长期来,一般职工的收入增长有限,而一部分人的收入翻了几番甚至更多,形成了两极。这在经济学来说,先要把蛋糕做大,并且做好(质量和效益),然后要把蛋糕分得恰当、分得公平。《建议》强调“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就是这个意思。还讲到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正是前者的结果,也是后者的必由之路),并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分配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都体现着对公平的追求。
复次,注重公平,包括教育公平,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这是当前社会议论的焦点之一,在《建议》中有所反映和涉及。所谓公平,不仅是指分配结果,更是指分配过程,其起点是机会公平和竞争公平,当前就业有不公平,进一步追溯,则是教育不够公平即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从农村到城市,由于义务教育不尽义务和乱收费,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存在障碍,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实是一切不公平、欠公平的根。《建议》明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要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就是为城乡贫困户创造教育公平和起点公平的基本条件。
又次,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当前群众存在读书难、读书贵问题的同时,还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致城乡都有相当部分的人生了小病不看病、生了大病更看不起病。这种现象也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建议》有专门一节,研究解决这个难题。这要靠增加财政投入,把公共卫生作为政府的职责;还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此难题得以逐步解决,以造福人民。公共卫生是一种普惠机制,惠及全体人民,内含公平的福利。
最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与过去10个5年计划比,这是一个新篇,表现了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及其延伸面,也有其现实性、针对性和紧迫性。近几年来,社会治安状况严峻,生产事故一再发生,特别是煤矿成为高危行业,矿难人数在世界居前列,车祸同样是上升趋势。《建议》对此有明显提示,包括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的监管,都在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改变大家的不安全感,同样是关注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此外,《建议》有专门一章,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志着对“三农”问题主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贯关注。有人认为,只要推进城市化,就能最终解决“三农”问题。事实并非这样轻而易举,大量农民涌进城市,并不能自然地融入城市,由农民转化为市民,实是相当困难,很不容易变成享有市民待遇的新市民。致富农民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一。《建议》设想了一系列对策,人们期待随着各项措施的实现,已经贫困化、弱势化、边缘化的农民,有望在“十一五”期间,逐步走出困境,走向佳境。
“十一五”规划再次明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求落实“五个统筹”,其中都贯穿着更加关注民生和社会公平。无论是城乡关系和区域关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东中西部的互补、互动,都以改善民生、力争公平为其实质内容之一。《建议》提出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些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完全合拍的。比较发达的东南部沿海地区,自加压力,自添动力,也必须在民生和公平上取得率先的成功。这样,“十一五”期间会开创一个新局面,迎来一个新时代,进一步实现国泰民安和长治久安!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戈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