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验案举隅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niao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根据带下的量、色、质、气味的异常以辨寒热虚实,分型进行论治,内外并治,具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带下过多;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8-0072-0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1]。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2]。该病相当于中医带下病。中医认为本病是由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并涉及脾肾肝三脏功能的失常。内外并治是治疗湿热带下的常用方法,笔者现将中医治疗该病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 病因病机
  带下过多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局部及全身症状者。中医理论中有“白沃”、“下白物”、“赤白沥”等称。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湿邪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但有内外之别。脾肾肝三脏功能失调是产生内湿之因:脾虚失运,水湿内生;肾阳虚衰,气化失常,水湿内停;肝郁侮脾,肝火挟脾湿下注。外阴多因久居湿地,或涉水淋雨,或摄生不洁,或不洁性交等,以致感受湿热毒虫邪。
  2 辨证论治
  2.1 主要证候 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质黏稠,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黏,呈豆渣样,外阴瘙痒;小腹作痛,口苦口腻,胸闷纳呆,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2 证候分析 湿热蕴结于下,损伤任带二脉,故带下量多,色黄或如脓,质黏稠,或浊如豆渣样,有秽臭,阴痒;湿热蕴结,阻遏气机,则小腹作痛;湿热内盛,阻于中焦,则口苦口腻,胸闷纳呆;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征。
  2.3 治法 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2.4 用药特色 ①内治方: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猪苓12 g,茯苓15 g,车前子10 g,泽泻10 g,茵陈7 g,赤芍10 g,丹皮10 g,黄柏12 g,栀子10 g,牛膝12 g。水煎600 mL口服,3次/d,饭后服;②外治方:清热除湿杀虫止痒(《张良英妇科效验方精解》)加减方:地肤子20 g,蛇床子15 g,苦参15 g,黄柏12 g,白鲜皮20 g,土茯苓15 g,蒲公英15 g,紫花地丁15 g。以上药加水1500 mL煎煮30 min取汁约1000 mL,趁热先熏,待水温合适坐浴10~15 min。每剂药用2日,每日2次。
  3 验案举隅
  3.1 病案1 张某,女,35岁。2017年5月10日到我院就诊。自诉经后3天,因同房后出现带下增多呈豆渣样、异味,伴外阴瘙痒难忍,腰腹坠胀疼痛,咽干口苦,无发热、恶寒、尿频、尿急等症,纳眠欠佳,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自行阴道纳药“克霉唑栓”3日无效后到我院就诊。妇检:外阴经产型,阴道通畅,充血,阴道内分泌物量多,色白,呈豆渣,腥臭,宫颈I°上皮异位,无接触性出血,宫体前位,大小正常,压痛明显,双侧妇件增粗,轻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B超提示:子宫、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白带常规检查:清洁度IV°,念珠菌++,白细胞++,BV阳性,滴虫阴性。西医诊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医诊断:带下过多(湿热下注证)。治疗以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为原则,给口服止带汤加减方:茯苓15 g,车前子10 g,泽泻10 g,茵陈7 g,赤芍10 g,丹皮10 g,黄柏12 g,栀子10 g,牛膝12 g,淡竹叶10 g。水煎600 mL口服,3次/d,饭后服。外用清热除湿杀虫止痒加减方:地肤子20 g,蛇床子15 g,苦参15 g,黄柏12 g,白鲜皮20 g,土茯苓15 g,蒲公英15 g,紫花地丁15 g。以上药加水1500 mL煎煮30 min取汁约1000 mL,熏洗坐浴,每次10~15 min,每日2次。连用5日后诸症痊愈,3月后电话随访未复发。
  3.2 病案2 玉某,女,25岁,2017年7月10日到我院就诊。患者自诉1周前因游泳后出现带下增多呈豆渣样、异味,伴外阴瘙痒难忍,无腹痛,无尿频、尿急等症,纳眠可,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因既往有“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史”,自行口服“氟康唑片150 mg”阴道纳药“咪康唑栓”2日,带下量稍减少,但仍感外阴瘙痒难忍。妇检:外阴未产型,红肿、有抓痕,阴道通畅,充血,阴道内分泌物量多,色黄,呈豆渣,腥臭,宫颈光滑,无接触性出血,宫体前位,大小正常,轻压痛,双侧妇件区无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B超提示:子宫、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白带常规检查:清洁度IV°,念珠菌+++,白细胞++,BV弱阳性,滴虫阴性。西医诊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医诊断:带下过多(湿热下注证)。治疗以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为原则,给外用清热除湿杀虫止痒加减方:地肤子20 g,蛇床子15 g,苦参15 g,黄柏12 g,白鲜皮20 g,土茯苓15 g,蒲公英15 g,紫花地丁15 g。以上药加水1500 mL煎煮30 min取汁约1000 mL,熏洗坐浴,每次10~15 min,每日2次。連用7 d后诸症痊愈,2月后电话随访未复发。
  按语:止带方中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利水渗湿止带;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黄柏、栀子、茵陈泄热解毒,燥湿止带;牛膝利水通淋,引诸药下行,使热清湿除带自止。如腹痛明显还可加川楝子、延胡索等行气止痛。清热除湿杀虫止痒方:地肤子苦寒降泄,能清利湿热而止痒;蛇床子辛苦温燥,杀虫止痒,燥湿祛风;苦参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杀虫止痒,为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的常用药;白鲜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黄柏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土茯苓甘淡渗利,解毒利湿;蒲公英清解火热毒邪,清利湿热通淋;紫花地丁苦泄辛散,寒能清热,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临床上内服合外用熏洗联合运用,一般一个疗程为5~7 d,疗效确切,且随访复发率低,单用外洗方止痒、止带效果佳。对于反复发作的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应坚持治疗2~3个疗程,效果更佳。
  4 小 结
  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以局部短效疗程抗真菌药物为主,如咪康唑栓、克霉唑栓、制霉菌素栓等阴道局部用药,但临床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且复发率极高,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近年来因广谱抗生素泛用、免疫抑制剂不良使用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抑制乳酸杆菌生长,机体免疫力、抵抗力降低,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繁殖,也是不能取得满意疗效的原因,且极易复发,演变为复杂性阴道假丝酵母菌病[3]。中医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主症,辨证论治,内外并治,能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8-250.
  [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83-188.
  [3]姜丽娟.张良英妇科效验方精解[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94-95.
  (收稿日期:2018-03-15 编辑:邓佳丽)
其他文献
【摘 要】 采用DET-B3LYP/6-31+G方法优化了葛根素与水的二聚体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计算二聚体的几何构型,电荷分布及转移,结合能和热力学性质。探讨葛根素与水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及能量变化,旨在密度泛函理论上寻找其最稳定结构。结果显示,与单体相比,各二聚体在接触点上的氧原子,氢原子及附近的氧原子变化明显,两子体系间的电荷转移较多。二聚体(Ⅰ~Ⅵ)中的接触点(O-H…O)距离最小为0.1
期刊
【摘 要】 目的:根据精-血-髓相关理论,观察当归补血汤对衰老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雄性,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低剂量组(2g/kg)、当归补血汤中剂量组(4g/kg)、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8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连续9周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mg/kg/d(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造模前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
期刊
【摘 要】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天山雪莲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中绿原酸和芦丁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18 (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A)-0.4%磷酸(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327nm、257nm,柱温35℃。采用超滤法分离天山雪莲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与游离药物测定包封率。结果:绿原酸和
期刊
【摘 要】 通过整理廖濬泉先生所著《廖濬泉儿科医案》中使用温阳扶阳方药的50例医案,整理分析温阳药物在廖老儿科医案中的运用。廖老使用温阳扶阳之法主要涉及阳虚阴盛、脏腑虚寒、寒邪直中等证,常用代表性的温阳药物有附子(附片、小白附子)、姜(干姜、炮姜、生姜)、桂(桂枝、肉桂)、丁香、肉蔻(肉豆蔻、肉蔻霜)、川椒、细辛等。廖老强调通过扶阳温阳来扶持小儿机体正气,祛除阴寒邪气,从而达到机体阴阳平衡的状态。
期刊
【摘 要】 目的:以朱启勇教授论治咳嗽的思路方法为指导,观察抗毒止嗽方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以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急支糖浆口服;观察组予抗毒止嗽方口服;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总有效率、咳嗽视觉模拟评分。结果:抗毒止嗽方观察组在改善咳嗽症状积分方面优于急支糖浆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
期刊
【摘 要】 民族医药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医学传统和体系,这个体系由有记录的“文传民族医药学”(Ethno medicine on word traditions)以及“口承民族医药学”(Ethno medicine on oral traditions)两大部分构成。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对上述两个构成部分都应当予以重视。通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民族医药学在2
期刊
【摘 要】 风药是指具有辛味、质地轻薄、药性升浮,对人体能够起到发散、升提、疏解、宣透作用的一大类中药的统称。现代中药教材分类里没有风药一说,但从古至今众多医家对其都有论述,众多名方中都有风药的使用,诸多名家对风药的运用也是炉火纯青。本文对风药的概念、分类、应用等进行总结,以期广大同仁更加注重临床上风药的应用。  【关键词】 风药;概念;分类;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志码】 A【文
期刊
【摘 要】 目的:初步制定苗医败毒法治疗临床适宜疾病的指标体系。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在文献及书籍研究基础上编制问卷对贵州省20位专家分别进行2轮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轮专家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均为20份,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有90%以上的专家认为败毒法适宜疾病包括仿(癀)类疾病、榜(花)类疾病、公(疔)类疾病、泼(疮)类疾病、丹类疾病五大类,且各疾病辨证要点的肯德尔和谐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汤对慢性心衰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浆糖类抗原(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4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2例。对照组口服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温肾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NT-proBNP、CTnT、CA125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NT-proBNP、CTn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承山、中髎、下髎穴埋针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缓解寻求可行性方法。方法:选取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酮咯酸氨丁三醇胶囊镇痛治疗,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应用“清铃”牌揿针进行贴压镇痛;体内留针24h,每日治療1次,同时嘱患者不定时按压所贴穴位,术后1~5日每天记录患者排便和换药时的疼痛程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