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臧孙行猛政》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1.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并加以翻译。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二)《子产知人善任》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②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做的事。②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
①子太叔美秀而文 文:
②谋于野则获获:
③是以鲜有败事 鲜: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3.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并翻译全句。
4.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吕蒙正不为物累》
吕文穆公①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②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欧阳修《归田录》
注:①吕文穆公: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文穆是他死后的谥号。②李卫公:唐初功臣李靖,曾封为卫国公。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①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②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2.在作者看来,要拒绝非钱财类的物品贿赂应该做到哪两点?
(四)《楚庄王有忧色》
①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②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请翻译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①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
②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参考答案】
(一)《臧孙行猛政》
1.断句: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翻译:难道没有听说过子产作郑国相的事吗?推举品德高尚的人,提拔才能出众的人,压制邪恶,褒扬善行;对有杰出谋略的人不去计较他的缺点,对有深厚德行的人不去指责他的小毛病;家家富裕,人人充足,监狱却空闲了起来。
2.他活着的时候被人们爱戴,死后人们为他悲痛。
【全文翻译】臧孙推行强政,子贡责难他,说:“难道没有听说过子产作郑国相的事吗?推举品德高尚的人,提拔才能出众的人,压制邪恶,褒扬善行;对有杰出谋略的人不去计较他的缺点,对有深厚德行的人不去指责他的小毛病;家家富裕,人人充足,监狱却空闲了起来。”子产死后,郑国人都痛心流泪,三个月都听不到音乐的声音。他活着的时候被人们爱戴,死后人们为他悲痛。
(二)《子产知人善任》
1.①文雅 ②得到(正确的方法)③少
2.子产管理政事,总是选择有能力的人加以任用。
3.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译文: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去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
4.这个故事说明如果知人善任,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办事就很少会遭到挫折和失败。【全文翻译】郑国大夫子产参与执政,选择贤能的人来任用他。冯简子能够决断国家大事;子大叔貌美俊秀而有文采;公孙挥能够知道四周邻国诸侯的行动,还能辨别它们大夫的种族姓氏、官职高低、尊贵卑贱、贤愚与否,并且还善于做外交辞令;裨谌善于谋略,在野外谋划就能获得成功,在城邑内谋划就会失败。每当郑国要有诸侯之间的外交事宜的时候,子产便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的情况,并且让他跟他们多做一些外交辞令。之后便与裨谌驾车来到野外,让他看谋划计略是否可行。等到回去再告诉冯简子,让他来作出决断。如果决定这件事可行,子产就会把任务分配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命令,来应对各诸侯派来的宾客。因此子产执政时很少有失败的事情发生。
(三)《吕蒙正不为物累》
1.①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
②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赞叹佩服,认为(吕蒙正)远比唐朝李卫公贤能。
2.①要“寡好”(要减少欲望)②要“不为物累”(不要让外物玷污自己的品行)。
【全文翻译】吕蒙正凭借宽厚担任宰相,宋太宗对他特别知遇关照。朝中有个官吏,家里藏有古镜,他说能照二百里,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他以博取好感。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吕蒙正笑道:“我的面子不过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着照二百里地的镜子呢?”他弟弟听后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赞叹佩服,认为吕蒙正远比唐朝的李卫公贤能。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别嗜好而又不为物欲所累的人,古代贤者也是不易做到的。
(四)《楚庄王有忧色》
①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
②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
【全文翻译】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1.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并加以翻译。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二)《子产知人善任》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②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做的事。②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
①子太叔美秀而文 文:
②谋于野则获获:
③是以鲜有败事 鲜: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3.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并翻译全句。
4.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吕蒙正不为物累》
吕文穆公①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②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欧阳修《归田录》
注:①吕文穆公: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文穆是他死后的谥号。②李卫公:唐初功臣李靖,曾封为卫国公。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①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②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2.在作者看来,要拒绝非钱财类的物品贿赂应该做到哪两点?
(四)《楚庄王有忧色》
①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②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请翻译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①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
②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参考答案】
(一)《臧孙行猛政》
1.断句: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翻译:难道没有听说过子产作郑国相的事吗?推举品德高尚的人,提拔才能出众的人,压制邪恶,褒扬善行;对有杰出谋略的人不去计较他的缺点,对有深厚德行的人不去指责他的小毛病;家家富裕,人人充足,监狱却空闲了起来。
2.他活着的时候被人们爱戴,死后人们为他悲痛。
【全文翻译】臧孙推行强政,子贡责难他,说:“难道没有听说过子产作郑国相的事吗?推举品德高尚的人,提拔才能出众的人,压制邪恶,褒扬善行;对有杰出谋略的人不去计较他的缺点,对有深厚德行的人不去指责他的小毛病;家家富裕,人人充足,监狱却空闲了起来。”子产死后,郑国人都痛心流泪,三个月都听不到音乐的声音。他活着的时候被人们爱戴,死后人们为他悲痛。
(二)《子产知人善任》
1.①文雅 ②得到(正确的方法)③少
2.子产管理政事,总是选择有能力的人加以任用。
3.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译文: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去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
4.这个故事说明如果知人善任,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办事就很少会遭到挫折和失败。【全文翻译】郑国大夫子产参与执政,选择贤能的人来任用他。冯简子能够决断国家大事;子大叔貌美俊秀而有文采;公孙挥能够知道四周邻国诸侯的行动,还能辨别它们大夫的种族姓氏、官职高低、尊贵卑贱、贤愚与否,并且还善于做外交辞令;裨谌善于谋略,在野外谋划就能获得成功,在城邑内谋划就会失败。每当郑国要有诸侯之间的外交事宜的时候,子产便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的情况,并且让他跟他们多做一些外交辞令。之后便与裨谌驾车来到野外,让他看谋划计略是否可行。等到回去再告诉冯简子,让他来作出决断。如果决定这件事可行,子产就会把任务分配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命令,来应对各诸侯派来的宾客。因此子产执政时很少有失败的事情发生。
(三)《吕蒙正不为物累》
1.①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
②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赞叹佩服,认为(吕蒙正)远比唐朝李卫公贤能。
2.①要“寡好”(要减少欲望)②要“不为物累”(不要让外物玷污自己的品行)。
【全文翻译】吕蒙正凭借宽厚担任宰相,宋太宗对他特别知遇关照。朝中有个官吏,家里藏有古镜,他说能照二百里,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他以博取好感。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吕蒙正笑道:“我的面子不过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着照二百里地的镜子呢?”他弟弟听后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赞叹佩服,认为吕蒙正远比唐朝的李卫公贤能。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别嗜好而又不为物欲所累的人,古代贤者也是不易做到的。
(四)《楚庄王有忧色》
①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
②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
【全文翻译】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