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铁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地铁运营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要确保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随着苏州地铁网络化运营的推进,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是地铁运营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地铁;突发事件;应对;技能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此文从地铁突发事件成因的分析入手,详细探讨地铁突发事件的构成元素和应对技能,并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培养处理地铁突发事件技能进行全面的阐释。
1地铁突发事件的相关研究
1.1地铁突发事件的研究现状
突发事件可被广义地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按我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解释,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个等级。何能等人认为突发事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时间上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或者由长时间量变到短时间骤然质变并爆发;二是指事件造成的影响和结果出乎意料,来不及充分准备,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
地铁突发事件是指地铁在运营过程中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影响甚至破坏地铁的正常运营,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及时处置的危险、紧急事件。李为为、唐祯敏对国内外地铁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人、车辆、轨道、供电、信号及社会灾害等是引发地铁事故的主要因素。
韩利民、李兴高等提出了地铁运营安全防范的人、物、制度和社会环境四要素,以利于下一步地铁运营安全工作的开展:人的要素是指乘客要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地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防范技能;物的要素是指地铁装备防灾抗灾能力强;制度的要素是指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完备;社会环境的要素是指全社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预防灾难。
高雪香、杨其新在《地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初步研究》一文中结合伦敦地铁大爆炸事件,分析了国外地铁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指出目前地铁安全运营在安检系统、结构设计、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指出地铁应对突发事件可以从灾前预防和灾后救援两方面入手,提出了完善结构设计,以及建立高效的调度系统等预防措施,并给出了救援预案。
1.2地铁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结合上述文献研究,本文将地铁突发事件的形成原因分为以下4类。
(1)由于自然现象而引发的地铁突发事件。这些自然现象包括暴雨、暴风雪、地震、瘟疫等自然现象,如2008年7月4日北京突降暴雨,雨水倒灌导致地铁5号线停运3小时;从2009年4月开始,为防控甲型H1N1病毒,墨西哥地铁、广州地铁等国内外地铁均采取相应措施,并启动应急预案,防止病毒传播。
(2)由于恐怖主义行径而引发的地铁突发事件。这里所说的恐怖主义行径包括爆炸、投毒、恐吓等,如1995年3月20日,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导致12人死亡,3 000多人受伤。
(3)由于乘客自身原因引发的地铁突发事件。主要包括由于乘客個体或群体行为影响地铁正常运营,如2007年7月15日,乘坐上海地铁1号线的一名乘客在上车时被夹在屏蔽门和已经开动的列车之间,随即跌入隧道并当场死亡。
(4)由于地铁自身原因而引发的地铁突发事件。包括设备设施故障、管理缺陷等,如1987年11月18日,伦敦国王十字地铁车站火灾事件导致31人死亡,20多人严重受伤。
2地铁突发事件的构成元素分析
地铁车站大多数位于地下,空间相对狭小封闭,人群相对集中,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会对地铁的正常运营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将每一种地铁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界定为一种元素。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灾前预防还是灾后救援,都需要对地铁突发事件的构成元素进行详细的界定和分析。根据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将地铁内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构成元素进行归类,当地铁实际发生突发事件时,可能是某一单一元素引发,也可能是多种元素并发。多种元素并发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多种元素同时发生,没有先后顺序;其二是一种元素的产生催发另一种元素,由一而多。突发事件给地铁正常运营带来的威胁是变幻莫测的,可能是一种威胁,也可能是多种威胁,虽然无法阻止突发事件的发生,但是地铁工作人员需要深入认识突发事件,掌握突发事件的多样性以及关联性,从而合理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3地铁突发事件的应对技能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地铁运营管理来说,这句话也是非常适用的。“台上”指的就是地铁实际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刻,“台下”指的就是地铁工作人员日常从事的一切与锻炼及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相关的各项工作。具体来说,这些工作包括所制定的总体预案、各专项预案,以及依据预案进行的各项演练。综上所述,在深入认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应当明确突发事件可能是单一元素突发事件,也可能是多元素突发事件。一旦地铁发生突发事件,其发展态势与先期制定的预案和进行的演练并不会完全一致,甚至很可能从未制定过针对所发生事件的专项预案。因此,需要深入研究该如何有效地应对地铁
突发事件,保证练好“台下功”。
3.1应对地铁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便无法挽回,但由此带来的灾难却可以挽救,应该尽全力将灾难的损失程度降到最低,尽最大努力确保乘客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对于设备故障类的突发事件,应遵循“先通后复”的原则。当相关工作人员发现设备故障时,现场值班员或事故发现人除按照上报流程及时将设备故障信息上报至相关部门外,还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势态蔓延和扩大,减少设备故障对运营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
3.2应对地铁突发事件所需技能
针对每一项突发事件,车站都需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应对措施。突发事件变幻莫测,但是对于地铁车站相对狭小封闭的空间来说,所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却是有限的。如果把每一项措施定义成一种技能,那么车站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就是各项技能的筛选与组合过程。基本技能就是地铁应对突发事件时可以采取的各项措施,主要包括:报告程序、列车清客、紧急疏散、抢救伤员、广播指引、维持秩序、车票处理、灭火、单元控制台/鼠标台操作、电话闭塞、下路轨作业、限制进站客流、限制出入口功能、封站、列车跳停、防汛物资摆放、提示牌摆放、迎接救援队伍等技能。第2层次是基本技能筛选。针对发生的突发事件,需要采取与之相配合的基本技能去应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突发事件严重程度的不同,对地铁车站正常运营的影响程度就会不同,所需要采取的措施也会不同。第3层次是基本技能的排列组合。地铁在发生突发事件的初期,车站可以运用的人力、物力是有限的,因此,现场指挥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以有限的资源去解决需要及时控制的关键点,以避免灾难发生或有效降低灾难的严重程度。这就需要应对人员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局部控制能力以及整体协调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掌握各项基本技能。
结束语:地铁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措置能力,是对地铁运营综合能力的考验。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应深入认识突发事件,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技能,确保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不发生灾难,即使发生灾难,也要将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尽最大努力确保乘客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婷婷.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协调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3,12(24):171-175
[2]熊茵.突发事件信息变异与应对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12(24):131-136
[3]鲁静娴.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论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12(24):151-154
[4]张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应急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12(24):142-146
[5]舒荣超.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监控预警研究[D].湘潭大学.2012,12(24):162-167
关键词:地铁;突发事件;应对;技能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此文从地铁突发事件成因的分析入手,详细探讨地铁突发事件的构成元素和应对技能,并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培养处理地铁突发事件技能进行全面的阐释。
1地铁突发事件的相关研究
1.1地铁突发事件的研究现状
突发事件可被广义地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按我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解释,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个等级。何能等人认为突发事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时间上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或者由长时间量变到短时间骤然质变并爆发;二是指事件造成的影响和结果出乎意料,来不及充分准备,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
地铁突发事件是指地铁在运营过程中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影响甚至破坏地铁的正常运营,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及时处置的危险、紧急事件。李为为、唐祯敏对国内外地铁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人、车辆、轨道、供电、信号及社会灾害等是引发地铁事故的主要因素。
韩利民、李兴高等提出了地铁运营安全防范的人、物、制度和社会环境四要素,以利于下一步地铁运营安全工作的开展:人的要素是指乘客要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地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防范技能;物的要素是指地铁装备防灾抗灾能力强;制度的要素是指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完备;社会环境的要素是指全社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预防灾难。
高雪香、杨其新在《地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初步研究》一文中结合伦敦地铁大爆炸事件,分析了国外地铁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指出目前地铁安全运营在安检系统、结构设计、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指出地铁应对突发事件可以从灾前预防和灾后救援两方面入手,提出了完善结构设计,以及建立高效的调度系统等预防措施,并给出了救援预案。
1.2地铁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结合上述文献研究,本文将地铁突发事件的形成原因分为以下4类。
(1)由于自然现象而引发的地铁突发事件。这些自然现象包括暴雨、暴风雪、地震、瘟疫等自然现象,如2008年7月4日北京突降暴雨,雨水倒灌导致地铁5号线停运3小时;从2009年4月开始,为防控甲型H1N1病毒,墨西哥地铁、广州地铁等国内外地铁均采取相应措施,并启动应急预案,防止病毒传播。
(2)由于恐怖主义行径而引发的地铁突发事件。这里所说的恐怖主义行径包括爆炸、投毒、恐吓等,如1995年3月20日,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导致12人死亡,3 000多人受伤。
(3)由于乘客自身原因引发的地铁突发事件。主要包括由于乘客個体或群体行为影响地铁正常运营,如2007年7月15日,乘坐上海地铁1号线的一名乘客在上车时被夹在屏蔽门和已经开动的列车之间,随即跌入隧道并当场死亡。
(4)由于地铁自身原因而引发的地铁突发事件。包括设备设施故障、管理缺陷等,如1987年11月18日,伦敦国王十字地铁车站火灾事件导致31人死亡,20多人严重受伤。
2地铁突发事件的构成元素分析
地铁车站大多数位于地下,空间相对狭小封闭,人群相对集中,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会对地铁的正常运营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将每一种地铁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界定为一种元素。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灾前预防还是灾后救援,都需要对地铁突发事件的构成元素进行详细的界定和分析。根据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将地铁内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构成元素进行归类,当地铁实际发生突发事件时,可能是某一单一元素引发,也可能是多种元素并发。多种元素并发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多种元素同时发生,没有先后顺序;其二是一种元素的产生催发另一种元素,由一而多。突发事件给地铁正常运营带来的威胁是变幻莫测的,可能是一种威胁,也可能是多种威胁,虽然无法阻止突发事件的发生,但是地铁工作人员需要深入认识突发事件,掌握突发事件的多样性以及关联性,从而合理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3地铁突发事件的应对技能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地铁运营管理来说,这句话也是非常适用的。“台上”指的就是地铁实际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刻,“台下”指的就是地铁工作人员日常从事的一切与锻炼及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相关的各项工作。具体来说,这些工作包括所制定的总体预案、各专项预案,以及依据预案进行的各项演练。综上所述,在深入认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应当明确突发事件可能是单一元素突发事件,也可能是多元素突发事件。一旦地铁发生突发事件,其发展态势与先期制定的预案和进行的演练并不会完全一致,甚至很可能从未制定过针对所发生事件的专项预案。因此,需要深入研究该如何有效地应对地铁
突发事件,保证练好“台下功”。
3.1应对地铁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便无法挽回,但由此带来的灾难却可以挽救,应该尽全力将灾难的损失程度降到最低,尽最大努力确保乘客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对于设备故障类的突发事件,应遵循“先通后复”的原则。当相关工作人员发现设备故障时,现场值班员或事故发现人除按照上报流程及时将设备故障信息上报至相关部门外,还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势态蔓延和扩大,减少设备故障对运营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
3.2应对地铁突发事件所需技能
针对每一项突发事件,车站都需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应对措施。突发事件变幻莫测,但是对于地铁车站相对狭小封闭的空间来说,所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却是有限的。如果把每一项措施定义成一种技能,那么车站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就是各项技能的筛选与组合过程。基本技能就是地铁应对突发事件时可以采取的各项措施,主要包括:报告程序、列车清客、紧急疏散、抢救伤员、广播指引、维持秩序、车票处理、灭火、单元控制台/鼠标台操作、电话闭塞、下路轨作业、限制进站客流、限制出入口功能、封站、列车跳停、防汛物资摆放、提示牌摆放、迎接救援队伍等技能。第2层次是基本技能筛选。针对发生的突发事件,需要采取与之相配合的基本技能去应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突发事件严重程度的不同,对地铁车站正常运营的影响程度就会不同,所需要采取的措施也会不同。第3层次是基本技能的排列组合。地铁在发生突发事件的初期,车站可以运用的人力、物力是有限的,因此,现场指挥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以有限的资源去解决需要及时控制的关键点,以避免灾难发生或有效降低灾难的严重程度。这就需要应对人员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局部控制能力以及整体协调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掌握各项基本技能。
结束语:地铁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措置能力,是对地铁运营综合能力的考验。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应深入认识突发事件,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技能,确保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不发生灾难,即使发生灾难,也要将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尽最大努力确保乘客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婷婷.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协调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3,12(24):171-175
[2]熊茵.突发事件信息变异与应对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12(24):131-136
[3]鲁静娴.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论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12(24):151-154
[4]张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应急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12(24):142-146
[5]舒荣超.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监控预警研究[D].湘潭大学.2012,12(24):16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