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时下流行的求职类电视《职来职往》的观看与分析,并结合对在校大学生,进一步对当前大学生求职与就业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规划,准确地位,提升综合素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就业履职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就业;影响;《职来职往》
当今社会择业就业已经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在就业方面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就业压力大,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时下流行的求职类节目《职来职往》就是其中一个缩影。从另一个侧面,直观鲜活的向我们展现了部分大学生在求职应聘当中表现和遭遇。
1.《职来职往》电视节目的运营模式及成功原因分析
1.1 《职来职往》电视节目的运营模式
突破传统大学生求职者通过送简历,层层面试,节省中间繁琐环节,直面的碰撞,并且现场以1敌18的方式,如果可以,当场得到机会,现场会有就业心理专家对其应聘过程进行研判与协作,不论求职者最终是否得到求职机会都从直接“碰撞”中得到了经验与教训,反思与启示。
1.2 《职来职往》电视节目成功原因分析
1.2.1 搭建平台,机会平等
《职来职往》电视节目为求职者提供很好的求职机会,该节目对求职者没有年龄、行业、有无经验等的限制,人人均可报名参加。在这个舞台上,不论求职者是应届毕业生,又或是在职多年的职场老手,都可以报名参加,一展身手,因为这里是为有准备的人提供机会的地方。只要在节目上展示出自己独特的才华与能力,就有可能被百强企业直接录取。论你在职场上有何成就,只有求职者敢于参加节目,那么这个节目就将会给予你同样的机会。
1.2.2 创意新颖,时尚前卫
该节目对于以往的求职就业的方式大不相同,18位达人采取对求职者的轮番考核,通过亮灭灯的方式决定求职者的去留,为节目留下了很多的疑惑性,让观众更有兴趣继续观看。主持人幽默风趣,为求职者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并且18位达人大部分都是时尚前卫,吸引了一大批人群的观看。
1.2.3 场外场内,共同学习
由各个企业精英组成的18位达人,不论是社会经验还是在为人处事上都十分优秀,都是经历长时间的职场磨砺出来的,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看人的眼光。求职者在台上直接面对18位达人,他们可以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学习到很多职场中的知识,而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同样会得到很大的启示以及提高。观众在关注求职者的表现的同时,也会让自己身临其境,一起想办法应对达人们的提问,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对自己的职场生涯有很大帮助,当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也会有更好的方法应对。同时通过节目中的种种反应,都会对未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有很大的启示。
2.《职来职往》节目中大学生求职状况分析
2.1 基本情况统计
本文作者通过对《职来职往》电视节目持续一个周期共38期的观看、分析和统计,对该节目求职大学生的相关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与简要的分析。
节目中大学生求职者多为本科生,占到了73%的比例,应届毕业生的学生种类比较集中;参加求职的大学生多为有过工作经验的或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并且在同等条件下,这些求职者更加受到18位达人的青睐,根据统计表示,应聘职位与所学专业对口,在校从事过相关职业,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成功率都比较高;求职者对于理想薪金主要集中在中等水平,而成功率随着理想薪金的增加而下降。
2.2 《职来职往》大学生求职问题解析
2.2.1 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在《职来职往》电视求职节目中大多数大学生求职者的求职范围较为宽泛,自身对于职业发展并未树立一个较为明晰的目标,对职业现状、岗位职责、从事要求等方面没有足够的认知与体会。上述因素导致了大学生求职面对企业“老总”达人们提供的就业机会时总是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以致丧失良好的职业发展契机,即便是有些大学生求职者成功应聘到理想职位,但却由于目标缺失、定位模糊、认知粗浅、技能匮乏等原因导致他们在职场道路上并不一定一帆风顺,自身提升的机会也十分渺茫。
2.2.2 尚未树立正确的薪酬观
该节目中的大学生求职者在面试时对考官提出的薪金及福利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往往显得较为盲目或不知所措,更有甚者单纯的追逐所谓的丰厚工资,正因为如此,在求职过程中,反而暴露了自身,太过重视眼前利益,容易落下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诟病。从数据统计中得出有21%的求职者对薪金待遇没有要求。这种状况会使得大学生求职者在企业“老总”面试中大打折扣,不能全面、正面的展现自身应有的价值,因而丧失原本唾手可得的工作良机。
2.2.3 就业心理能力薄弱
在节目中大多数求职大学生们刚刚完成从“校园人至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因此,在面试过程中面对问题与考验时神情紧张,心理压力过重,发挥失常,因而不能充分展示自身能力与水平,更有甚者,在面对达人们轮番提问与刁钻考验时几度落泪,这种情绪化的表现最终自然导致求职失败,究其原因,当代大学生多是80后、90后的一代,其自身生活与成长的环境平稳顺利,犹如温室的“花朵”,经不起打压,面对困难与压力时,抗击打能力薄弱。
2.3 个人价值观在求职成功中的作用分析
“相互尊重、坦诚对话、多元化及包容是巴斯夫在大中华区的核心价值观。”所以价值观相同或相近的员工是他们的首选,他甚至比业务能力更重要,因为减少低效的摩擦有助于公司快速成长。[1]
2.3.1 树立明确的事业观
在《职来职往》电视节目中大学生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对其起了很大影响。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他们谋求工作的目的主要是赚钱、谋生、满足利益需求等,而不是真正对工作的向往与热爱。没有热情、乐趣的工作,只能使得求职者效率低下,碌碌无为,导致自身无法得到提高,升职空间变小。相应的,对于企业效率下降,利益减少,最终使得员工整体前景渺茫。所以大学生应树立明确的事业观,学会“先就业再择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身的发展计划,求职过程中树立明确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根据目标进行努力,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学习,储备能量,不断提升自我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大学生在工作后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同时还使其能够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占据主动。 2.3.2 能够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进行区分
不论是已经在社会中有过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还是刚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都应该区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薪金高低固然是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但绝不是最重要的标准。只关注薪资高低的,而不考虑自身发展前景,升职空间,公司未来发展情况,,那只会走下坡路,碌碌无为,前途渺茫。所以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更加关注未来的发展状况,才能够更好地提前为抓住机遇做好充足。
2.3.3 重视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
《职来职往》电视节目中18位达人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都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也会有很多大学生因为能力素质不被达人们认可而最终求职失败。这给所有的大学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敲响了警钟。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重视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与提升。首先,应该通过在校期间更多的实习实践来锻炼自己的业务水平,特别要注重提升个人的沟通、协作、组织和策划等能力。要与当前社会职能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这一要求完全相匹配,大学生们更应该在学习好自己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与实战技巧,使得自己得到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此外,还需重视心理素质的提升,在求职过程中,能够重视困难与压力,正是由于在学校锻炼与团队协作,使得在今后的求职中能够做到从容不迫,正确面对。
3.影响当代大学生求职难的价值观的因素分析
当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80、90后的一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勇于创新,与此同时,由于家庭教育、成长环境等方面的相对优越性,导致了他们从小受宠娇惯,在自主独立方面能力较为薄弱,遇到挫折与考验时容易退缩,当他们由“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真正从学校步入社会职场时,这些自身弱势就无疑影响和制约他们的求职、就业之路。以下是本文作者在观看与分析《职来职往》节目基础上,针对大学生求职这一问题所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
3.1 好高骛远,但不能正视自我
根据问卷调查表明,有50.6%的求职者认为薪酬待遇是求职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这种现象充分表明了在校大学生不能够正确对待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在求职时更倾向于到稳定舒适、工作压力小、薪金待遇高的岗位工作,而不愿意从基础做起,稳扎稳打,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薪金待遇,获取更高的职业发展水平,正是由于大多数求职者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自视过高、好高骛远,宁可选择待业的结果而不愿意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职业道路。正是这种不良的个人价值观为导向,从一定层次上造成了当今就业难的现状,这与在《职来职往》求职节目中所体现的是完全一致的。
图1 当代大学生择业首要考虑的因素
图2 当今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2 团体意识差,但执行力不够
当代80、90后大学生独立意识较强、崇尚自由、追求个性、不拘一格,往往具有创新意识,敢想敢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容易出现团队意识差,集体观念淡漠,在组织管理中配合度不够,执行力较弱。此外,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过分专注于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了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与锻炼,缺乏真正的实践经验。大学生们在校期间普遍认为只需要认真学习课本上的内容或是只应付考试,但是真正能够在今后职场上应用的是真正的专业性的实践技能,如图2所示。
4.反思与建议
通过上述调查与分析,不难发现在激烈的社会压力下,影响当代大学生求职难、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以此为标准,建立科学的职业观、事业观。因此,当代大学生在择业与就业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4.1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明确目标与方向
对于大一的新生而言,很多人都认为就业择业还离自己很远,而未给自己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最终虚度了四年的时间。导致一进入社会就茫然失措,到处碰壁,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大学生应该把自己当做一个公司来经营,如果能从大一、大二开始,将会更加有优势。[2]所以这四年时间对于一名大学生的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是四年青春岁月,有的人活的充充实实、清清楚楚,有的人却过得了无生趣、迷迷糊糊;有的人把大学当成混日子的地方,有的人把大学当成梦想的新起点。于是,他们人生序幕的差距就开始在这里悄然拉开了。[3]所以在大一起我们就应该做好准备,设立目标,储备好能量,提早进入状态。
人生处处都会遇到选择题,尤其是在大学期间尤为重要。选好了,则前途一片光明;选不好,则只能在求职的路上一直奔波。所以选好方向是面临今后求职首先要进行的一步。例如应该制定好你未来的理想职业,因为不同的企业要求面试者的要求都不同,所以应该先确定方向,然后再为此目标不断努力。根据研究表示,国企在招聘大学生时,首先都把学习成绩、专业课成绩和是否出身名校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特别是在参加校园招聘时,如果遇到专业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的毕业生,国企通常很快就会录用,不像外资、民营企业那样还需层层面试;外企更加注重个人素质,明确的职场方向,拥有个性与创造力;而民企则使用的是“实用第一”的用人原则。[4]所以不同的理想目标就要不同的发展方向,所以奋斗前应先明确目标,定好择业方向,否则事倍功半,甚至无法求职成功。
4.2 端正就业心态,加强人脉关系
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修炼身心、提高价值观的地方。择业观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根本体现,要想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择业观就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在大学的任务不仅是学习与工作,更主要的是树立与不断提升价值观,这是一切的根源与基础,它指引着未来的方向。现在受到社会各种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和误导,所以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歧视低层职业,有“宁当凤尾,不做鸡头”的错误观念,自视过高,或是过于重视金钱,只重视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规划。这些错误的就业价值观都十分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们的求职与成功就业。所以想要最终获得对自己未来就业更加长远的帮助和利益,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可以利用好图书馆的有利资源,多看各种各样的书籍,认真学习名家思想或课本外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修养;多与老师和优秀的学长学姐们进行交流,交流看法,吸取经验,以便今后少走弯路。 “多个朋友多条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人永远无法解决所有事情,他需要助手,甚至需要强大的敌人,否则他不但是孤独的,也是无力的。[5]在学生时代,大家远离家人的照顾,只有大家相互依靠,这样的人际关系也就更为纯洁珍贵,所以应该认真把握珍惜。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13%的学生认为找工作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推荐,10.10%认为是家人推荐,都属于依靠人脉的关系。但是大部分的家庭都不一定具备介绍好工作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学校中应该建立更多的人脉。有很多老师在介绍自己进入学校的经历时表示,自己能来本学校工作是由在读研究生时的同学介绍来的,如果不是由于有很好的人脉网,估计会有很多求职者还在求职的路上。交朋友就要交益友,否则不如不交,这样才能够编织“正能量”的人脉网;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脱颖而出,得到老师们的赏识和推荐,以便找到理想的职业,因为老师在各方面都是比较了解学生,所以企业更加信任老师的推荐。
4.3 夯实专业基础,积极投身实践
进入大学,则不同于初高中的生活。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要把学习弄好还要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兼职,志愿者服务,学生会工作,班级工作等。虽然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但是应该在此基础上不断的锻炼自我,提升自我能力。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只在学习上下功夫,不参加任何社会工作,虽然在学习稍有成就,但一走入社会就到处碰壁,才发现自己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社会的交往中基本运用不到。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为我们未来的就业做准备,作为知识的储备,而真正要在社会中站住脚,就必须有过强的工作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相关行业经验等,但是这些都是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与锻炼出来的。适当合理的参加社会实践不仅是拓展自己的业余生活,提升工作能力,更是对一名大学生合理掌控学习与工作时间的合理分配的能力,这也正是为何很多企业更愿意招聘有学生工作经验的毕业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李依蓉.巴斯夫的职场关键词[J].第一财经周刊.
[2]王岚巍.女性求职全攻略[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2.
[3]林少波.读大学怎么读[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09.
[4]张晓梅.职场形象设计手册——从面试到入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0.
[5]李维文.六度人脉[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就业;影响;《职来职往》
当今社会择业就业已经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在就业方面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就业压力大,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时下流行的求职类节目《职来职往》就是其中一个缩影。从另一个侧面,直观鲜活的向我们展现了部分大学生在求职应聘当中表现和遭遇。
1.《职来职往》电视节目的运营模式及成功原因分析
1.1 《职来职往》电视节目的运营模式
突破传统大学生求职者通过送简历,层层面试,节省中间繁琐环节,直面的碰撞,并且现场以1敌18的方式,如果可以,当场得到机会,现场会有就业心理专家对其应聘过程进行研判与协作,不论求职者最终是否得到求职机会都从直接“碰撞”中得到了经验与教训,反思与启示。
1.2 《职来职往》电视节目成功原因分析
1.2.1 搭建平台,机会平等
《职来职往》电视节目为求职者提供很好的求职机会,该节目对求职者没有年龄、行业、有无经验等的限制,人人均可报名参加。在这个舞台上,不论求职者是应届毕业生,又或是在职多年的职场老手,都可以报名参加,一展身手,因为这里是为有准备的人提供机会的地方。只要在节目上展示出自己独特的才华与能力,就有可能被百强企业直接录取。论你在职场上有何成就,只有求职者敢于参加节目,那么这个节目就将会给予你同样的机会。
1.2.2 创意新颖,时尚前卫
该节目对于以往的求职就业的方式大不相同,18位达人采取对求职者的轮番考核,通过亮灭灯的方式决定求职者的去留,为节目留下了很多的疑惑性,让观众更有兴趣继续观看。主持人幽默风趣,为求职者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并且18位达人大部分都是时尚前卫,吸引了一大批人群的观看。
1.2.3 场外场内,共同学习
由各个企业精英组成的18位达人,不论是社会经验还是在为人处事上都十分优秀,都是经历长时间的职场磨砺出来的,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看人的眼光。求职者在台上直接面对18位达人,他们可以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学习到很多职场中的知识,而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同样会得到很大的启示以及提高。观众在关注求职者的表现的同时,也会让自己身临其境,一起想办法应对达人们的提问,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对自己的职场生涯有很大帮助,当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也会有更好的方法应对。同时通过节目中的种种反应,都会对未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有很大的启示。
2.《职来职往》节目中大学生求职状况分析
2.1 基本情况统计
本文作者通过对《职来职往》电视节目持续一个周期共38期的观看、分析和统计,对该节目求职大学生的相关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与简要的分析。
节目中大学生求职者多为本科生,占到了73%的比例,应届毕业生的学生种类比较集中;参加求职的大学生多为有过工作经验的或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并且在同等条件下,这些求职者更加受到18位达人的青睐,根据统计表示,应聘职位与所学专业对口,在校从事过相关职业,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成功率都比较高;求职者对于理想薪金主要集中在中等水平,而成功率随着理想薪金的增加而下降。
2.2 《职来职往》大学生求职问题解析
2.2.1 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在《职来职往》电视求职节目中大多数大学生求职者的求职范围较为宽泛,自身对于职业发展并未树立一个较为明晰的目标,对职业现状、岗位职责、从事要求等方面没有足够的认知与体会。上述因素导致了大学生求职面对企业“老总”达人们提供的就业机会时总是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以致丧失良好的职业发展契机,即便是有些大学生求职者成功应聘到理想职位,但却由于目标缺失、定位模糊、认知粗浅、技能匮乏等原因导致他们在职场道路上并不一定一帆风顺,自身提升的机会也十分渺茫。
2.2.2 尚未树立正确的薪酬观
该节目中的大学生求职者在面试时对考官提出的薪金及福利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往往显得较为盲目或不知所措,更有甚者单纯的追逐所谓的丰厚工资,正因为如此,在求职过程中,反而暴露了自身,太过重视眼前利益,容易落下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诟病。从数据统计中得出有21%的求职者对薪金待遇没有要求。这种状况会使得大学生求职者在企业“老总”面试中大打折扣,不能全面、正面的展现自身应有的价值,因而丧失原本唾手可得的工作良机。
2.2.3 就业心理能力薄弱
在节目中大多数求职大学生们刚刚完成从“校园人至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因此,在面试过程中面对问题与考验时神情紧张,心理压力过重,发挥失常,因而不能充分展示自身能力与水平,更有甚者,在面对达人们轮番提问与刁钻考验时几度落泪,这种情绪化的表现最终自然导致求职失败,究其原因,当代大学生多是80后、90后的一代,其自身生活与成长的环境平稳顺利,犹如温室的“花朵”,经不起打压,面对困难与压力时,抗击打能力薄弱。
2.3 个人价值观在求职成功中的作用分析
“相互尊重、坦诚对话、多元化及包容是巴斯夫在大中华区的核心价值观。”所以价值观相同或相近的员工是他们的首选,他甚至比业务能力更重要,因为减少低效的摩擦有助于公司快速成长。[1]
2.3.1 树立明确的事业观
在《职来职往》电视节目中大学生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对其起了很大影响。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他们谋求工作的目的主要是赚钱、谋生、满足利益需求等,而不是真正对工作的向往与热爱。没有热情、乐趣的工作,只能使得求职者效率低下,碌碌无为,导致自身无法得到提高,升职空间变小。相应的,对于企业效率下降,利益减少,最终使得员工整体前景渺茫。所以大学生应树立明确的事业观,学会“先就业再择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身的发展计划,求职过程中树立明确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根据目标进行努力,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学习,储备能量,不断提升自我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大学生在工作后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同时还使其能够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占据主动。 2.3.2 能够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进行区分
不论是已经在社会中有过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还是刚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都应该区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薪金高低固然是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但绝不是最重要的标准。只关注薪资高低的,而不考虑自身发展前景,升职空间,公司未来发展情况,,那只会走下坡路,碌碌无为,前途渺茫。所以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更加关注未来的发展状况,才能够更好地提前为抓住机遇做好充足。
2.3.3 重视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
《职来职往》电视节目中18位达人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都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也会有很多大学生因为能力素质不被达人们认可而最终求职失败。这给所有的大学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敲响了警钟。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重视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与提升。首先,应该通过在校期间更多的实习实践来锻炼自己的业务水平,特别要注重提升个人的沟通、协作、组织和策划等能力。要与当前社会职能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这一要求完全相匹配,大学生们更应该在学习好自己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与实战技巧,使得自己得到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此外,还需重视心理素质的提升,在求职过程中,能够重视困难与压力,正是由于在学校锻炼与团队协作,使得在今后的求职中能够做到从容不迫,正确面对。
3.影响当代大学生求职难的价值观的因素分析
当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80、90后的一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勇于创新,与此同时,由于家庭教育、成长环境等方面的相对优越性,导致了他们从小受宠娇惯,在自主独立方面能力较为薄弱,遇到挫折与考验时容易退缩,当他们由“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真正从学校步入社会职场时,这些自身弱势就无疑影响和制约他们的求职、就业之路。以下是本文作者在观看与分析《职来职往》节目基础上,针对大学生求职这一问题所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
3.1 好高骛远,但不能正视自我
根据问卷调查表明,有50.6%的求职者认为薪酬待遇是求职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这种现象充分表明了在校大学生不能够正确对待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在求职时更倾向于到稳定舒适、工作压力小、薪金待遇高的岗位工作,而不愿意从基础做起,稳扎稳打,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薪金待遇,获取更高的职业发展水平,正是由于大多数求职者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自视过高、好高骛远,宁可选择待业的结果而不愿意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职业道路。正是这种不良的个人价值观为导向,从一定层次上造成了当今就业难的现状,这与在《职来职往》求职节目中所体现的是完全一致的。
图1 当代大学生择业首要考虑的因素
图2 当今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2 团体意识差,但执行力不够
当代80、90后大学生独立意识较强、崇尚自由、追求个性、不拘一格,往往具有创新意识,敢想敢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容易出现团队意识差,集体观念淡漠,在组织管理中配合度不够,执行力较弱。此外,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过分专注于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了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与锻炼,缺乏真正的实践经验。大学生们在校期间普遍认为只需要认真学习课本上的内容或是只应付考试,但是真正能够在今后职场上应用的是真正的专业性的实践技能,如图2所示。
4.反思与建议
通过上述调查与分析,不难发现在激烈的社会压力下,影响当代大学生求职难、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以此为标准,建立科学的职业观、事业观。因此,当代大学生在择业与就业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4.1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明确目标与方向
对于大一的新生而言,很多人都认为就业择业还离自己很远,而未给自己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最终虚度了四年的时间。导致一进入社会就茫然失措,到处碰壁,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大学生应该把自己当做一个公司来经营,如果能从大一、大二开始,将会更加有优势。[2]所以这四年时间对于一名大学生的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是四年青春岁月,有的人活的充充实实、清清楚楚,有的人却过得了无生趣、迷迷糊糊;有的人把大学当成混日子的地方,有的人把大学当成梦想的新起点。于是,他们人生序幕的差距就开始在这里悄然拉开了。[3]所以在大一起我们就应该做好准备,设立目标,储备好能量,提早进入状态。
人生处处都会遇到选择题,尤其是在大学期间尤为重要。选好了,则前途一片光明;选不好,则只能在求职的路上一直奔波。所以选好方向是面临今后求职首先要进行的一步。例如应该制定好你未来的理想职业,因为不同的企业要求面试者的要求都不同,所以应该先确定方向,然后再为此目标不断努力。根据研究表示,国企在招聘大学生时,首先都把学习成绩、专业课成绩和是否出身名校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特别是在参加校园招聘时,如果遇到专业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的毕业生,国企通常很快就会录用,不像外资、民营企业那样还需层层面试;外企更加注重个人素质,明确的职场方向,拥有个性与创造力;而民企则使用的是“实用第一”的用人原则。[4]所以不同的理想目标就要不同的发展方向,所以奋斗前应先明确目标,定好择业方向,否则事倍功半,甚至无法求职成功。
4.2 端正就业心态,加强人脉关系
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修炼身心、提高价值观的地方。择业观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根本体现,要想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择业观就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在大学的任务不仅是学习与工作,更主要的是树立与不断提升价值观,这是一切的根源与基础,它指引着未来的方向。现在受到社会各种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和误导,所以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歧视低层职业,有“宁当凤尾,不做鸡头”的错误观念,自视过高,或是过于重视金钱,只重视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规划。这些错误的就业价值观都十分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们的求职与成功就业。所以想要最终获得对自己未来就业更加长远的帮助和利益,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可以利用好图书馆的有利资源,多看各种各样的书籍,认真学习名家思想或课本外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修养;多与老师和优秀的学长学姐们进行交流,交流看法,吸取经验,以便今后少走弯路。 “多个朋友多条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人永远无法解决所有事情,他需要助手,甚至需要强大的敌人,否则他不但是孤独的,也是无力的。[5]在学生时代,大家远离家人的照顾,只有大家相互依靠,这样的人际关系也就更为纯洁珍贵,所以应该认真把握珍惜。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13%的学生认为找工作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推荐,10.10%认为是家人推荐,都属于依靠人脉的关系。但是大部分的家庭都不一定具备介绍好工作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学校中应该建立更多的人脉。有很多老师在介绍自己进入学校的经历时表示,自己能来本学校工作是由在读研究生时的同学介绍来的,如果不是由于有很好的人脉网,估计会有很多求职者还在求职的路上。交朋友就要交益友,否则不如不交,这样才能够编织“正能量”的人脉网;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脱颖而出,得到老师们的赏识和推荐,以便找到理想的职业,因为老师在各方面都是比较了解学生,所以企业更加信任老师的推荐。
4.3 夯实专业基础,积极投身实践
进入大学,则不同于初高中的生活。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要把学习弄好还要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兼职,志愿者服务,学生会工作,班级工作等。虽然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但是应该在此基础上不断的锻炼自我,提升自我能力。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只在学习上下功夫,不参加任何社会工作,虽然在学习稍有成就,但一走入社会就到处碰壁,才发现自己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社会的交往中基本运用不到。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为我们未来的就业做准备,作为知识的储备,而真正要在社会中站住脚,就必须有过强的工作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相关行业经验等,但是这些都是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与锻炼出来的。适当合理的参加社会实践不仅是拓展自己的业余生活,提升工作能力,更是对一名大学生合理掌控学习与工作时间的合理分配的能力,这也正是为何很多企业更愿意招聘有学生工作经验的毕业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李依蓉.巴斯夫的职场关键词[J].第一财经周刊.
[2]王岚巍.女性求职全攻略[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2.
[3]林少波.读大学怎么读[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09.
[4]张晓梅.职场形象设计手册——从面试到入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0.
[5]李维文.六度人脉[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