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姜堰市慈善协会从2004年起,精心制作了3种不同款式规格募捐箱25个,分三批投放城乡公共场所。近年来,这些募捐箱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建立公共场所慈善募捐箱长效管理机制,已是迫在眉捷。
一
1.募捐箱被排挤挪位“关禁闭”:在城乡哪些公共场所什么位置投置募捐箱,事先都是由慈善机构与投放单位共同商定的。但后来有些单位擅自将募捐箱从大厅显著位置挪到拐角“靠边站”。有个别单位甚至将募捐箱收进了仓库。在慈善机构工作人员的再三追查下,该单位负责人解释说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怕上级考核验收扣分,所以,才让募捐箱暂时回避了一下。除此之外,有些单位以募捐箱与大厅环境不协调为由.拒绝设置募捐箱。
2.募捐箱成了垃圾箱:在姜堰的一些车站、旅游景点、商场、超市、宾馆、饭店、银行、医院、婚姻登记处、行政服务中心内,人们都会看到市慈善协会设置的募捐箱。有些募捐箱内远看已经被装了不少,走近细看,里面竟掺杂着许多废弃物,形形色色,其中最多的是买东西的小票,还有广告宣传单等一些废纸,有的甚至把吃烧烤羊肉串中的竹签也投进去了。有些购物小票之类大概是随零钱放在一起,被顺手投进了募捐箱,个别募捐箱内废弃物一度比爱心款还多。
3.募捐箱时有损坏:相比之下,投放于人流量较多的商场、超市的慈善募捐箱,比投放于其它地方的募捐箱效果要好些,捐款也多些。但是,募捐箱损坏也相对较多。不排除募捐箱的质量问题,也反映了被投放单位日常监管不力;同时也说明了一些低素质市民对募捐产生抵触而制造的“恶作剧”。如投放在某超市内募捐箱,四年修理了三次,仅维修费就花去上百元。不少市民说:“不捐款又不强求你捐,丢废弃物、损坏募捐箱,这太不道德了。”
4.募捐效果不太理想:据姜堰市慈善协会的统计,4年时间里,25个募捐箱共上缴善款4.7万元,最多的募捐箱上缴5950.45元,最少的募捐箱上缴75.95元。平均每个募捐箱每月募集到善款仅18.82元。当然,慈善机构在城乡公共场所投放募捐箱,主要目的并不在捐款的多少上,而是想通过这一不花钱的广告形式来宣传慈善事业,增强市民慈善意识,有人拿投放于公共场所慈善募捐箱与宗教场所的功能箱相比较后感到困惑,为什么宗教场所功德箱不但捐款多,而且废弃物少,而公共场所的慈善募捐箱远不及它。这最起码说明,当今社会宗教思想已渐入人心,而慈善机构社会的公信力、公众的慈善理念急待增强。
二
投放于公共场所慈善募捐箱,能否正常规范有效运作,是衡量一个地区慈善事业发展程度的风向标。针对上述问题,姜堰市慈善协会作了如下探索:
1.加大慈善宣传力度,争取公众认可和支持:目前,姜堰市慈善协会已将25个募捐箱全部清楚地标明会徽名称、联系电话、张贴了劝捐标语口号;还与新闻媒体一道,制作了“慈善募捐箱不是垃圾箱”的专题片,对市民进行警示教育。当市民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公共场所募捐箱内那么多废弃物和募捐箱遭人为损坏的镜头画面后.纷纷遗责极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通过多种新闻媒体宣传后,募捐箱内废弃物、箱体损坏现象明显减少。
2.签订协议,试行市场化运作:姜堰所有的募捐箱,都与投置单位签订了协议书:每个募捐箱上安装双锁,甲乙双方各保管一把锁的钥匙,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开箱清款时,双方必须有两人以上在场清点善款,尔后甲方当场向乙方开具收据;被投置募捐箱的单位,必须明确专人做好日常监管工作;年终,姜堰市慈善协会以该箱上缴金额的5%返还给募捐箱设置的单位,作为对劝捐宣传、保洁、箱占空间、安全管理的补偿。
3.及时清理募捐箱:为保证募捐箱内清洁安全,姜堰市慈善协会会实行了定期、不定期清箱制度。因投放在公共场所募捐箱上标有慈善机构的电话号码,只要投放单位或市民发现某箱内有废弃物或箱体损坏,随时都可拨打市慈善协会办公室电话,该会接到电话后,将及时派人员前往清理。另外,他们还对缴款较少的募捐箱适时进行布局上的调整,以确保募款实际效果。
4.制订奖励措施:姜堰市慈善协会对每次清箱情况,都以缴款通报表的形式,及时通报给各投放单位。该会还对全市城乡25个募捐箱上缴金额前3名的单位,年终予以精神、物质上的适当奖励。
实践证明,以上措施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不仅极大地调动了被投放单位参与支持慈善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而且也无形中宣传了现代慈善工作。
一
1.募捐箱被排挤挪位“关禁闭”:在城乡哪些公共场所什么位置投置募捐箱,事先都是由慈善机构与投放单位共同商定的。但后来有些单位擅自将募捐箱从大厅显著位置挪到拐角“靠边站”。有个别单位甚至将募捐箱收进了仓库。在慈善机构工作人员的再三追查下,该单位负责人解释说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怕上级考核验收扣分,所以,才让募捐箱暂时回避了一下。除此之外,有些单位以募捐箱与大厅环境不协调为由.拒绝设置募捐箱。
2.募捐箱成了垃圾箱:在姜堰的一些车站、旅游景点、商场、超市、宾馆、饭店、银行、医院、婚姻登记处、行政服务中心内,人们都会看到市慈善协会设置的募捐箱。有些募捐箱内远看已经被装了不少,走近细看,里面竟掺杂着许多废弃物,形形色色,其中最多的是买东西的小票,还有广告宣传单等一些废纸,有的甚至把吃烧烤羊肉串中的竹签也投进去了。有些购物小票之类大概是随零钱放在一起,被顺手投进了募捐箱,个别募捐箱内废弃物一度比爱心款还多。
3.募捐箱时有损坏:相比之下,投放于人流量较多的商场、超市的慈善募捐箱,比投放于其它地方的募捐箱效果要好些,捐款也多些。但是,募捐箱损坏也相对较多。不排除募捐箱的质量问题,也反映了被投放单位日常监管不力;同时也说明了一些低素质市民对募捐产生抵触而制造的“恶作剧”。如投放在某超市内募捐箱,四年修理了三次,仅维修费就花去上百元。不少市民说:“不捐款又不强求你捐,丢废弃物、损坏募捐箱,这太不道德了。”
4.募捐效果不太理想:据姜堰市慈善协会的统计,4年时间里,25个募捐箱共上缴善款4.7万元,最多的募捐箱上缴5950.45元,最少的募捐箱上缴75.95元。平均每个募捐箱每月募集到善款仅18.82元。当然,慈善机构在城乡公共场所投放募捐箱,主要目的并不在捐款的多少上,而是想通过这一不花钱的广告形式来宣传慈善事业,增强市民慈善意识,有人拿投放于公共场所慈善募捐箱与宗教场所的功能箱相比较后感到困惑,为什么宗教场所功德箱不但捐款多,而且废弃物少,而公共场所的慈善募捐箱远不及它。这最起码说明,当今社会宗教思想已渐入人心,而慈善机构社会的公信力、公众的慈善理念急待增强。
二
投放于公共场所慈善募捐箱,能否正常规范有效运作,是衡量一个地区慈善事业发展程度的风向标。针对上述问题,姜堰市慈善协会作了如下探索:
1.加大慈善宣传力度,争取公众认可和支持:目前,姜堰市慈善协会已将25个募捐箱全部清楚地标明会徽名称、联系电话、张贴了劝捐标语口号;还与新闻媒体一道,制作了“慈善募捐箱不是垃圾箱”的专题片,对市民进行警示教育。当市民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公共场所募捐箱内那么多废弃物和募捐箱遭人为损坏的镜头画面后.纷纷遗责极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通过多种新闻媒体宣传后,募捐箱内废弃物、箱体损坏现象明显减少。
2.签订协议,试行市场化运作:姜堰所有的募捐箱,都与投置单位签订了协议书:每个募捐箱上安装双锁,甲乙双方各保管一把锁的钥匙,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开箱清款时,双方必须有两人以上在场清点善款,尔后甲方当场向乙方开具收据;被投置募捐箱的单位,必须明确专人做好日常监管工作;年终,姜堰市慈善协会以该箱上缴金额的5%返还给募捐箱设置的单位,作为对劝捐宣传、保洁、箱占空间、安全管理的补偿。
3.及时清理募捐箱:为保证募捐箱内清洁安全,姜堰市慈善协会会实行了定期、不定期清箱制度。因投放在公共场所募捐箱上标有慈善机构的电话号码,只要投放单位或市民发现某箱内有废弃物或箱体损坏,随时都可拨打市慈善协会办公室电话,该会接到电话后,将及时派人员前往清理。另外,他们还对缴款较少的募捐箱适时进行布局上的调整,以确保募款实际效果。
4.制订奖励措施:姜堰市慈善协会对每次清箱情况,都以缴款通报表的形式,及时通报给各投放单位。该会还对全市城乡25个募捐箱上缴金额前3名的单位,年终予以精神、物质上的适当奖励。
实践证明,以上措施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不仅极大地调动了被投放单位参与支持慈善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而且也无形中宣传了现代慈善工作。