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数学教育对学生的人格、情感、意志等方面有重要影响,而这些方面常被老师所忽视。中学数学教育主要表现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智力方面,但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来说,数学教育对学生人格、情感、意志方面的影响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即是中学数学教育的潜在价值。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育 潜在价值 意志品质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阐述了中学数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并指出具体要求。在实践中,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很少有意识地考虑到数学教育的潜在价值。实际上,这些潜在价值不是单纯存在的,而是依附于数学课堂教学。甚至有些数学教师在认识上并没有重视这些潜在价值,而在实际数学中已实践了它们。可以说,只要是数学课堂,就存在着潜在的教育价值。比如,数学答案的排它性、唯一性,给学生以是非分明的自觉意识。而在这些潜在价值中,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学生数学学习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和必要条件。
数学家华罗庚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的最主要经验。”“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数学家徐利志把“锲而不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作为成功的希望。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学生,能克服畏难、懒惰和消极的情绪,以坚韧的毅力去刻苦学习。
人的坚强意志品质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生活磨练的结果。良好意志品质是随着成长过程逐渐培养的。在中学教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意志品质,这些是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潜在价值。
一、利用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
理想与信念是意志行动的强大力量源泉。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或数学课外活动中,应经常讲一些数学被广泛应用的例子,介绍数学家们应用数学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以他们动人的事迹来鼓舞中学生,使其在心理上萌发一种将来在数学上或应用数学上有所贡献的愿望,使学生认识到:(一)数学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具。国际上有一种提法:“高新科技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基础数学。”(二)数学是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三)数学是一种文化修养。以上认识可以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使学生明白高质量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科教兴国更离不开数学,在心理上产生对学习数学的更高要求,逐步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学好数学”的远大理想与信念,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二、利用数学的“高度抽象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韧性
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在困难中形成的,离开困难,磨砺意志将成为一句空话。教育家赞可夫说:“儿童的智力、情感和意志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加强锻炼和给以正常的负担,他们反而会衰退,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改进,有时还会变得迟饨起来。”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情境,让学生通过克服困难来培养自己意志的坚韧性。数学的高度抽象性正决定了其困难性,具备培养学生意志坚韧性的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使学生通过努力、独立克服困难的途径,以培养意志的坚韧性。
三、利用数学“休系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自制性
“体系的严谨性”即指“严谨的形式逻辑体系”,这是数学严谨性的特殊含义。不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考虑不全面,往往出现片面性。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分类讨论的数学题,学生思维上的片面性常导致逻辑划分上不是重复就是遗漏,或多次划分没有用同一个划分标准。并且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教师如果利用数学“体系的严谨性”这一特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得到规范化的训练,会改变学生片面性的缺点,逐步发展自制性品质。
四、利用数学考试培养学生果断性的意志品质
数学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出规定数量的数学题。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学生要迅速选定解题的方法,并迅速运算或证明,一旦发现用选定的解题方法解不下去,能立即终止,并迅速选用其它的解题方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果断性的意志品质。
五、引导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纪律和数学作业应严格要求,使他们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学会严守纪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数学作业。同时教师对待考试结果的情感态度,可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意志锻炼。
培养完善的意志品质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某种意义上,学习意志品质的完善对其素质的影响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尤其要注意意志品质的培养。只有意志品质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学生才能顺利进行数学学习活动,进而提高数学能力。另外,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意志品质的过程。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中,不能单纯追求学习成绩,要利用数学本身的特点,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意志品质,也只有这样的中学数学教育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子兴.中学生学习方法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宋秉兴.数学学习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王子兴.数学教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王子兴.数学教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曹才翰.中学数学教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育 潜在价值 意志品质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阐述了中学数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并指出具体要求。在实践中,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很少有意识地考虑到数学教育的潜在价值。实际上,这些潜在价值不是单纯存在的,而是依附于数学课堂教学。甚至有些数学教师在认识上并没有重视这些潜在价值,而在实际数学中已实践了它们。可以说,只要是数学课堂,就存在着潜在的教育价值。比如,数学答案的排它性、唯一性,给学生以是非分明的自觉意识。而在这些潜在价值中,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学生数学学习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和必要条件。
数学家华罗庚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的最主要经验。”“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数学家徐利志把“锲而不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作为成功的希望。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学生,能克服畏难、懒惰和消极的情绪,以坚韧的毅力去刻苦学习。
人的坚强意志品质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生活磨练的结果。良好意志品质是随着成长过程逐渐培养的。在中学教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意志品质,这些是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潜在价值。
一、利用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
理想与信念是意志行动的强大力量源泉。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或数学课外活动中,应经常讲一些数学被广泛应用的例子,介绍数学家们应用数学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以他们动人的事迹来鼓舞中学生,使其在心理上萌发一种将来在数学上或应用数学上有所贡献的愿望,使学生认识到:(一)数学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具。国际上有一种提法:“高新科技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基础数学。”(二)数学是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三)数学是一种文化修养。以上认识可以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使学生明白高质量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科教兴国更离不开数学,在心理上产生对学习数学的更高要求,逐步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学好数学”的远大理想与信念,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二、利用数学的“高度抽象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韧性
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在困难中形成的,离开困难,磨砺意志将成为一句空话。教育家赞可夫说:“儿童的智力、情感和意志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加强锻炼和给以正常的负担,他们反而会衰退,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改进,有时还会变得迟饨起来。”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情境,让学生通过克服困难来培养自己意志的坚韧性。数学的高度抽象性正决定了其困难性,具备培养学生意志坚韧性的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使学生通过努力、独立克服困难的途径,以培养意志的坚韧性。
三、利用数学“休系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自制性
“体系的严谨性”即指“严谨的形式逻辑体系”,这是数学严谨性的特殊含义。不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考虑不全面,往往出现片面性。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分类讨论的数学题,学生思维上的片面性常导致逻辑划分上不是重复就是遗漏,或多次划分没有用同一个划分标准。并且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教师如果利用数学“体系的严谨性”这一特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得到规范化的训练,会改变学生片面性的缺点,逐步发展自制性品质。
四、利用数学考试培养学生果断性的意志品质
数学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出规定数量的数学题。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学生要迅速选定解题的方法,并迅速运算或证明,一旦发现用选定的解题方法解不下去,能立即终止,并迅速选用其它的解题方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果断性的意志品质。
五、引导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纪律和数学作业应严格要求,使他们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学会严守纪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数学作业。同时教师对待考试结果的情感态度,可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意志锻炼。
培养完善的意志品质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某种意义上,学习意志品质的完善对其素质的影响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尤其要注意意志品质的培养。只有意志品质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学生才能顺利进行数学学习活动,进而提高数学能力。另外,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意志品质的过程。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中,不能单纯追求学习成绩,要利用数学本身的特点,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意志品质,也只有这样的中学数学教育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子兴.中学生学习方法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宋秉兴.数学学习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王子兴.数学教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4]王子兴.数学教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曹才翰.中学数学教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