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广播是高校校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校园广播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广播发展的现状,讨论高校广播当下的弊端、优势及其未来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广播;现状;创新
高校广播作为校园主流宣传舆论工具,长期以来,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活跃和繁荣校园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空前发展,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形式发生了很多变化,传统媒体一一校园广播受到了新媒体的强烈冲击。因此,在当今新媒体时代,高校广播如何走出制约自身发展的瓶颈,增强其主流媒体的地位,值得思考与探索。
一、高校广播的特点
校园广播是广播媒体中极具特殊性的一部分,有其特殊的存在意义和不可替代的文化内涵。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校园文化的润色剂。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高校广播以学校精神的传播和学校氛围的营造为主要任务,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媒体和创造力量,校园文化缺少了它则便黯淡了几分色彩,少了份清新与活力。每天定时定点弥漫在校园各个角落的美好声音也己经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对青葱岁月深刻的纪念。
第二,广大师生的发声筒。高校广播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文化内涵,丰富的创造性人力资源和素材来源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创新来源。这里有学识广博的教授传递先进的知识和理念,有满腔热忱行动力极强的学校精英将知识转化为力量,他们在这里集聚势必进发出创造的火花。高校是自由的乐土,意识开拓、自由发声、批判进取。校园广播不仅仅是现实形式上的大喇叭,更是思想高论上的发声筒,校园广播的存在意义不仅是满足学生自由的发展需要,更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止确的价值观,帮助其发正义之声,从而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地。高校广播台作为学校党委宣传部下属组织,发挥养学校宣传部门的喉舌功能。作为高校信息传播的平台之一,广播台在学校中受众很多,应该利用好这一优势发挥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起到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引领大学生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了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观的传播和实践。
第四,学生工作能力的训练场。高校广播台同时也兼具学生社团的管理模式。社团是大学生活的绚烂一环,作为第二课堂意在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为其进入社会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模式。广播台的日常工作包括新闻采访、撰稿、审稿、栏目设置、播音、栏目制作以及其他动等,提供给广大学生多样全而的锻炼机会,重视其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发挥。广播台工作讲究精准性和专业性,这有利于成员严格约束自己,遵守职业要求,也为以后学生尽快融入社会要求提前练兵。
二、高校广播的发展现状
第一,校园广播设备严重落后。如今广播逐渐向无线广播发展,但校园广播因其校园氛围营造的特殊性仍坚守其有线传播的阵地。节目的传播根本上是取决于广播线路铺设覆盖的密度和广度,所以硬件设施和技术更新成为了目前高校广播建设发展重点和难点。多数校园广播的设备使用年限长、设备功能陈旧落后,广播的覆盖率降低,严重影响了广播的传播广度。
第二,广播发展理念跟不上时代步伐。校园广播形成“行政机构——指导老师——学生社团”单向的管理模式。学校行政机构对于宣传媒体的认识还没有放开,停留在“喉舌”功能上,难以对广播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革新作用。学生群体由于还未进入社会其管理思想有创新性但是不成熟,以至于校园广播与外界媒体发展脱节,步伐不一致,未能从融媒的优势中获得较大发展。指导老师作为学生和学校的沟通桥梁自身存在诸多限制和顾虑,使得很多新的传播理念、发展思路不能被引入,从而导致办台视野窄、开办栏目的思路短等表现。
第三,校园广播的节目设置不完善。按照一般的节目制作生产流程一个完善的生产链至少包括以下三种机制:节目构想时的激励竞争机制、节目播放过程中的应急保障机制、节目播出后的评价反馈机制,期间相互作用从而激活节目的创新、稳定和发展,大多数高校广播在节目定型播放后缺少应急机制存在直播故障,也缺少评价反馈,制度链的断层严重影响节目质量的提升,影响听众的收听效果,也是广播生存空间日益封闭的自身主要原因。
三、新媒體时代高校广播的发展路径
第一,合理的利用网络上已有的资源。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既然如此,校园广播的发展,更应该抓住这一特点,网络广播的出现不是对传统广播的取代,而是利用网络的优势,给传统广播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首先分析一下传统广播的特点:播出时间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节目内容单薄,很难满足快节奏校园生活的需要。网络广播则可以在目前校园广播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的优势提供更丰富和快捷的新闻信息.再对原有的新闻内容进行深度的加工,其次,各种类型的电台节目都可以放到网上,使得听众可以在空闲时间有选择的在网上收听。避免了因为时间问题而错过直播的遗憾。
第二,加深校园广播与其它媒体间交流。校园出现的其它媒体对广播的影响日益深人,一度分散了许多广播的收听群体,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充分的利用校园媒体间的关系,实现共赢也是校园广播需要完善和加强的关键。
第三,推出有特色高质量的节目。节目的质量和内容一定程度上是决定电台实力的基础和关键,一档优秀的电合节目,它的节目定位,文化含量,蕴含的校园特色,以及主播的内涵都是必不可少的。校园广播的内容应当囊括不同大学生品位和喜好,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关注度和收听率。在这基础上,校园特色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这种校园特色主要体现在节目的内容,制作的方式以及播出的手段等方面,这样的校园广播才是适合大学生市场的,才能找到稳固的立足点。同时大学生校园广播节目,还应该与时俱进,与时下大学生关心的、喜爱的密切结合。
校园广播在高校建设中的地位已经不言而喻。它作为校园信息的重要传播途径,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当前的新兴媒体夹击下,更应该正视校园广播在校园文化中的优势与劣势。使广播的方式更加的多元和创新,传播的途径更加的拓宽和新颖,节目的质量更加的优质和独特,提高校园广播在校园中的整体传播效率。充分利用校内外丰富的广播资源,利用新型的信息网络传播技术,将其他媒体的优势结合到广播中,使得校园广播更加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满足这个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为大学生创造更加宽广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邱康乐.网络时代下高校广播台工作的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4).
[2] 王为华.高校广播与网络结合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
[3] 李蕊君.融媒时代下高校广播发展的现状与路径创新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8).
[4] 张洛诚.新媒体时代校园广播探析—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J].新闻前哨,2014(11).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广播;现状;创新
高校广播作为校园主流宣传舆论工具,长期以来,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活跃和繁荣校园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空前发展,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形式发生了很多变化,传统媒体一一校园广播受到了新媒体的强烈冲击。因此,在当今新媒体时代,高校广播如何走出制约自身发展的瓶颈,增强其主流媒体的地位,值得思考与探索。
一、高校广播的特点
校园广播是广播媒体中极具特殊性的一部分,有其特殊的存在意义和不可替代的文化内涵。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校园文化的润色剂。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高校广播以学校精神的传播和学校氛围的营造为主要任务,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媒体和创造力量,校园文化缺少了它则便黯淡了几分色彩,少了份清新与活力。每天定时定点弥漫在校园各个角落的美好声音也己经成为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对青葱岁月深刻的纪念。
第二,广大师生的发声筒。高校广播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文化内涵,丰富的创造性人力资源和素材来源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创新来源。这里有学识广博的教授传递先进的知识和理念,有满腔热忱行动力极强的学校精英将知识转化为力量,他们在这里集聚势必进发出创造的火花。高校是自由的乐土,意识开拓、自由发声、批判进取。校园广播不仅仅是现实形式上的大喇叭,更是思想高论上的发声筒,校园广播的存在意义不仅是满足学生自由的发展需要,更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止确的价值观,帮助其发正义之声,从而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地。高校广播台作为学校党委宣传部下属组织,发挥养学校宣传部门的喉舌功能。作为高校信息传播的平台之一,广播台在学校中受众很多,应该利用好这一优势发挥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起到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引领大学生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了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观的传播和实践。
第四,学生工作能力的训练场。高校广播台同时也兼具学生社团的管理模式。社团是大学生活的绚烂一环,作为第二课堂意在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为其进入社会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模式。广播台的日常工作包括新闻采访、撰稿、审稿、栏目设置、播音、栏目制作以及其他动等,提供给广大学生多样全而的锻炼机会,重视其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发挥。广播台工作讲究精准性和专业性,这有利于成员严格约束自己,遵守职业要求,也为以后学生尽快融入社会要求提前练兵。
二、高校广播的发展现状
第一,校园广播设备严重落后。如今广播逐渐向无线广播发展,但校园广播因其校园氛围营造的特殊性仍坚守其有线传播的阵地。节目的传播根本上是取决于广播线路铺设覆盖的密度和广度,所以硬件设施和技术更新成为了目前高校广播建设发展重点和难点。多数校园广播的设备使用年限长、设备功能陈旧落后,广播的覆盖率降低,严重影响了广播的传播广度。
第二,广播发展理念跟不上时代步伐。校园广播形成“行政机构——指导老师——学生社团”单向的管理模式。学校行政机构对于宣传媒体的认识还没有放开,停留在“喉舌”功能上,难以对广播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革新作用。学生群体由于还未进入社会其管理思想有创新性但是不成熟,以至于校园广播与外界媒体发展脱节,步伐不一致,未能从融媒的优势中获得较大发展。指导老师作为学生和学校的沟通桥梁自身存在诸多限制和顾虑,使得很多新的传播理念、发展思路不能被引入,从而导致办台视野窄、开办栏目的思路短等表现。
第三,校园广播的节目设置不完善。按照一般的节目制作生产流程一个完善的生产链至少包括以下三种机制:节目构想时的激励竞争机制、节目播放过程中的应急保障机制、节目播出后的评价反馈机制,期间相互作用从而激活节目的创新、稳定和发展,大多数高校广播在节目定型播放后缺少应急机制存在直播故障,也缺少评价反馈,制度链的断层严重影响节目质量的提升,影响听众的收听效果,也是广播生存空间日益封闭的自身主要原因。
三、新媒體时代高校广播的发展路径
第一,合理的利用网络上已有的资源。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既然如此,校园广播的发展,更应该抓住这一特点,网络广播的出现不是对传统广播的取代,而是利用网络的优势,给传统广播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首先分析一下传统广播的特点:播出时间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节目内容单薄,很难满足快节奏校园生活的需要。网络广播则可以在目前校园广播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的优势提供更丰富和快捷的新闻信息.再对原有的新闻内容进行深度的加工,其次,各种类型的电台节目都可以放到网上,使得听众可以在空闲时间有选择的在网上收听。避免了因为时间问题而错过直播的遗憾。
第二,加深校园广播与其它媒体间交流。校园出现的其它媒体对广播的影响日益深人,一度分散了许多广播的收听群体,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充分的利用校园媒体间的关系,实现共赢也是校园广播需要完善和加强的关键。
第三,推出有特色高质量的节目。节目的质量和内容一定程度上是决定电台实力的基础和关键,一档优秀的电合节目,它的节目定位,文化含量,蕴含的校园特色,以及主播的内涵都是必不可少的。校园广播的内容应当囊括不同大学生品位和喜好,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关注度和收听率。在这基础上,校园特色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这种校园特色主要体现在节目的内容,制作的方式以及播出的手段等方面,这样的校园广播才是适合大学生市场的,才能找到稳固的立足点。同时大学生校园广播节目,还应该与时俱进,与时下大学生关心的、喜爱的密切结合。
校园广播在高校建设中的地位已经不言而喻。它作为校园信息的重要传播途径,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当前的新兴媒体夹击下,更应该正视校园广播在校园文化中的优势与劣势。使广播的方式更加的多元和创新,传播的途径更加的拓宽和新颖,节目的质量更加的优质和独特,提高校园广播在校园中的整体传播效率。充分利用校内外丰富的广播资源,利用新型的信息网络传播技术,将其他媒体的优势结合到广播中,使得校园广播更加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满足这个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为大学生创造更加宽广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邱康乐.网络时代下高校广播台工作的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4).
[2] 王为华.高校广播与网络结合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
[3] 李蕊君.融媒时代下高校广播发展的现状与路径创新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8).
[4] 张洛诚.新媒体时代校园广播探析—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J].新闻前哨,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