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如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真正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教育,我认为作为青年教师只有我们尽力去创造有利于每一位学生所发展的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陶行知老先生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让学生像小树一样尽量长上来,但是并不能强求他们都去长得一边高,而应是在根基上求得平衡,在出头处去寻求自由。”对教师而言,思想中完美的教育应该要做到让全体的学生全方位的去发展,这才是真正对我们的学生尽全力、对我们的社会承担重任,只有学生们都变成有用的人才,这个国家才能有人才的出现,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得以繁荣昌盛,我们教师队伍应为这一目标而尽我们所能。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要不拘一格的去培养人才,同时也渗透着创新、改革以及变通的教育理念。我们学校和教师要尽全力去开创有益于每一位学生成长的教育,其中包括着在我们学校里的学生和已经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学生,对于以上这些学生我们都要耐心而热心的去帮助,进而去开创有益于这些学生成长的教育。我们对这些学生给予了爱,我们教师便会去理解与尊重学生,也就容易发现他们的长处,容易去激发他的兴趣与爱好,也就容易激发他的内在潜能。
我从事教育工作的这几年来,一直都在第一线工作,作为一位中学教育的工作者,我所有的感悟都是来源于教学工作中真实的案例,正是通过对这些教育教學的案例进行提炼和分析,我也发现了些教育上的理念。要想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了有用之才关键要做到求真务实。只有我们教师踏踏实实干教育、将爱与责任贯穿于教育工作始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其中对于爱与责任的教育我深有感悟。
一、用爱与尊重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人才观
三年来的教育工作,使我明白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便是爱,教育的真谛是尊重,而尊重才是创新的源泉。之所以咱们教师队伍能够在教育工作中取得一些让人满意和欣慰的成绩,靠的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对自己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这种思想也深深的留存在我自己的头脑以及行动当中,同时也影响到了我的学生和身边的教育工作者,对于爱的流露大家有十分深刻的感触。我们经常会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有的学生生病了,学生家长不顾所有地去给孩子治病,这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什么条件也不需要。假设我们每一位教师能够这样对待咱们的教育事业、对待我们所教的学生,我认为这便是教育最高的境界,这便是教育的真理,如何才能够把我们的教育做到让大家满意,如何才能够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如果我们教师去尊重每一位学生,那么学生便会做出改变进而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因为教育的真谛便是尊重,而尊重便是创新的源泉。
二、因材施教,为各类学生搭建平台
美国的心理学家加德纳就曾提出过多元智能理论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加德纳觉得每个人身上存在七项智能以上,其中包含数理逻辑智能、音乐和空间智能等。也就是说每个人所感兴趣的领域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教师能给予每一位学生适当的鼓励以及指导,那么学生就极有可能达到他所擅长智能领域的高点。因此我们青年教师要特别注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其发展所适合的教育,我们教师能够做到因材施教,那么我们的学生自然也就能尽其所长。提及“因材施教”这一理念,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孔老先生就提出这一教学思想,在孔子以后长达几千年的后代名人的教育教学中也得到了证实。
为了能够彻底渗透“因材施教”这一教育观念,基于我校现有条件,我校开展了多元的课程,为学生得到适合本身的教育提供了有益条件。与此同时我校校本课程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学校自身的情况,开发了多项活动课程,每周四下午第七节课统一进行校本课程的学习安排,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打破原有的班级限制去新的班级进行学习,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去选择自己的课程。
三、创造适合每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着眼点在学生,着力点在老师
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还有一个重中之重也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那就是把主导权还给学生。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安心地去把时间给予孩子们,勇敢地去把空间交给孩子们,爽朗地把快乐给予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做不一样的烟火,真正的做到学生为课堂的主体!
四、创新与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我们教师还要善于发掘学生的爱好,爱因斯坦就讲到过兴趣与爱好是一位学生最好的老师。推及到我们教育工作中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一旦对某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的就会积极的去探索、去实践,并在这件事情当中产生了愉悦的感受。这一想法的实践以及培养不单单在我们初中阶段进行,更需要从小学乃至幼儿园阶段我们的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爱好,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使其到十几岁的时候慢慢养成自己的爱好与兴趣。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谈到过,作为一名学生如果到了初中阶段还没有自己所喜欢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就要为其感到担心,担忧他成为一个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致的人。
五、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享有公平的教育
公平教育不应抽象化,而要落实到实处,应该要做到起点公平,有教无类,不管是学生家庭的背景、所在的地区还是选择的学校有何区别,这个学生都应当享受一样的教育教学资源;过程公平,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有益于自己的教育;结果公平,每一位学生的潜在能力都应当被完整地发掘开来,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这便是我们每一位年轻教师前进的方向。
以上几点就是我对于如何提供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与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其实适性教育在教育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孔老先生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其中还有陶行知老先生“做中学”的教育理念,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等,都是在围绕着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如何使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发展,而提出的教育新主张、新观点。
现如今“如何提供适合每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已成为我们年轻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通过对其实践与研究,我认为我们教师为每一位学生发展提供了适合的教育,便抓住了教育的根本。在对适性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中我收获了发现的快乐,研究的激情与收获的喜悦!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提升教学素质与能力,争取早日成为一位善于理论又付诸实践的青年教师,为如何提供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贡献更多想法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