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数字图书馆建设高潮。本文,笔者将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角度,浅析当前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
(一)什么是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 ,DL),是进入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驱动多媒体海量数字信息组织与互联网应用问题各方面研究的技术领域。简单地说,几乎图书馆的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包括所有联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如电子杂志、电子图书、声像资料、动画片、影视片、多媒体资料等;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期刊等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各个角落,让人们很方便地共享资源。
不少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对于数字图书馆这个有多个层面含义的概念,目前要给出一个恰当的权威定义是相当困难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数字图书馆的诸多定义所包含的特点和要素中,了解到数字图书馆是什么:(1)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2)文化的传播媒体和文化产品的网络商务平台,今后经济和文化的载体和催化剂;(3)依附于网络而存在的有序的信息空间;(4)作为搜集、整理、存储和传递各种知识信息的重要社会设施;(5)需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广泛合作完成的数字资源中心;(6)拥有海量的、多媒体的、内容或主题相对独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作为其“物质基础”;(7)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为直接的、网状的;(8)信息资源的存取自由化、网络化;(9)信息资源共享化;(10)面向对象的技术构建,提供信息线索及信息本身的查询;(11)遵循统一的访问协议,进行分布式管理,实现分布式环境下的信息封装。可见,尽管数字图书馆包含有图书馆三个字,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搬到网上去,或将馆藏资源进行大规模数字化。由此看来,数字图书馆研究远远超出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范畴,它涉及广泛的范围,需要综合应用多学科的方法,从数字图书馆实现和运作的技术角度,从网络化的信息市场、信息产业等信息经济的角度,从信息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的规范和管理的人文角度等多种角度来开展研究。
(二)与传统图书馆比较数字图书馆的优点
1.信息储存空间小、不易损坏。数字图书馆是把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储存,一般储存在电脑光盘或硬盘里,与过去的纸制资料相比占地很小。而且,以往图书馆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就是,资料多次查阅后就会磨损,一些原始的比较珍贵的资料,一般读者很难看到。数字图书馆就避免了这一问题。
2.信息查阅检索方便。数字图书馆都配备有电脑查阅系统,读者通过检索一些关键词,就可以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而以往图书资料的查阅,都需要经过检索、找书库、按检索号寻找图书等多道工序,繁琐而不便。
3.远程迅速传递信息。传统型图书馆位置固定,读者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去书馆的路上。数字图书馆则可以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读者只要登陆网站,轻点鼠标,即使和图书馆所在地相隔千山万水,也可以在几秒钟内看到自己想要查阅的信息,这种便捷是以往的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
4.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众所周知,一本书一次只可以借给一个人使用。在数字图书馆则可以突破这一限制,一本“书”通过服务器可以同时借给多个人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图书馆的数字化已初具规模,但并不完善,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书目记录的数量、电子出版物的种类,还是全文数据库、信息检索和传递能力,都有很大的差距。现阶段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理论建设滞后于图书馆的发展。我国图书馆数字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早期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西方,包括概念、模式、框架、发展方向等都直接从西方引进。在理论准备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开始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直接导致许多图书馆在建设之初就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缺陷。
2.关键技术的突破问题。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的集成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针对数字图书馆的应用背景,综合运用有关原理和方法,重点突破关键技术,才能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3.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以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基础,否则要实现数字图书馆就是一句空话。各类型图书馆应针对本馆实际情况,将本馆馆藏资源数据化,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资源库。
4.人才培养问题。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数字图书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素质、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结构,如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工与管理、知识产权与保护、数字图书馆运营与管理等方面知识。图书馆只有培养出这样的高素质的人才方能保证数字图书馆持续不断地顺利运行。
三、发展对策
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还要从解决问题的症结入手,从加快网络建设、促进人才培养、强化版权保护、改善服务观念等几个方面正本清源。
1.加快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在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中,既要着手于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统筹兼顾、合理规划。要加强领导对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意识,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软、硬设施的投入,确保自动化、网络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具备数字图书馆所需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2.大力培养数字化人才。数字化时代,对于图书馆而言,迫切需要懂专业、外语、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并且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从数字图书馆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并科学地建立有层次、阶梯形的人才发展模式。把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以内容和收藏为中心的研究、以系统为中心的研究、以技术为中心的研究等作为重点,使数字图书馆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3.在加强数据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向产品化、标准化、商品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有组织、系统化的数字强大集合。它对于资源而言,除依靠海量的存储设备外,数字资源(包括生成、发布、传输、利用、保护等)无疑是最重要的。因此,加强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环节。建立不同层次的信息联盟体,共同开发和享用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采用引进与开发并举的方针,大力引进开发多种类型的数据库,建立大型国家级数据库,如学术期刊数据库、书目库,各种报纸文献数据库、专业特色库、商情库等。
4.强化版权保护意识。数字图书馆工程前期,一般都以公益服务为主,但到后期,提供赢利性服务是必然的,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也是多样的。因此,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会变得相当敏感,其中最突出的是版权保护,它涉及到如何保护作者、资源建设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所以加强版权保护意识对促进信息的加工、开发、流通、保护等各种功能的作用意义非常重大。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作者、资源建设者和使用者建立制约、监督和协调机制,既能鼓励著作权人的积极性,又能让公众利益得到合理平衡,通过数字图书馆最广泛的享受人类的智力成果,最终的效果应该是全社会科学的繁荣、艺术和文化作品的推陈出新。
5.改变服务观念,提高图书馆诚信度。知识经济时代,用户对信息的需求特征是“快、广、深”。数字图书馆对用户的服务具体体现在信息的快捷、准确、新颖、广泛和丰富上。因此服务观念的改变是一个深层而面广的问题。与服务直接相关的是图书馆的诚信度,它关系到信息服务的质量与资源的传播效果。图书馆作为一个永久性的服务实体,首先要让用户满意,然后求自身发展。只有当公众对图书馆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时,其诚信度就达到了较高水平,数字图书馆的各项功能才得以充分发挥。所以,服务和诚信度是衡量服务体系和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数字图书馆环境文化的必备理念。
一、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
(一)什么是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 ,DL),是进入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驱动多媒体海量数字信息组织与互联网应用问题各方面研究的技术领域。简单地说,几乎图书馆的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包括所有联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如电子杂志、电子图书、声像资料、动画片、影视片、多媒体资料等;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期刊等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各个角落,让人们很方便地共享资源。
不少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对于数字图书馆这个有多个层面含义的概念,目前要给出一个恰当的权威定义是相当困难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数字图书馆的诸多定义所包含的特点和要素中,了解到数字图书馆是什么:(1)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2)文化的传播媒体和文化产品的网络商务平台,今后经济和文化的载体和催化剂;(3)依附于网络而存在的有序的信息空间;(4)作为搜集、整理、存储和传递各种知识信息的重要社会设施;(5)需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广泛合作完成的数字资源中心;(6)拥有海量的、多媒体的、内容或主题相对独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作为其“物质基础”;(7)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为直接的、网状的;(8)信息资源的存取自由化、网络化;(9)信息资源共享化;(10)面向对象的技术构建,提供信息线索及信息本身的查询;(11)遵循统一的访问协议,进行分布式管理,实现分布式环境下的信息封装。可见,尽管数字图书馆包含有图书馆三个字,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搬到网上去,或将馆藏资源进行大规模数字化。由此看来,数字图书馆研究远远超出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范畴,它涉及广泛的范围,需要综合应用多学科的方法,从数字图书馆实现和运作的技术角度,从网络化的信息市场、信息产业等信息经济的角度,从信息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的规范和管理的人文角度等多种角度来开展研究。
(二)与传统图书馆比较数字图书馆的优点
1.信息储存空间小、不易损坏。数字图书馆是把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储存,一般储存在电脑光盘或硬盘里,与过去的纸制资料相比占地很小。而且,以往图书馆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就是,资料多次查阅后就会磨损,一些原始的比较珍贵的资料,一般读者很难看到。数字图书馆就避免了这一问题。
2.信息查阅检索方便。数字图书馆都配备有电脑查阅系统,读者通过检索一些关键词,就可以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而以往图书资料的查阅,都需要经过检索、找书库、按检索号寻找图书等多道工序,繁琐而不便。
3.远程迅速传递信息。传统型图书馆位置固定,读者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去书馆的路上。数字图书馆则可以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读者只要登陆网站,轻点鼠标,即使和图书馆所在地相隔千山万水,也可以在几秒钟内看到自己想要查阅的信息,这种便捷是以往的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
4.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众所周知,一本书一次只可以借给一个人使用。在数字图书馆则可以突破这一限制,一本“书”通过服务器可以同时借给多个人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图书馆的数字化已初具规模,但并不完善,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书目记录的数量、电子出版物的种类,还是全文数据库、信息检索和传递能力,都有很大的差距。现阶段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理论建设滞后于图书馆的发展。我国图书馆数字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早期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西方,包括概念、模式、框架、发展方向等都直接从西方引进。在理论准备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开始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直接导致许多图书馆在建设之初就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缺陷。
2.关键技术的突破问题。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的集成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针对数字图书馆的应用背景,综合运用有关原理和方法,重点突破关键技术,才能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3.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以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基础,否则要实现数字图书馆就是一句空话。各类型图书馆应针对本馆实际情况,将本馆馆藏资源数据化,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资源库。
4.人才培养问题。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数字图书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素质、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结构,如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工与管理、知识产权与保护、数字图书馆运营与管理等方面知识。图书馆只有培养出这样的高素质的人才方能保证数字图书馆持续不断地顺利运行。
三、发展对策
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还要从解决问题的症结入手,从加快网络建设、促进人才培养、强化版权保护、改善服务观念等几个方面正本清源。
1.加快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在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中,既要着手于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统筹兼顾、合理规划。要加强领导对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意识,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软、硬设施的投入,确保自动化、网络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具备数字图书馆所需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2.大力培养数字化人才。数字化时代,对于图书馆而言,迫切需要懂专业、外语、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并且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从数字图书馆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并科学地建立有层次、阶梯形的人才发展模式。把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以内容和收藏为中心的研究、以系统为中心的研究、以技术为中心的研究等作为重点,使数字图书馆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3.在加强数据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向产品化、标准化、商品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有组织、系统化的数字强大集合。它对于资源而言,除依靠海量的存储设备外,数字资源(包括生成、发布、传输、利用、保护等)无疑是最重要的。因此,加强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环节。建立不同层次的信息联盟体,共同开发和享用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采用引进与开发并举的方针,大力引进开发多种类型的数据库,建立大型国家级数据库,如学术期刊数据库、书目库,各种报纸文献数据库、专业特色库、商情库等。
4.强化版权保护意识。数字图书馆工程前期,一般都以公益服务为主,但到后期,提供赢利性服务是必然的,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也是多样的。因此,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会变得相当敏感,其中最突出的是版权保护,它涉及到如何保护作者、资源建设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所以加强版权保护意识对促进信息的加工、开发、流通、保护等各种功能的作用意义非常重大。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作者、资源建设者和使用者建立制约、监督和协调机制,既能鼓励著作权人的积极性,又能让公众利益得到合理平衡,通过数字图书馆最广泛的享受人类的智力成果,最终的效果应该是全社会科学的繁荣、艺术和文化作品的推陈出新。
5.改变服务观念,提高图书馆诚信度。知识经济时代,用户对信息的需求特征是“快、广、深”。数字图书馆对用户的服务具体体现在信息的快捷、准确、新颖、广泛和丰富上。因此服务观念的改变是一个深层而面广的问题。与服务直接相关的是图书馆的诚信度,它关系到信息服务的质量与资源的传播效果。图书馆作为一个永久性的服务实体,首先要让用户满意,然后求自身发展。只有当公众对图书馆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时,其诚信度就达到了较高水平,数字图书馆的各项功能才得以充分发挥。所以,服务和诚信度是衡量服务体系和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数字图书馆环境文化的必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