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岁的她,身高不到1米,双腿不能行走,却为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历尽千辛万苦,执意求学。
12岁的她,从8岁开始,就当起了表姐的“拐杖”和护工,把表姐从小学背到了初中,为表姐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作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举动。
在人们感叹“90后”孩子的缺点时,她们用这种信念和精神,诠释着这一代孩子的可贵品质。在这两个阳光女孩身上。可以看到的是“90后”一代孩子的光彩与希望。
去年11月的湖南依然不见冬天的影子。在湖南衡阳市通往衡阳县界牌镇的路上,采访车走得十分艰难。
界牌镇是一个山区小镇,但名气却不小,这是一个盛产瓷泥的地方,而且这里的瓷泥品质好,是全国陶瓷行业的精品原料,进进出出的货车多了,路也就烂了。
3个多小时后,我赶到了湖南衡阳市衡阳县的界牌镇中学。
这所学校的两个女生向我叙述着,她们看似平凡却十分传奇的故事。
进入界牌中学,校长刘丰收让我等一等:“还没下课,莫影响了孩子。”
在校长办公室里,刘丰收请来了139班的班主任老师宾金莲和语文老师陶晓辉。
对自己班上的这两个女生,宾老师多次说道:“两个孩子实在是了不起。”
陶晓辉说:“她们是90后一代的榜样。”
下课铃响后。我来到了139班。
映入眼帘的彭超,是那样的弱小,16岁的她,身高只有几十厘米,双腿未正常发育。脸蛋有着少女的羞涩。腿却像个孩子。
彭超的不幸从一次学步开始。1990年3月,彭超生下来时,家人并未发现她的异样。在彭超爷爷的记忆里,在一次学步中,彭超摔坏了腿,自那以后就再也无法独立站起来。
随着年龄的增加,彭超的腿伤影响了她的成长。在家人眼中,她直是个小不点儿。
彭超的父母是农民,要外出打工谋生,彭超就靠爷爷奶奶照顾。
当同龄人背着书包去念书时,彭超只能在特制的摇篮里张望着同伴的书包,从电视里观赏学校的景象。
“越是残疾,越要有文化,我也要去读书。”彭超向家人提出了上学的要求。
对于彭家而言,这是一道难题。彭超的父母都出外打工了,爷爷也要在镇上打些短工挣钱,奶奶还要张罗家中的事情。大家都寄希望彭超能改变想法。
1999年,已经9岁的彭超,被家人托付给家住界牌镇金屏小学旁的一位亲戚家,请他们帮忙圆彭超的上学梦。
“第一次被背进教室,拿着书本,感觉自己不像残疾人了,很幸福。”
然而,彭超的这种幸福很短暂,因为这位亲戚有许多事务,无法再坚持下去。
彭超又回到了家中。有了上学的经历,呆在家中的日子更让她感到痛苦和失落。
在停学一年后,奶奶可怜这个孙女,开始送她上学。
“靠在奶奶的肩上,我感到幸福。”但是彭超在一天天长大,奶奶却一天天衰老。已经长大的彭超感到了一种威胁,那就是她随时有可能再次失学,也许她将永远离开心爱的学校。
正在彭超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一个女孩开始延续着彭超的梦想。
这个名叫胡素红的女孩,1994年2月生,是彭超姑姑的女儿。尽管两姐妹年龄相差4岁,但上同一年级,只不过分别在两校就读而已。
彭超上学,不仅要人接送,还需要有人在课间照顾她,因为她腿无力,不能行走,必须要别人帮助。为了照顾彭超,胡素红转学到彭超就读的小学,与彭超同桌上课。
胡素红虽然年少,却极富爱心。面对残疾的表姐,她总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每次外婆背表姐时,她总是在后面扶着,一路跟在后面照看。课间时,她总是陪着表姐说话。
“表妹的到来,让我看到了希望。”彭超感叹。
2003年冬季的一天,当同学们放学走了之后,胡素红同表姐像往常一样一边做作业,一边等外婆来接。作业很快就做完了,天也渐渐暗了下来,外婆却不见踪影。
“我到外面看了好几次,都不见外婆来,我想肯定是外婆有事忙不开。当然外婆一定会来,但天一黑,外婆眼睛不好,怕摔跤,外公又到外面做事去了。我决定试试看。”
8岁的素红对表姐说:“外婆可能有事忙,我试试能不能背你回去,你怕不怕摔跤?”
彭超无法拒绝表妹的热情,自己一手撑着课桌,小心翼翼地爬上表妹的双肩。
彭超当时很紧张,看表妹憋着劲背起自己,走出教室,走下学校门前的83级台阶,她的心才放下来。夜幕降临,在快到家时,她们遇到了匆匆赶来的外婆。看到外孙女背着孙女,外婆忙着要将彭超接过去。
胡素红说:“外婆,我背回去试试,如果能坚持到家,你以后就不要接送了。”
外婆心想,这样也好。胡素红把表姐顺利地背了回来,大家都很高兴。
外公外婆心头也放下了一块石头。以后,胡素红可以背彭超上下学了。
自那以后,除了下雨下雪天,都是胡素红背着彭超上下学。彭超的父母听说后,十分感动,考虑到学校前面有83级台阶不好上下,就将她俩同时从银溪小学转到共升小学。
除了在读书期间照顾表姐以外,休息时,她也成了表姐的护工,几乎每个星期天,她都要用轮椅推着表姐在镇上逛街、进图书室。看看小镇的风貌……
这位天真无邪的女孩,无怨无悔地为表姐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胡素红扎着两个缀着装饰花的小辫子,笑得灿烂而甜美,这真是一个阳光女孩。她有俏丽的外表和美丽的心灵,她的学习成绩也相当优秀。
小学期间,她和表姐一起学习,遇到难题一起攻克。结果在小学升初中考试中,俩人都名列全镇的前十名。2006年9月,彭超被分配到界牌中学的138班,胡素红则在139班。
拿到通知书,胡素红对彭超说:我们不能分在两个班,那样就不好照顾你了。
当彭超的父亲从广州回来找到刘丰收校长说明这一特殊情况后,十分关心学生的刘丰收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彭超从138班调入139班。
为了照顾好彭超,原来可以不住校的胡素红选择了住校。因为彭超的饮食起居都不能自理,住校之后的彭超几乎全部都要依靠胡素红。于是又经过刘丰收特批,在学校的213宿舍里,胡素红与彭超同住一个床铺。学校的床铺很窄,两人同睡一床,的确难为了胡素红。
“刚开始的一个星期,几乎都没睡好,太挤了,后来慢慢地就习惯了。”胡素红笑着说。
进入初中后,虽然不像上小学时那样背表姐上下学,但却需要付出更多。
胡素红的一天往往是这样度过的:
早晨6点起床,马上去提水,然后背着表姐上厕,所,为她处理一切,再背回宿舍,让她洗漱,自己去出操。出操后,打回早餐,同表姐吃完后,背着她到教室。
课间休息时背着她去上厕所,到操场转转看看。中午到食堂打好饭,送到表姐手上,吃完后,再洗碗筷。有时背表姐到宿舍休息一下,上课时再背回教室。晚上上完自习课后,背着表姐到宿舍,然后提水为表 姐洗洗,把表姐扶上床后,再自己洗漱。晚上如果表姐有需要,她还要背着表姐上厕所……
星期五背表姐回家,星期天又要背表姐来校,表姐喜爱弹电子琴,她就是表姐忠实的听众。
这样的生活,胡素红一天一天地重复着,一月一月地重复着。
此外,她还要应付繁重的学习任务。
在为表姐付出的同时,胡素红还将热情的双手伸向其他同学。
139班的黎琴说:素红总是不时地帮着我解答难题,从来不拒绝我的问题。
从小学到初中都在一个班的139班同学刘婧说:胡素红一直就这么好,不仅对她表姐好,对我们也一样的无私。她经常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
“90后”的榜样
胡素红对彭超的帮助,彭超有着怎样的理解呢?
在彭超的作文本里,我看到了她写的一篇作文——《我的表妹:胡素红》,这是一篇质朴而动情的作文:
有人说,人间的情意如酒,经历的岁月愈久便愈香,还有人说,人情似茶,或浓或淡,却都沁人心脾,而胡素红就是那酒,那茶。
在我的人生中,胡素红是我的拐杖,是我心中的太阳,因她的存在我才有如此的精彩。
今年暑假,胡素红去了广东,那段时期,我感到身边缺少点什么,是因为胡素红没有在家里,缺少让人欢笑的气氛。
胡素红不仅照顾我,还是我的知己,每当我有不开心的事,我都跟她说:有高兴的事,我都与她分享,小时候,我们是情同手足的伙伴,长大了是心有灵犀的至交。正是她在我成长的路上,给我莫大的鼓舞,让我跋山涉水,勇往前进。
老师和同学曾经都问我一句话,胡素红这样帮助你,你想对她说点什么,我始终没有回答,现在我告诉你,她对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表达的,她的好处将永远铭记在我心里。
身高不足1米的彭超,腿不能行动,是什么促使她执着地踏上求学路呢?
“我虽是一个残疾人,也应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需要有一技之长,不能总是靠父母。将来我要当作家,用我手中的笔讴歌像表妹这样的真善美。”透露理想时,彭超一脸的自信:“如果条件允许,我会一直这样读下去。”
“表姐读到什么时候,我就照顾她到什么时候。”胡素红平静地说。
从胡寨红的理想里,我看到这个女孩的可贵。
“理想是将来当个科学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表姐以及和表姐一样的人能站起来。”胡寨红微笑着讲述自己的梦想。
在这两个阳光女孩身上,让人看到的是90后一代孩子的光彩与希望。
“对于90后一代,许多人给予更多的忧虑。有的人认为,他们是被宠爱而缺失英雄偶像的一代,他们个性张扬而少有团队精神,他们偏执而又自私,他们偏于享受而不愿奉献……种种现象的确存在,但不是主流。”刘丰收说,“从彭超和胡素红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姿态,是乐于无私奉献的精神。”
离开界牌中学时,两个阳光少女用灿烂的笑容给了我秋风中的温暖。
(谢绝转载、上网及摘编)
(责编:上官华韵)
12岁的她,从8岁开始,就当起了表姐的“拐杖”和护工,把表姐从小学背到了初中,为表姐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作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举动。
在人们感叹“90后”孩子的缺点时,她们用这种信念和精神,诠释着这一代孩子的可贵品质。在这两个阳光女孩身上。可以看到的是“90后”一代孩子的光彩与希望。
去年11月的湖南依然不见冬天的影子。在湖南衡阳市通往衡阳县界牌镇的路上,采访车走得十分艰难。
界牌镇是一个山区小镇,但名气却不小,这是一个盛产瓷泥的地方,而且这里的瓷泥品质好,是全国陶瓷行业的精品原料,进进出出的货车多了,路也就烂了。
3个多小时后,我赶到了湖南衡阳市衡阳县的界牌镇中学。
这所学校的两个女生向我叙述着,她们看似平凡却十分传奇的故事。
进入界牌中学,校长刘丰收让我等一等:“还没下课,莫影响了孩子。”
在校长办公室里,刘丰收请来了139班的班主任老师宾金莲和语文老师陶晓辉。
对自己班上的这两个女生,宾老师多次说道:“两个孩子实在是了不起。”
陶晓辉说:“她们是90后一代的榜样。”
下课铃响后。我来到了139班。
映入眼帘的彭超,是那样的弱小,16岁的她,身高只有几十厘米,双腿未正常发育。脸蛋有着少女的羞涩。腿却像个孩子。
彭超的不幸从一次学步开始。1990年3月,彭超生下来时,家人并未发现她的异样。在彭超爷爷的记忆里,在一次学步中,彭超摔坏了腿,自那以后就再也无法独立站起来。
随着年龄的增加,彭超的腿伤影响了她的成长。在家人眼中,她直是个小不点儿。
彭超的父母是农民,要外出打工谋生,彭超就靠爷爷奶奶照顾。
当同龄人背着书包去念书时,彭超只能在特制的摇篮里张望着同伴的书包,从电视里观赏学校的景象。
“越是残疾,越要有文化,我也要去读书。”彭超向家人提出了上学的要求。
对于彭家而言,这是一道难题。彭超的父母都出外打工了,爷爷也要在镇上打些短工挣钱,奶奶还要张罗家中的事情。大家都寄希望彭超能改变想法。
1999年,已经9岁的彭超,被家人托付给家住界牌镇金屏小学旁的一位亲戚家,请他们帮忙圆彭超的上学梦。
“第一次被背进教室,拿着书本,感觉自己不像残疾人了,很幸福。”
然而,彭超的这种幸福很短暂,因为这位亲戚有许多事务,无法再坚持下去。
彭超又回到了家中。有了上学的经历,呆在家中的日子更让她感到痛苦和失落。
在停学一年后,奶奶可怜这个孙女,开始送她上学。
“靠在奶奶的肩上,我感到幸福。”但是彭超在一天天长大,奶奶却一天天衰老。已经长大的彭超感到了一种威胁,那就是她随时有可能再次失学,也许她将永远离开心爱的学校。
正在彭超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一个女孩开始延续着彭超的梦想。
这个名叫胡素红的女孩,1994年2月生,是彭超姑姑的女儿。尽管两姐妹年龄相差4岁,但上同一年级,只不过分别在两校就读而已。
彭超上学,不仅要人接送,还需要有人在课间照顾她,因为她腿无力,不能行走,必须要别人帮助。为了照顾彭超,胡素红转学到彭超就读的小学,与彭超同桌上课。
胡素红虽然年少,却极富爱心。面对残疾的表姐,她总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每次外婆背表姐时,她总是在后面扶着,一路跟在后面照看。课间时,她总是陪着表姐说话。
“表妹的到来,让我看到了希望。”彭超感叹。
2003年冬季的一天,当同学们放学走了之后,胡素红同表姐像往常一样一边做作业,一边等外婆来接。作业很快就做完了,天也渐渐暗了下来,外婆却不见踪影。
“我到外面看了好几次,都不见外婆来,我想肯定是外婆有事忙不开。当然外婆一定会来,但天一黑,外婆眼睛不好,怕摔跤,外公又到外面做事去了。我决定试试看。”
8岁的素红对表姐说:“外婆可能有事忙,我试试能不能背你回去,你怕不怕摔跤?”
彭超无法拒绝表妹的热情,自己一手撑着课桌,小心翼翼地爬上表妹的双肩。
彭超当时很紧张,看表妹憋着劲背起自己,走出教室,走下学校门前的83级台阶,她的心才放下来。夜幕降临,在快到家时,她们遇到了匆匆赶来的外婆。看到外孙女背着孙女,外婆忙着要将彭超接过去。
胡素红说:“外婆,我背回去试试,如果能坚持到家,你以后就不要接送了。”
外婆心想,这样也好。胡素红把表姐顺利地背了回来,大家都很高兴。
外公外婆心头也放下了一块石头。以后,胡素红可以背彭超上下学了。
自那以后,除了下雨下雪天,都是胡素红背着彭超上下学。彭超的父母听说后,十分感动,考虑到学校前面有83级台阶不好上下,就将她俩同时从银溪小学转到共升小学。
除了在读书期间照顾表姐以外,休息时,她也成了表姐的护工,几乎每个星期天,她都要用轮椅推着表姐在镇上逛街、进图书室。看看小镇的风貌……
这位天真无邪的女孩,无怨无悔地为表姐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胡素红扎着两个缀着装饰花的小辫子,笑得灿烂而甜美,这真是一个阳光女孩。她有俏丽的外表和美丽的心灵,她的学习成绩也相当优秀。
小学期间,她和表姐一起学习,遇到难题一起攻克。结果在小学升初中考试中,俩人都名列全镇的前十名。2006年9月,彭超被分配到界牌中学的138班,胡素红则在139班。
拿到通知书,胡素红对彭超说:我们不能分在两个班,那样就不好照顾你了。
当彭超的父亲从广州回来找到刘丰收校长说明这一特殊情况后,十分关心学生的刘丰收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彭超从138班调入139班。
为了照顾好彭超,原来可以不住校的胡素红选择了住校。因为彭超的饮食起居都不能自理,住校之后的彭超几乎全部都要依靠胡素红。于是又经过刘丰收特批,在学校的213宿舍里,胡素红与彭超同住一个床铺。学校的床铺很窄,两人同睡一床,的确难为了胡素红。
“刚开始的一个星期,几乎都没睡好,太挤了,后来慢慢地就习惯了。”胡素红笑着说。
进入初中后,虽然不像上小学时那样背表姐上下学,但却需要付出更多。
胡素红的一天往往是这样度过的:
早晨6点起床,马上去提水,然后背着表姐上厕,所,为她处理一切,再背回宿舍,让她洗漱,自己去出操。出操后,打回早餐,同表姐吃完后,背着她到教室。
课间休息时背着她去上厕所,到操场转转看看。中午到食堂打好饭,送到表姐手上,吃完后,再洗碗筷。有时背表姐到宿舍休息一下,上课时再背回教室。晚上上完自习课后,背着表姐到宿舍,然后提水为表 姐洗洗,把表姐扶上床后,再自己洗漱。晚上如果表姐有需要,她还要背着表姐上厕所……
星期五背表姐回家,星期天又要背表姐来校,表姐喜爱弹电子琴,她就是表姐忠实的听众。
这样的生活,胡素红一天一天地重复着,一月一月地重复着。
此外,她还要应付繁重的学习任务。
在为表姐付出的同时,胡素红还将热情的双手伸向其他同学。
139班的黎琴说:素红总是不时地帮着我解答难题,从来不拒绝我的问题。
从小学到初中都在一个班的139班同学刘婧说:胡素红一直就这么好,不仅对她表姐好,对我们也一样的无私。她经常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
“90后”的榜样
胡素红对彭超的帮助,彭超有着怎样的理解呢?
在彭超的作文本里,我看到了她写的一篇作文——《我的表妹:胡素红》,这是一篇质朴而动情的作文:
有人说,人间的情意如酒,经历的岁月愈久便愈香,还有人说,人情似茶,或浓或淡,却都沁人心脾,而胡素红就是那酒,那茶。
在我的人生中,胡素红是我的拐杖,是我心中的太阳,因她的存在我才有如此的精彩。
今年暑假,胡素红去了广东,那段时期,我感到身边缺少点什么,是因为胡素红没有在家里,缺少让人欢笑的气氛。
胡素红不仅照顾我,还是我的知己,每当我有不开心的事,我都跟她说:有高兴的事,我都与她分享,小时候,我们是情同手足的伙伴,长大了是心有灵犀的至交。正是她在我成长的路上,给我莫大的鼓舞,让我跋山涉水,勇往前进。
老师和同学曾经都问我一句话,胡素红这样帮助你,你想对她说点什么,我始终没有回答,现在我告诉你,她对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表达的,她的好处将永远铭记在我心里。
身高不足1米的彭超,腿不能行动,是什么促使她执着地踏上求学路呢?
“我虽是一个残疾人,也应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需要有一技之长,不能总是靠父母。将来我要当作家,用我手中的笔讴歌像表妹这样的真善美。”透露理想时,彭超一脸的自信:“如果条件允许,我会一直这样读下去。”
“表姐读到什么时候,我就照顾她到什么时候。”胡素红平静地说。
从胡寨红的理想里,我看到这个女孩的可贵。
“理想是将来当个科学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表姐以及和表姐一样的人能站起来。”胡寨红微笑着讲述自己的梦想。
在这两个阳光女孩身上,让人看到的是90后一代孩子的光彩与希望。
“对于90后一代,许多人给予更多的忧虑。有的人认为,他们是被宠爱而缺失英雄偶像的一代,他们个性张扬而少有团队精神,他们偏执而又自私,他们偏于享受而不愿奉献……种种现象的确存在,但不是主流。”刘丰收说,“从彭超和胡素红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姿态,是乐于无私奉献的精神。”
离开界牌中学时,两个阳光少女用灿烂的笑容给了我秋风中的温暖。
(谢绝转载、上网及摘编)
(责编:上官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