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主能力 自主能力是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条件。杨英豪之所以能在各种竞争中脱颖而出,要归功于他的独立自主。无论是小时候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的规划,还是在争分夺秒的国际比赛中,杨英豪都有自己的一套处事模式。他的成功与他的独立自主密切相关,就连著名教授学者都对他称赞有加。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假如没有后天的培养和本人的艰苦努力,任何天才都是不能成功的。 (特约教师 贡雪) 2018年,《最强大脑》第五季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ttps://www.soolun.com/img/pic.php?url=http://img.resource.qikan.cn/qkimages/ylzs/ylzs201816/ylzs20181623-1-l.jpg)
自主能力
自主能力是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条件。杨英豪之所以能在各种竞争中脱颖而出,要归功于他的独立自主。无论是小时候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的规划,还是在争分夺秒的国际比赛中,杨英豪都有自己的一套处事模式。他的成功与他的独立自主密切相关,就连著名教授学者都对他称赞有加。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假如没有后天的培养和本人的艰苦努力,任何天才都是不能成功的。
(特约教师 贡雪)
2018年,《最强大脑》第五季最后一期“中日之战”中,14岁少年杨英豪对战日本脑王伊泽拓司。赛前,对方曾有“舍我其谁”的扬言,结果却被杨英豪以4∶0的骄绩“吊打”。曾经作为嘉宾的俞敏洪,夸杨英豪是“小英才”。
杨英豪2004年出生在杭州市一个普通家庭。在母亲的引导下,从上小学起,杨英豪就开始制訂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这个自律的好习惯,他一直保持到了现在。2017年,13岁的杨英豪考进了杭州文澜中学。一进来,他发现“牛人特别多”。为了让自己的简历“好看一点”,杨英豪开始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后来发现解答数学难题也挺有意思,就一直坚持下来了。”结果,他在近两年先后夺得华罗庚金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一等奖、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一等奖、走进美妙数学花园一等奖……可谓硕果累累。
2017年,杨爸爸怂恿儿子:“你数学那么好,敢不敢也参加《最强大脑》节目?”杨英豪腼腆地笑了:“我……行吗?”他知道,《最强大脑》是一档科学类真人秀节目,各种聪明绝顶的人在里面比拼脑力。这次第五季比赛,主办方通过考查选手的空间力、推理力、计算力、创造力、观察力、记忆力,在10万多报名选手中,选出100位选手参赛。14岁的杨英豪觉得太难了。
“不试一试,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行?”爸爸鼓励道。于是,作为《最强大脑》的铁杆粉丝,杨英豪报名了。当初杨爸爸觉得,孩子去参加节目,无非是历练,也没太当回事。可没想到,在百人争夺赛中,刚读初二的杨英豪竟先后击败98名大多来自于清华、北大的天才选手!其中虽以1分之差的失误败了一场,但最终拼出了除直通选手外综合比分第一的成绩。随后,他被《最强大脑》的明星选手“水哥”王昱珩选进了“水之队”,一路挺进国际大赛。
在第一场国际赛上,杨英豪依旧抢眼。他以明显快于对方的速度做完题,却没有立刻提交,而是在做最后的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也不慌,找到问题再做修改。即使时间上的优势变成劣势,导致对方先一步提交,也没影响到他。不得不说,这个少年的内心很强大。
他的智慧、博学和沉稳,赢得了戴西蒙教授的青睐,他诚挚地邀请这个天才少年,到自己任教的麻省理工学院留学。著名学者施一公教授也对杨英豪赞赏有加,想让他将来到自己的西湖大学读博士。
但与他在《最强大脑》舞台上的表现不同,校园里的杨英豪,却显得低调而内敛。“要不是他要请假一个星期,我们都不知道他被选上了《最强大脑》。”班主任孔老师对这事赞不绝口,在老师眼中,这个学生和其他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大家都上一样的课,考同一张试卷,偶尔也会在某一门考试中栽个跟头。而杨英豪也不喜欢别人称他“天才学霸”,觉得一句话就把自己经年的努力抹杀掉了,“如果不肯努力,再优秀的天才也会沦为庸才!”
(继续前进摘自《知音·海外版(上半月)》2018年第6期)
其他文献
【适用话题】节能减排 转变观念 地球村珍惜资源 低碳生活 我刚到美国时,去商场买了12只餐盘和12只汤碗,营业员用一沓50厘米见方的白纸左三层右三层地将每个碗盘单独包裹起来。我回家后拆开包装,发现用了整整131张纸。美国人在用纸方面的浪费让人心痛。他们不用抹布擦地,而是使用一次性纸抹布,纸抹布有干有湿,擦脏一张扔一张。曾有媒体惊呼:美国各地废纸成灾,当务之急是节约用纸!其实,美国人自己也并非不知
【适用话题】名校光环 心态 认识自己 人生道路 在名校读书的孩子们大多数不算太快乐。 我有个学弟,微信签名是“追上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自己”。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就问他,谁对你有厚望了啊?他说他们家里就出了他这么一个大学生,他妈他爸特别为他骄傲,觉得他毕业了就能在上海大展宏图。说到这儿他又苦笑了一下,他说你知道吗,我们这个工科专业,毕业平均起薪6500元,别说买房子了,我怕是连自己都养不起。
【适用话题】做人与做事 写作来自生活 沉淀与奔跑 浅浅是我的女儿,从小就喜欢写诗,我只觉得好玩可爱,但从不鼓励她将来当作家诗人。文坛上山高水远,風来雨去,人活得太累,并且我极不爱听文二代之说,这样的帽子很容易被戴上,既丑陋,又硌得脑袋疼。在二三十年里,我仅呵护她的上学、就业、结婚,指望着一切能安康平顺,岁月静美。等到她的两个孩子终于上小学了,家里没了凌乱和嚣烦,有一日她送我烟酒还有几首诗,我才知
【适用话题】转换角度看问题 心理暗示 买与卖 【素材分析】同样是逛超市,作者却能站在卖方的立场,从装修色调、商品摆放、价签标注、店员推荐等角度看问题,得出了别于常人或常人未曾想到的答案。换个角度看问题,改变思维定式,可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也能让自己的看法更多元,更全面。比别人多注意观察一点点,多深入思考一点点,你会有不一样的高度。 【速用名言】 1.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
【适用话题】文化 少数与多数 审美 2018年6月,因喜欢看《创造101》《扶摇》等综艺影视,年轻人追逐的大众文化被嘲讽为“草履虫”的单细胞趣味。对此,北大教授张颐武发声驳斥,称这种说法是用精英思维对大众文化进行歧视:“精英们质疑的‘草履虫’审美趣味,反倒让我们看到了大众文化的多样性和某种内在潜能,它所代表的,总体上是一股充满活力日益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将创造出更多的文化沖击和新的发展的积极可能
【适用话题】审美 学问 深意 匠心 红楼里丫鬟们的名字很多是主子改的,因此丫鬟的命名风格体现了她们各自主子的审美品位。 贾母房里的丫头,名字是两个系列——珠宝(珍珠琥珀翡翠玻璃)、鸟类(鸳鸯鹦哥鹦鹉),顺口,喜庆,朴而不简,俗而不陋,是老人家的爱好。薛姨妈的同喜、同贵也是这样。秦可卿的宝珠瑞珠、尤氏的银蝶,她们婆媳都不是以文见长的,所以宁府丫鬟的名字气质均较俗。 “雪雁”这个名字出现的时候,
新闻回放 >> 2018年7月7日,湖南农大一名学生微博爆料,其与同学在浏阳实验基地种植的玉米被当地人偷摘。被偷摘的玉米中包括班级参加科研竞赛所种的实验用品,以及一名同学的毕业设计样本。这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学校价值2000多万的极为贵重的科研材料被损,班级科研竞赛泡汤,甚至有同学可能因此而无法毕业。师生无奈报警,但大部分被摘走的玉米目前依然没有追回。学生们推测,“他们应该是拿回去吃了,但对我们来说
【适用话题】干一行,爱一行 关心民众 钻研 当提到智慧城市时,你想到的第一个名字是什么?埃隆·马斯克、杰夫·贝佐斯还是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智慧城市通常被认为是关于技术的,无人驾驶汽车或无人机送货等;但其实,智慧城市是关于如何运用技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安全美好。最近人们都在讨论和怀念一位1858年去世的医生约翰·斯诺,他和他的霍乱地图使他成为智慧城市的先驱。 约翰·斯诺当时住在伦敦市中心的摄政街
【适用话题】辩证看问题 网络安全 物件的存与留 情感 2018年5月,一封言辞恳切的公开信传遍网络。写信人是浙江台州的王女士,她家中失窃,亡夫的手机和电脑也在被偷之列。她向小偷致信,表示不会追究现金等财物去向,只求对方将手机电脑中的文件拷到U盘里归还。那里面有她丈夫的照片、工作资料,有“他为之奉献过的青春、汗水和心血”,也是5岁女儿接近和了解爸爸的途径。“对我们来说,您拿走的不是普通的物品,而是
我一直说,此生幸运,是在还年轻时,亲历了八十年代的文学革命;是在还年富力强时,又亲历了一个媒体崛起的时代。 八十年代是我的文学年代。我的八十年代始于1977年冬进《人民文学》当实习编辑。当一切都成为过去时,每一个时代,都成为生命中的一段坐标。八十年代是什么?我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在网上到处流传—— 八十年代是可以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整夜整夜聊文学的时代;是可以大家聚在一起喝啤酒,整夜整夜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